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怎樣論到他被逼離開帖撒羅尼迦的心境?
(2) 為什麼他甚渴望再回到他們當中?
(3) 雖然保羅沒有交代不能回到他們當中的原因,為何他卻肯定的說,是撒但的攔阻?
(4) 我們常聽一些信徒說某某弟兄或姊妹是撒但,或在教會的分爭中說是撒但的攻擊。你認為真是出於撒但的工作應有什麼特點?
(5) 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怎樣能稱得上是保羅的盼望、喜樂、冠冕,甚至榮耀呢?(2:19-20)
(6) 在你生命當中,你可有信徒能稱為你的盼望、喜樂、冠冕,甚至榮耀嗎?為什麼?
(7) 保羅為什麼擔心到要派提摩太代他到訪帖撒羅尼迦教會?
(8) 為何保羅說受患難是「命定的」?
(9) 對你是否同樣的真確?
(10) 患難可以對我們產生什麼後果?我們該如何面對?(可參雅1:2-4)
(11) 請停下思想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所以我們有意到你們那裡;我保羅有一兩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擋了我們。」 (帖前2:18)
當聽到一些信徒隨意的控告別的信徒為撒但時,我實在替他們擔心。我更聽到一些甚至在公禱中稱那些反對他們的意見為撒但的工作,這更叫人感到震驚。我們豈可隨意的控告弟兄姊妹為撒但呢!
對,主耶穌也曾斥責彼得為撒但(太16:23) ;而保羅在這樣也說是撒但攔阻他,以至不能到帖撒羅尼迦去(帖前2:18) 。但我們需要注意,聖經這樣稱信徒為撒但,或稱某些信徒的行徑為撒但的工作,例子是寥寥可數的。
首先,是主耶穌,並非是其他的門徒,斥責彼得為撒但。主的責備肯定是出於愛,因為彼得是因愛祂才說錯了話。不過,他的話是具極大的錯誤,因為是想叫主不行神的旨意去上十架來完成救世之工。是這錯誤的嚴重性叫主耶穌直斥其非,甚至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然而,門徒何止在此才「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呢!但主耶穌只在此處這樣的斥責彼得。他們在路上爭論誰為大(太18:1-5) 和彼得三次的不認主是典型的不體貼神的意思的例子(太26:69-75)。
至於保羅未能到帖撒羅尼迦的原因不詳,為何他說是撒但的攔阻也不詳。不過,主耶穌稱撒但為「這世界的王」(約14:30); 啟示錄也稱牠為「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12:10) 。故此,我們應該謹慎,不要隨意的稱弟兄姊妹為撒但。撒但既是這世界的王,那攔阻保羅不能到帖撒羅尼迦的勢力,相信多是出自世界,不一定是屬乎教內的。故此,凡這世界敵神的勢力和政策則肯定是出於撒但了,因為牠是「這世界的王」。
對,弟兄姊妹所作的間中是直接與神的旨意和聖經的教導明顯相違的。若是如此,撒但早已找緊這機會到神面前控告他們了(啟12:10) ,還需我們助牠一臂之力嗎?此時正是我們要為這些弟兄姊妹求恩的時刻!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按3:5,保羅差提摩太到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主因是什麼?
(2) 提摩太帶來的好消息除提到他們的「信心」外,還包括什麼?
(3) 從3:6(下) ,你可以感受到保羅對他們的擔心也包括什麼?
(4) 保羅應否掛慮這些呢?為什麼?
(5) 保羅為什麼在3:8說:「我們就活了」?是什麼意思?如果他們站立不住又如何?
(6) 3:9所表達的是什麼喜樂?
(7) 一般解經者看首三章是這書信的第一部份。試在此畧畧重溫這三章的內容,看看你能否用一句話來作這一段的總結?
(8) 在此,保羅藉著重溫他在帖撒羅尼迦的經歷和因提摩太帶回來的好消息,發出了3:11-13這段的祝禱。
a. 請試把這祝禱的內容分為小段;
b. 列出每小段的中心;
c. 看看你可以怎樣學效保羅為(i) 你所關心的人和(ii) 你自己禱告。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 (帖前3:8)
不曉得你是否也像我一樣,讀到上述的經文時,感到有點詫異:為什麼保羅會因帖撒羅尼迦信徒能站立得穩,他們「就活了」?
容許我與你分享第四世紀先賢John Chrysostom對這句話的體會:
「有甚麼能與保羅相比,他看他鄰舍的救恩是自己的一樣,深深以別人的感受,如同自己身受一樣呢?誰能像他說出這句話?或應該說:誰能像他有這樣的想法?他沒有因他為他們(帖撒羅尼迦信徒) 受苦,而希望他們恩謝他;反而因他們沒有被他所受的試煉而動搖來恩謝他們。好像在說:是你們為苦難受損害,不是我們;是你們被試驗,不是我們—雖然真正受苦的是我們,不是你們。因為他說:因著提摩太帶來的好消息,我們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痛苦;反而在所有事上—不是單單在這苦難中—得到安慰。因為作為一位良師,他只為他的門徒的事操心掛念。故此他說:藉著你們,我們得安慰,得堅固。其實應是剛剛相反的。應該是因老師在苦難中不動搖、站立穩固,足以堅固門徒。但他卻把整件事件倒轉過來,叫他們得著稱讚。他說:你們膏抹了我們,你們叫我們再得呼吸,你們使我們感受不到痛楚。他是否真這樣說呢?不是!他乃是說:“我們就活了!” 表明只有他們的失腳是他的苦難,是他的死亡;他們的站穩是他的生命。有誰(像保羅這樣) 以自己的門徒的輭弱為自己的憂傷?保羅不是說他(因他們)喜樂,而是因他們“活了” —是指將來的生命。
故此,沒有他們,他甚至不想活著。這應該是老師與門徒同有的感受……」
(NAPF, Vol. 13, 340-1)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由第四章開始,保羅就提摩太所帶回來的消息作出回應:
(1) 美國的獨立宣言包括了以下的重要宣告:「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作為基督徒,追求幸福(或譯快樂/happiness) 為要,還是追求討神喜悅更重要呢?為什麼?
(2) 保羅似乎愛用「更加勉勵」(或譯多而又多) 這句話(4:1, 10) 。在4:1,保羅勉勵他們在討神喜悅上要更加勉勵。這句話聽來悅耳,但實行起來是怎樣的?
(3) 保羅勉勵他們在討神喜悅上要更加勉勵時,首先提到的是要「成為聖潔」,與此同時,為何他立刻跟著提到「遠避淫行」?後者是否成為聖潔的惟一大敵?
(4) 為何在對付淫行上,保羅特別刻畫要「遠避」呢?
(5) 你認為「守著身體」的要訣是什麼?
(6) 在這方面,我們與外邦人(即世俗人) 應有什麼主要的分別?
(7) 為何保羅特別把這命令用諸於「弟兄」身上?(可參箴6:29-35)
(8) 為何保羅也特別提到「那賜聖靈(Holy Spirit)的神」?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弟兄們,我還有話說:我們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你們既然受了我們的教訓,知道該怎樣行可以討神的喜悅……」 (帖前4:1)
美國的獨立宣言包括了以下重要的宣告:「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或譯快樂)的權利」。
這宣言對建立美國人權和民主制度至為基要。但是否就可以成為基督徒人生追求的目標呢?這是否完全乎合聖經的教導呢?神固然歡喜我們得到幸福快樂,但我們是否就可以以快樂為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呢?當然不是。因為作為基督徒,我們追求的不是自己的快樂,乃是神的快樂—即要討神的喜悅。
Steve Farrar以下的故事足以給我們看到今日的信徒,怎樣誤把追求快樂為人生的目標:
「好幾年前,當我牧會的時候,有一位男士坐在我辦公室內。他年約六十多歲,結婚差不多已有40年了,有五個成年的子女,及眾多的孫兒。自從在中學時代信主以後,他一直是個委身的基督徒。多年來,他是福音派圈子內的中流砥柱,在教會和福音機構中當領袖。他對聖經甚為通曉,曾影響了數以百計的年青人歸主。
為什麼我們要見面呢?是關於他所帶領的男士查經班嗎?是談論如何作教會年青人的導師嗎?都不是。我們的見面是要談論他在過去五年間與一位比他的女兒更年輕的女子所發生的淫亂關係。
他根本(對這事)不加以否認。這位機智過人的思想家,早已作好自圓其說的準備,甚至能引經據典。但當我把這些都一一推翻時,經過三十分鐘後,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便衝口而出的說:“難道我沒有快樂的權利嗎?”
他這一句話,完全把這時代的精神表露無遺!」
(擇譯自Point Man by Steve Farrar)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既向馬其頓全地眾弟兄顯出「彼此相愛」,為何保羅仍勸他們要更加勉勵(more and more) ?這與他們尚未關心馬其頓以外的地區可有關嗎?
(2) 在4:11保羅繼續勸他們要在那兩件事上討神喜悅呢?
(3) 這兩件事是否相連的?
(4) 帖撒羅尼迦的一些信徒既在這些事上出了問題,他們的藉口可能是什麼呢?
(5) 但這樣的心態對基督徒的見證有什麼損害?
(6) 現在,保羅針對信徒為死人憂傷作出勸勉(4:13-18) :
a. 基督耶穌在八福中怎樣論到哀慟?(太5:4)
b. 保羅在此勸導我們不要哀慟或憂傷嗎?
(7) 有不信的人以為基督徒對已在基督裡睡了(即死) 的人有復活的盼望是自欺。保羅在此怎樣回答他們?(4:14)
(8) 照主的話,祂再來時要發生的事件的次序是怎樣的?
(9) 我們最好不要單憑理性研讀主再來的情景。請試想像自己是置身其中,作為「活著還存留的人」之一:在這極榮耀的經歷中,你會感到最興奮的是什麼?
(10) 故此,哀慟或憂傷都有正確與不正確的分別。你認為必得安慰的哀慟或憂傷是什麼?
(11)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 己的生命中?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帖前4:13)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這一段經文對那些為失去主裡至愛的親人,在哀傷之中最能得安慰的經文之一。我亦很喜歡使用這段經文在安息禮拜中安慰信徒,不但因為可以給他們帶來盼望,更因為這盼望是有根、有據的。
在一些喪禮中,我間中聽到信徒在述史或思念時,說出類似以下的話來:
「他(指死者) 正在天上觀看我們。」(對不起,只有神是無所不在的!)
「他在天堂正吃他最喜歡的甜品。」(在天上還以肚腹為神嗎!)
「他在天堂快樂無比,開他最愛的跑車。」(這是天堂快樂之因嗎?)
我知道這樣的批評有點嚴峻,這些人大概不曉得該說什麼,特別如果他們自己尚未認識耶穌。故此,他們只說一些憑空猜想的話來。
不幸的是,當我接著傳講聖經的信息時,在座的親友還以為聖經的說話也是憑空的猜想而已。但保羅在此提醒我們,絕對不是這樣的:
「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4:14)
保羅指出,我們相信在主裡而死的親友必然復活並非是空想,乃是根據基督耶穌死而復活的歷史事實。祂是世上惟一的一個人的墳墓是空的,因為祂確從死裡復活,證明祂不單是人,更是完完全全的神—創天造地,賜生命的神。故此,凡在主裡死了的人—就是那些在生前相信並接受祂這復活的生命進入他們生命的—都會在祂再來的時候復活。
這並非空想,因為從死裡復活的主,曾被祂的門徒見到,甚至如保羅所說:「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林前15:6) 。
所以在帖撒羅尼迦前書這裡,保羅勸勉我們,不是不要哀慟,乃是不要過度的憂傷好像沒有指望的人。是的,我們知道與離世主裡親友的隔別只是短暫的,不久主耶穌就帶同他們回來,那榮耀重聚之日是何等的喜樂。我們不但要見他們的面,更要親眼看見愛我們的主的面。是的,有此盼望,我們就能經歷登山寶訓的第二福,就是:「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太5:4) 。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以「賊」來比喻世人對基督再來的感受,你覺得貼切嗎?為什麼?
(2) 除這感受外,祂的再來會給世人帶來什麼?
(3) 對你而言,是否也會是賊一樣的叫你感到意外?(請誠實自省)
(4) 我們該怎樣作才不至會感到意外(NIV譯為surpirse) ?
(5) 為何保羅以「軍裝」來比喻我們該如何儆醒謹守?
(6) 護心鏡有何作用?
(7) 信心和愛心(特別後者) 怎樣作我們的護心鏡?
(8) 頭盔的作用又是什麼?
(9) 得救的盼望怎樣作我們的頭盔?
(10) 作為信徒,主再來給你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11) 讀過這段的勸勉,你是否得到安慰呢?為什麼?
(12)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弟兄們,你們卻不在黑暗裡,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 (帖前5:4)
以前讀到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那裡論到祂的再來像賊一樣(24:42-44) 和沒法知道祂再來的日子 (24:36) 時,我就認定祂的再來一定是個surprise (令人驚訝的事) 。但是使徒保羅在此澄清了我這個觀念,他告訴我們,對那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確是如此,但我們「卻不在黑暗裡」,何來會像賊一樣呢!(帖前5:4)
我記得在較年青時,常常為自己沒有對主再來有較殷切的盼望而感到苦惱。我相信當時不是不愛主,其實我常懷念那段時間對主那份「起初的愛心」的情懷。不過,當時卻是以為尚有大好的前途,尚有要進升的事業,尚有很多的事物要嘗、要試。雖然如此,那時我不斷的禱告是:主阿,幫助我生出渴慕祢快來的心。
現在,人已踏過一般人退休的年齡,身旁的親友一個一個的回天家去(在過去不多的年日,我的弟弟、嫂子、姐夫和姐姐都相繼被主接去) ,我對生命的短促實在是很敏感。今時今日,我不是沒有重思每年的「個人使命宣言」,為新一年作好準備,乃是在計劃的當兒,我是深知生命是隨時可以消失的。故此我是以禱告的心,加上「主若許」的心態來做各種的計劃(雅4:15) 。我相信這是合乎聖經教導的。但是與「渴慕主快來」的心仍然有別。知道生命的短促,和渴慕主快來是兩回事。
如果我被接回天家,身旁還未信主的人,尚有機會認識神;神也會興起別的人來接替我做的事工。但若主再來了,未認識主的人,他們永恆滅亡的結局就定了。再沒有second chance! 主的再來,就真如賊一樣臨到他們。就如保羅所言:「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帖前5:3) 。
想到這裡,我不禁要繼續像年輕時候的禱告:主阿,幫助我生出渴慕祢快來的心;好叫我能同時生出更殷切搶救靈魂的心。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最後,保羅是以一連串簡短的提醒來勸導帖撒羅尼迦的信徒;雖然簡短,卻都是意味深長的。讓我們逐一的思想:
(1) 5:12-13的勸勉反映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當中可能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何連這樣好的教會也會出現這樣的難處?
(2) 你怎樣作才能活出對教會的牧者的「敬重」和「格外的尊重」呢?
(3) 我們該怎樣對待不守規矩(或譯閒懶) 的人?一些解經家認為兩個譯法都可以,因為二者是相關的。你認為怎樣?
(4) 灰心(faint-hearted)多被譯為 timid(膽小) 。以帖撒羅尼迦信徒的遭遇,是什麼會叫他們這樣的呢?
(5) 輭弱是什麼意思?是那方面的輭弱?我們可以怎樣去扶助呢?
(6)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對人失去忍耐?你可想到最近發生這樣的事情嗎?你怎樣才真的能忍耐?
(7) 當別人錯待我們時,我們一般會怎樣回應呢?
(8) 我們怎樣才算是善待對我們不起的人?
(9) 我們怎樣才算是善待眾人,特別是家裡和教會的弟兄姊妹?
(10)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 帖前5:13)
讀到上述的經文,我感到有點詫異:為什麼如此美好的一個教會,也要被提醒去敬重牧養他們的人呢?特別他們正是在苦難中的教會!
我不曉得他們為什麼不敬重那些教導和牧養他們的領袖:是因為他們缺乏高深的學歷嗎?是他們沒有講道的恩賜嗎?是他們不曉得與人相處嗎?我們不知道。
我們卻知道他們是勞苦的,是盡心的勸誡和治理教會的(這並不是說他們所作的都是頂瓜瓜!) 故此,是教會不但應該敬重的,更是要「用愛心格外尊重/in the highest regard」的( 帖前5:13) 。
這裡提到要用「愛心」,意思是他們不一定很可愛,也一定很不完全。但「因他們所作的工」,意思是神所給他們的位份與呼召—作群羊的牧養,我們就需要「格外尊重」他們。對,今時今日這並非是受歡迎的講法,但卻是聖經的教訓。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保羅說喜樂、禱告和謝恩是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
a. 常常喜樂是否可能?怎樣才做到?這有多重要?
b. 不住禱告是什麼意思?如何能做到?這有多重要?
c. 凡事謝恩是否可能?怎樣才做到?這有多重要?
(2) 保羅用「銷滅」(即潑熄火焰) 來形容我們對聖靈感動的可能回應:
a. 為何以火來比喻聖靈的感動?
b. 為何我們會想潑熄這火?
c. 我們一般是怎樣把這聖靈的火潑熄的呢?
d. 既不應潑熄,我們怎樣能挑旺這火?
(3) 為何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會藐視先知的講論?為何保羅要這樣勸導他們?為何他同時加上「凡事察驗」的提醒?
(4) 最後,保羅提到善惡的問題: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5) 「禁戒惡」是否就是「持守善」?為什麼?
(6) 鑒於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是處身在大逼迫中,保羅在5:23-24的祝禱有什麼重要?
(7) 如果你是在逼迫、患難中,這祝禱的那一句最能感動你呢?為什麼?
(8) 我們已來到這書信的結束。請用點時間簡單的重溫這書信的要點;特別思想為何保羅需要鄭重的吩咐他們(的領袖) ,「要把這信念給眾弟兄聽」?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我指著主囑咐你們,要把這信念給眾弟兄聽。」( 帖前5:27)
今天來到這書信的末段—結束語。保羅在此說出一個少有的吩咐,就是要他們(意思是收信的領袖們) 把這信念給所有會眾聽。
其中的一個原因,相信是與這書信甚可能是極早期,甚至是保羅最早的一封書信(寫於主後50-51年) 有關。這書信,像以後保羅所寫給其他教會的一樣,雖然是手交給領袖們,卻是給全體信徒寫的。雖然在這封信裡,一般而言,以稱讚的話居多,但其中的勸勉,和保羅的自辯,少不免反映到教會的一些難處,可能叫一些領袖感到不安的:就如
- 保羅自辯、強調他事奉心態的正直,是沒有詭詐的、不是要討人喜悅的(2:3-6) ;
- 他是懷著母親的愛和父親的心來服侍他們(2: 6-12) ;
- 他要為不能立時回到他們中間自辯(2:17-20) ;
- 他坦言曾擔心他們會被誘惑,故差提摩太到他們那裡去看個究竟(3:1-5) ;
- 他更就提摩太帶來的報告,作諸多的勸導(4-5章) 。
故此,保羅覺得需要立一先例,不論收信的領袖是否感到為難,這是一封公開的信,必須公開的念給全教會聽。也因這原故,這書信能留存到今天,給你和我閱讀。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