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3:12-35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使徒行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始於該撒利亞(一)

(1) 這四十多人想用什麼方法殺保羅?如果成功,會帶來全城的猶太人什麼政治的後果?

(2) 禁食與起誓是猶太人虔誠的舉動,那些人正是藉此表達他們的虔誠。但是以神的名殺人是否合聖經的原則?為什麼?

(3) 千夫長如何處理這陰謀?他一共動用了多少士兵?主在23:11所言,真叫保羅看到祂的信實。對嗎?

(4) 使徒行傳在往後的幾個世紀在羅馬國境內廣被傳讀。千夫長在文書上對保羅所寫的這番結論怎樣幫助基督教在那受逼迫的世代說話?

(5) 保羅現在遠離耶路撒冷(安提帕底距離耶城35哩,希律在該撒利亞的皇宮更離耶城65) 在較安全之地,相信有安靜的機會思想短短一周內所發生的事情,和先前有關他的預言。你以為他會怎樣預備自己面對前面的挑戰,包括怎樣繼續回應猶太人的指控?怎樣把握機會向羅馬的士兵與官員傳福音?

(6)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呢?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知道、神關心

使徒保羅雖是大有信心,但他久不久仍需從神而來的保證,尤其是當他面對極大的艱難時。

早在那四十多人密謀要殺他之前,神已知道這個陰謀,也知道形勢會是多麼的危急。神同時知道事情會使保羅心緒不寧。這些人決意要殺保羅的陰謀已獲祭司長和長老們的認可。他們甚至肅然起誓,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吃不喝。

路加告訴我們神介入這事件中,並賜勇氣給保羅的外甥(在如此情況下,這是何等大的勇氣!)將這陰謀告訴保羅,隨後又告訴千夫長。你可以想像到事後那班人若查出是誰泄密給羅馬官的,他們會怎樣對付他。

在這一切發生之前,主知道需要向保羅保證:「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去羅馬為我作見證。」(徒23:11)就因這些話,保羅滿心知道這陰謀不會成事的。神其實不需預先給保羅保證,因為祂總會插手的。神知道和關心保羅的感受。神真的不想祂的兒女有甚至多一秒鐘的不必要的擔憂懼怕。你看,我們的神多麼好!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4:1-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始於該撒利亞(二)

(1) 猶太人現在正式控告保羅,由辯士(即律師)帖士羅提出控訴。至於保羅,誰作他的辯士(即辯護律師) 呢?

(2) 腓力斯在位期間遇到不少猶太人的叛變,他通通以強硬手段鎮壓了,但最後亦被皇帝革職。不過,在此審訊中,帖士羅和保羅都是很尊敬地作控與辯的陳詞。試把二人的啟案陳詞作比較,看看其中不同之處。

(3) 帖士羅對保羅的正式控罪是什麼?他為何用此作控罪呢?

(4) 保羅如何針對控罪作反駁?有效嗎?

(5) 路加指出腓力斯其實「是詳細曉得這道」的(24:22)。既是如此,我們可以知道福音當時廣傳到甚麼地步呢?

(6) 腓力斯既知問題的所在,為何不作一個清楚的判決呢?

(7) 保羅就是這樣被遞押兩年。這兩年是否枉費的呢?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誰在掌管世界歷史?

讀到保羅前往羅馬的旅程,表面看來他的生命是控制在一些有權勢、邪惡和無情的統治者如腓力斯的手中。腓力斯的為人以縱慾和殘忍見稱。辯士帖土羅稱讚他管理有方,以致猶大地「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徒24:2),歷史學者約瑟夫卻有不同的看法:「這一國(就是猶大地)的公共及政治事務日走下坡。」(COBTAEL, Vol. III, 523

腓力斯在保羅被捕之前已有機會聽聞福音。其後他還屢次叫保羅到他面前與他談論信基督耶穌的道。但他仍然猶疑不決,不知道怎樣處理保羅,最後採用他一貫的政治手段,將保羅監禁起碼兩年。

或許有人會不禁發問:「在這一切情況中,神在那裡?神怎會讓祂的僕人落在如此邪惡的統治者手中?」

事實的真相是:神一直都在掌管著一切。腓力斯還以為自己有權有勢時就被撤去職位,他沒有受到凱撒大帝更嚴峻的處分已是萬幸了。

這使我想起柴玲接受「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訪問的文章。這位曾在天安門民主運動中的最高領袖終於在2010年歸信基督。她說:「我曾在禱告時問:在天安門發生了什麼事?為何祢(神)容許這樣的事發生?」

她最後領悟到其實真正掌管歷史的是誰。

1989年我在天安門發言時,感到有一股更大的力量透過我說話。那股力量緊貼著我。我們是帶著希望走到天安門,以為可以改革共產主義。然而神讓法老王的心剛硬,露出共產主義的真面目。共產主義作為偶像被砸碎了。

Kim Keller牧師(柴玲在波士頓教會的牧者)告訴我們,他曾到中國探望多個牧者。他們提到有天安門那代的人信了耶穌;從事生意;其他仍在尋求中。神是用天安門的大屠殺把救恩帶給中國。神有祂自己的時間表。神會帶中國認識耶穌的。」(CT, October, 2011

對!掌管這世界的並非是各國的統治者。神是一直在掌管著!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5:1-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停在該撒利亞(由腓力斯到非斯都)

(1) 腓力斯之離職,是出於政治的因素。據歷史的記載,他沒有被皇帝嚴辦,已是萬幸!從保羅的角度來看,巡撫的人選更換對他有何影響?

(2) 非斯都並非不曉得猶太人的謀略,為何他不允猶太人的請示,卻把選擇到耶路撒冷受審之權,由保羅自己決定呢?

(3) 保羅如何回應非斯都的提議?原因何在?

(4) 因著他的上訴,保羅到羅馬的心願可說是得償了。但據羅馬書1:10 及使徒行傳26:29所記,他不以為自己會以待罪之身前往的。這對他來說是否重要?

(5) 亞基帕是希律家的後人,年青的他與姊妹百尼基來賀新巡撫。他像以前的眾希律王一樣,深懂猶太人的文化和聖經的道理。按路加所記,非斯都要亞基帕聽保羅的分訴,原因何在?

(6) 按非斯都所領會,猶太人與保羅之爭的重點是什麼?(見25:19

(7) 這爭論點在今天是否重要?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穌曾在那裡!

在「今日基督教」雜誌的訪問文章中,柴玲還分享一個非常感人的事蹟,幫助我們領會神為何容許天安門大屠殺發生:

一位來自香港的同事將她在十年前寫的日記電郵給我。當年她在天安門。

在天安門事件時她已是個基督徒,目睹著那殘暴殺戮在進行。她雙手抱著一個垂死的男童。她的心身靈受到創傷,她向神發怒。每一年她都問神:當時祢在那裡?為何祢不救那些人?

直到天安門大屠殺十週年。那時她要在自己的教會中作見證。她說她安靜下來輕聲問:神啊,當時祢在那裡?那一刻她的腦海浮現著自己雙手抱著那快將死去的男童的景象。那一刻,她感覺到有另一個人從遠處向她走來。那人是那樣和平和尊貴,令她立刻就認出祂。祂走進那垂死男童的身體裡。那垂死的男童開口說話:「要堅忍到底。我的血來自這個地方」。那人是耶穌。聖靈充滿她使她不能自控。她只會哭,不停地哭。耶穌曾在天安門。

(讀到那日記),我也哭了三小時。我的問題已得到解答。」(CT, October, 2011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6:1-3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在亞基帕王前作見證

這一段是路加所記載保羅最詳細的分辯,但其對象不是猶太人,乃是羅馬的政要。這段雖然是辯詞,其實是一篇很有力的福音信息,值得我們思想和學習:

(1) 2-3節:保羅求亞基帕王耐心聽他。(因他比非斯都會更明白)。

4-8節:保羅把福音最大的絆腳石清楚提出來:

「神叫死人復活,你們為甚麼看作不可信的呢?」

- 你對這問題的回答是什麼?

- 世人一般對這問題的回答又是什麼?

(2) 9-11節:保羅明白猶太人對他的仇恨有多深(他原是他們中間一位)

12-18節:保羅遇見耶穌的見證:

- 表明耶穌是活著,且是神

- 逼迫基督徒,就是逼迫耶穌

- 清楚表示沒有人能害他,因為耶穌應允救他

- 連外邦人也可悔改,罪得赦免

藉此,保羅不是單單憶述,更是直接給每個聽眾發出挑戰。你以為亞基帕王及非斯都二人,一面聆訊一面心中受到什麼挑戰?

(3) 19-23節:保羅信主蒙召後,順服所帶來的逼迫。但重點放在所傳的是合乎舊約先

知的預言。

24-32節:非斯都承認保羅是大有學問,但卻是癲狂的。亞基帕王則不願面對福

音的挑戰!

- 你以為非斯都為何要大聲說(shouted)?

- 保羅怎樣在結束前給亞基帕王一個個人化的挑戰。

- 你在分享福音時,是否一定給聽者一個個人的挑戰呢?為什麼?

(4)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個人見證的能力

保羅重述他在大馬色路上遇到從天上來的異象。面對那兩位能決定他生或死的長官,他大膽地要求他們表態:他們到底是否信先知?(若信就該相信先知的預言已應驗在基督身上);以及他們是否願意跟隨基督,像他一樣。(徒26:27-29

保羅這有力的個人見證,使這兩位長官沒有回避作答的餘地!他們一是說:

- 保羅在說謊,

- 他所見的異象只是一個幻覺;或只能承認

- 他所見的異象是真的,他的信息也是可信的。

總督非斯都顯然被保羅有力的見證所震撼,以致他大聲回應。他認同保羅的見證並非謊言(從他肯定保羅是大有學問的這一點上可見),不過他認為保羅是癲狂了。他寧願將保羅所見的異象當作一種幻覺來對待。我不認為他真是以為保羅神志不清,這不過是他的方法來回避正面回答耶穌是誰。

至於亞基帕王,他熟悉舊約和預言,他無法反駁保羅所說的話。但是他的自尊心作祟,說:「你以為用一點時間就能說服我做基督徒?」他知道得很清楚,保羅並不是為自己辯護,而是在向他傳福音。他不單知道保羅無罪(「這人本可以獲釋的」);他也知道保羅的見證是真實的。但身為受凱撒委任去統治猶太人的王,他無法謙卑自己,在一個國民面前悔改,更不用說在一個囚犯面前悔改了。

一個真實悔改信主的個人見證常帶有能力感動聽者之心。這是事實。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7:1-3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海路歷險()

(1) 保羅不是單獨一人被解到羅馬而是有其他人陪伴同行的,包括路加和亞里達古。保羅固然是囚犯,路加和亞里達古又如何?他們與保羅被囚有何分別?

(2) 古時航海是很危險的,這次也不例外。路加對這航海旅程的敘述,連甚至不信的神學家也認為非常真實可靠!讓我們看看神怎麼藉著這旅程繼續使用保羅:

a. 保羅自己並非是個海員,故此他在27:10所發出的警告,沒有人願聽。那些有經驗的掌船人,因起了微風就以為可航行,反而陷入更大的危險中。我們從這件事可以學個什麼功課?

b. 在風暴之下,他們被逼把一些貨物拋下海裡。這事件可叫你想起聖經中那一段相似的記載呢?

c. 遇險的反應:

i. 你尚記得約拿船上的人在險境中作什麼?

ii. 這回與保羅同船的人又是如何回應?

iii. 一般未信主的親友是如何回應人生突如其來的風暴呢?

iv. 你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v. 保羅卻是如何的回應呢?(見27:21-26

d. 我們可以從保羅身上學個怎樣功課?(雖然我們沒有像他一樣有異像可見。)

(3)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面對人生的風暴

不管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人人都曾經或將會面臨一些嚴重的人生風暴。人生風暴,作為一種試煉,是人人都會遇上的(林前10:13)。不過使徒行傳第27章講述保羅在遇上一個真實的隨時會喪命的海上風暴時,他的表現證明了基督徒如何與眾不同的面對災禍的威脅。

從這章經文我們看到百夫長和其他人:

(1) 靠賴人的智慧:他們不聽從保羅的信心之言而「信從掌船的」(27:11

(2) 順從多數人的意見:「船上的人多半說:不如開船離開」(27:12)。許多時候我們聽從大多數人的提議去做,因為我們覺得這樣較安全,或我們不想受人的怪責。

(3) 行事只憑眼見:「這時微微起了南風,他們以為得意。」(27:13

(4) 靠賴自己的力氣:在強如颶風的風浪猛擊下,他們拼命用盡方法來穩定船放下錨,拋貨物到海裡,甚至拋棄船上的器具等等。

(5) 放棄求生指望:最後他們「得救的指望都絕了」(27:20)從保羅後來就說:「你們懸望忍餓不吃什麼,已經十四天了。」(27:33)。這正是他們極度憂慮的表現。

同樣保羅和他的同伴們也憂慮,也暈船,也不是全無懼怕的,因為他們也是人。不過他們是有信心的人。他們在以下幾點表明對神的信心:

(1) 不作輕率的決定:既已「走了多日失時」,保羅勸百夫長把船停在佳澳(27:8)。我們很容易會倉卒作決定,特別是當我們已落後於計劃的預定時間。

(2) 藉著禱告將處境帶到神的面前:我們不一定會像保羅那樣得看異象,但我們可以肯定在他禱告時天使向他顯現。我們將困境帶到神的面前就會常得著力量和智慧。

(3) 定睛在神的應許上,而不是看環境:這已不是神第一次向保羅保證他會在羅馬作見證的。有或沒有這天使異象,保羅仍是靠賴神的應許,也許這異象主要是為船上眾人的緣故,而不是為保羅而有的。無論處境看來是何等的惡劣,保羅知道他可以倚靠神。

(4) 心中懷著那出人意外的平安:船上眾多人中,只有保羅(相信也包括他的同伴們)心中有平安,甚至能如常地吃餅。在試煉期間仍能如常的過活,常是有信心和平安的表現。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7:33-4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海路歷險(二)

(1) 保羅在此如何公開見證他的信心?

(2) 我們都一定羨慕保羅如何被主使用引導全船的人安全上岸。保羅能有這權柄的主因何在?

(3) 我們在何情況下可以學效保羅?

(4)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不一定能學效保羅呢?

(5) 你對百夫長有何感想?

(6) 路加並沒有說百夫長悔改信主,但卻提到他多次幫助,甚至營救保羅。你有否經歷過神使用未信的人作你的拯救或幫助呢?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每時每刻

回想保羅不尋常的海上旅程,並且他是如何安心平靜的渡過風暴,我願意與你們分享這首美麗的聖詩,是Daniel W. Whittle1893年編寫的。南非的Andrew Murray提到這聖詩時說:「這聖詩包括了我全部的信仰。」聞說這聖詩是「南非在戰時最受歡迎的。」我想保羅和他的同伴們對這聖詩的歌詞內容都會甚有共鳴。

1. 與耶穌同死,因死反得生,

耶穌同活,蒙恩日加增,

仰望我恩主榮光必照臨,

時也而刻也我為主子民。

副歌:

時也而刻也蒙主之保佑,

時也而刻也因主我得救,

仰望主耶穌榮光必照臨,

時也而刻也我為主子民。

2. 無有一試探我主不輔幫,

無有一重擔我主不擔當,

無有一憂慮我主不與分,

時也而刻也我蒙主鴻恩。

3. 無有一傷感我主不安慰,

無有一眼淚我主不寶貴,

無有一危險我主不同在,

時也而刻也我得主恩愛。

4. 無有一懦弱我主不扶助,

無有一病患我主不看顧,

時時而刻刻遇福或遇禍,

耶穌我救主時常保佑我。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28:1-1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通到羅馬之路米利大

(1) 土人(原文是野蠻人)怎樣看保羅被蛇咬手的經歷?為何會如此?

(2) 你最近一次看到身旁的人突遭禍患是何時?當時你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3) 你又是如何看自己面對突如其來的禍患?為什麼?

(4) 保羅這個經歷固然不是偶然的;這事件至終帶來了什麼後果?

(5) 你可以從這事學到什麼功課?

(6) 這原本是因被逮解而有的旅程,結果變成一個什麼旅程呢?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一切事皆非偶然

人總會為自己的人生訂下一些終極計劃或目標的。身為基督徒,我們常想知道神為我們的人生有何計劃。不過,在尋求神為我們一生所定的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常會犯一些錯誤。其中一項是,我們常看現在是一個引到未來的過渡,以致我們太過注目在未來而忽略了神為我們人生所定的計劃其實也包括了現在。每個此時此地都有其意義和目的的。

不錯,保羅最終的意願是在羅馬為耶穌作見證,他知道現在的旅程會終於羅馬。不過,這事實並無防礙他視旅程的每一時刻都是他履行大使命和工作的一部份。我們也許會快快跳過他在米利大停留的記載,以為這只是保羅到羅馬旅程中的一段小插曲。然而保羅看重他在米利大的短留,視之為他的呼召的部份工作。結果他在島上醫好許多病人。他同時會向他們傳福音豈容置疑呢?

說到底,他遇上船破沈沒的海難並非是偶然的。神愛米利大的島民。因這海難,保羅在島上停留了三個月,島上的居民才有機會得到保羅的醫治和聽到保羅講道,因而得著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