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书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1:1-14

本週我們開始研讀新約以弗所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弗所書

早期的教父都一致認為以弗所書的作者是保羅,相信他是在羅馬被囚時寫的(即大概是主後60或左右)。不過,對這書是否單寫給以弗所教會就意見不一了;主要是因為效早期和效可靠的抄本多是沒有以弗所的幾個字。一般學者認為這書信是寫給當時小亞細亞的教會的循環書信,而以當時最重要的以弗所教會為第一站;故此其他抄本就寫上給以弗所的聖徒幾個字。

如一學者所言,這書信是典型的保羅教義講述偉大而高深、具宇宙性的福音與神對教會最終極設計的讀論(費高登)。書信的結構簡單而高深:第一至三章主要是頌讚和禱告的形式……而第四至六章是一篇冗長的勸勉,吩咐他們保守神在基督裡所成就的合一(和好)(費高登)。

這書信的對象是外邦的信徒(見2:11-22; 3:1-13 & 4:17)。

1:1-2問候語

(1) 保羅自稱的重點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性?

(2) 他如何稱呼收信人?

(3) 這稱呼對你有什麼提醒?

[註:恩惠、平安確是保羅常用的問候語,但在此恰恰正是全書兩大主題:恩惠刻畫著基督耶穌褔音的性質;平安(在這信書多譯作和好”)是這福音帶來的果效。]

1:3-14對父神的頌讚希臘原文是長長的一句讚美:

(4) 保羅如何論到他要頌讚的對象?(1:3)

(5) 他讚美之因,是父神曾賜給我們天上名樣屬靈的福氣,包括:

a. 揀選了我們—Election 1:4

i. 神在何時揀選了我們?

ii. 神揀選我們的心願是什麼?

b. 給兒子的名份原文是領養1:5

i. 神揀選我們的基礎是什麼?

ii. 為何保羅用領養來形容我們兒子的名份?

c. 揀選、領養的目的(1:6

i. 按這裡所言,神拯救我們的原委是什麼?

ii. 綜合以上數節,保羅給恩典下了什麼定義?

d. 詳述恩典(1:7-10

i. 神豐富的恩典如何彰顯在我們身上?(1:7)

ii. 神恩典的奧秘:

1. 這恩典的奧秘是指什麼?(1:10)

2.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 這奧妙的旨意何時顯明出來?

4. 是誰定這「日期」的?

5. 你認為這恩典的[充足][諸般的智慧聰明]是怎樣顯出來?

e. 從萬有(all things)中被揀選服在基督(萬有之首)之下 1:11-14

i. 保羅如何論到他們(即猶太基督徒)在這揀選中的位份?(1:12)

ii. 及後,當以弗所人(和其他外邦人)因聽道而信道又怎樣?(1:13)

iii. 聖靈在信的人生命上有什麼重要工作?(1:14)

iv. 以弗所信徒(和我們外邦信徒)與保羅等人有什麼共同位份?(1:14b)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宇宙性的福音

都是照祂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祂旨意的奧祕……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1:9-10)

使徒保羅以激情的頌讚來作這書信的開始,讚美父神不但以地上的福氣,更以天上各樣的福氣賜給我們。這也是說,我們因藉著耶穌基督得到屬天的地位了。不過,當保羅繼續的論到眾多的屬天福氣時,由1:4-14原文是一句長長的句子,而其內容不一定是有次序的。故此,容許我「嘗試」把他的思潮分析如下:

- 似乎神豐富的恩典是在乎「祂旨意的奧秘」,這奧秘就是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1:10)

- 在這把「一切」同歸基督的旨意之下,保羅(和首批信耶穌的猶太基督徒)是首先按神的揀選和豫定得著這盼望的,至終的目的,是叫神的榮耀得著稱讚”(1:11-12)

- 跟著是以弗所(與其他外邦)的信徒,因著聽見而相信福音,得與猶太基督徒得著聖靈的內住,作為印記與憑據,直到被贖 的日子;至終的目的,也是叫神的榮耀得著稱讚”(1:13-14)

- 不過,在此保羅不斷的強調,不論是猶太或外邦的信徒,他們得這豐富的福氣全是神所賜的恩典而已:

o 在創世之前他們已被豫定、揀選:意思是與我們的行為、善行無關;是神因愛,就按自己的意旨所喜悅的賜給我們的;

o 這恩典是藉祂的愛子所賜的是藉祂的血,我們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因而得著(被領養)兒子的名份。原文用領養是最恰當的形容……因為被領養的兒女是因恩典、非權利得到位份的”(TNTC, Ephesians, 26)

o 我們蒙揀選是要:

§ 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 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1:6)

藉著這開始的頌讚,保羅就開了我們的眼睛,得睹這救恩是超乎我們領會的層面,看到一個「具宇宙性的福音」(費高登/Gordon Fee)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1:15–23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為以弗所信徒的禱告

(1) 保羅曾用三年時間在以弗所傳道(若加上他在小亞細亞各地在內,時間就更長了]。現在他在羅馬獄中聽到有關他們什麼消息?(1:15)

(2) 如果你因移民而離開你的母會(教會),你希望聽到他們什麼消息?

(3) 既是你的母會,你有否不住的為他們禱告?你該為他們禱告什麼?

(4) 保羅為這些他曾引導的羊禱告(1:18-22

a. 求神賜他們智慧和啟示的靈”(1:17)

i. 目的是什麼?

ii. 什麼是「真知道」祂?

iii. 你認為與1:18a所言有關嗎?為什麼?

b. 照明他們心中的眼睛

i. 恩召的指望(1:18b)

1. 從上文(1:4-14)所言,這恩召的指望是什麼?

2. 你心中是否真的有這指望?為什麼?

ii. 基業豐盛的榮耀(1:18c)

1. 神在聖徒中得的榮耀基業是什麼?(參上文1:4-14; 特別是1:6, 12, 14)

2. 我們得的基業(1:14; 9:15彼前1:4)和神在聖徒中得的基業(1:18c)有何分別?

iii. 聖靈浩大的能力(1:19)

1. 神如何在基督身上顯出大能大力?(1:20)

2. 聖靈既住在我們裡面作憑據(1:14),祂的大能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5) 論到復活的基督(1:20-22)

a. 基督的復活把神救恩的計劃帶到什麼階段?(1:20)

b. 基督坐在神的右邊,對宇宙,包括天上一切掌權的,帶來什麼影響?(1:21)

c. 萬物既服在基督的腳下,這與教會何關?(1:22)

d. 1:23所言,教會是什麼?

(6) 如果神按保羅的所求成就在今天的教會身上,會產生什麼影響?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教會是什麼?(一)

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1:22-23)

論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最具啟示性的形容,是保羅愛用的名詞 (2:16; 4:4, 12, 16; 5:30; 12:5林前 10:17; 12:27西 1:24; 2:19……意思是指教會不單是基督門徒的群體、神的子民;更表明屬祂的子民與祂是本質上的聯合……神自己的生命充沛運行在其中;也說明了教會全體要聽從祂、施行祂在世上的工作。” (TNTC, 74)

在這偉大的禱告中,保羅不是單單論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更指出教會要顯出聖靈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藉著與基督這作萬有之首的頭聯合,成為祂的身體,得著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 (1:23)

基督既已為萬有之首,祂不但掌管萬有就是天上、地下的萬有;祂也是萬有的源頭,包括教會的生命在內(Bruce, NICNT)。

值得注意的是,保羅說:神使基督作萬有之首,是「為教會」的(1:22) ;這就是說:

- 基督既然統管萬有,教會作為祂的身體,是在萬有之上的。對,這世界恨我們(約15:18ff),而我們在世上是要面對苦難與挑戰;但基督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故此,教會不用恐懼、不是敗軍之旅,乃是已經得勝有餘了/more than conquerors” (羅8:37)。萬有既服在祂的腳下,我們作為祂的身體是絕對勝過萬有的。惟一的困難是,我們心中的眼睛尚未被照明,看得見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祂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

- 基督既是那充滿萬有的 ,我們自然是一無所缺。基督既是萬有的源頭,而我們有祂的充滿包括祂的性情、祂的恩賜,和祂的大能。因這原故,使徒彼得也說: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彼後1:3) 。故此,教會該活出被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 的見證。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2:1-10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在上一章給我們看到福音的宇宙性(1:4-14)和神在教會中產業的榮耀(1:15-23) ,現在更提醒以弗所信徒所受的全是恩典:

2:1-3未信主前的我們

(1) 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2:1) 
a. 我們在罪中「死」的意思包括什麼? 
b. 這對我們傳福音給未信的人有什麼提醒? 
(2) 行屍走肉/Dead men walking (2:2-3) 
a. 當我們對神和屬靈的事死的時候,是什麼主掌著我們的生命?(2:2) 
b. 那時,我要滿足誰的喜好? 
c. 你能領會保羅在這裡所述的景況嗎? 
d. 按我們這本性,我們是誰?(2:3b) 
2:4-10現在我們是誰由死得生 
(3) 我們是怎樣得活過來的?(2:6) 
(4) 為何神要拯救我們這些原是可怒之子 (children of wrath)(2:4) 
(5) 我們得救,除自己能得永生外,尚有什麼超越我們的目的?(2:7) 
(6) 一切全是恩典(2:8-9) 
a. 保羅怎樣給得救的恩典下定義?(2:8) 
b. 為何得救不能靠行為(善行)?(2:9; 2:6) 
(7) 保羅為我們的得救再加上一個目的:(2:10) 
a. 「工作」這字:保羅只在羅馬書1:20用過,是指到神原來的「創造」;如果這也是保羅用這字的原意,他的意思是什麼? 
b. 但「工作/poiama」這字,一般可譯為「詩/poem」:如果是這樣,你可以怎樣了解這句話? 
c. 不論是「創造」或「一首詩」:保羅在此給「善行」下一個什麼定義?(註:「行」是「行走在其中/walk in it」的意思)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得救是本乎恩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2:8-9)

常有信徒問:保羅的意思是指得救的恩典和信心都不是出於自己,都是神所賜的嗎?容許我與你分享解經家Lenski的見解,這也是加爾文和Bruce等保守派學者所同意的:

歌羅西書2:12直說:因信……神的功用。 我們常聽到不負責任的話說:恩典是屬神的、信心是(出於)我們的。 事實上,就是在人際關係中,信心是別人在我們心中產生的,是藉著他們的為人與地位;信心從來不是自產的。就是那些欺騙人的,他們要狡猾的把虛假的弄似真實的、輝煌的,好使能在被騙的人心中產生信任。所以,是沒有自產的信心:信心是從神拯救的恩典所產生的。救恩是因著信 而被接受的……在被神拯救的這事上,信心是神在我們心中發動的信靠與接受;不過這接受是與得救後的感恩和信心的行為有別。因此,信心是必須的;凡不相信的就必滅亡,因為他沒有按該作的憑信心接受救恩。

……因這是如此重要,保羅就加上註釋說:這並不是出於自己。 (原文的) 是中性的,故此不是指信心 恩典 兩者都是屬陰性 的,乃是指神拯救的工作:你們就是 樣的得救。保羅所強調的是,絕對並非是以弗所信徒自己所作的;那源頭、那根源非(ek)出於你們,乃完全出於神。就如已死的人絕不能作什麼叫自己活過來,那在靈裡死了的人也是如此。”(Lenski, Ephesians, 423)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2:11-22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很有力的說明我們得救全是出於神的恩典後,接著他就要使以弗所這些外邦信徒看到這恩典的希奇:

(1) 作為外邦人(2:11-12)

a. 我們在地位上如何次於猶太人?

b. 我們的生命實質上是如何的糟糕?

(2) 基督的十字架改變一切(2:13)

a. 基督的血怎樣怎樣改變我們的景況?

b. 為什麼?

c. 我們因此「近」了多少?

(3) 兩下(猶太人與外邦人)合而為一(2:14-18)

a. 律法怎樣建立冤仇

i. 在這兩下之間?(2:15)

ii. 在這兩下與神之間?

b. 基督的十字架如何滅了以上的冤仇?

c. 為何因此保羅說:「祂(基督)是我們的平安」?(2:14a按原文直譯—He is our peace[NIV])

d. 這平安是什麼?

(4) 基督的平安既帶來果效,使猶太人與外邦人和好,兩下亦與神和好保羅用不同的比喻來形容這果效(2:19-22):

a. 與聖徒「同國」是什麼意思?(2:19)

b. 是「神家裡的人」又是什麼意思?(2:19)

c. 主的聖殿:

i. 誰是這殿的根基?(2:20)

ii. 誰是房角石?是什麼意思?(2:20-21)

iii. 我們在這殿中的角色是什麼?(2:21)

iv. 這殿有什麼功用?(2:22)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教會是什麼?(二)

你們也靠祂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2:22)

在本周靈修經文默想的引言中,我曾提到這書信其中一個主題是神對教會最終極的設計 。今天我們默想的經文就論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廢掉了人與神之間的冤仇,同時也滅了猶太人與外邦人(兩下)的冤仇,因而猶太和外邦所聯合組成的教會能漸漸成為主的聖殿……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2:21-22) 換句話說,神希望在我們中間建造一個聖所、要住在其中的心意,沒有因那屬物質的聖殿被毀而終止,更因教會的建立而得成全。

今天我們凡事都過份看重功用 ,我們連神的教會也主要以「功用」來看,忘記了我們作為教會最基本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殿。

在第4-6章,保羅就詳談我們該怎樣建立配神居住的居所。但在此,他先給我說明我們作為神的教會、祂的聖殿的基礎:

- 使徒和先知為根基:我們需要明白,根基 只不過是一個喻意。在其他的經文中,保羅說基督是教會惟一的根基,先知和使徒是像工頭一樣,在其上建造(林前3:10-11) 。故此,先知與使徒並非教會的根基,他們所傳的真理卻是因為他們傳講的救恩要義,單單是耶穌的死和復活。這就是真正教會的徵記屬基督的教會是以使徒和先知所傳講的為基礎的;

- 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上文的主題在乎基督以自己的身體在十字架上滅了猶太人與外邦人(兩下)的冤仇,故此,基督就是那被放在兩者之中的房角石,為要使兩下歸為一體” (加爾文) 。故此,除基督以外,人與神、猶太人與外邦人不能得到和好。但因基督的緣故,教會這和好了的群體就成為那新的殿,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 保羅是以一個過程來形容這殿的建造是漸漸成為主的殿的(2:21) 。他更說你們也靠祂同被建造”(2:22) 。這就提醒我們,不要單看自己是神的殿雖然這也是事實(林前6:19),但神的心意不是單單住在個別的信徒裡,更是要建立一個整體的聖殿,成為祂的居所!這是祂終極的設計。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3:1-13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論到神給以弗所這些外邦信徒如此希奇的救恩和道出祂建立教會的奇妙目的後,保羅就勉勵他們不要因他被囚的苦難而喪膽(昏倒)

(1) 為何保羅說自己是因他們的原因被囚的?(3:1, 13; 亦參徒28:17ff)

(2) 保羅這裡論到的奧秘是什麼?(3:6)

(3) 這奧秘是怎樣向保羅顯明的?(3:3; 26:16-181:13ff)

(4) 保羅被囚,他怎樣看所得的職份?(3:2)

(5) 既有這職份,更有神直接的啟示,為何他卻說自己「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3:8)

(6) 這職份的職責是什麼?(3:8-9)

(7) 教會在這奧秘中的位份是什麼?(3:10-11)

(8) 現在雖身在獄中,保羅用那兩個理由來勉勵以弗所教會不要喪膽?(3:12-13)

(9) 你認為那個理由在為主受苦時最受用?為什麼?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為主受苦

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3:13)

以弗所書所具的神學性真理叫不少學者把它與羅馬書相題並論。我個人的感受是,保羅寫這書信主要的目的是有其實用和個人的原因。保羅當時身在羅馬牢獄中;他知道自己作為外邦人的使徒,這樣的被囚會對以弗所和小亞細亞的教會有很大的影響,會導致他們喪膽、灰心,因為他們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活在逼迫當中。故此,他特別吩咐推基古為他帶信,叫他們知道自己的情況,叫他安慰他們的心(6:21-22)。

在這書信中,他就以這福音無以倫比的宇宙性(第一章) 和這些外邦信徒所受的無比恩典(第二章) 來叫他們知道自己所領受作外邦使徒的使命是帶著何等榮耀。故此他說,祂這被囚的苦難是他的榮耀,也是他們的榮耀(3:13)

正因如此,保羅就告訴他們,教會在這救恩計劃中所份演的是何等榮耀的角色;這角色不是單是地上的要藉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3:10) 。容許我與你分享解經家F.F. Bruce對這角色的分析:

天上執政的、掌權的(不只限於神的仇敵)從教會明白到連他們都是包括在神的計劃中。猶太人和外邦人和好成為新人,象徵著他們有一天也被包括在這和好的工作中。歌羅西書1:19-22就指出信徒在基督裡和好的經歷,是神與萬有和好的先聲……兩方面的和好都是藉著祂(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故此,教會似是神將來與萬有和好的第一步。這旨意的奧秘是要在「日期滿足的時候」才被顯明的(1:9-10) 。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教會這與神和好工作的成果,在神的計劃中,要成為祂所使用的工具,(在基督裡)帶來終極(與萬有)的和好。若是這樣,保羅不單是神所用直接帶人與神和好的使者,更間接地成為將來神與萬有和好的工具。” (Bruce, NICNT, 321-2)

這是保羅何等榮耀的職事。無怪他說,將來要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遠勝他現在所受至暫至輕的苦楚”( 林後4:17)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3:14-21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因要叫以弗所教會不要為他被囚而喪膽,就為他們代求:

(1) 他怎樣說明代求的原因?(3:14)

(2) 為何特別要提到他是「在父面前屈膝」的?

(3) 在這禱告之始,他如何提到父神的呢?為什麼(3:14)

(4) 為他們求的第一樣東西是什麼?(3:16)

a. 叫我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和基督因信住在我們心裡有什麼關連?

b. 這與神豐盛的榮耀又有何關?

c. 最終是誰賜我們力量?

d. 為何保羅覺得需要為以弗所教會這樣求?

(5) 為他們求的第二樣東西是什麼?(3:18)

a. …..明白原文是能有力量去明白”(3:18) :為何明白基督愛的長闊高深是需要力量的呢?

b. 為何保羅強調是要「和眾聖徒一同」明白的呢?

c. 為何先要在愛中有根(如樹有根)、有基(如建築物有地基),才能明白呢?

(6) 為他們求的第三樣東西是什麼?(3:19)

a. 這愛既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我們又何以能明白呢?

b. 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是什麼意思?

c. 這與知道這莫測的愛有何關?

(7) 頌讚(3:20-21)

a. 在這頌讚中,保羅如何形容父神?(3:20)

b. 這與保羅為以弗所教會代求可有關係?

c. 保羅願父神從何處得著榮耀?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和眾聖徒明白基督的愛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3:17-18)

當保羅提到他因盡外邦使徒的職份而被囚,他當然關心以弗所教會,因為他們正是外邦的信徒。保羅恐怕他們因他的苦難而喪膽(3:13) 。因此,他在父面前屈膝這是敬虔和懇切的表現為以弗所教會代求(3:14-21)

他除了求父神叫他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不因他的苦難而喪膽無力),也求父神使他們有力量去明白基督的愛的長闊高深。這個祈求有幾點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1) 以弗所信徒先要在愛心上有根(像一棵樹)、有基(像一座建築物);

(2) 這裡所說的明白 ,是帶奪取 抓緊 的意思;

(3) 明白 更是要和眾聖徒一起得到的。

是的,醫治懼怕的良方是愛:因為愛裡沒有懼怕”( 約壹4:18) 。但是為要這樣的充份明白基督的愛:

(1) 我們先要自己經歷到基督為罪人犧牲而死的愛。不少基督徒重未被基督十字架的愛所感動,又如何能回應神的愛呢?陶恕博士就這現象歎息說:“基督是可以被「接受」而不用在接受者的心靈中產生對祂什麼特別的愛。那人是「得救」了,但對神沒有產生任何的饑渴”( 渴慕神) 。我們一切愛的舉動,都是對基督十字架的愛這根基的回應;

(2) 要進一步去明白基督的愛,往往是要像基督一樣經歷苦難。就如保羅在苦難中,能進一步的明白基督受苦的愛。無怪他這“明白” 是有“緊抓” 之意;

(3) 像使徒約翰所說,真正對這看不見的神的愛,必須要藉著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操練出來的(約壹4:20) 。故此保羅說,要明白基督的愛的長闊高深,是要與眾聖徒一起才能得到的。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4:1-6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保羅在這書信的第一部(第1-3章)論到福音的宇宙性和教會蒙召的位份後,現在就勸勉以弗所教會要活出與這恩召相稱的生命:

(1) 保羅在1:18論到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可否從首三章總括的列出教會這恩召包含什麼?

(2) 與這恩召相稱的生命(4:2-3)

a. 保羅列出生命的那四方面要與這恩召相稱?(4:2)

b. 這四方面有什麼共通之處?

c. 為何這四方面對教會的恩召如此重要?(註:教會 原文的意思就是被召出來”)

d. 這四方面如何促進「聖靈裡的合一」?

e. 用和平彼此聯絡 這字,在使徒行傳8:23譯為捆綁”( 與這裡4:1“被囚 同義) :保羅這樣說的含意是什麼?

f. 這「和平/peace」按上文(2:14-18) 是什麼意思?

g. 「竭力」固然是表明有困難,需要決心與意志才能勝過 EBC, Vol. II, 55):為何在教會中保守合一的心是這樣的困難呢?

h. 若然一個教會具備這四方面,會是一個怎樣的教會?

i. 如果四樣都沒有,會怎樣影響教會所得的恩召?

(3) 在勸勉以弗所教會要保守合一與和平時,保羅提出一連串的「一」的真理來支持他的話。讓我們逐一思想這「一」對合一的意義(4: 4-6)

「一」的事實

解釋

對合一的意義

a. 一個身體

是屬誰的身體? (4:12; 5:23)

可參哥林多前書12:26

b. 一個聖靈

聖靈在我們身上有什麼工作? (可參1:13-14和約3:8)

可參哥林多前12:23

c. 蒙召同一指望

請參閱你今天對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可參1:18; 2:12

d. 一主

誰是我們的主? (1:2)

可參羅馬書10:12

e. 一信

[] 並非指[信條] :參2:8

可參羅馬書3:29-30

f. 一洗()

羅馬書6:2-4

可參下註

g.一神

祂既是我們的神:我們是誰?

祂既是我們的父,我們是誰?

我們合一,如何見證祂是惟一的神、萬有惟一的父?

(4) 以上的「一」的真理是特別對地方教會說的,因為這真理所說明那「四方面」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命是明顯要在地方教會中活出來的:以上列出的「一」的事實該怎樣影響你在教會中的生活?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一洗」 是加入基督身體的外表印記……似是指浸禮,而不是聖靈的洗(浸禮固然是聖靈的洗的徵記)。浸禮是被視為合一的聖禮。在基督教的教會中,浸禮不像猶太人那樣可以多次的(6:2) ;也並非有兩種約翰的浸禮與耶穌的浸禮。只有「一洗」,是象徵與基督聯合,與祂同死、同復活、有聖靈為印記、並加入基督的身體,因而所有基督徒都在基督耶穌裡成為一體(1:13; 2:5, 6; 3:15)。浸禮只有一個,因為它使我們成為「一」;是所有基督徒,不分膚色、種族、性別、年齡和社會背景,同享基督恩典的明證。” (EBC, 56)

靈修默想小篇
教會是什麼?(三)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4:1)

在這書信的前一半,保羅極力的提醒以弗所教會,這些外邦信徒所蒙的是額外的恩惠,因為雖然原是神約以外的人,無指望、也沒有神(2:12);現卻與猶太人一樣,被神豫定、揀選,更成為一體為新的教會就是那些被召來使祂的榮耀被稱讚 的人(1: 6, 12, 14) 。在這首三章中,保羅亦指出這神的教會蒙召是帶著極榮耀和重大的使命,就是:

- 要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聖殿(2:21-22)

- 要叫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3:10) ;以及

- 因神已將萬有服在基督的腳下,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要被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1: 22-23)

教會如何能承擔這恩召呢?保羅在書信的下半部一開始就說,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4:3) 。因著上半部曾提到這福音的宇宙性,我們或以為保羅這裡是向普世的教會而說的。其實保羅是清楚的針對著地方教會而說的,因為他同時提出了四方面實質的生活來吩咐以弗所教會遵守,就是: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4:2) 。這些都是針對常常見面、近距離相處的地方教會的信徒而說的。

是的:如果一個地方教會欠缺謙虛各人以自己和自己的見解為高;又缺乏溫柔動輒發怒、爭吵;也沒有忍耐對人、對教會苛責;更沒有寬容不願意從心裡饒恕人;這怎能作神的居所?怎能向萬有見證神的揀選是智慧的?怎能不叫神在地上和天上成為笑柄?怎能說我們是被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呢?

相反地,若每一個地方教會都能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心,一定會使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震驚,一同得知並承認神在創世之前豫定、揀選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