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6:8-15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使徒行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本章的的首段列明那七位被選執事的名字。司提反雖非使徒,卻有什麼特別之處?聖經說他「滿得恩惠/full of grace」是什麼意思?

(2) 我們常強調要溫柔和平静地傳講福音的重要性。面對著這大群屬利百地拿會堂的希臘籍猶太人,司提反會這樣地與他們辯論嗎?為什麼?

(3) 從上一章我們得悉那些宗教領袖不敢採取任何行動來迫害使徒。現在他們卻怎樣聳動群眾來指控司提反?我們也提到在傳講福音時不要「得罪」其他的宗教。這一點可行嗎?為什麼?

(4) 他們指控司提反曾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耶路撒冷),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這指控在那程度上是屬實的?

(5) 你會認為路加描寫司提反的面貌有點誇張嗎?為什麼?

(6) 今天你能從司提反的身上學到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多作主工

初期教會之會選出七位執事去管理飯食,是免得使徒們不能專心的以祈禱傳道為事(6:4) 初期教會選出七位執事去管理飯食,免得使徒們不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6:4) 。我們以為因此使徒就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念;七位執事也會專心以管理飯食為念。在凡物公用下,分派飯食給以千計的信徒和家庭一定是殊不簡單!

我相信司提反一定不會輕忽這重任,也不會以這工作為次要和不屬靈,能被委托管理飯食是他的光榮。但同時,我們卻看到他絕不因此就認為自己不用去傳福音了。明顯地,他知道大使命是人人有責的。故此,我們在使徒行傳第六章中看到司提反深明他的位份。

在管理飯食的事上,他一定是盡責的。但他同時也不忘記向來自利百地拿、古利奈、亞力山大、基利家和亞西亞說希臘話的歸僑傳福音,因他的名字顯示,他也是說希臘話的歸僑。他看準了這是他的位份。結果,我們看見他不但被聖靈使用,大行神蹟,更被聖靈所充滿,大有智慧的證道,使反對的人敵擋不住。似乎年輕的保羅(即掃羅) 也是有份與他辯論,聽到司提反有力的辯證,無怪當保羅一悔改,就能立刻曉得宣傳耶穌,同時有能力的駁倒大馬色的猶太人(9:20, 22)

今天,我們愛引用羅馬書12:6-8作為準則,不希望信徒在教會中擔任太多的事奉。這原是出於好意,不想弟兄姊妹burnt-out。但若誠實的看聖經記載的榜樣,我們看到信徒按著聖靈所賜的恩賜、機會和能力,在得時不得時都是盡力的擺上。故此,專一的事奉絕不等如不能擔當超過一個崗位,總要按聖靈所賜的恩賜、機會和能力,忠心的作出回應。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司提反的講詞不在乎自辯,乃是大膽地指出他們的罪。他所講的重點包括:

A. 指出列祖與神關鍵性的遭遇多是發生在以色列地以外的(換言之:地的本身並非重要);

B. 聖殿並非是神真正的居所;

C. 以色列民歷來都苦害神的僕人;

D. 現在他們甚至殺害了神的義僕耶穌。

讓我們逐一研讀司提反陳述的以色列民歷史的不同部份。請你留意和思想以上的主題。

1-8節:亞伯拉罕

(1) 請把第23 節與創世記11:27–12:1相比。在亞伯拉罕被神呼召的事上,司提反給了我們什麼補充資料?

(2) 為何司提反在第5節要指出,雖然亞伯拉罕腳踏應許地,卻連立足之地也沒有?

(3) 按神的預言,亞伯拉罕的後裔會怎樣至終得到那地?賜地給他們的至終目的是什麼?

(4) 割禮為何被稱為「割禮的約」?(參閱創17:9-14)亞伯拉罕遵守這約有何意義和作用?

(5) 這段經文的內容如何符合以上提供的主題?

(6) 今天你得到什麼重要信息?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清除污垢

上個主日崇拜後回到家中,經過客廳我每天用來靈修的坐椅時,舉頭一望,看到天花板上有不少水漬。我立刻爬上天花板上的小樓閣查看,發現不但地板有水積存,更有老鼠遺下的糞便。當時我心中覺得很麻煩,知道清理不易,也不曉得要花費多少。當我在神的面前安靜下來時,就立刻被聖靈提醒:我要同時查看自己內心的小樓閣。

客廳的天花板是剛剛油上新漆的,整個客廳好像煥然一新。若然看不見這水漬,我絕對不曉得天花板上的小樓閣積存著污水,更不曉得有老鼠為患。聖靈提醒我,我外表的生命可以同樣看來是漂亮、乾淨的,但我若不常常省察內心的世界,好好清除污垢,遲早會讓各樣的污水污垢所充滿,最後終會呈現在眾人面前,是掩蓋不來的。

我同時想到主耶穌責備法利賽人,說:「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23:27)

雖然清理小樓閣是件很麻煩的事,我感謝聖靈藉此給我的提醒。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9-1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9-19節:雅各和12位先祖

(1) 約瑟被賣到埃及的主因是什麼?你認為他的哥哥們所犯的罪最可怕的地方是什麼?

(2) 約瑟是在何處遇見神?他一生的經歷在那方面可預表神的救恩?

(3) 至於他的哥哥們(那些滿身是罪的先祖) ,他們的經歷又如何預表到神的救恩?

(4) 這些先祖在死時得見神實現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嗎?這應許如何在「日期將到」時得實現?

(5) 你會怎樣形容這段猶太人的歷史?它有什麼獨特之處?

(6) 在司提反陳述這一段先祖的歷史中,有符合早前所提的四個主題嗎?

(7) 今天你得到什麼重要信息?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神未曾應許

在司提反的證道中,他重複的指出神的應許在列祖的身上似乎尚未實現,反而他們的歷史卻是充滿著苦難。提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司提反刻意的指出,雖然亞伯拉罕已腳踏應許地,但神「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7:5) ;他更刻畫應許的內容包括為奴四百年的命運。

他的講論繼續刻畫這預言的應驗,就是以色列人因饑荒到埃及,引至為奴被虐待,甚至面對種族被清洗的危險。換言之,他著重指出的似乎不是約的祝福,乃是有約卻更有苦難的事實。他重述歷史到此,都沒有把這些苦難與任何列祖的罪相提並論,反而是引出遭遇這些苦難是神救贖計劃的伏筆。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我們往往在遇見難處時,立時想到,是神的管教或審判。對,不少時候,我們的逆境是自取的,但也有時是與自己的罪無關的,乃是生命的使然。。我們不會因是神的兒女就不用像世人一樣遭遇苦難,但所不同的是在神的容許下,是會帶給我們至終的益處的。

今天,我邀請你細想以下短詩很有意思的歌詞:

1.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 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

2. 神未曾應許我們不遇苦難和試探,懊惱憂慮; 神未曾應許我們不負許多的重擔,許多事務。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 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

3. 神未曾應許前途盡是平坦的大路,任意馳驅; 沒有深水渠汪洋一片,沒有大山阻高薄雲天。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 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20-3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0-35:摩西

(1) 摩西生命的首40年有什麼特別之處?若你是摩西,你會在40歲時怎樣看自己的一生?

(2) 他自己的同胞怎樣對待他?為何會這樣?

(3) 摩西是在何處和何時遇見神?

(4) 在講述摩西與那火燄中的荊棘時,司提反用心詳細地形容摩西遇見神和他與神的對話。為什麼?(換言之,司提反想他的聽眾領會什麼?)

(5) 司提反怎樣結束這一段話?

(6) 在司提反講述摩西的這一段歷史中,有符合早前所提的四個主題之處嗎?

(7) 今天你得到什麼主要信息?你會怎樣行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不服掌權的

司提反借用那欺負鄰舍的話:「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來定那世代的以色列人的罪(7:27)

表面上,那說這話的人似乎單要聽從的是神,拒絕的是人的領導。摩西只不過是人,故此那欺負鄰舍的拒絕他作他的領袖。司提反指出這不單是那人的態度,乃是百姓全體的態度(7:35)

歷史證明以色列人繼續的拒絕神所立作他們領袖的「人」。到他們反對撒母耳的領導時,神就說:「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撒上8:7) 。結果,如司提反所指出,他們「如今……又把那義者(耶穌) 賣了,殺了」(7:52) 。其實他們殺耶穌的原因是與先祖一樣,不願服神所立的「人」的領導。不過這一次,他們卻直接的拒絕,甚至殺了神自己。

以色列人這罪,今時今日更在這不服權柄的世代完全彰顯出來,不但在俗世中,也在教會中!

我們無法否認歷史是充滿了濫用權柄和地位的掌權者,甚至在教會中也有。我們仍需小心,不要重蹈以色列百姓的覆轍。神並沒有改變祂引導祂子民的方式。聖靈固然是引導我們進入真理的那位,但神仍然使用祂在各處所設立的僕人引導祂的羊群。這絕非說,祂所立的人是完全的、是沒有錯誤的;連摩西也有做錯,以至不能腳踏應許地,但這沒有改變他是神所立的,要百姓順服跟隨的那一位「人」的領袖的事實!

所以,我們需要小心,不要隨便的用「順從神、不順從人」作藉口,去隨從我們不願意服從任何人的罪性!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36-4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36-44節:出埃及

(1) 你還記得以色列人40年在曠野中所經歷那些最令人驚歎的神蹟嗎?請提寫起碼三項。它們發生在何處?

(2) 司提反深知群眾是極度推崇摩西的,他就引用申命記18:15出自摩西口中的預言。這預言有何意義?

(3) 群眾如此尊敬摩西是對的嗎?這尊敬怎樣同時顯明他們那可怕的犯罪本性呢?

(4) 亡國或是神的任憑 ,那一樣是神更嚴厲的刑罰?

(5) 在這段中司提反為何加插先知阿摩司5:25-27的話?

(6) 在司提反這一段出埃及的歷史的陳述中,有符合早前所提的四個主題之處嗎?

(7) 今天你得到什麼重要信息?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神的任憑

在重述以色列人的歷史時,司提反是希望他的「諸位父兄」(7:2) 不會跟隨先祖的腳踪背棄神,而明白他們殺死神所派來的僕人耶穌的罪,因為祂正是神的兒子。

在描述先祖的過犯時,司提反特別指出百姓頑梗的棄絕神到了一個地步,使「神就轉臉不顧,任憑他們……(7:42) 。這與聖經常常提到神「長久忍耐」的性格多大的相反!

其實神確是長久忍耐的。我相信每一個信徒都親身經歷過不知多少次,

神並「沒有按我們的過犯待我們」(103:10)。每當我回想神這樣的待我時,就不禁低頭下拜,因為若我是神,我早已施嚴刑,免得自己的名受辱!

在讀到司提反重述以色列百姓的罪行時,我不禁也想到可拉的叛逆(16:32) ;撒母耳記上的掃羅;頑梗的先知約拿;新約賣耶穌的猶大和今天不少跌倒的電視佈道家等。神的忍耐至終也有極限的。如果我們堅決犯罪到底,不珍惜祂一次又一次所給予的回轉機會,祂至終只有「任憑」我們。被神以「任憑」對待才是最可怕的刑罰的刑罰!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45-5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45-53 節:神的居所

(1) 以色列民在曠野的日子時,神選擇了一個怎樣的方式和地方向他們顯出祂的同在?這地方的命名有何重要?

(2) 大衛為何想另建聖殿來取代會幕呢?這個想法有何對和錯的地方?(參閱撒下7:2

(3) 司提反引用列王記上8:27和以賽亞書66:1-2兩處的經文(即第4950節)是想群眾得到什麼信息?

(4) 司提反作最後陳述時如何在第51-53節總結了(上述)那四個主題?

(5) 這位面貌如天使、滿有恩惠的司提反為何如此凌厲責備群眾?這是必須的嗎?難道他料不到後果嗎?

(6) 今天你得到什麼主要信息?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心靈的敬拜

我喜歡到歐洲旅遊,特別是到各處著名的大教堂參觀。這些既古又宏偉的教堂無論是羅馬式、哥德式、或新哥德式的建築,都是這麼壯觀,叫人進到裡面,悠然生出對偉大的神敬畏的心。若是每主日的敬拜都能生發這種驚歎的心,真好!

但在欣賞它們的偉大建築之餘,我卻不禁想到這些教堂內所產生的歷史:它們的宏偉似乎沒有幫助歷代的敬拜的人用心靈和誠實去敬拜神。它們現今已被丟空,轉為旅遊聖地,是歷代在這些大教堂敬拜的人失敗的明證。是的,至終「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7:48) 。大衛問得好:「耶和華阿,誰能寄居的帳幕,誰能住在的聖地?」(15:1)

William Law似是給大衛這樣的回答:

「一個因意識到神是無所不在,而不敢說一句不合宜的話,或作不合理的事的人,比那個不敢不去聚會的人,獻上更美的敬拜……一個因欲學效救主的榜樣,而願意作事謙和,遠避驕傲和奢華,在言語、行為、衣著、生態和心態上柔和與謙卑的人,遠勝那些只在指定的時間向神屈膝敬拜的人獻上更崇高的敬拜!」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7:54-6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教會第一位殉道者

(1) 他們既不想用私刑對待耶穌,那為何他們竟這樣公然去處死司提反呢?

(2) 55節以「但」字為開始,有什麼意思?

(3) 聖經通常描述耶穌是「坐在神的右邊」。現在司提反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這有什麼特別意思呢?

(4) 為何神要給司提反看到這天上的景象?

(5) 請翻閱利未記24:14。這節經文如何幫助你明白群眾的所為?

(6) 從路加的記載,當時的掃羅(後名保羅)扮演著什麼角色?

(7) 司提反臨終之言與耶穌臨終的話有什麼相似之處?

(8) 你已研讀了使徒行傳的首七章記載。司提反這事件如何成為初期教會歷史的轉捩點?

(9) 今天你得到什麼主要信息?你可以怎樣應用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悼念司提反

我們不知道司提反在世上活了多少年日。他在初期教會可說祇出現了片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新約聖經他所佔的篇幅遠比不上保羅和彼得,但在教會歷史中,他卻佔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他是教會史中第一個殉道者。這二千多年來為主殉道的信徒,都是步他的後塵;而二千多年來宣教的路,也就是被司提反般的宣道血所鋪成的。他的勇敢、信心、和恩惠(6:8) ,也成為後世殉道者的榜樣。

在使徒行傳所記載的講道中,司提反的講詞可算是果敢的。在聖靈的充滿下,他不單指出先祖的罪,更正面的責備他的聽眾為「硬著頸項,心和耳未受割禮的人」(7:51) 。他確是不恂情面的神的僕人。

他也是由始至終滿有信心的。當眾人對他咬牙切齒時,他舉目望天,用他的信眼,看見主耶穌站在神的右邊(7:56) 。在臨死前,他也像主耶穌一樣,把靈魂交托給主。他開始講道時,面貌已像天使;臨終時,面貌豈不更如天使嗎?

天使的面貌是怎樣的呢?記得多年前一個早上,我去探望一個快將離世、滿臉愁苦的女仕。在神的憐憫底下,她不但有機會接受耶穌,更在那天早上,有片刻清醒的時間,接受洗禮。同日下午,她被接回天家。當我趕到安放她的病床前,我看到的是我從未見過這樣美麗、安恬的笑容。對,這正是像天使般的面容!這個原本滿有愁煩的面容,現在竟有如天使般的面貌,這是她信心的明證!

司提反更是「滿得恩惠」而死。他不但像主耶穌一樣把靈魂交托給神,他也學主一樣的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7:60)

他這禱告也真蒙了應允,因為當時「也喜悅他被害」的那一位掃羅(7:60),及後不但成為悔改信主的保羅,他更跟隨他的腳踪行,不但勇敢的傳講福音,更也為這福音殉道。司提反的死,絕非是徒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