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3:14-21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約翰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似是持續到3:21:耶穌為何在此用摩西舉蛇來比喻祂的救世?類同之處何在?

(2) 我們一般以為魔鬼的代表,神卻用蛇為救恩之喻。藉此,我們可以對聖經用事物作喻或象徵的原則有什麼領悟?

(3) 3:16固然是對永生、永死清楚的肯定,然而,尚有人認為這樣的神絕非是憐愛的神。請細思3:18,看看主耶穌的話怎樣回答這些人對神這方面的批評。

(4) 試把自己的名字代入3:16—世人和一切信祂的這兩個身份並讀出全句幾遍。

(5) 經過第二章所描寫的事蹟,耶穌在3:19怎樣對世人作出批判?

(6) 行真理的,與作惡的對「光」有什麼不同的回應?為什麼?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尼哥底母

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3:21)

使徒約翰兩次提到尼哥底母在夜裡去見耶穌(3:2; 19:39) 相信這與尼哥底母不想太公開這次訪問耶穌有關。在古時沒有電力供應和道路欠佳的情況下,在夜間出入是比較不便和少有的,除非是有特別或緊急的事故。作為法利賽人,尼哥底母不願因到訪耶穌而引起同儕的誹議是可以理解的。加上他們對耶穌的憎恨如此的深,此舉亦會影響他在公會上的地位。故此,在夜裡來見耶穌卻也顯出尼哥底母尋找真理的決心。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次訪問的立時結果是怎樣,但是進入神國的道路卻是清楚的展示在他眼前:「人 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3:3) ;得救的福音更是無以倫比的向他宣告:「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3:16)

尼哥底母既是誠心尋求真理的人,相信他是到約但河聽施洗約翰的信息的眾多法利賽人之一(3:7) 。他既然也承認(或許也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經過這次與耶穌談話後,相信他心中是相信的,只是仍不敢公開的承認。後來到了耶穌的受審,相信他與亞利馬太的約瑟一同,是沒有附從公會的決定的(23:50) 。雖然他們二人沒有力量阻攔耶穌的被釘,他們仍不顧一切的,公開的要求耶穌的身體,為祂安葬(19:38-39)

尼哥底母誠然是像3:21所說的「行真理」的人,當他的同儕都因「恐怕他() 的行為受責備而不來「就光」時,他卻來「就光」。當然,他知道自己靠己力「行真理」仍是不能給他帶來救恩,得進神的國,但「行真理」的心志卻給他作好準備,藉著承認耶穌為那從神來的真光而得永生這得進神的國的途徑,是「要顯明他行的是靠神而行」(3:21)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3:22-3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施洗約翰對耶穌作最後的見證:

(1) 約翰的門徒與一個猶太人把他們的爭論帶到約翰面前:

a. 藉著他們所說的,他們對約翰和耶穌有什麼認識?

b. 約翰當然知道許多人已轉去要受耶穌施洗、並跟隨祂;為何他們還要把約翰已知的事告訴他?用心何在?

(2) 請細思約翰的回應:

a. 27節表達什麼意思?

b. 28節再次澄清什麼?

c. 為何他要用新郎娶新婦作比喻?

i. 誰是新郎?(參太25:1ff)

ii. 誰是新婦?(參啟21:2, 9ff)

iii. 誰是朋友?

iv. 為何現在約翰的喜樂得到滿足?

d. 在第30節他作了什麼的總結?為什麼?

(3) 從約翰身上你可以學到什麼重要的功課?

(4) 從約翰在3:31-36所言,人可以對耶穌有什麼認識?

(5) 約翰福音第三章對「永生」有重要的肯定:請圈上凡與「永生」有關的句語。「永生」對你有什麼重要?「永生」與耶穌降世的使命有什麼重要的關係?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永生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3:36)

約翰福音其中一個特點是對「永生」的著重。它至少提到「永生」14次,遠比符類福音書為多。我們不禁要問,原因何在?

雖然我們不能肯定這對永生的著重與約翰當時身處的時代有什麼關係,但我們知道這信息在今日教會福音的傳講是極其重要的。

我非常敬佩葛培理牧師,他歷年所傳的福音信息,總不離開「永生」這主題,與約翰這裡的著重是相同的。反而,就是在福音派的牧者中,他們所謂的福音信息就少以「永生」為重,而以生命的意義、成功、滿足或心靈的醫治為主這些都是以今生為重的福音!

結果是建立了一些沒有永恆觀念的信徒,和「聖化」了今生成功和滿足的理論。這沒有永恆觀念的信仰,必然帶來貶低了罪的可怕和其嚴重的後果;同時只片面的刻劃神慈愛的屬性,不提祂公義、憤怒的審判。這是百多年前「社會福音」的遺毒,在今日重新興起。但神的話語是歷久不變的;約翰福音3:16所申明的福音也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4:1-1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耶穌要離開耶路撒冷?

(2) 撒瑪利亞不是一個太歡迎猶太人的地區。門徒和耶穌似是不得已「路經」此地:結果卻顯出耶穌與這撒瑪利亞婦人有「神安排的約會」。不曉得在你今日的光景中,有沒有你以為是不得已「路經」的事情?

(3) 耶穌為何要停下來並坐在井旁?這怎樣顯出「道成肉身」的真諦?

(4) 為何那婦人因耶穌向她求水喝而感到詫異?

(5) 主耶穌在此時以猶太人的身份作跨文化的宣教:你認為跨文化的宣教在什麼方面是困難的?卻在什麼方面是更容易的呢?

(6) 主耶穌固然是口渴的,但祂向這婦人求水喝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7) 這婦人向耶穌的自我介紹帶來什麼回應?為何會如此?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道成肉身

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4:6)

有一位愛主的平信徒領袖,對他教會的牧者身體的軟弱感到困惑。這教會牧者非常的勤勞,愛神亦愛人。可惜的是,教會的工作甚為繁重,雖然有眾多的同工,他總是日以繼夜的事奉,以至身體欠佳。這平信徒就對我說,這是因為牧者處理時間上的運用不當,而且是不合乎聖經的教導;他甚至說:“他沒有跟隨耶穌的榜樣” 。他的意思是,耶穌必定曉得怎樣平衡祂每日的作息和生活的優先次序,會好好的照顧身體。

當我提醒他以賽亞書第53章對耶穌的預言的描寫,不但是形容到祂在十字架上的光景,更是形容祂在地上生活的一般情況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53:3);他就感到驚訝。我更用這裡(約翰福音4:6)的話來指出耶穌是像我們牧者一樣,經歷事奉帶來的困乏

這是「道成肉身」的真義。雖然耶穌是沒有罪,也從未犯罪;但我感謝主,祂刻意的揀選「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2:17) 。因此,每當我走到筋疲力盡,又灰心、又失望時,我便能走到施恩寶座前,得到的不是苛責、乃是同情;因為我能對主說:「祢是明白的,因祢曾走過我的路!」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4:13-2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穌所說的活水是什麼?

(2) 與婦人心中的水有什麼分別?

(3) 耶穌怎樣幫助她明白祂要賜的「活水」的真義?

(4) 請稍停下來反思:你內心今日是否仍飢渴?為什麼?你沒有喝這「活水」嗎?

(5) 這婦人想要喝這活水,為何耶穌要她先處理個人生命中的罪?

(6) 你生命中尚有要處理的罪,以至你內心不再飢渴嗎?

(7) 為何在這重要的關頭,這婦人突然提到敬拜的地方?

(8) 什麼不是用「心靈和誠實拜」父?什麼才是?

(9) 你可以怎樣應用以上的原則在你主日的敬拜上?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心靈誠實的敬拜

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4:23)

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實在是奇特的:

- 那景況是奇特的:一位猶太的夫子竟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求水喝;

- 那時間是奇特的:誰會在中東地方的午正炎熱的時候去井旁取水;

- 那整體的時機也是奇特的:這不過是一個「偶遇」,門徒與主耶穌只不過是「路經」那地而已;

- 那婦人不是普通婦女,而是出名的淫婦!

但這故事卻成為福音歷史中極重要的片段,成為福音也屬於非猶太人的最早期的突破!這事件和內容更帶出了其他寶貴的真理,包括什麼才是神所盼望真正對祂的敬拜。

不過,我們不要以為這裡所說的是貶低信徒一起在神的家敬拜的重要性。相反地,耶穌指出這些敬拜的重要,和該怎樣做才叫這些敬拜討神的喜悅。故此,原來敬拜的真諦不在乎氣氛的興奮、音樂的感人、道理的精彩、甚至禱告的長短。這些都不是討神喜悅的敬拜的指標。

究竟「心靈和誠實」的敬拜是什麼呢?

「心靈」固然是指到敬拜者必先與神有真正的關係。如果沒有靈裡的重生得救,這人是不能敬拜神的。神是個靈,靈裡死了的人是不能敬拜神的。

但這靈裡的關係也不是單單指「地位」上的關係而已;意思是,得救的人不單要自自然然的以「心靈」來守禮拜,更要「誠實」的敬拜。這就是指一個與神有活潑、沒有阻隔的靈交生命。可惜的是,我們一周忙碌的生活節奏、生活上各樣的壓力,加上容易纏累的罪”( 12:1) ,不可能叫我們突然的、好像按鈕的,在崇拜時「心靈」立時變成「誠實」,能真正無阻隔、專心、安靜的敬拜神。故此,在敬拜前我們先要作好「準備」:

- 在前一晚要避免太夜和使人疲乏的活動、聚會或飲宴;

- 在家中先作自省、禱告、認罪才去教會敬拜;

- 在平日藉著靈修培養對神的話語和同在的渴求。

如果不是這樣,我們能以「心靈和誠實」去敬拜神只會是個幻想。多年來,我對會眾表明,我不會參加他們星期六晚上的飲宴;若是必須出席,我也必早退,免得我沒有充足的準備明早去朝見神。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4:27-3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穌與這婦人的對話以什麼作結束?

(2) 這婦人怎樣回應這番話?

a. 她來井旁原本的目的是什麼?

b. 為何她現在竟留下水罐而去?

(3) 你還記得主耶穌在井旁坐下時的身體狀況嗎?(4:6)

(4) 從第33節門徒的對話,你認為他們相信耶穌已有所吃嗎?

(5) 門徒當時看到的耶穌是否像先前那樣困乏?為什麼?

(6) 耶穌的食物是什麼?為何以食物為喻?你今天的食物是什麼?

(7) 在撒瑪利亞十一、二月是播種的季節;收成是在四月時份。因此,那時耶穌和門徒所見的是還未可以收成的田野。耶穌卻說:「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說白了)」。請細讀第30節:耶穌其實是指著什麼說這話的?(註:當時中東人一般是穿白衣的)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我們都是罪人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4:28-29)

約翰用短短兩章的篇幅,介紹我們認識兩位絕然不同的人物。

尼哥底母是個道貌岸然的法利賽人;他不但是位熟悉聖經的師傅,若從律法的觀點來看,他更該是個正人君子。

相反地,這撒瑪利亞婦人是律法所排斥、不在神約之內的外邦人,更是在本地被睥視的淫婦相信這是她在炎熱的午正時份到井旁取水的原因,因為只有她一人在那裡!

雖然如此,二人卻自知不能進入神的國。不論所犯的罪的大小,他們都承認自己是需要救恩的。

尼哥底母主動求見耶穌。從耶穌對他的談話中,我們足見他心底裡是知道自己尚未有資格進神的國。至於那婦人,雖然不是她主動與耶穌交談,但她竟然撇下取水的器具往城裡去,是她決定離開罪的生活有力的徵記;她立刻到城裡作見證,也足見她已相信並喝了耶穌的活水(4:28-29)

雖然二人的故事是教會中的人所熟悉的,但我仍常見基督徒只看重如尼哥底母般的信徒,低看如這撒瑪利亞婦人般的姊妹。這樣的基督徒是尚未看清自己的罪的深重和可怕,也不明白福音的大能,是叫信的人,在基督裡,成了「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4:39-5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6節提到這婦人是在午正到井旁取水。為何要選擇正午如此炎熱的時候取水?原因可能是什麼?

(2) 現在她卻公開的論到自己不光明的生活:她與耶穌的一段話對她生命起了什麼作用?(或說:她喝了這活水帶來了什麼生命的改變?)

(3) 從第42節城裡的人的說話,你怎樣給「真正的相信」下個定義?

(4) 這是否你「信心」的基礎?

(5) 44節與第3節所重複的信息是什麼?

(6) 加利利人與耶路撒冷的人是在過(逾越節) 時看到、聽到同一的東西,為何反應卻不同?

(7) 當這大臣來見耶穌時,他有的是什麼信心?

(8) 耶穌怎樣試驗他的信心?

(9) 他立時怎樣回應這試驗?

(10) 他的信心有何特別之處?

(11) 在知道兒子復原的時刻後,他和家人因而有的又是什麼的信心?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是一時的感動

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4:42)

當看到一些教會似乎過份著重邀請著名人仕作見證來吸引人聽福音時,我感到有點保留。不要想錯,我絕對不是反對他們這樣做。其實,凡是傳純真福音的聚會和事工都是我們應大力支持的。我的保留在乎我們太看重因聽到這些見證而舉手,甚至走到台前決志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這樣表示決志信主的人,能繼續到教會聚會、追求的,為數甚少。能成為完全委身的信徒的比例就更少了。原因是,因著聽到受感動而決志的人,往往是有點感情衝動的成份。

那困難是出於他們把這些著名人仕的經歷投射到自己的身上;在感受上,他們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但這些作見證的人對罪的厭惡、對舊有生活習慣的放棄、和生命主權移交給神的抉擇和經歷,卻不是單單在感性的層面可以轉移到決志者的身上。在不少的情況下,當激動的感受隨時間而退色時,那決志的心也隨之消失。

所以,那些撒瑪利亞人的悔改信主的過程是值得我們學效的。無可置疑,他們是深深被這婦人的見證所感動。不是嗎?一個臭名遠播的淫婦,竟然公開承認自己的罪,並向他們介紹那改變她生命的主。她的見證一定叫人留意,更肯定使人要生出信耶穌的心。但這些大受感動的人卻很理智的要弄清楚耶穌是誰不是凡靈就拜!結果,當有機會在耶穌停留的兩天繼續的尋問、聽道;他們才作出委身決志的相信,對那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妳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 4:42)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5: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看第34節有關一些古卷加上的細字:如果真的可以因此得痊癒,你認為是否是神的工作?為什麼?

(2) 如果不是真實的,為何人(包括這瘸腿的)還擁擠在這池旁?

(3) 為何這麼多病人中,耶穌只醫治這人?

(4) 你要痊癒嗎?” —這是明知故問?或是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呢?

(5) 耶穌怎樣醫治這人?這方法有什麼特別之處?

(6) 請細思各人對這醫治的神蹟不同的反應:

a. 這被治好的人有什麼反應?這叫我們對這人有什麼認識?

b. 猶太人的反應又是怎樣?為何不為這人驚喜?或至少為神在他們中行奇事而歡欣?

(7) 為何耶穌要再向這人說話?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蹟與信心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穌。(5:15)

約翰告訴我們,這畢士大池,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 (5:4) 。不曉得你有否想到,為甚麼在眾多的患病的人中,主耶穌單單揀選醫治這瘸腿的呢?

當我們讀到這故事的後半部時,就會發覺這神蹟性的醫治,對這瘸腿的人不是一個祝福,反成咒詛。

誠然,經過38年的瘸腿生涯,現在正是夢境成真。或許,他早已不再存得醫治的夢了。他每天到池邊是趁熱鬧而已,或者是藉此行乞。但這突如其來的醫治,肯定叫他歡喜若狂。奇怪的是,我們沒有讀到他雀躍的跳著、他也沒有讚美神、更沒有俯伏在耶穌面前敬拜祂、感謝祂!聖經只是說:「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來走了。」(5:9)

如果我們說,這得醫治的人重回以前的生活是對的他重回的是他以前活在罪中的生活。也因如此,耶穌要再次找著他,對他說:你已經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5:14) 。這人是否聽勸而悔改呢?可惜不是。當他知道耶穌的所在,就立刻的告訴要謀害耶穌的猶太人!

我曾遇見過一些被神神蹟性醫治的人。我說是神蹟性,不單是我說的,也是這些人自己承認的。可惜像這瘸腿的人,他們的醫治並沒有叫他們生出悔罪的心,和對主耶穌的歸降。不過,他們比這瘸腿的稍佳,至少當時他們是有說出感恩的話。可惜這感謝的心是短暫的。像這瘸腿的人,他們重回以往的生活就是仍活在罪中的生活。

這故事再一次的提醒我:真正的信耶穌不是在乎要經歷神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