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书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1:1-4

本週我們會研讀新約提多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提多書

自十八世紀以來,提多書與提摩太前後書被統稱為「教牧書信」,傳統一直主要認為作者是使徒保羅。因為保羅在這書信中稱提多為「我真兒子」(1:4),一般相信是他帶領提多信主的。在研讀這書信時,我們自會對提多有更多的認識;不過保羅是在何時、何地寫這書信則眾說紛紜。容許我在此引述費教授(Gordon Fee)就此所言:

「因這書信比提摩太前書顯得較具預防性和沒有太緊急的場面,相信是寫在提摩太前書之後。保羅把提多留在革哩底,是要他完成未辦妥的事。保羅在馬其頓寫信給(被留下)在以弗所的提摩太,給予他權柄去完成那地的任務。因革哩底的情況與以弗所相似,保羅也藉著這書信給予提多權柄來處理那些假師傅。但因革哩底的情況不太緊急,他就(著重)鼓勵提多為神話語的原因,指導信徒在世上要活出模範的基督徒生活。」(NIBC, 1 And 2 Timothy, Titus, Fee, 12)

1:1-4稱呼與問候

(1) 在這少有冗長的稱呼中,保羅指出自己是「神的僕人(原文是奴僕)」和「耶穌基督的使徒」

a. 兩者有什麼不同的重點?

b. 為何他要這樣提到這兩方面?

(2) 保羅說他有這雙重的身份是「為」(憑著原文之意)神選民之故(1:1

a. 誰是神的選民?(參羅 8:33; 西 3:12; 提後書2:10

b. 他這蒙召與選民的信心何干?

c. 他這蒙召與他們真理的知識何干?

d. 你認為認識真理就必引至敬虔嗎?為什麼?

(3) 永生的盼望與信心和真理的知識有何關係?人能有信心和真理的知識而對永生沒有盼望嗎?

(4) 這樣看來,保羅認定他所要傳的信息的真諦是什麼?(1:2-3

(5) 他稱提多為「作我真兒子」這話可有什麼含意?

(6) 請翻閱以下經文,並列出你對提多的認識:

a. 加拉太書2:1, 3

b. 哥林多後書2:3-4, 13; 7:6-16

c. 哥林多後書8:16-24

(7) 4節的問候語,看來是很平常,但對提多可有什麼意義?對你又如何?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各有不同的崗位

現在寫信給提多,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1:4)

在教會的事奉中,我們總愛把一個牧者與別一個牧者作比較;這是不公平的,也是有害的。因著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的內容多有相似之處,解經者也愛把二人作比較。William Barclay就這方面的評語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提多是(保羅)處於一個困難境況中的同伴。當保羅訪問耶路撒冷時,那地的教會抱著懷疑的態度,不信任也不喜歡他。那時他帶著提多和巴拿巴同去(加2:1)。著名的蘇格蘭人Dundas,曾被朋友這樣的評論他:‘Dundas並非是演說家,但在任何的天氣下,他必與你同去 。提多就是這樣的人。保羅遭遇難處時,他站在他身旁。

提多是個能承擔困難任務的人。當哥林多的問題升到頂點時,他是帶著保羅所寫最嚴厲的書信的信差(林後8:16)。提多確有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性格,以至能面對困難的處境。世上有兩類人。有些能使壞的情況更糟;有些卻能使凌亂變成有秩序、紛爭轉為和睦。提多是被(專)派到出了問題的地方。他有實際行政的恩賜。當要處理給貧窮的耶路撒冷教會的捐獻時,保羅就派他去打理(林後8:6, 10)。他顯然沒有講道偉大的恩賜,但卻具實際行政的恩賜。教會該為那些我們在困難時可以信賴,能解決實際困難的人感恩。

(DSBS, Timothy, Titus and Philemon, 23)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1:5-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5-9長老的資格

(1) 似乎保羅一貫的做法是在把福音帶到一個新地方後,就留下同工來繼續未辦完的事,其中一個例子是留提摩太在以弗所(提前1:3)。以革哩底這個剛有教會成立的地方,「未辦完的事」可包括什麼呢?(「辦完」原文有使有秩序或完善之意—put in order

(2) 保羅另一吩咐是叫提多在各城設立長老;他也列出長老的資格:

a. 試把這裡列出的與提摩太前書3:1-7所列出的作比較:

i. 為何保羅不照樣的重複在提摩太前書所提到的資格?以弗所的情況有多緊急?(參提前3:14-15

ii. 請列出兩處不同和相同之處?

b. 此處所重複提到的(首要)資格是什麼?(1:6-7

c. 這(首要)的資格在提摩太前書有論到嗎?(見提前3:2

d. 在這大前題之下所列出的資格,首先是與家庭有關的(1:6):

i. 為何對妻子的忠貞對屬靈領袖是這樣重要?

ii. 為何兒女的信仰和生活對在神家作領袖的是如此重要?(亦見提前3:5, 15

e. 負面的要求(1:7):

i. 不任性:這是什麼意思?任性的屬靈領袖對神家有什麼禍害?

ii. 不暴躁:暴躁的相反是什麼?暴躁的屬靈領袖對神家有什麼禍害?

iii. 不因酒滋事:一般引至醉酒的原因是什麼?一個醉酒的屬靈領袖對神家有什麼禍害?

iv. 不打人:要動粗打人,這個是什麼人?這樣的屬靈領袖對神家有什麼禍害?

v. 不拿無義之財:試舉這方面的一個實例?你認為買彩票是否貪財的表現?

f. 正面的資格(1:8

i. 樂意接待遠人(或譯愛款待):這美德在保羅時代有多重要?今天在神的家可以怎樣看出來?

ii. 好善(loves what is good):是什麼意思?

iii. 莊重(或譯清醒):屬靈領袖能清醒的(用“common sense”)處事有多重要?

iv. 公平:屬靈領袖怎樣才是公平的處事?

v. 聖潔:人的聖潔與能被神使用有什麼關係?(參提後2:20-21

vi. 自持(則自律之意):屬靈領袖在那些方面要顯出自律為要?

g. 與恩賜有關的只有一樣:(1:9

i. 保羅對這恩賜的要求是什麼?

ii. 為何剛才提到的各樣資格,嚴格來說是完全與恩賜無關呢?

(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屬靈領袖的資格

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1:6)

似乎保羅宣教的慣例是在一個地方傳福音後,便留下助手來完成「沒有辦完的事」(多1:5),以便他能繼續前往別處傳福音。以弗所和革哩底是典型的例子。不過兩個地位的處境就很不同了。

保羅用了較長的時間留在以弗所(按徒19:10,有超過兩年的時間),但在革哩底的時間似乎短到路加也不把它列在保羅三次宣教旅程之中。

從提摩太前後書,我們曉得以弗所教會充滿了混亂不但是有假師傅滲透,那年青的牧者提摩太被人輕看到一個地步,連一些婦女也在聚會中不守規矩。故此,我們讀到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言詞是嚴厲的,內容也是非常切合現況的需要的,如所列出的長老和執事的資格,為要立刻平息紛亂,以便他盡快趕到,親身處理局面(見提前3:14)。

假師傅同樣是革哩底教會的問題,不似乎是因提多的年紀之故,事件未至失控。故此,保羅只需寫短短的一封書信,給予提多權柄來設立這較新成立的教會的結構,包括設立長老。

不過,在兩封書信(即提摩太前書與提多書)列出長老的資格時,所則重的是生命的質素,而非恩賜。這個著重,在提多書就更明顯了。

在「無可指責」的大前題下,保羅首先指出的資格是與家庭的關係有關的,然後分別列舉五個負面和六個正面的質素,最後才提出一個與恩賜有關的資格就是這與教導有關的資格;其重點不是在乎口才,乃在乎真理的持守。

這是今天我們需要正視的,因為我們往往把恩賜過份的看重,而忽略了屬靈領袖該有的生命質素。這樣的忽略,往往是導致教會及後有分爭的主因。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1:10-1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10-16純正的教訓(Unsound Doctrine

(1) 在列舉做長老的資格時,保羅帶出能把「爭辯的人駁倒」的需要,尤其是指「那奉割禮的」人:

a. 這種奉割禮的異端在保羅時代有多流行?(參徒 15:1; 2:7-9, 12)

b. 這異端的錯誤何在?(參加5:2-12

c. 為何保羅也納之為「虛空話、欺哄人」的?

d. 提多該如何處理他們?

e. 按保羅所言,這些假師傅傳異端的動機何在?

(2) 在斥責這些假師傅時、保羅就引用革哩底自己的詩人,主前約六百年的Epimenides的話 (見下註):

a. 這詩人怎樣論到革哩底人?

b. 保羅為何以這詩句諷刺那些「奉割禮之人」?

c. 保羅為何以這詩句諷刺那些愛說「猶太人荒渺的言語的」人?(參提前1:4

(3) 為何保羅說這些假師傅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是污穢了的?

(4) 這樣的污穢引來的後果是什麼?(1:16)

(5) 今天我們面對的真理錯誤有那些是

a. 與「奉割禮」這律法主義的錯誤相似?

b. 與「猶太人荒渺」的言語(Jewish myths)相似?

c. 是「人的誡命」,而非聖經的教訓?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按可靠的傳統,如Callimachus(古利奈詩人)的Zeus的詩歌” (主前305-240 ) Lucian(自稱亞述人的作家)的愛說謊者” (主後120-180), 革哩底人之被稱為常說謊的原因是他們竟宣稱擁有Zeus(希臘神靈之王)的墳墓,而Zeus既為神,是不能死的。」(NIBC, Titus, 179)

靈修默想小篇
嚴責有時

有革哩底人中的一個本地先知說:革哩底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1:12)

保羅常勸勉我們要溫柔,但他自己在責備那些傳假道、異端的人時,卻是非常嚴厲的。在革哩底,那些傳假道的人中,有一批是被保羅稱為「奉割禮的」(1:10)。一般相信,這些人是像使徒行傳第15章所提到的猶太人,堅持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 15:1)。

我們知道保羅對這些假道絕不放過,因為這是與本乎恩、因信稱義的真理相違。保羅就針對這種堅持割禮的人說:你們這要靠律法稱義的,是與基督隔絕,從恩典中墜落了 (加5:4)。

不過這些傳假道的,像以弗所的一樣,所傳的遠超割禮,更包括猶太人的神話傳說;故保羅稱之為荒渺,不是基於聖經的話,因而是純屬「人的誡命」(1:14) 。無怪,保羅吩咐提多要「嚴嚴的責備他們」,因為他們不但引起分爭、爭競與辯論(3:9),更會叫人與基督隔絕(加5:2-4)。

今天教會有一個可憐的現象,就是一些基督徒竟然為馬丁路德的的改革感到遺憾,以為他對當時教廷的批判過份的嚴厲。其實,馬丁路德正是跟從保羅的吩咐,「嚴嚴的責備」那些與因信稱義相違的教導和本著人的傳統,而非按聖經話語,純屬「人的誡命」。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2:1–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1-5純正的道理():

(1) 保羅一方面吩咐提多堵住傳假道的人的口;另一方面,亦吩咐他以純正的教訓勸化各人。為何他在勸化各人的道理時,是按年紀的分別作教訓呢?

(2) 對老年人:

a. 一般老年人在教會中有什麼位份?

b. 保羅叫提多勸他們要有:

i. 節制(或自律):這豈不是年青人的錯點嗎?為何特別這樣提醒老年人?

ii. 端莊:老年人豈不自然是端莊,受敬重的嗎?何以特別這樣提醒老年人?

iii. 自守(或譯明理):一般年老的是明理還是固執的?為什麼?

iv. 純正(或譯健康)無疵的:

1. 信心:信心是隨年紀增長還是退縮?為什麼?

2. 愛心:愛心是隨年紀增長還是退縮?為什麼?

3. 忍耐:忍耐是隨年紀增加還是減少?為什麼?

c. 老年人能有以上的表現,對神的家有什麼重要?

(3) 對老年婦人:相信以上的勸勉同樣適用於婦女,不過保羅特別的提到:

a. 恭敬:這希臘文在全本希臘文聖經中只在此出現,是有「從女祭司一樣」的意思。這對教會中年長的姊妹們有什麼特別意思?

b. 不說讒言:這字的根,與稱撒但為「魔鬼」相同。那樣,說讒言者(slanderers)怎樣與「女祭司」的身位有衝突?

c. 不給酒作奴僕:這是反映第一世紀的文化而已嗎?為什麼?

d. 用善道教導:這是一個組合的希臘文字,是「所有希臘文獻所獨有的」,意思則是保羅獨創的:這怎樣顯示出年長姊妹在神家重要的角色?

e. 老年婦人能有以上的表現,對神的家有什麼重要?

(4) 對少年婦人:

a. 為何指教少年婦女是老年婦女的位份?

b. 在你的教會中,是否如此?

c. 你認為這教導的方法應是藉著:

i. 正式教導的課程?

ii. 以生命作榜樣?

iii. 還是「導師制」?

d. 所教導的內容包括:

i. 愛丈夫:妻子如何最有效的表示對丈夫的愛?原文可譯為「作愛丈夫者」:這有什麼意味?

ii. 愛兒女:這豈不是不用提醒的嗎?為什麼?

iii. 謹守(或自守):較年少的婦女在什麼時候最難控制情緒的呢?當如何處理情緒失控?

iv. 貞潔:婦女當怎樣才能確保自己的貞潔?

v. 料理家務(或譯作治理家務者):這是反映第一世紀的文化而已嗎?為什麼?

vi. 恩待人:為何向年少婦女特作此提醒?

vii. 順服自己的丈夫:

1. 為何向年少婦女特作此提醒?

2. 為何特別提到「自己」的丈夫?

e. 少年婦人能有以上的表現,對神的家有什麼重要性?(2:5

(5) 對少年人:

a. 為何只對他們提出一件的勸勉?

b. 這「謹守」的勸勉不是各年紀都適用嗎?這勸勉對少年人帶著什麼挑戰?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與世界為別

有革哩底人中的一個本地先知說:革哩底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1:12)

當讀到保羅對革哩底人譏諷的話,我們可能會感到有點錯愕,因為他稱他們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的人。保羅是在引用古時哲士和歷史家,眾多對革哩底人的一句譏諷話。主前二世紀的希臘歷史家Polybius就說革哩底人……長期活在私人的爭吵和公眾的分爭並社會的鬥爭之中。 古代世界用三個‘C’字來代表三種最惡的人,就是革哩底人(Cretans),基利家人(Cilicians)和加帕多家人(Cappadocians)。(參Bing網頁)

無怪,一般解經者都指出,提多書其中最重要的提醒是「善行」。保羅吩咐革哩底信徒務要與當時的社會有別,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2:5)。這也是保羅覺得需要按逐個年紀的信徒作出特別的提醒:叫老年人能「端莊」;老年婦人能在舉止行動顯出「恭敬」;少年婦女能專心「料理家務」;而少年人能「謹守」(2:2, 3, 5, 6) ;而所有信主的人都要「留心作正經事業」(3:8)

當然,保羅絕非傳講靠行為稱義的道理,乃是堅持信徒要確實的活出與世界有別的生活,這才能叫世人信服我們所傳的福音真理。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2:7-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7-15 純正道理(二)

(1) 在教導純正道理上(2:7-8

a. 保羅吩咐提多要用什麼方法來教導?

b. 用榜樣:該是有意或是無意作榜樣?為什麼?

c. 在用言語教導時:

i. 如何顯出正直來?

ii. 什麼是端莊?什麼不是端莊?

iii. 「言語純正、無可指責」是什麼意思

1. 今天作教導的能行出保羅以上的吩咐有多重要?

2. 能使教導者偏離這些的主要試探是什麼?

(2) 對作為奴僕的(2:9-10

a. 信了主的奴僕,既在基督裡得自由,該否要求也從地上的主人(特別是信主的)得自由?為什麼?

b. 保羅要求為奴的信徒,當有什麼態度?(2:9-10

c. 保羅這樣教導的原因是什麼?(2:10

d. 保羅在歌羅西書所給的原因更包括什麼?(西3:22-24

e. 這裡所教導的原則是否適用於今日主僕的關係上?為什麼?

(3) 對眾人(2:11-14保羅指出今日我們在世上有雙重的焦點:

a. 今世:我們當怎樣過活?

b. 來生:我們對永生該有什麼態度?這態度該怎樣影響我們今日的生活?

c. 如果我們單著重今生,而對永生沒有盼望,結果會如何?

d. 如果我們單著重永生,而對今生不加理會,結果會如何?

(4) 別人是否輕看我們(2:15)恐怕不是我們能左右的;那麼為何保羅卻說「不可叫人輕看」我們?

(5) 如果人因基督的原因輕看我們,怎樣是好?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正直的傳道者

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2:7-8)

教導神話語的人,最大的試探往往是驕傲,特別是當我們與別的教導者作比較當自己的主日學班越來越少人,同學們卻湧進別的教師的課堂裡;當用心努力的按真理傳講信息,會眾卻多有蜂擁到隔鄰的教會,去聽更動聽的講員。就在這些情況下,我們不禁想用各種的方法,包括加插笑話或改變作風等來賺取歡迎。但這並非是聖經的教訓。

保羅在提醒提多要將純正的道理教訓人時,就提出一個忠心的神僕應該:

(1) 首先在凡事上作榜樣:如果我們不以「身教」,作好榜樣,不論我們的傳講是怎樣動聽,聽眾遲早會看出我們的虛假;我們也一定漸漸失去聖靈的能力。我們要知道,教導,特別是在講台上的教導,是馬拉松的賽事,而非一百公呎的短跑。不少傳道者的失腳,是始於言行不能一致!

(2) 「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

「正直 Integrity」:正直的傳講與我們是否用功夫好好的研讀和明白神的話語有關;甚至在引用事例上,是否忠實、沒有誇張?在引用別人或先賢的話語上,是否忠實的交代;

「端莊 Seriousness」:意思是我們要尊重這教訓聖言的位份和責任,要嚴肅的傳講。嚴肅並不等如乏味;但我們是否嚴肅的來傳講福音信息,是與聽者是否嚴厲的接受福音有關;

「言語純全 Soundness」:保羅在此是採用了一個醫學的用詞,指出健康的教訓是能維持生命的;這當然是合宜的比喻,因為神的話語是生命的糧食。故此,支持生命的健康的教導,必然是基於神的話語,而非人的哲理和智慧。這正是保羅定意在哥林多人中,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2, 4-5

若然我們遵從著保羅的吩咐去行,我們或許不能吸引大批的聽眾,卻不會叫神的名字受辱,更不會叫「神的道理被毀謗」。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3: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保羅吩咐我們在信徒中怎樣生活後,現再針對我們對世界、社會的責任:

(1) 革哩底當時是羅馬的省份,加上革哩底人的文化 (見1:12),他們作官和掌權的會是怎樣的人?

(2) 保羅為何吩咐他們要順服這些不信的官長?(亦參閱保羅在羅13:1-5所給的理由)

(3) 基督徒被世人共認為是對社會各樣善事有貢獻的人,這是否重要? (善事不單指慈善事,更指好行為)

(4) 保羅特別指出信徒當「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

a. 這是否今天基督徒的聲譽?

b. 這是否今天基督徒在教會中的真相?

(5) 保羅提醒我們未信前是怎樣的人?(3:3

(6) 這是否我們以前的寫照?

(7) 保羅提醒我們,神拯救我們的原因是什麼?(3:5

(8) 在形容我們的得救,保羅包括了:

a. 重生的洗:

i. 我們是怎樣重生的?(約3:5

ii. 這「洗」是指什麼?(弗5:26,羅6:3ff

b. 聖靈的更新:

i. 這更新包括什麼? (林後5:17;羅12:2

ii. 聖靈扮演什麼角色?(羅8:9-16;加5:22-25

c. 蒙恩稱義:

i. 我們在神面前是怎樣得稱為義的?(弗2:8-9;林前6:11

d. 得永生、成後嗣:

i. 我們成為什麼的後嗣? (加4:7;羅8:17

ii. 作後嗣與永生的盼望有何干?

(9) 我們這樣的得救如何顯出神的「恩慈」、 「慈愛」和 「憐憫」?(3:4-5

(10) 保羅為何用我們的得救,加上未得救前的生命來勸勉我們行善? 3:8)你是否因而被感動去作善的事?為什麼?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服從世上掌權的

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3:1)

保羅吩咐我們順服掌權的,好像在吩咐我們在任何的情況下也要絕對的順服。當然,基督徒與世俗的掌權者和政制的關係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非三言兩語可以弄個清楚。不過容許我在此指出這關係的三方面:

(1) 保羅在這方面的吩咐是新約聖經一貫的教訓。除提多書這裡的吩咐外,提摩太前書2:1-2; 彼得前書 2:13-17 和羅馬書13:1-7都有提到;後者更指出: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

(2) 保羅不單是極力提倡對世上掌權者的順服,他更是以身作則的行出這順服。在使徒行傳中我們屢次讀到他在掌權者手下受苦。就如那次在腓立比的時候,他與西拉一併被下獄,並且被「剝了衣服」,「打了許多棍」。他是在臨被釋放時,才說出自己羅馬籍的身份(16:22-23, 37)

(3) 解經家William Barclay就指出:就是在(保羅)以後的世紀,當逼迫開始加劇,基督徒被視為非法者,基督教的領袖仍然堅持(保羅)這教導 。作為支持這事實時,他引用Tertullian, AthenagorasJustin Martyr的話語。後者說:不論在何處,我們比所有人都更立刻的、熱衷的給你(指王帝)所指派的人納稅,不論是一般的或額外的,正如耶穌所教導的。我們只敬拜神,但在其他事上,我們樂意的事奉你,以你為地上的君王和統治者;我們並祈求你藉著君王的權柄,能有智慧的作出決定 (DSBS, Romans, 172)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提多書3:9-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3:9-15 最後的吩咐

(1) 在這簡短的書信結束前,保羅重申在1:10-16已提到的吩咐:

a. 對這些爭辯,我們當持什麼態度?(3:9

b. 為何說這些人是「分門結黨」的?(3:10

c. 提多該怎樣處理這樣的人?(3:10

d. 這等人怎樣證明他們是背道、刻意犯罪的呢?

3:12-15最後的結語

(2) 保羅給提多另一差事是什麼?在此之前,你認為提多該怎樣作?

(3) 西納和亞波羅相信是帶信者:

a. 提多該怎樣幫助他們?

b. 這吩咐怎樣顯出當時照顧遠行信徒的重要?

c. 「不結果子—“unproductive life”/NIV」是什麼意思?

d. 按保羅在3:13-14所言,革哩底人在幫助別人的事上是否妥善?

(4) 3:15的問候,你覺得是否所有革哩底的信徒都愛保羅?為何會如此?

(5) 到這書信的結束,試用一點時間,重溫這三章的重點,看看神藉這書信給你的主要提醒是什麼?

(6) 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我們不曉得亞提馬是誰,但推基古既及後被保羅差到以弗所去(提後4:10),他該是代替提多來帶領革哩底教會的。尼波哥立(勝利之城之意)是奧古士督在主前31年戰勝安東尼馬可後所設立的城市,位於雅典西北約二百哩的亞得里亞海北面。

靈修默想小篇
神學是要行出來的

並且我們的人要學習正經事業(或作:要學習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3:14)

保羅確是卓越的神學家,但他神學的超卓乃在乎他不但能與卓越的哲士對話(徒17),更能使平凡之輩聽得明白,叫人能落實的行出來。提多書就是這樣。面對這些在傳統文化上是極不可靠、不受尊重的革哩底人,保羅這書信的中心,是非常簡單易明,就是吩咐他們要行善,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 ,也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 (2:5, 8)

Chuck Swindoll在思想提多書的信息時,在結束時是這樣說:我們需要為神國度的原故行善、凡事求精和作有益的事。我們這樣的生活,表明我們的信仰不單是神學理論而已,更是改變生命的信仰 。在末了,他就舉出一例:我喜愛這英國牧者的故事:他剛有力的對會眾傳講一篇有關誠實的信息。他是盡心的傳講,會眾也深受感動。翌日,他如常的坐公車到市中心的教會辦公。那司機在賣車票時,給他過多的找換。當他坐下拿著這些錢,有點慶幸的感覺神真是好!但他越坐就越感不安;終於在下車時,把多找的錢還給司機,說你不小心給我找多了錢 。誰知司機回答說:我不是不小心。牧師,你昨天教導我們要試實;我是刻意的試試你,是否言行一致呢!’” (The Living Insight Study Bible,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