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8:48-59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約翰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因猶太人不相信祂是父所差來的,耶穌就責備他們,說那說謊人的父魔鬼是他們的父(8:44) 。猶太人當然非常憤怒。

a. 為何他們說耶穌是撒瑪利亞呢?

b. 為何說祂是被鬼附的呢?(7:20 及可3:22)

(2) 在福音書的記載中,一般被鬼附的徵像是怎樣的?(參太8:28ff; 9:33ff; 12:22ff)

(3) 耶穌有類似的徵像嗎?

(4) 耶穌怎樣回應?(8:49-51)

(5) 在回應中,祂說出了什麼極重要的真理?

a. 猶太人對這話有什麼誤解?

b. 猶太人說:「祢將自己當作什麼人?」:

i. 難道他們還沒有聽到主耶穌的自稱嗎?

ii. 他們這句話表明了什麼?

(6) 到此為止,父已怎樣榮耀子呢?祂更要怎樣榮耀子?(見提前3:16)

(7) 除了稱自己是神的兒子外,主耶穌在8:5658更表明自己是誰?(可參閱今天的靈修默想小篇)

(8) 請把主耶穌在這一段的自稱作個總結。祂究竟是誰?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自有的神」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8:58)

約翰福音記載了主耶穌八次自稱「我是/The Great I AM這正是神在出埃及記中向摩西自我介紹的名: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3:14) 。這八次包括:

(1) 我是生命的糧” (6:35, 41, 48 51);

(2) 我是世界的光” (8:12);

(3) 還沒有亞伯拉罕,我是(和合本譯就有了我’)” (8:58);

(4) 羊的門” (10:7, 9);

(5) 我是好牧人” (10:11, 14);

(6) 我是復活和生命(和合本譯復活在我’” (11:25);

(7)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14:6)

(8) 我是真葡萄樹” (15:1, 5)

從表面來看,這些話的重點似乎是指著祂是糧、是光等等。但約翰深深明白這些話聽在當時的猶太人耳中,是明顯的反映著耶穌在自稱為「我是」希臘文為Ego Eiui

這正是神在舊約的名;不是任何一個神的名,乃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耶和華的名。這名是神向摩西所自稱的(3:15) 。約翰刻意的在他的福音書中記載主耶穌用這「我是」來表明祂正是「耶和華」神!

在出埃及記中的原文(即希伯來文),神對摩西這樣介紹自己的名:Ehyeh-Asher-Ehyeh”. (I AM WHO I AM/我就是我) 和合本譯為我是自有永有的。在及後的日子,猶太人感到這樣的稱呼神,就是在贖罪日大祭司這樣的稱呼神是為不敬誰敢說我就是我 呢!按舊約解經家Bruce Waltke說,他們因而在稱呼神時,改為祂就是祂 ,或簡稱祂是 。希伯來文是Yihyeh Robert Alter就這樣說:在希伯來文這字中間的‘y’‘w是常常互用(interchange) ;故此神的名簡化為“YHWH”( 古希伯來文字是沒有元音的) 。一般的學者認為最可靠的併音是“Yahweh” —中文就譯作耶和華。

到了耶穌出現的時候,猶太人已喪失了國家好幾百年了。當時的世界早已被希臘文化所薰陶,連猶太人已多有不懂古希伯來文的。故此他們在主前大約兩世紀,把整個舊約聖經繙譯成希臘文;稱為「七十士譯本」這是新約聖經引用舊約經文主要的出處。

重要的是,這「七十士譯本」的出埃及記把神的名譯為Ego Eiui --我是。故此,當主耶穌重複的說「我是」時,猶太人,特別是法利賽人,明白祂是在自稱為耶和華神。因此,當祂說:還沒有亞伯拉罕,我是(和合本譯就有了我 ”(8:58) ,他們就立刻拿起石頭來要打死祂。

故此,那些新派學者常說耶穌並沒有自稱是神是無稽的。這也許是約翰被聖靈感動,在年老時還要寫這福音書的原因之一。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9:1-1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應該是耶穌在到耶路撒冷守住棚節後繼續所發生的事:

(1) 門徒看見那瞎子,不其然地發出什麼問題?你會這樣問嗎?

(2) 門徒這種想法今天仍是很普遍嗎?基督徒在看見別人遇到不幸或挫折時是否都會有同樣的聯想?

(3) 是否每一個瞎眼、病患或不幸都「是要在人身上顯出神的作為」?為什麼?

(4) 主耶穌是否在世上時才是「世上的光」?現在祂不是嗎?

(5) 祂說「在世上的時候」的用意是什麼?(9:4)

(6) 這對我們有什麼教訓?

(7) 這瞎子得醫治與耶穌是「世上的光」和「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有何關連?

(8) 這醫治是分兩個步驟的:

a. 要他往西羅亞池去洗一洗有什麼重要性?

b. 約翰為何要特把西羅亞池的名字加以解釋?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是誰犯了罪?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9:2)

一般人,特別是迷信的人,都是相信「因果」的;特別看見別人遭遇到非常的災害,如患絕症或遭車禍時,就會心底裡發問:不知他或他的家人作了什麼錯事! 可惜,連一些基督徒也是這樣想。

有一次,教會中的一個姊妹患了癌症,不少人就打電話給她,加以慰問。誰知,有一位自命屬靈的人,竟然說她一定是犯了罪,勸她好好的認罪,然後必得著神的醫治。這樣的事件,我遇見過好幾次。這些自命為屬靈的人,以先知的態度來硬要把別人的不幸與罪聯上關係。我不禁的問:他們有否讀過主耶穌在這裡有關這瞎子的話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9:3)

不過,主耶穌這句話又自然使我們產生另一個問題:是否屬神的人每一個不幸的遭遇,都是為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呢?

如果「神的作為」是單指消災、解禍如絕症得癒;答案是未必 !這是完全在乎神的主權。如果神選擇這樣來顯出祂的神蹟大能,我們當然感恩讚美祂。但神不一定選擇這樣來顯出祂的大能,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的。我們要記得經上記著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或譯試煉),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林前10:13) 。經上也記著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8:28)

故此,在試煉中是否能「顯出神的作為來」,最重要是決定在我們是否「順服」。神可以選擇藉著醫治或使用其他的神蹟來顯出祂的作為,但我們的順服,往往比神蹟更能顯出祂的作為,更能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9:13-3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從這較長的篇幅記載三個不同(或說三類不同) 人物。讓我們思想他們對主耶穌所行的醫治的回應:

(1) 猶太人(特別是法利賽人):

a. 他們對這事件有什麼認識?(9:14, 15, 20, 25)

b. 為何他們對這事產生意見?(9:16, 24, 28)

c. 他們不斷的查問,得到什麼結果?

d. 他們查問的動機何在?

e. 他們犯了什麼罪?

f. 既然不知道耶穌是從那裡來的(9:29) ,他們應持著什麼態度來處理這事?

(2) 瞎子的父母:

a. 他們對這事件有什麼認識?(9:20-21)

b. 如果你是瞎子的父母,你會怎樣回答法利賽人?為什麼?

c. 為何他們卻把責任推在兒子身上?

d. 你能怪責他們嗎?為什麼?

(3) 那瞎子:

a. 在耶穌再遇見他與他說話之前,他是怎樣看耶穌和這次的醫治?(9:17, 25, 27, 30-33)

b. 他是否怕法利賽人?為什麼?

c. 他與他父母親的分別何在?

d. 你對他最欣賞之處是什麼?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認識神的奇妙

他說:主阿,我信!就拜耶穌。(9:38)

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這瞎子的故事,給我們看到這人可貴的信心旅程。容許我與你們分享William Barclay對這旅程的分析:

在離開這奇妙的一章之前,我們最好再閱讀一次;這次要一口氣的由頭讀到末了。如果我們小心仔細的看,就會看到這瞎子對耶穌的認識整個美妙的進程。這進程分三個階段,一個比上一個高。

(1) 他開始時稱耶穌為「那個人」: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9:11) 。開始時他認識耶穌是個好人。他從未遇過一個能像耶穌這樣行事的人;他認為耶穌是人上人。

我們有時也需要這樣思想耶穌人性的偉大。在世人英雄榜上,祂定佔一位;在人類歷史可愛的人中,祂也必佔一席;在世上偉大的著作中,祂的比喻也必列在其中。(就如) 沙士比亞藉著馬可安東尼(Mark Antony) 的口論到布提士(Brutus) 時, 說:他的生命溫柔;他的本質加起來,連大自然也要站起來,對全世界說:這真是個人’”

世人或對耶穌有其他懷疑之處,但無可置疑的是,祂是人中之人。

(2) 他繼而稱耶穌為先知:當被問及眼睛既被開了,他認為耶穌是怎樣的人,他說:是個先知”(9:17) 。先知原是把神的信息傳給人的。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 3:7) 先知是與神親近的,是神內圈子中的人。當我們讀到耶穌智慧之言,我們不禁的說:這是個先知! 不論我們對祂尚存任何的疑惑,這一點是肯定的:若我們跟從耶穌的教訓,所有個人、社會、國家、國際間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如果有人有資格被稱為先知,這人肯定是耶穌。

(3) 最後,這瞎子進而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他明白到任何屬人的類別都不足形容祂。拿破崙曾聽到一些聰明的懷疑者在討論耶穌。他們認為祂極其量是一位偉人而已。拿破崙就說:各位,我們知道人是什麼,但耶穌基督是超越人的。如果耶穌基督是人,單單是人,那我會說:在全人類中我依附他,我要常常依附他。如果耶穌是神是惟一的神我發誓要跟從祂由天堂到地獄;不論是在海洋、陸地和空中!

奇妙的是,當我們越認識耶穌,祂就越是偉大。人間的關係往往是因越親近,我們就會更認識對方的軟弱和失敗;但當我們越認識耶穌,我們就越認識祂的奇妙;這是一個事實不是限於現在,更是直到永恆。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John, Vol. 2, 50-52)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9:39-10:1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昨天我刻意的把要讀的經文停在9:38,為要把醫好瞎子這事件與主耶穌在第十章的講論聯結起來,免得我們單獨的思想「好牧人」的教訓,而忘記了上文即法利賽人因耶穌在安息日醫病而想逼害祂:

9:39-41誰是瞎眼的?

(1) 耶穌說誰才是真正瞎了眼?

(2) 這與祂「為審判到這世上來」有何關係?(9:39)

10:1-10 羊門的比喻

在思想以下的比喻前,我們需要留意到一個比喻是可以有多方面的引用來帶出主要信息的。故此我們要集中在主要的信息來作解釋,不要節外生枝,不要從聖經比喻中沒有引用的小節來強加引釋。像這10:1-10羊圈的比喻,這一個比喻卻有兩個重點,就是「門」和「牧人」兩者都是指主耶穌自己。

(3) 10:1-2所言,一般是怎樣分別出賊與牧人?

(4) 主耶穌在10:3-4解釋牧人與羊的關係:

a. 為何牧人不用從別處爬進羊圈?

b. 誰是看門人?

c. 牧人是怎樣牧羊的?

d. 為何羊會聽他的聲音和跟著他?

e. 這樣的形容是否與你和基督的關係吻合?為什麼?

(5) 羊對盜賊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10:5) 為什麼?

(6) 到此為止,耶穌要對法利賽人說什麼?

(7) 為何他們會不明白?

(8) 你又如何?

(9) 10:7-10是耶穌的解釋,祂一起引釋「羊門」和「牧人」:

a. 誰是羊的門?

b. 在祂之前來的,是指什麼人?(請參下註)

c. 為何他們都失敗了?

d. 從祂進羊圈是什麼意思?

e. 從祂進羊圈帶來的後果包括什麼?

f. 「豐盛的生命」是什麼意思?(不豐盛的生命又是怎樣的?)

g. 你的生命屬那一類?為什麼?

(10) 這裡對法利賽人的信息是什麼?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第8不可能是指耶穌之前的先知;一定是指那些冒充彌賽亞和自稱是猶太人拯救者的人。他們是在被擄歸回後,特別是主耶穌降世前的一世紀出現的。大希律在主前四世紀死後,有不少人起來要領導猶太人,試圖掙脫羅馬的枷鎖。耶穌降世的目的非政治性的,正如這段話所顯示的。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9, 108)

靈修默想小篇
誰是賊與強盜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0:10)

這些法利賽人為要貶低耶穌基督行各樣神蹟的權能,竟然稱祂是被鬼附著的;他們的原意是想「衛道」,免得「群羊」被耶穌所誤導。誰知,他們不曉得這些百姓並非是他們的羊,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才是他們的真牧人。

藉著這「羊門」的比喻,耶穌不但邀請他們藉著祂而進入羊圈、得生命,更藉此警告他們不要成為「賊與強盜」;不然,他們所犯的罪不單是引領群羊走錯路,更是偷竊、殺害和毀壞

這使我想到今日的「合一運動/ecumenism」和在西方社會所時興的舉起「容忍」和社會關懷的旗號,進行「各教合作/Inter-faith」活動。我們必須留心聽主耶穌的話:任何宗派或信仰,若不是以耶穌為惟一進永生的「門」的,都不是「沒有相干」的。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這些「合作」會引至信心不穩固的羊被偷竊、殺害和毀壞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10:11-2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羊圈比喻的重點,現在由「羊門」轉到「牧人」身上。主耶穌三次論到祂為羊捨命:

(1) 10:11-13牧人與雇工

a. 主耶穌指出,雇工與牧人一般的分別在那裡?

b. 祂指的雇工是誰?

c. 祂是怎樣的好牧人?

(2) 10:14-15好牧人與羊的關係

a. 為何主耶穌把自己與羊的關係比作與父神的關係?祂欲表達的是什麼?

b. 這裡的「認識」是什麼的「認識」?

c. 與為羊捨命有何關?

(3) 10:16另外有羊

a. 這些圈外的羊是指什麼人?

b. 祂會怎樣領他們來?

c. 合成一群是什麼意思?

(4) 10:17-18甘願捨命

a. 在這比喻中主耶穌三次提到捨命,其重點在那裡?

b. 為何提到父神的愛?

c. 我們又是如何能取悅父神?

(5) 10:19-21猶太人的反應

a. 為何這「羊門」與「好牧人」的比喻叫猶太人起了分爭?

b. 是什麼原故使人說祂是瘋了?

c. 是什麼原故使人聽祂的話?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雇工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10:13)

容許我再次跟你們分享William Barclay對這段經文的心得:

這一段經文是把好與壞、忠心和不忠心的牧者作比較。牧人是要對羊群負全責的。若有任何事情發生在羊身上,他要提出證據,證明並非是他的錯。阿摩司提到牧人要從獅子口中搶回兩條羊腿,或半個耳朵(3:12) 。律法也是這樣的定規: 若被野獸撕碎,看守的要帶來當作證據” (22:13) 。意思是要牧人證明羊已死亡,而他未能拯救牠。大衛告訴掃羅他怎樣代父看羊時與獅子和熊搏鬥(撒上17:34-36) 。以賽亞也論到牧人被喚出來去攻擊獅子(31:4) 。對牧人而言,挺身而出來保護羊群是頂自然的事。有時,在盜賊來偷羊時,牧人不但是要挺身而出,更是要為羊捨命……

但是也有不忠心的牧人。分別在於真正的牧人視看守羊群為他的天職。牧童一到稍為年長,會被差到羊群之中作看守;羊就成為他的朋友、同伴了。他會先想到羊,後才想到自己,這已成為習慣。但假牧人視看守羊群為職業,並非一份天職,只是賺錢的門徑而已。他之為牧,單單是為了所得的薪酬。他肯登山越嶺可能是厭倦城市生活而已。他全沒有以牧養為崇高的職任;他只是個雇工吧了。

狼是羊的威脅。耶穌告訴門徒,祂差他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10:16) ;保羅警告以弗所的長老說,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教會,不愛惜羊群(20:29) 。當豺狼入侵,雇工就忘記一切,只顧為保自己的性命而逃去。撒迦利亞就以此為假先知的記號,因為他沒有尋找分散的羊(11:16) (著名十九世紀哲學家)Carlyle的父親曾以此比喻作出評論。在他們Ecclefechan的地方教會,出現了與牧者有關的問題,且是眾問題中最困難的問題,因是涉及金錢的。Carlyle的父親站起來,咬牙切齒的說:把薪酬給予這雇工,讓他去罷。

(The Daily Study Bible Series, John, Vol. 2, 60-62)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10:22-3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從約翰福音的記載,主耶穌一直堅持說祂是神的兒子,並屢稱神為「我父」(而不是「我們的父」)

a. 為何群眾卻單注目在祂是否「彌賽亞」?

b. 「彌賽亞」對他們有什麼重要性?

(2) 10:25主耶穌怎樣回答他們?為什麼?

(3) 祂指出他們不信的原因是什麼?(10:26)

(4) 主耶穌在此再用羊的比喻,告訴他們屬祂的人的徵記:

a. 這徵記是什麼?(10:27)

b. 被祂認識與跟著祂有什麼關連?

c. 什麼是「永生」?

d. 這「永生」是如何的穩固?

e. 為什麼?

(5) 主說:「我與父原為一」是什麼意思?

a. 這裡怎樣對「一神」的信仰加以肯定?

b. 為何這一段的真理遠比他們在10:24所問的更重要?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這修殿節非摩西五經所吩咐要守的節日之一,乃是猶大馬加比在主前167年所定立的,來記念重新潔淨和奉獻那遭安提阿古伊凡尼斯所褻瀆的聖殿。這每年慶祝的節日又稱為光節(Hanukkah) ,是在冬天舉行,在我們現在慶祝的聖誕節之前(十二月中旬) ,是猶大遍地(不限於耶路撒冷) 都慶祝的。

靈修默想小篇
“我與父原為一”

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我與父原為一。(10:29-30)

各解經家對主耶穌我與父原為一這句話的解釋,眾說紛紜。究竟是單指基督能保守那屬於祂的人的能力而言呢?還是指到父與子的基本合一而言呢?我覺得第四世紀先賢John Chrysostom按上文下理的分析對我們明白這句話很有幫助:

“‘這怎說呢?是要靠父神的能力才能使沒有一人能把他們奪去嗎?是主沒有能力,因祂太軟弱來保衛他們嗎? 當然不是!其實,是為要叫他們能領會到我父把羊賜給我 的意思,這話是為他們而說的,使他們不再稱祂為神的敵人。跟著祂說:誰也不能從手裡把他們奪去;然後明說祂的手與父神的手原為一。

若不是這樣,祂本該說:我父把羊賜給我,祂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手裡把他們奪去。但祂不是這樣說的,乃是說:我父手裡 。這是為要叫我們不要以祂為軟弱的,以為群羊必須在父的能力下受保護才不被奪去,故此祂就繼而說:我與父原為一 。意思是說:我雖說無人能從父手中奪去,這並非說我是無能力保護羊群,因為我與父原為一的。 這段話的重心是關乎能力的;既然能力是一樣,祂們的本質/essence自然也是一樣。

當猶太人用盡千方百計把人趕出會堂,祂就指出他們的計謀是徒然的,因為羊是在我父的手中 ,正如先知所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 49:16) 。為要指出這手原為一,祂有時說是祂自己的手,有時稱為父神的手。

不過,當我們聽到 時,不要以為是肉身的手,乃是指能力與權柄。再者,如果無人能奪去的原因,是在乎父所給祂能力,那麼繼而說我與父原為一 便是多餘的。因為若然祂是次於父神,祂這樣說就是狂妄了;因為祂確是論到相等的能力。這正是猶太人的領會,故此他們要拿石頭來打祂(10:31) 。祂卻絕沒有更正他們的領會或猜想;如果他們領會錯了,祂會作出這樣的更正:為何你們要這樣作?我並不是說我與父的能力相等! 相反地,祂證明他們的領會是對的,更堅持(這真理) ,以至使他們非常的憤怒。祂沒有為所說的作出道歉,好像祂說錯了;反而祂責備他們不接受這關乎祂的正確觀念。

(NPNF, Vol. 14, 223-224)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翰福音10:31-4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從猶太人的激烈反應,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我與父原為一」這話是怎樣領會的嗎?

(2) 雖然耶穌再次指出祂所行的眾多善事(神蹟) ,他們卻絕不理會。他們這樣的態度:

a. 對在什麼地方?

b. 錯在什麼地方?

(3) 主耶穌以詩篇82:6來自辯(請翻閱這詩篇上文下理)

a. 這是否說我們真是「神/gods」?

b. 從什麼觀點可以說是?

c. 從什麼觀點可以說是絕對不是?

d. 為何主耶穌鄭重的說: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

(4) 10:36-38

a. 主耶穌怎樣指出祂為「神的兒子」與那些「稱神為父」者之分別?

b. 他用什麼作這自稱的證明?

c. 10:38怎樣加深我們對「我與父原為一」這話的領會?

d. 這話的重點是什麼?

(5) 10:40-41的記載:

a. 施洗約翰是怎樣完成他的使命呢?(1:23)

b. 你認為他的工作是屬成功或失敗呢?何以見得?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我們是神嗎?

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麼?(10:34)

當主耶穌說,祂與父原為一,猶太人是明白祂的意思,只是不接受祂、不相信祂。他們明白耶穌自稱是神,故此認為祂說了褻瀆的話,因為惟有上帝是神。

但是主耶穌希奇的引用詩篇82:6來跟他們理論。那經節是這樣說的: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子。並且還說:然而,你們要死,與世人一樣,要仆倒,像王子中的一位。”(82:7)

這詩篇的信息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猶太人領袖,他們行惡,並不秉公行義,雖然他們是神所差來代替祂管理神的子民。詩篇這裡就指出,他們既是神所指派來管治百姓的,他們其實就是神的兒子了,而82:6就藉著希伯來文的平衡語句的文法來比喻他們為了;意思是指他們是屬神的。但結果他們卻選擇行惡,與人間其他的君王無異,故因此要像他們一樣死亡。這是因為他們不屬於神了,也非是神的兒子,不能再以為喻了。這是這詩篇的主要信息。

主耶穌引用這詩篇來與這樣的領袖作對比:

- 這些領袖是被神差遣去管理祂的了民;他們因行惡而失敗了,放棄了作至高者兒子的位份;

- 祂乃是父所分別為聖的(NIV譯為His very own) —意思就是指祂與世上領袖有別,祂是神;

- 祂是被差到世間來的意思是祂是從天上來的;

- 祂更是神的兒子正如一位解經者所指出,主耶穌從沒有稱父神為我們的父,乃是我的父

- 祂所行的一切足以證明祂真是神的兒子。

當然,我們不會自稱為,但卻藉著相信耶穌基督成為神的兒女”( 1:12) 。約翰更強調的說: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 約壹3:1) ,應驗了詩篇82:6所言。其實,在與「至高者的兒子」的兩個名稱中,後者才更是尊貴,你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