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1:1-1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你會感受到保羅為他的使徒位份作極激動的分辯,而他所用的言詞是叫人有點驚訝的:

(1) 保羅一開始就叫哥林多的信徒寬容他的一點愚妄。就這十節的經文,你以為保羅「愚妄」之處是什麼?

(2) 剛在上一章,保羅豈不是說他不會與別人相比(10:12) 嗎?為何卻在此與那些「最大使徒/super-apostles」相比?

(3) 按第1- 4節所言,其實這些所謂使徒傳的是什麼道理?

(4) 按第4節所言,哥林多信徒作了什麼表明他們像夏娃一樣被誘惑?在那方面他們的被誘惑與夏娃所受的相似?

(5) 保羅說,他的憤怒(直譯是妒嫉) 是「神() 的妒嫉」。神的妒嫉與世人的妒忌有什麼主要分別?

(6) 按第6節所言,他們將保羅與那些所謂使徒相比時,是怎樣小看保羅呢?保羅又是怎樣自辯呢?

(7) 似乎他們對保羅的批評不限於其儀表外貌,也與保羅傳道不收費有關(那些所謂使徒的可能收費昂貴!)

a. 為何不收費反而會被視為卑微?

b. 保羅怎樣作自辯?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我為你們起的憤怒,原是神那樣的憤怒……(11:2)

保羅這裡所說的憤怒,可譯為妒忌。容許我與大家分享Paul Barnett對保羅這句話的思想:

「保羅一開始就說明:我為你們起的……原是神的妒忌 。我們不要把這妒忌與凡人以擁有來妨礙關係的妒忌混淆。他所說的可直譯為我為你們起的是神的妒忌”— 反映舊約七十士(希臘文) 譯本的一個重要信息。以色列人守約的耶和華神,為自己的名發『熱心』,把祂的子民與自己聯合在一個排除別神的關係之中(20:5; 34:14;4:24;6:15) 。這『熱心』可以在舊約的非尼哈和以利亞身上看到。他們是為耶和華發熱心,以武力來處理拜偶像和叛逆的人。信主之前大數的掃羅承接這種熱心逼迫教會(1:13-14; 腓立比書 3:6; 22:3-4) 。但作為基督徒的保羅卻有更新的熱心,他把悔改前舊有的熱心除去了,現以愛取而代之……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1:11–21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在解釋不拿他們的金錢時,保羅在第11-12節怎樣說?其中那「斷絕機會」的原因是什麼意思?

(2) 在第13-15節,保羅對這些所謂的使徒作非常厲害的攻擊:

a. 保羅對他們作出什麼指控?

b. 他怎樣稱這些人?

c. 他是否言過其甚?為什麼?

(3) 他自己既知道「憑著血氣自誇」不當(11:18),為何卻要這樣作?你說:他豈不真的在行「愚妄」的事嗎?為什麼?

(4) 按第20節所言,哥林多的信徒因「容讓」這些假使徒,得到什麼後果?

(5) 讀到這裡,你認為哥林多的信徒,真的像夏娃一樣,已經被騙了嗎?為什麼?

(6) 保羅這樣的「自誇」,其實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呢?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假使徒、假先知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 (11:13)

有部份的解經家以為保羅在此所攻擊的是盤踞耶路撒冷受人敬重的使徒。但從上列的經文中,我們知道他們絕對不是使徒,是假使徒(11:13) ;而且,他們是傳另一個耶穌、另一個靈、另一個福音的(11:4) 。保羅更稱他們為撒但的使者(11:15) 。無怪,保羅絕對不給予他們任何機會去誘惑和奴役哥林多的信徒。保羅當然與耶路撒冷的領袖們有意見上的爭議,就像在加拉太書2:9-14中,他連彼得也當面的指摘;但是卻絕對沒有影響他們在主裡的情誼。彼得在彼得後書3:15更稱保羅為「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但對著假使徒,保羅是與他們劃清界線的。

保羅這種心態是歷代教會繼續承接的,雖然有時卻走回舊約的熱心,以暴力對付離經背道者。這當然是不對,就像昨天我們思想過的:「但作為基督徒的保羅卻有更新的熱心,他把悔改前舊有的熱心除去了,現以愛取而代之……」。保羅繼續以「口誅筆伐」來維護福音真理,也與傳異端者絕無相干。

可惜,今天一些福音派的領袖,已失去保羅衛道的心志,竟與摩門教的領袖對話。摩門教明顯的不承認耶穌的神性、是靠行為得救、認為父神曾成為人,並且傳種種與福音真理相違的教義。說他們是傳另一個耶穌、另一個靈、另一個福音,是絕對沒有誇張的。如果我們以他們為「弟兄」,我們是真的學效保羅嗎?不以暴力相向是對的,但面對異端我們不能不說:「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林前6:14-16) 這些當然不是我說的話,乃是保羅說的。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1:22-33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當保羅把自己與這些所謂使徒相比時,他在第22節先與他們那方面作比較?這給我們對這些所謂使徒有什麼起碼的認識?

(2) 跟著,在第23-29節,保羅列出一連串的經歷是鮮有人能相比的。請試就保羅的次序把這些經歷按內容分成小段。

(3) 以下是我按保羅的用詞(在希臘原文是較明顯的) 而提出 的分段:

a. 「比他們多」:多受勞苦、多下監、受鞭多() 重;

b. 「屢次」:屢次冒死、五次被鞭、三次被棍打、一次被石打、三次遇水險、一晝夜浮海、屢次遠行;

c. 落在「危險」:遭江河、盜賊、同族、外邦、城市、曠野、海上和假弟兄之險;

d. 落在「困境」:勞碌受困、不睡、又飢又渴、不得吃、受寒、赤身;

e. 「除外」:還有掛心眾教會、天天為之所壓。

(4) 為何保羅要為以上這些「誇口」?

(5) 保羅的誇口與那些所謂的使徒的誇口分別何在?

(6) 為何保羅稱這些誇口,其實是在誇「關乎……輭弱的事」(11:30)

(7) 請自我檢討,你(在不自覺中) 以什麼誇口?

(8) 保羅在第28-29節中所列出的,怎樣足證他確是「基督耶穌的使徒」(1:1)

(9) 為何在論到諸般的苦難後,他仍在第32-33節中補提多一項?

(10)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愛的事奉

有誰輭弱,我不輭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11:29)

保羅好像是倣效那些假使徒一樣,「憑著血氣誇口」(11:18) 。但明顯的,他的所謂誇口,絕非屬血氣的。對,在這章中,他確曾以自己也是希伯來人、是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和是基督的僕人與他們相比(11:22-23) 。但這「屬血氣」的比較就止於此。跟著他作為主受苦的見證,好像是在把衣裳揭起,向眾人顯示身上眾多的傷痕。這些是否他用來誇口的呢?當然不是:因為他深知這一切的苦難,只不過是補滿(他在) 基督患難上的缺欠(西1:24) 。他更說,他其實是在誇那關乎他輭弱的事(11:30)

保羅當然不是超級使徒,他像我們一樣,在受苦時,只能靠基督才能忍受得住。在列出他受苦的經歷時,正如他在12:10所言,他是列出他輭弱的時刻而已!

這些苦難見證的結果,卻清楚的刻劃出保羅與這些假使徒的分別來。後者是以利字當頭,以血氣之事來奪哥林多人的心;保羅是以真情、愛心來服侍眾人包括這些對他失信的哥林多信徒:「有誰輭弱,我不輭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11:29)

雖然保羅在書信中,屢用嚴詞苛責,但原來在每一句責備說話的背後,他如同身受,體貼他們的輭弱,更是為他們充滿了焦慮的。這正是「道成肉身」般的事奉,是因愛的事奉所帶來的負擔!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2:1-1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在上一章所分享的各種為主受苦的經歷,應已足夠叫反對他的人羞愧,為何他覺得還需要分享(相信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的) 「甚大的啟示」(12:7)

(2) 這「甚大的啟示」的分享,對崇尚理性和恩賜的哥林多信徒會有什麼作用?

(3) 保羅以第三身來分享這14年前的經歷:

a. 他被提到那裡?(12:2, 4)

b. 為何卻不知是在身內或身外?這給我們對這樣的啟示什麼認識?

c. 他當時聽到什麼?

d. 你認為神給予保羅這啟示的原因是什麼?

(4) 他雖然以第三身來述說這經歷,你認為他已使人「高看」他沒有?(12:6)

(5) 為恐保羅自高,神在他身上作了什麼?

(6) 保羅雖然沒有解釋那根刺是什麼,他卻對這根刺作了些的描述:

a. 一般而言,有根刺在身上是怎樣的感受?

b. 當這根刺總是拔不掉時又會有什麼感受?

c. 保羅說:「就是撒但的差役」。如果照字面去領會,你對他身上的刺有什麼了解?

d. 保羅自然的向神求助:為何三次求過主後就停止再求?神給他的答案是什麼?

e. 這答案對保羅有什麼意義,以致保羅不再求這刺離開?

f. 神的答案是否同樣可應用在你的處境身上?為什麼?

(7) 你能否與保羅一樣,說出第10節這番話?為什麼?

(8) 今天經文的思想有否幫助你了解保羅在12:5所說:「除了我的輭弱以外,我並不誇口」?

(9) 你今天能為你的什麼輭弱誇口呢?

(10)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保羅甚大的啟示

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 (12:6-7)

我們知道因哥林多信徒之故,保羅逼不得已,才把這極大的啟示說出來。我們或許不禁仍在想,保羅是否應道出這些經歷呢?容許我和大家分享第四世紀的先賢John Chysostom對此事的見解:

「這啟示誠然甚大。但這卻非保羅惟一的經歷,還有許多的;他只擇其一來分享。就像他說:『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原文是眾數,譯者按)甚大,就過於自高』。

但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他是想隱藏,便不應提及這些經歷;若是要說出來,為何不直言。』現在,他沒有隱藏,卻說得不清不楚,何解?這是要顯出他實在是在無選擇之下才講出來的。故此,他指出是14年前的事了。他這樣指出,是告訴我們,若不是現在極重要的原故,他不會把這14年來從不提的事說出來;若不是見到弟兄沉淪的危險,他仍會是閉口不言的。

如果在他開始事奉,尚未作出如此美好的工作時,就配受這樣的啟示,試想他在這14年中有何等的成長!

但在這事上我們更看見他所顯的謙卑。他一面照實講論,也同時承認無知。他說確是被提,但卻不知是身內或身外。其實,他只用說被提,而不用說其他的。但他的謙卑使他直說。究竟是怎樣的呢?是靈、是魂的被提呢?身體是死的嗎?或是連身體也被提呢?無人知道。如果連被提,聽到隱祕言語、經歷這極大啟示的保羅也不知曉,何況我們呢?但他卻知自己是在第三層天、是在樂園裡,但如何被提的,他就不清楚了。

再者,從另一事上,我們也看見他是沒有自傲的。在提到大馬色城時(11:32) ,他刻意的為所說的提供證據。在這裡卻不是這樣:因為他不顧慮求證,乃以隱喻就夠了。所以他更說:『為這人我要誇口』。這並不是說被提的是別人,乃是力求一方面說出事實,同時能隱藏自己……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2:11–18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固然為自己的誇口感到不快,但他卻把責任推在哥林多信徒身上,你同意他嗎?為什麼?

(2) 保羅以什麼為() 使徒的憑據?為何卻說自己算不了什麼?(12:11)

(3) 按第13節所言,你曉得哥林多信徒對保羅的批評其中一點是什麼?

(4) 按第14節所言,為什麼保羅這樣定意不接受他們在金錢上的資助?

(5) 又按第16-18節所言,哥林多的信徒(或至少他們中的一部份人)對保羅和他的同工作出什麼指控?若你是保羅,你會否接受他們在財物上的支持呢?你會否仍然去到他們中間呢?為什麼?

(6) 保羅為什麼一方面不接受他們在財物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卻堅持再到他們當中?

(7) 在讀過第1011章和這段經文,你可以怎樣形容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

a. 從哥林多信徒的角度來看?

b. 從保羅的角度來看?

c. 從保羅的同工們的角度來看?

(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跟隨基督的腳蹤行

「因為我所求的是你們,不是你們的財物 (12:14)

在不斷的研讀、思想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後書」時,我不禁意會到保羅的腳蹤是隨著主的腳蹤的:

(1) 受苦的腳蹤:就如彼得指出,我們蒙召是要跟隨主受苦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 。當讀到保羅一次又一次的提到他的受苦,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自誇,乃是他的定意,要「效法祂的死」(3:10)

(2) 就像基督甘願為羊捨命(10:11) :保羅是願意為哥林多的信徒付上性命的。他為著他們的益處,什麼也願意擺上。他是模仿基督犧牲的愛。

(3) 也像基督一樣,保羅經歷被他愛的人所拒絕、所攻擊;但這卻沒有減卻他不離不棄的愛。他用盡方法去挽回他們的愛,我彷佛聽到保羅用神在以賽亞書1:2呼天搶地的呼喚:「天哪要聽、地阿側耳而聽……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對,保羅並沒有呼天搶地,但他為父之心,卻完全向哥林多信徒他屬靈的兒女赤露敞開的。

(4) 就像我們先前已思想過的,他是像基督那樣「道成肉身」,在責備哥林多人時,他是身同感受,了解他們的輭弱,為他們心焦的(11:29)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2:19-13: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知道哥林多信徒覺得他在為自己辯護,在12:19他坦誠的告訴他們他分辯的原委。這番話該對哥林多的信徒產生什麼影響?

(2) 保羅在12:20-21說出他的「三怕」:

a. 如果我說他的第一怕,是怕衝突,你同意嗎?為什麼?

b. 他的第二怕是什麼?你認為哥林多是怎樣的一個教會?

c. 如果我說他的第三怕,是怕憂愁,你同意嗎?為什麼?

(3) 現在,保羅告訴他們將會在第三次到訪時作什麼,並如何回應他們對「基督在他裡面說話」的挑戰:

a. 為什麼他們對保羅發出質疑?

b. 他們能拿出什麼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質疑?

c. 保羅又需要拿出什麼憑據來回應他們呢?

d. 保羅在13:1引用申命記19:15的用意何在?

(4) 保羅在13:4給他們什麼警告?他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5) 如果你是保羅,你會帶著什麼心情到他們當中?

(6) 為何他卻要再到他們當中?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何等的教會、何等的使徒!

「你們到如今還想我們是向你們分訴……(12:19)

我們終於來到這書信的末了,我不曉得你對保羅的自辯有什麼感受:是大惑不解?是深受感動?是這些沒有本心、悖逆的哥林多信徒逼使保羅要為自己分訴的,就像一個「愚妄人」一樣。保羅不但把自己的辛勞和種種的苦難重述,更要提醒他們,自己有行神蹟、奇事、異能,作為他使徒身份的明證。我十分相信,若不是為著福音的原故和他們的好處,保羅實在是極不願意說出這些話的。就是因著保羅這些肺腑之言,我們得著教會生活和事奉上的提醒:

(1) 知道「有人就有難處」,這話不虛:在書信的結束(特別是在第12章的末段和13章的開始,我們再一次看到哥林多是怎樣的一個教會有紛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12:20) 。讀到這些,作為一個牧者,我不禁的問:誰願意到這樣的一個教會牧養呢?

(2) 但同時,我亦不禁的問:是什麼驅使保羅仍硬要到他們那裡去呢?那不正是一個小看他沒有口才、侮辱他外貌醜陋、言語粗俗的教會嗎?他們雖是他在福音裡所生的,豈不同時是蔑視他的愛,挑戰他使徒位份的一群嗎?但保羅重複地向他們敞開父親的心懷,堅定不移的,沒有放棄他們,仍盡各種的方法,要贏取他們的愛、仍要在基督裡建立他們。他確是何等的使徒!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哥林多後書13:5-1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在此勸導他們在基本信仰上要有什麼省察?

(2) 這勸導意味著什麼?

(3) 我們怎樣知道「有耶穌基督在心中」呢?

(4) 7-8節給這問題的答案什麼指引?

(5) 雖然哥林多信徒是這樣惡待保羅,第9節怎樣給我們看到保羅的心?

(6) 你以為保羅會否真的在到訪他們時使用他使徒的權柄呢?為什麼?

(7) 注意第11-12節的末了的話:

a. 這末了的勸導包括什麼?

b. 既是末了的話,這些勸勉的特別和重要之處是什麼?

(8) 我們已來到書信的結束,請用一點時間來重溫這書信對你最重要的信息。

(9) 在這些信息之中,對你最要緊的是什麼?今日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你有基督在心裡嗎?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麼。(13:5

在結束這封寫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並亞該亞遍處的眾聖徒」(1:1)的書信時,保羅竟然要提醒他們去省察自己,是否確有信心。這句話是叫人有點兒吃驚的。但想到主耶穌在馬太福音7:21-23所言,這個提醒是合宜的。我們確須自省,因為「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

我們怎知基督耶穌是住在我們心裡的呢?當然,我們的信心是在乎神的話語:我們是藉著悔改、認罪,相信耶穌基督而得救恩的,有基督耶穌的內住(如約1:12,啟3:20和徒2:38等所應許的) 。加爾文這宗教改革領袖更指出「聖靈的內證」使我們知道基督的內住。按著信主後的經歷,我們都嘗到基督裡出人意外的平安、喜樂等等確實的證據。若然我們有這些個人確實的經歷,也必有教會的弟兄姊妹看見我們生命的改變而作的見證。意思是說,內在生命的改變必然帶來外在生命,別人看得到的改變;這就是活出我們常常順服父神的旨意的生命。這就是主耶穌上述所指出的,也是保羅在此所說:行事端正、不作惡事(13:7) ,有悔改生命(12:21),離開舊日的生命(12:20) 、拒絕假使徒的教訓這些生命的彰顯為證。

今天的基督徒實在太西化了,總是落入個人的主義中,忽略了聖經群體見證的教導。其實,不論是一個人的蒙召,或是試驗一個人是否真的悔改信主,教會的弟兄姊妹的「阿們」是極其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