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5:16-29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約翰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主耶穌在這裡論到祂與父神的關係。在研讀時,我們要記得,雖然主耶穌是以「兩個位格」來論到父神和祂自己,但祂與父神不但是同等,更是不能分隔(1:18) ,原是一體的(10:30)

(1) 論到祂與父的關係時,主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5:17)

a. 這句怎樣顯出祂與父神的關係呢?

b. 父神如今作的是什麼事?

c. 「子」也在作什麼事?

d. 為何「子」在安息日作工是沒有觸犯安息之例?(參太12:8)

(2) 5:19所言,耶穌與父是怎樣「原為一的」?

(3) 5:21-22指出那兩樣「更大的事」是要給他們看的?

(4) 耶穌基督既然已降世,永生與定罪從此是怎樣定斷的?(5:23-24)

(5) 既是這樣,我們應怎樣解釋5:29的話?

(6) 為何父神因祂是人子,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5:27)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真正的安息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5:17)

創世記確是這樣的記載:「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2:2) 。且清楚說明神如何在六日創造萬物,更使天地成為生物可生存、居住之所包括創造光,空氣、海洋、旱地、和其中的生物,並以人的被造成為創世的高潮。然後,神就「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2:3)

雖然神是從這起初創造天地之工安息了,主耶穌在此卻指出,父神並非就從此什麼工也不作。其實舊約聖經清楚的記載,神繼續在人世間工作祂到伊甸園中與亞當、夏娃交往。在人犯罪後,祂繼續為拯救人類的計劃作安排、促進、和成全;特別是藉著揀選以色列人,向他們顯現、引導、頒布律例,並且繼續維持祂所創造的宇宙的運作。換句話說,神不是一位高高在上,不理人間死活、缺席的神。祂更是一位有「位格」的神,繼續關心、看顧祂所創造的,特別是照祂形像造的人類。

故此,安息日的設立的其中一個意義,是藉著遵守每個安息日來提醒全入類,他們是誰創造的!每當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時,他們是向自己重新的肯定,也向外邦人宣告,惟有耶和華神是創造天地的惟一真神!其實,這安息日對歷世的無神論者都發出了警告。

當然,今天我們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祂也就是「安息日的主」(12:8) ;我們藉著祂已進入了神真正的安息(4:3) 。這樣,我們每主日的崇拜仍帶著舊約安息日的信息,就是向全世界宣告,創造他們的是誰;並邀請他們來進入耶穌基督裡的安息。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5:30-4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猶太人因耶穌稱神為父而憎恨與反對祂;耶穌繼續與他們分辯:

(1) 耶穌指出猶太人不能不信祂,因為祂不是「自己作見證」,乃是有「四重見證」的。你能認出這四方面嗎?

a. 5:33-35: 誰已為主耶穌作見證?猶太人怎樣回應這人的見證?

b. 5:36:第二個見證是什麼?為何比第一個更大?

c. 5:37-38:第三個見證人是誰?祂怎樣為耶穌作見證?

d. 5:39-40:第四個見證有份量嗎?(亦參5:45-47)

(2) 這「四重的見證」對你的信心有幫助嗎?為什麼?

(3) 為何猶太人既「查考」聖經,卻不相信主耶穌?

(4) 這樣,我們對「查考」聖經當有什麼態度?

(5) 耶穌又指出猶太人的錯誤是出於「互相受榮耀」(5:44) :這是什麼罪?你是否也有此傾向?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殷勤查考尚不足夠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5:39)

不曉得當你讀到耶穌對那些迫害祂的人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感到意外否?英譯本(NIV)譯出這話的精髓,說他們是殷勤的查考 聖經。真是奇怪,如此殷勤查考聖經的人,竟然找不到永生。主耶穌豈不曾說過:「尋找便尋見」嗎?(7:7)

故此,這段聖經是對我們每一個心中有飢渴去研讀聖經的人一個重要的提醒:殷勤查考是尚不足夠的,我們還需要有正確的態度去研讀:

主耶穌在此指出這些人的錯誤,包括:

- 5:38「你們並沒有祂的道存在心裡;因為祂所差來的,你們不信」:意思是說,他們殷勤查考,卻完全沒有願意相信和遵行的心。或說得準確一點:他們是揀擇性的去相信與遵守。這也表明了他們的查考多是知識的追尋這是讀經最危險的態度;

- 5:42「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沒有神的愛,也就沒有愛神了。其實查考聖經最重要的是藉此去親近神,與神建立愛的關係。在這段日子我們作經常性的靈修,不曉得在愛神的關係上有沒有長進呢?如果沒有,我們與這些猶太人無異!

- 5:44「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這可能是連真正愛主的人也會犯上的罪。就是我們有已較正的愛神的態度來讀經、靈修,也因而真的在靈命和屬靈的知識上有增長。也因如此,身旁的信徒自然多向我們請教,對我們產生敬意。箴言說得對:「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27:21) 。當驕傲滲進了心中,我們很快便失去了真正明白神話語的能力,更失去了愛神的心。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6: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加利利人和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在對待耶穌的態度上有什麼分別?

(2) 在餵飽五千人的事件上,請參閱馬可福音6:32-44較詳細的報導,看看個中的原因。

(3) 約翰告訴我們,主耶穌之所以問腓力,「是要試驗」他:耶穌希望他怎樣作答呢?

(4) 腓力的回答是什麼?這回答顯出他心底的思念是什麼?

(5) 安得烈的回應與腓力的回答,基本上有什麼分別?

(6) 安得烈的回應帶來了什麼結果?從他的回應,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7) 從符類福音的記載,我們知道在這奇蹟性的食物分派事上,門徒是有份參與的:

a. 這神蹟該使門徒有什麼體會與領受?

b. 竟能有餘剩,這有什麼重要性?

c. 零碎裝滿十二個籃子又可有什麼重要性?

(8) 這些加利利人對這神蹟的反應顯然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對耶穌所行的有所不同,是什麼?

(9) 但在那些方面,他們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並沒有分別呢?

(10) 他們既相信耶穌,為何祂卻逃避、退到山上?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事工以人為重

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6:5)

可憐的腓力,偏偏被耶穌揀中了來試驗他:「我們從那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

相信他們當時是在加利利湖北面的一個山上,離最近的城鎮有一段路途。其實門徒就是真的徒步去買餅,如何運送足夠五千人吃用的糧食也成問題!腓力更指出:「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6:7) 二十兩銀子,就等如那時一個人半年的收入了。這不是說,耶穌和門徒沒有這麼多的錢;腓立的意思相信是:這不是他們的責任,甚至認為這些人早該作好準備,自備糧食。

約翰沒有向我們交代耶穌究竟想試驗腓力什麼,或許是因為馬可福音已有所交代:「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6:34) 。看來,腓力的回答是非常實際、現實和理智的,不過卻沒有體會主耶穌的心腸。腓力看這事工的重點是教導他們道理:既然教導完畢,當然是嗚金收兵,叫他們回去便是了。

腓力在這試驗中失敗了;安得烈卻是比較了解主的心腸。至少,他花時間去問各人,試圖找出解決這「問題」的方法。雖然得來的結果叫他失望:似乎只有一個孩童帶了五個餅二條魚。他就這樣的回報耶穌,看來是帶著一點點的愚昧。但是我們看到:

- 他不是被主所問,而是主動的去想辦法。換句話說,他不以那些聽道的人為「麻煩/problem」,乃是真的關心他們的饑餓;

- 他找到的資源雖然極有限,實不足解決問題,但他仍把那有限的資源帶到主耶穌的跟前。

他這看來愚昧的行為,卻帶來了這普世知名的神蹟。這神蹟固然顯出耶穌基督的大能,但更顯出主耶穌憐憫人的心腸。主不是單單看人為需要救恩的靈魂這個當然是最首要、重要的祂同時是關懷我們整個人的身、心、靈的。對主耶穌而言,事奉非工作而已,乃是以人為重包括這些不配、只顧肚腹的人!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6:16-2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請參閱馬可福音6:45-52較詳細的記載:

(1) 我們讀到加利利人對五餅二魚神蹟的反應,至於門徒,他們應對耶穌是誰和祂的大能有什麼體會?

(2) 此事之後,你認為耶穌不跟門徒一起渡海的原因是什麼?(6:22-24)

(3) 耶穌是否早知門徒會遇大風浪?

(4) 為何耶穌不在彼岸出現等待他們,而選擇在海上行到他們那裡?

(5) 門徒從這次的神蹟,領會到什麼是與五餅二魚神蹟不同的呢?

(6) 門徒本該怎樣對這次的風浪和耶穌履海作出回應?

(7) 這次的神蹟使你對耶穌有什麼認識?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穌是誰?

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6:20)

約翰福音不斷的記載主耶穌所行各樣的神蹟奇事,這些都是門徒親眼目睹的。奇怪的是,馬可卻說他們「心裡還是愚頑,連耶穌分餅的神蹟,「他們不明白」(6:52)

不過,如果我們稍自內心省察,我們也得承認:雖然我們屢屢經歷了神答應我們的禱告,有時甚至是神蹟性的為我們彰顯祂的大能,但當我們遇到新的挑戰、新的難處時,我們立時照樣的驚惶失措,需要從頭學習信靠神。

門徒信心的愚頑,其實與在曠野的以色列人有點相似。就是所見的神蹟奇事太多了,以至失去了對神的大能的「驚奇感」,以為神蹟是必然的。故此,每當遇到神沒有立時為我們解決難處時,我們不曉得運用信心,只得警惶、甚至埋怨。

其實,門徒經歷到分餅的神蹟,不是單領會到耶穌是能行神蹟的,更應該領會到祂是誰祂是創造天地的神。看來,這個領會要等到耶穌履海、並平靜風浪時,他們才得到,以至立時「拜他,說:祢真是神的兒子了」(14:33)

故此,當我們再遇到信心試驗時,讓我們學習不要看重立時性的神蹟奇事,乃要緊記耶穌是誰祂是那位對我們說:是我,不要怕 的創造天地的神,因為在人生每一個風浪中,祂仍與我們同在!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6:25-4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 群眾為何千辛萬苦來找耶穌?(6:15, 26)

(3) 我們知道這群眾一般是較貧窮的,為何主耶穌這樣苛責他們?

(4) 今天世人在追求吃的以外,還在追尋什麼沒有永恆價值、會過去的東西?

(5) 為何他們似乎對「存到永生的食物」不感興趣?

(6) 6:27這句話,對我們在傳福音時當有什麼提醒?對我們自己生命的焦點又應有什麼提醒?

(7) 是主耶穌先提到「勞力」的:

a. 為何祂把「神的工」與「信」相提並論?

b. 這信息的總意是什麼?

(8) 群眾既已目睹、親嘗餅與魚的神蹟:

a. 為何還要看神蹟?

b. 他們提到曠野的嗎哪,表明他們要再看到什麼,才算是「天上來的神蹟」?

(9) 耶穌指出什麼才是「天上來的糧」(6:35) ?與瑪哪有什麼分別?

(10) 從群眾在6:34的回應,他們明顯尚不明日耶穌的話:

a. 始終惟有那些人才會相信祂?(6:37)

b. 6:39的話怎樣保證我們相信的人得救恩?

c. 信的人要得的是什麼救恩?(6:40)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6:26)

這千辛萬苦也要找著耶穌的群眾,他們錯誤的動機並非他們獨有的。今天在教會中有不少自稱信主的人,也是帶著錯誤的動機來作基督徒的。容許我與你分享加爾文在這方面的提醒:

相反地,這些人所期望的無非是在世上活得快樂、安舒。這樣一來,他們剝奪了基督首要的大能:這正是祂被父神所差,向人顯現的原因;就是藉著賜聖靈給他們,使他們重新被造成神的形像,更給他們穿上祂的公義而進入永生。

所以我們怎樣看基督所行的神蹟是重要的。那等人不盼望神的國度,只安於今生的無慮,只為肚腹而活。照樣,今天許多人欣然接受福音,只要不用經歷十字架的痛苦,又能帶來肉體的歡樂就夠了。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自稱為基督徒,要活得有更大的歡樂,更少的不便。也有人自稱是基督的門徒,希望得利、或出於懼怕、或為討別人的喜悅。然而,人要尋著基督,重點在乎厭棄這世界,而「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6:33) 。還有,人往往自己欺騙自己,以為已盡己能尋找基督,並不自覺基督的大能已被他們衰減至零。因此,祂照常鄭重的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意思是要把我們偽善所隱藏的惡,顯露出來。 (Calvin’s Commentaries, Vol. XVII, 240.)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6:41-5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群眾不相信耶穌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6:41-42)

(2) 他們的不信,在理性上有何根據?

(3) 他們的不信忽略了什麼?(5:33-47)

(4) 主耶穌叫他們不再議論的原委是什麼?

(5) 主耶穌在6:45指出他們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6) 6:46-51這段話中,主耶穌除再重申祂是生命的糧外,更要求他們作什麼?

(7) 如果你是群眾之一,你會明白耶穌這番話嗎?

(8) 耶穌在6:51所說的,其真義是什麼?

(9) 6:52顯示他們中間是有不相信的(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相信的:你認為為何會有相信祂的呢?

(10) 耶穌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5) 。雖然這話當時確是難明,但若他們是真心的尋求,當有什麼態度?當問什麼問題?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祂話語的真實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6:47-48)

我得承認,如果我是在當日聽主耶穌論到祂是生命的糧的群眾中,我一定會感到困惑,因為我會以為「生命的糧」只是個喻意。但跟著聽到耶穌卻肯定的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5) ,我不感到困惑才怪。所以,我不敢怪責群眾的懷疑與議論;反而希奇為何其中有人接受主耶穌的話,並相信祂。這些相信的人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就是若然我們不明白聖經所說的,這並不反映聖經是不真實的,而是顯出我們所知的有限。

當然,在耶穌受死而復活之後,加上祂在設立聖餐時所說的,我們就清楚明白祂說這樣的話了。祂誠然在肉身上擔負了我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成全了贖價。祂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更洗淨了我們的罪,使凡信祂的人,藉著祂的復活得永生。不但如此,凡在基督裡死了的人都要在末日復活。

這道理對當時在迦百農會堂裡聽道的人,確是一個奧秘;然而有人接受與相信,這並非無因的。這些人早已因耶穌所講論的「四重見證」(5:33-47) —就是施洗約翰所作的見證(5: 33-35) 、耶穌所行眾多的神蹟(5:36) 、父神所作的見證,特別在祂的受洗時聖靈的降臨和從天上所發的聲音(5:37),加上聖經所作的見證(5:40) —他們已篤信不疑了。

這些有力的見證,已足夠叫他們相信耶穌和祂一切的說話。故此,就是有不立時明白的地方,這些絕不反映祂話語是不真實的,而是顯出他們所知的有限。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6:60-7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連主耶穌的門徒也在議論(grumbled)

a. 既是門徒,他們對主耶穌的態度不是該與群眾有別嗎?

b. 雖是難明,為何說是「難聽」呢?

(2) 就是難聽,為何會生「厭棄」?他們出了什麼問題?

(3) 主耶穌在6:62暗示他們在什麼地方上出了問題?

(4) 既然「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6:63):這原則當怎樣應用在:「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5) 這句話上?

(5) 一個人信主與否,至終是在乎什麼?(6:65)

(6) 6:66-67是聖經中最令人感到傷感的話之一:

a. 耶穌可作什麼來扭轉這情況?

b. 為何祂卻只問而不動?

(7) 你對6:67的回答是什麼?

(8) 你的答案的原委是什麼?

(9) 與彼得的原委相同嗎?為什麼?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門徒的考驗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6:67)

約翰福音6:66-67可以算是聖經中叫人最傷感的話語之一。許多主耶穌的門徒作出刻意的決定:退出不再跟從祂。就在這時刻,主耶穌轉向最親近祂的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這句話含著無限的憂傷。

解經家Leon Morris說得對,在那情境,主耶穌必須發出這問題,就是要將真門徒與假門徒分辨出來:很多人附從祂;有些是全心全意的;有些是把持不定的。但時候將到,他們的真誠要受到考驗……困惑他們的不是他們不明白的,乃是他們能明白的。” (NICNT, John, 338)

William Barclay也指出,6:60的「難」字,原文不是指難於明白,乃是難於接受:

門徒深知耶穌自稱是從天上來的神的生命。故此,除非向祂歸降,否則沒人能有這生命、或面對永恆。

在此我們面對的是每個世代都要面對的真理。攔阻人作基督徒的往往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基督極高的道德標準要求。每個宗教的核心總有奧秘,因為其核心就是神。因事物的本性,人是不能完全明白神的。每一個誠實的思想家都承認有奧秘的存在。

基督教真正的困難有兩方面:它要求對基督的降服接受祂為最終的權威;也要求最高的道德標準。門徒深知耶穌自稱是從天降世的神的生命和意旨;他們的困難在於是否認定耶穌的自稱為真理,並接受這真理所附帶的一切。就是到今天,許多人拒絕基督,不是因祂困擾他們的理性,乃是因祂挑戰他們的生命。”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John Vol. 1, 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