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雖然他們是來試探耶穌,但卻不其然地道出耶穌性格的可貴;請逐點反思,你應如何學像基督:
a. 所傳、講的都是正道
b. 不取人的外貌
c. 誠誠實實傳神的道
(2) 他們既是這樣形容主耶穌,為何卻不信祂?
(3) 為何他們認為這個問題能給他們把柄交祂給巡撫辦案?他們不正盼望彌賽亞會來推翻羅馬政權嗎?
(4) 請暫不理會耶穌的回答,單從你的角度去回答他們所問:「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要知道,像一般的該撒—既兇狠,又殘暴—當時的該撒提比利斯更是以懶惰、放縱、虛偽見稱,為史家所鄙視;同時他也是猶太人的侵略者。)
(5) 若銀錢上的號(形像)給予該撒主權,神的號(形像)是怎樣在世上顯出來?(參雅3:9)世人應怎樣回應祂的主權?
(6) 既然所有都屬於神,耶穌的回答卻怎樣教導我們面對世上政府的主權呢?(參羅13:1及但2:21)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路20:25)
主耶穌非常智慧地瓦解了文士和祭司長所設的陷阱;按馬可福音的記載,他們是聯同希律黨人,想藉納稅給羅馬政府的問題來找謀害主的藉口。
耶穌在回答時,就指著羅馬銀錢上該撒的像,說出這名句:「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路20:25) 。換句話說,該撒的形像就給予他對錢幣的主權。那麼,按雅各書3:9所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神的形像,這豈不是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有絕對的權柄的明證嗎?「神的物當歸給神」,世上的主權都全屬神,也就是無可推諉的了。
既是這樣,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若以為把收入的十份之一獻上了,其餘的就是自己的,這也是不對的。其實獻上的十分一是用以表明我們的100%是全屬神的舉動。獻上了10%,我們只是餘下的90%的管家。
這叫我想起一位神的使女,她在自己聖經的封面寫上:「是供(她的名字)之用」。她明白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屬於她的。對,我們既有神的形像,祂就在我們每人身上有絕對的主權了。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撒都該人是祭司級的政治派別,以高抬摩西五經過於其他經卷見稱。亦因摩西五經沒有提及復活,故此他們認為「沒有復活的事。」(參COBTAEL, Vol. IX, 236)
(1) 請細讀提摩太後書3:16。如果我們像撒都該人高抬某些聖經的經卷過於其他聖經的經卷,這會產生什麼危險?以撒都該人而言,他們因此不相信有復活,這對他們的信仰產生什麼禍害?
(2) 撒都該人是否誠意求問,還是想證明自己有理?
(3) 有時你自己有否持著相似的態度來求問別人?
(4) 撒都該人用申命記25:5-10 來挑戰耶穌。請問申命記這一段的原意是什麼?
(5) 為何他們以為所提的(多數是虛構)例子足證沒有復活這回事?
(6) 耶穌指出他們的錯誤是什麼?(參太22:29)
(7) 請細讀20:34-36:
a. 「這世界」和「那世界」有什麼分別?
b. 誰是配得「那世界」的?
c. 你屬於「那世界」嗎?你該怎樣活出屬於「那世界」的生活呢?(可參西3:1-4)
(8) 我們從耶穌對出埃及記3:6的解釋,對釋經有什麼領會?
a. 出埃及記3:6 的上文下理是什麼?
b. 神對摩西說這句話的目的何在?
c. 耶穌在此指出這話的重點是什麼?
(9) 主耶穌與撒都該人解經分別之處是什麼?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因為他們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樣;既是復活的人,就為神的兒子。」(路20: 36)
我很喜歡吳主光牧師對今生和來生的解釋所作的一個比喻。他用的是一臺戲的比喻。就如我們在話劇中,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兒女的、有扮父母親的、有扮夫婦的。不論所扮的是什麼角色,好的演員一定是把自己完全投入所扮的角色中;是哭、是笑、是哀、是樂,都儘量如真情的流露。但在場終時,一踏下台,如果我們仍留戀在這些情緒中或仍欲維持劇中角色的關係,實屬可笑。我們在地上的人生,其實也是如此。
是的,地上的一生其實是非常的短促,特別與永恆相比。在這短暫的人生舞臺上,我們都有各樣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家庭的關係。但像主耶穌對撒都該人所言(路20:36) ,我們一離開這人生舞臺,就要像天使一樣,所有地上的關係都終止了。
不過,這並不是說,今生的關係不是真實的。神給予我們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家庭的關係,是叫我們藉此能學習、明白和經歷神的愛。因為我們都是按神的形像造的,故此,要充份的活出人性(to be truly human),我們就要充份的似神了(truly like God)。所以,神賜我們地上的關係是福氣,叫我們藉著夫婦的愛、父子的愛、母女的愛,來明白和嘗到神的愛。但是,至終,在離世時,這些地上的關係都要終止。
或許,主耶穌對我們在這方面的提醍,是叫我們一方面在親人離世時不要過份悲哀,另一方面是叫我們更渴望永恆。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因著耶穌叫撒都該人啞口無言,竟有文士出口稱讚祂。為何這些原是要下手拿耶穌的(見20:19),竟會稱讚祂呢?
(2) 誰知主耶穌跟著就把箭頭指向他們。祂是怎樣回應他們在20:21所說的話?
(3) 按馬可的記載,是這些文士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的(12:35) 。現在主耶穌藉著詩篇110:1來挑戰他們這方面的教導:
a. 基督既是大衛的子孫,照常理,該是「人」嗎?
b. 但大衛既稱基督為主,基督該是誰?
c. 主耶穌在此要澄清什麼?
d. 但主耶穌更藉著這節詩篇指出,反對祂會有什麼後果呢?
(4) 主耶穌明明是責備文士,為何卻是對著門徒說呢?
(5) 文士既是律法的教師/teachers of the Law, 他們的責任是什麼?今天在教會中,什麼人承擔相似的責任?
(6) 主耶穌責備他們:
a. 好穿長衣遊行
b. 喜愛在市上被問安
c. 喜愛會堂的高位
d. 席上的首座
為何文士竟愛上這些?他們所犯何罪?今天對你在事奉上有什麼提醒?
(7) 照知文士因他們的身份,常被委托照顧寡婦的房產,和在某些場合中作禱告:
a. 他們是否曉得他們侵吞寡婦房產是眾所周知?
b. 作冗長禱告對他們來說,是什麼象徵?
c. 他們所作的要帶來什麼後果?
(8) 主耶穌既是對門徒說,我們在那方面最可能犯文士的過錯?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穌對他們說:人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路20:41)
路加在他的福音書第二十章,集中記述主耶穌和祭司長與文士的衝突。我們知道文士是被視為律法的專家和教師,故自視在當時社會中有一定的地位,配受百姓的尊重。所以,他們這樣敵視耶穌,一方面是出於妒忌—因主耶穌的講道遠勝他們,是百姓所愛聽的;另一方面,是因他們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的自稱。
但當他們所敵對的撒都該人,被主耶穌在復活這問題上駁到啞口無言時,他們中間有幾位不禁喝采叫好:「夫子,你說得好」(路20:39) 。誰知,主耶穌好像毫不領情的,反而立刻繼續的藉他們對彌賽亞是否大衛的子孫這解釋上,指出他們的錯誤,更繼而直斥他們的罪行。(20:45-47)
表面看來,主耶穌的斥責是苛刻的;但我相信,主耶穌是要給予這些開始敬佩祂的教訓,而願意放下他們的嫉妒心的文士,真正認識祂的機會。
「基督是大衛的子孫」確是文士的見解(見可12:35) ,但他們單以彌賽亞為大能、威武的「人」;卻看不透詩篇110:1的真義。故此,主耶穌藉著這節詩篇要他們因大衛稱彌賽亞為「主」,而明白彌賽亞非人而已,乃是神—這正是耶穌的自稱!
但是,如果這些文士要得救的話,他們就不只要承認主耶穌是基督、是神,更要從罪中悔改—從他們的自驕自傲、愛人稱讚、貪財和假冒為善等罪中悔改。
路加同時指出,這番話同樣是對門徒說的(20:45) 。換句話說,這是我們今天自稱為信主、事主的人要聽的:如果我們承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卻沒有從驕橫、愛人稱揚、貪財和虛假的罪中悔改的話,同樣地「要受更重的刑罰」(20:47) !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21:1-4:窮寡婦的小錢
(1) 一般正確奉獻的動機可包括:
Ø 承認一切都屬於神(絕對的擁有)
Ø 承認一切都源於神(至終的根源)
Ø 承認自己不配所得(絕對的感恩)
Ø 相信奉獻不會帶來短缺(絕對的相信)
Ø 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的實踐
你以為這窮寡婦奉獻的動機是什麼?有何寶貴之處?(註:照知,當時的聖殿有派飯之類的慈惠事工,這是否就減低了這窮寡婦奉獻的珍貴?)
(2) 為什麼她的奉獻叫主這樣的讚賞?
(3) 這寡婦的榜樣該怎樣影響你的奉獻呢?
(4) 如果你是在教會幫助數點奉獻的,從今你會怎樣處理「碎錢」?
21:5-7: 宏偉的聖殿
(5) 其實門徒早已聽過聖殿被毀的預言(見路19:44) 。既是這樣,他們談論聖殿的原因是什麼?(參可13:1)
(6) 主耶穌立刻的回應是什麼?
(7) 門徒對聖殿被毀的重要性有什麼領會?(可參太24:3)
(8) 按門徒的領會,主後70年聖殿被毀的事蹟,是否已完全應驗了主的預言?為什麼?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到了耶穌的時代,聖殿已被修葺幾十年,雖然其輝煌不能與所羅門所建的相比,但仍是極宏偉的建築物,有巨大的石塊,金光閃耀的外牆。
「他們問夫子,甚麼時候有這事呢?這事將到的時候有甚麼豫兆呢?」 (路21:7)
當主耶穌再一次預言聖殿的被毀時(第一次該是在路19:44) ,按馬太福音的記載,門徒是立刻聯想到主耶穌的再來:「祢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豫兆呢?」(24:3)
從門徒的問題,我不禁覺得他們對主的再來和其豫兆大感興趣,而非是渴想能再見祂的面。也許,這也是今天我們的態度。所以,當我讀到倪柝聲的著作,就深深被他渴想能見主的面的情懷所感動,特別這情懷在他的一些詩歌中是非常感人的。其中一首部份的歌詞,我已在本周的開始禱告中引用。現在就讓我把全首詩歌與你們分享,讓我們一起藉它作反思,看看我們對見主面的渴想有多深:
1. 自從當年橄欖山前一別離,至今你仍未向我們呼召; 歷世歷代我們都求看見你,但你好像不聽我們禱告。
2. 愛主,自從當年你上升之後,這裏都變何等枯燥無味; 我們時在祈求,又時在看守,每一動靜,都疑是你已回。
3. 景色雖美,你我何日纔相聚?山水雖佳,你今在天何方? 花香鳥語不能使我有情緒,因我正在思念你的容光。
4. 主阿,我們等待已久真焦灼,不知還要多少時候等待; 從每次日出直到每次日落,我們都是望你能就回來。
5. 當雨每次滴瀝,海每次澎湃,風每次吹動,月每次照明, 我們都望就是你已經回來,何等失望,至今尚無動靜!
6. 若非記念你臨行所賜命令,我們就要灰心,無意工作; 但你要我們一面等你來迎,一面努力工作為你生活。
7. 主阿,求你記念日子已長久,應許已過多年尚未應驗; 希望又希望,一直希望不休,要來未來,可否來在今天?
副歌:
你來!就來!我們呼求你快來! 我們的心所有盼望是你來!我們等候你快來!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昨天我們參閱過馬太福音24:3,知道門徒把聖殿被毀與主再來和世界的末了聯在一起;既是這樣,主耶穌對他們問及預兆時,首先的回答是什麼?原因何在?
(2) 主耶穌說,會有好些人冒祂的名來說:「我是基督」:
a. 在過去二千年來,有人已自稱是基督嗎?
b. 有人相信並跟從他們嗎?為什麼?
c. 我們怎樣知道他們不是基督?
(3) 在提出這警告後,主耶穌就把「預兆」告訴他們。第一個是與戰爭有關的:
a. 為何聽到打仗和擾亂的事,不要驚惶?你會驚惶嗎?
b. 那麼,「打仗和擾亂的事」和「民攻打民、國攻打國」有什麼分別?
c. 如果你曾經歷過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你當時是怎樣看這個預言?現在回頭一看,我們可以對這預言的了解學個什麼功課呢?
d. 既是這樣,我們對戰爭該抱著什麼心態?
(4) 除了戰爭的預兆外,主耶穌就論到地震、饑荒和瘟疫:
a. 末世前的地震與以前世代的地震有何不同?
b. 你是否因地震的消息而感到驚惶?(如果你慣遊覽網頁,可到www.emsc-csem.org網站一看今天地震之頻繁)
c. 末世前的饑荒與瘟疫與以前世代的有何不同?
d. 與地震相比,饑荒與瘟疫達到末世的程度沒有?
(5) 除了戰爭、地震、饑荒與瘟疫,主耶穌就提到天勢的預兆:
a. 天勢將會顯出什麼奇特之處?(見21:25)
b. 這些出現了沒有?
(6) 綜合以上論到的預兆:有那些已應驗、有那些是在顯露中,有那些是尚未顯露出來?
(7) 主再來是否已非常接近?為什麼?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受迷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又說:時候近了,你們不要跟從他們!」(路21:8)
主耶穌論到聖殿的被毀時,門徒就立刻想到末世,似乎對末世和末世的預兆頂有興趣(馬太福音24:3) 。這使我想到今日的信徒,多有同樣的心態。無怪上一代神所重用的僕人Martyn Lloyd-Jones曾打趣的說,想許多人來聚會嗎?講末世的信息便行!
不過,論到末世,我們要留意主耶穌立刻的反應是:「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在我們的年代,已目睹、耳聞不少人不負責任的講論末世,他們都已「得到他們的賞賜」:就如歐洲共同市場,早已超過十個國家;基辛格—被指明為敵基督的,如此的講論早已消聲匿跡。
不過,這些講論,當時有他們的跟從者,還是可以理解的。但那些明明自稱是基督的,卻大有跟從他們的,卻是令人費解了。主耶穌豈不清楚的告訴我們:「你們要謹慎……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路21:8) !不過,主耶穌也跟著說:「並且要迷惑許多人。」(見可13:6)
相信你像我一樣,不禁的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無知的人?」我相信,原因會包括:
(1) 被迷惑的人,一部份是未重生的:若然他們沒重生得救,自然是沒有屬靈的分辨力;
(2) 他們有些是喜歡個人崇拜的:他們的信仰是基於人,以人為中心,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結果,是盲目的跟從他們的領袖走,直走到信心的自我毀滅的終局;
(3) 他們有些是把信仰單以感性為基礎的:他們從來不以聖經的真理為重,只要能滿足感性的需要,或是心靈的創傷就夠了;
(4) 也因自己沒有好好研讀、領會聖經的真理,他們長期停在屬靈嬰孩的地步,不曉得吃乾糧,結果不能「心竅練得通達」,也就不能「分辨好歹了」(來5:14) 。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主耶穌在回答門徒的詢問時,把與末世有關的預兆一一的告訴了他們。現在,祂就把更切身,他們很快要面對的告訴他們:「但這一切的事以先」,意思是,這是你們應集中留意的:
(1) 要首先留意的是信徒要受迫害:雖然是主要針對「會堂」,但卻預言更廣的迫害(第12節)。
a. 神是會怎樣使用這些迫害?(21:13)
b. 21:16更說明這些迫害會來自家人:你自己或友人曾經歷過這樣的迫害嗎?
c. 按一些統計,本世紀殉道的人數已遠超任何一個時代。你可否想到至少五個地方是逼迫基督徒最厲害的呢?(若有上網設備,可到www.persecution.org 取得最新資料) 。
(2) 既說:「你們也有被他們害死的」(21:16) ,但又說:「然而你們連一根頭髮也不損壞」(21:18) ,何故?
(3) 你對迫害也感到驚怕嗎?你該怎樣面對迫害呢?
(4) 主耶穌要門徒留意的第二方面是與耶路撒冷有關的。請先看今天的靈修默想小篇,然後思想20-24節:
a. 主後70年這事件怎樣加深你對這裡預言的領會,特別是:
i. 它可怕的情形(21:23) ?
ii. 對他們的「報應」(21:22) ?
iii. 毀壞的程度(21:20) ?
b. 你認為主後70年的事件已完全應驗了這裡的預言嗎?為什麼?(請亦參閱亞14:1-3)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場的日子近了。」(路21:20)
主耶穌對聖殿被毀的預言,在主後70年就應驗了,不過卻未按門徒當時的領悟完全的應驗,因為祂的再來和世界的末了仍未發生(太24:3)。不過耶路撒冷這次被毀的應驗,卻是值得我們思量的。讓我綜合不同的報導,把這歷史的片段跟大家重述:
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圍困,是第一場猶太人和羅馬軍的決定性戰役。雖然猶太人努力的抵抗多年(自主後66年開始) ,終於在該撒的提多將軍領導之下,羅馬軍圍困並攻陷了耶路撒冷。這城被徹底擄掠,也使著名的第二聖殿被毀。至今,猶太人在每年的Tisha B’Av節,為第一和第二聖殿哀悼。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當羅馬軍慢慢的把外圍的防禦抵抗瓦解,猶太逃兵就湧進耶路撒冷作決定勝的戰爭。在城內,不同的派別卻在內哄爭權。到了主後70年的春天,當羅馬軍入侵耶路撒冷時,猶太人死傷無數,情況急劇變壞。提多的軍隊在五月時佔領了外牆,並攻下具戰略性的安東尼堡。雖然危在旦夕,不少猶太領袖似乎仍堅信神至終會保護他們和聖殿的。到八月,羅馬大軍終於成功的攻入聖殿,放火燒它的門,勝過了防守的猶太人。聖殿一失陷,猶太人盡失所望,終局已定。
史家約瑟夫原是作調停人,但調解失敗後,他親眼目睹這次的慘情。這是他的報導:
「當聖殿被焚燒時,凡可以移動的,都被擄掠;被擒拿的以萬數被殺—不論年齡、不論處境;不論兒童、年老的、是卑賤、是祭司也好—都照樣被殺。故此,無人得以幸免,全被毀滅;求情的和抵抗的也是一樣!火焰燒到遠處,與垂死的呻吟混成迴響。因城在高處,聖所宏立,遠望以為整個城市成了火海。所發出的聲音,是可怕到不能想像—有羅馬兵的吶喊和步操的聲音、有垂死者的呼喚、四面楚歌。餘下的仍死力抵抗,但換來的仍是絕望的呻吟。城內和山上的群眾呼求聲四起,混成一片。除此之外,不少是因饑餓,張口待斃;但當看到聖殿的火焰,仍不禁作出最後的喊叫……但所流出的血比火還多;被殺的遠比殺人的還多,甚至蓋滿了地面,兵士在追趕時,要跳過這些屍體……」(摘譯自Josephus, Wars, 6.5.1)
讀到這裡,不禁想起主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嘆的話:「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路19:44) 。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最後,主耶穌以天勢的預兆來結束祂對「末世」的預言。請先參閱馬可福音13:24-25和以賽亞書13:6-10; 34:4,然後連同這裡的記載一起思想:
a. 太陽會出現什麼不尋常的現象?
b. 月亮呢?
c. 眾星宿呢?
d. 海洋呢?
e. 世人會怎樣?
(2) 這天勢的現象與先前種種的預兆有什麼不同?
(3) 這天勢的現象一出現是意味著什麼呢?
(4) 主耶穌那時是怎樣的降臨?(參但7:13-14; 徒1:9-11)
(5) 主耶穌說:「一有這些事/(原文是—一開始發生)」
a. 請翻閱自己在第89日問題6的答案:特別留意已發生的預兆;
b. 然後,再讀無花果樹和各樣樹的比喻:主再來的「夏天」已近嗎?
c. 既是這樣,第28節怎樣吩咐你呢?「挺身昂首」是什麼意思?其相反的意思又是什麼?
(6) 請細讀21:32。要了解「這世代」的意思,請翻到路加福音17:22-25
a. 按主耶穌所言,門徒會在他們的日子看到主的再來嗎?
b. 主耶穌是否在他們的「世代」被棄絕?
c. 如果這「世代」單指門徒的世代,他們豈不應能見主再來的日子嗎?
d. 既然主是在他們的世代被棄絕,而門徒卻不能在他們的日子看到主的再來,然後「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21:32) 。那麼「這世代」就不是限於門徒的時代,乃是指主第一次的降世到祂再來的日子了!你同意嗎?為什麼?
e. 主耶穌為什麼還要加上第33節這句話?
(7) 「貪食、醉酒、今生的思慮」:
a. 我們被這些東西「累住」時,有什麼蹟像?
b. 請細思這些東西對我們的靈命會有什麼影響。
c. 這些東西會怎樣影響我們等候主再來的心境?
(8) 為何儆醒、祈求能叫我們不被這些東西累住呢?
(9) 你可以怎樣把主耶穌這教訓實行出來呢?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路21:33)
主耶穌在結束祂在橄欖山上回答門徒詢問有關祂「降臨和世界的末了」(太24:3)的話時,就這樣的作總結:「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路21:33) 。意思是說:無論時間有多久,「這些事」—即包括各方面的預兆:戰爭方面(21:33) 、自然災害(21:11)、信徒受迫害(21:12-19)、耶路撒冷被毀(21:20-24)和天勢突變(20:25-26) — 都要一一的應驗,然後祂就降臨(21:27) !
不少人卻被主耶穌所說的這句話所困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20:32) 。
如果我們看看主耶穌早在路加福音17:22-25那番話,或許我們不會這樣感到困惑。
主耶穌明明的告訴門徒,他們不會在他們的日子看到祂的再來的:「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17:22) 。同時,祂卻說祂必須被「這世代」棄絕(17:25) 。我們知道,主耶穌豈只是被當時的「世代」所棄絕,乃是至今仍被世人棄絕!故此,「世代」不是單指門徒身處的那幾十年,乃是指整個末後的世代,由主的第一次降臨,到祂再來為止。
如果「這世代」單指門徒身處的那幾十年,而「這些事」(即種種的預兆)都要在「這世代」成就,他們就必看見主的再來了。故此「這世代」是一段極長的時間。
現在離主升天已有二千年了,主說的預言多已成就:
• 第一和第二次的世界大戰,不多不少已給我們領會到21:10所論到的民打民、國打國的可怕;而我們知道第三次的世界大戰也是免不了的;
• 至於地的大大震動(21:11),我們正處身在這個境況中—我們住在加洲的就知道,那「大地震/the Big One」是隨時可以發生的:
• 對,今日的饑荒仍是局部性的;瘟疫亦似乎因醫學的昌明,我們還以為被完全的歇止了。但事實上,地球的生態系統的脆弱性,疫症也已捲土重來—就像SARS和COVID-19。一如耶穌所言,這些全球性的自然災害已出現我們眼前;
• 這世紀所統計基督徒殉道的總數,已遠超歷代的總和;這已是不能否認的事實;
• 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的歷史,只是部份應驗了預言,以當今中東的局勢,列國圍攻耶路撒冷,也是遲早的問題。
或許,惟一尚未顯出的預言是天勢劇烈的變動。但按路加福音21:25-26所言,這方面的預兆一發動,恐怕世人連驚惶、嚇到魂不附體的時刻也不多,因為「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雲降臨」了! (路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