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提摩太後書
這可能是保羅所寫的最後一封書信,相信是他在羅馬獄中,等待尼魯王下令行刑前寫的。似乎他曾因為先前的控罪被撤銷而得釋放(徒28:30-31) ,及後他回到希臘和小亞細亞一帶。我們不曉得他再次被拿的確實原因,但相信與尼魯王放火燒羅馬而嫁禍基督徒有關。既是死前寫的,這書信是非常個人化和充滿感情的。他要鼓勵他這「親愛的兒子」忍受苦難,在神面前作個無愧的工人。
(1) 試把保羅在前後書的自稱和問候語作比較,相同與分別之處何在?不同之處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沒有?
(2) 在生命快到盡頭時,為何保羅特別論到自己事奉神是「接續祖先」的?為何要說是「用清潔的良心」事奉的?
(3) 保羅自言是怎樣記念提摩太的呢?所提到的「眼淚」是指什麼?
(4) 這裡刻劃的是二人什麼的關係?
(5) 你可有類似提摩太這樣的人,是你這樣記念的嗎?
(6) 保羅提醒提摩太要把恩賜「如火挑旺」:
a. 所指的是什麼恩賜?(亦參提前1:18; 4:14)
b. 「如火挑旺」是什麼意思?
(7) 雖然聖經在使徒行傳16:1說提摩太的父親「卻是希尼利人」,他怎樣會有這樣「無偽之信」呢?
(8) 提摩太這經歷可給我們什麼提醒?
(9) 既是內外受敵,提摩太被保羅提醒神所賜的不是膽怯,乃是剛強的心(原文是靈)(1:7) ,這樣的鼓勵是可以理解的。為何更說這是「仁愛和謹守的心」?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我同意Howard Marshall所言,這裡的「心」不但是指「聖靈所賜人類的心靈……更非一般人的靈...... 或人的意念」,乃是(按原文) 指「聖靈」本身。故此,這裡論到的是藉著聖靈而來的剛強、仁愛、謹守,是要裝備「所有的信徒來應付他們個別需要」(TICC, The Pastoral Epistles, 698-9) 。
以提摩太當時所面對的挑戰:被保羅委派牧養當時最重要的以弗所教會、內有假師傅的異端、外有政府由尼魯王發起加劇的逼迫(即明知這王放火燒羅馬城而刻意嫁禍給基督徒) ,故此保羅提醒他,在他內住的聖靈「不是膽怯的靈,乃是剛強」的靈,是非常合宜和及時的。當然,提摩太自隨從保羅踏上第二次的宣教旅途後,肯定親身體驗到聖靈所顯的大能、神蹟、奇事的。
但保羅的提醒並沒有停在這裡。他更指出這聖靈賜予「仁愛」和「謹守」給所有的信徒。這也是今日事奉主的人當留意的。
在面對逼迫和攻擊時,我們很容易產生苦毒的心。我們的自義在面對假道和假師傅時,很容易會「如火挑旺」的。但保羅卻提醒提摩太,在屬靈爭戰中,要挑旺的是「愛」,因為正如他在以弗所書早已指出,「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弗6:12) 。
在屬靈爭戰中,特別像以利亞在一場勝利的戰爭之後,也往往是我們跌倒之時(參王上18, 19章) ;故此保羅也提醒提摩太「謹守/self-discipline」的重要。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8-12—不以為恥
(1) 保羅既已被官府逮捕下獄,正待死亡(4:6) :
a. 他要求提摩太不以為恥的是什麼?
b. 如果你是提摩太,你需要什麼才能做到保羅的要求?
(2) 在要求提摩太能與他一同為福音受苦時,保羅作了以下提醒:
a. 福音:主耶穌藉著祂(第一次)的顯現成就了什麼?
b. 保羅與提摩太與這福音的關係是什麼?
c. 他們之被拯救和呼召是基於什麼?
(3) 保羅在這福音中所承擔的位份是什麼?
(4) 為何保羅受苦中仍不以福音和所受托為恥?
1:15-18—被棄之苦(參下註)
(5) 保羅坦言被囚的苦況:「凡在亞西亞的(指信徒) 都離棄我」。似乎保羅第二次被捕是發生在亞西亞,被捉拿已不再與逼迫他的猶太人有關,而是羅馬尼魯王的迫害,故此無人敢為他伸辯或作保:
a. 你覺得保羅心存苦毒,還是失望?為什麼?
b. 為何要特別提出腓吉路和黑摩其尼二人的名字?(我們對這二人是誰,無從知曉)
(6) 相反地,阿尼色弗,這在以弗所的一家(見4:19) 怎樣對待被囚的保羅呢?
(7) 這家人這樣對待保羅,相信要付上什麼風險?
(8) 這給予提摩太什麼信息?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第15-18節似是一個「括號」,再提到保羅所受的苦難。第13-14節論到提摩太以前從保羅所聽的教訓,在2:1再次被提到,故此在思想第二章時,才一起的研讀。
「凡在亞西亞的人都離棄我,這是你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提後1:15)
我仍記得多年前曾到訪羅馬。像阿尼色弗一樣,我到處尋找保羅被囚之處,終於給我找到;不過我要小心的行過狹小的石級,才能進到一個細小的石洞。相信這就是保羅被囚之室。我站在那裡可以想像到晚間會是何等的寒冷,無怪保羅要吩咐提摩太給他帶來外衣,並要趕緊在冬天以前來到(4:13, 21) 。
不過,與阿尼色弗不同的是,我不用冒任何的風險來尋覓保羅被囚之處,反而是我那次旅程的高潮。但阿尼色弗是甘冒因與保羅認識的風險,更相信付了不少錢,才能見到保羅的。我們雖然不知道保羅被捕的真相,但按歷史的顯示,這正是尼魯王把火燒羅馬城的罪行,嫁禍給基督徒而發起的逼害的年代。根據教會的歷史,彼得和保羅至終都是在這時候殉道的。
我們對保羅所提的腓吉路和黑摩其尼也是一無所知。但保羅既把二人提出,像是以他們代表了全亞西亞的信徒。明顯地,在保羅被捕時,他們沒有挺身而出為保羅作辯或作保。換句話說,他們是以福音,也以保羅為恥了(1:8) 。不過,若保羅要以二人的失敗來提醒提摩太的話,我們不要自以為在同樣的情況下能「站得穩」,不會以福音為恥;反而「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