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研讀新約彼得前、後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為主受苦(續)
(1) 彼得如何形容收信人所經歷的苦難?(4:12)
(2) 為何他要他們不以受苦難為奇怪?(參西1:24;腓3:10)
(3) 不以為奇怪還可理解,如何竟能在火般的試驗中喜樂?(4:13)
(4) 基督和祂的榮耀怎樣和在何時顯現?
(5) 為何也說為基督受辱是有福的?(4:14)
(6) 彼得指出有時我們的苦難是自招的(4:15) :
a. 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原因是什麼?
b. 你曾為主受苦、受辱嗎?與自招的苦難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c. 為什麼?(4:16)
(7) 神必審判(4:17-18)
a. 審判要從神的家開始(4:17a)
i. 時間:彼得是指現今,還是將來(最後的)審判?
ii.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主後的二千年來,背道的教會遭到什麼審判?(可參結第9章對以色列被審判所預言作對照)
b. 不信者的審判(4:17b-18)
i. 彼得在此引用箴言11:31:義人是怎樣才能得救的?(3:18; 多3:5)
ii. 至於不信福音的,他們要遭受什麼審判?
(8) 照神旨意受苦的人(4:19)
a. 他們當如何行?
b. 為何特別提到在這情景下要「一心為善」?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 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 (彼前4:17)
雖然一般的解經家(包括早期的教父)都認為彼得後書是彼得在尼魯王全面性迫害基督徒之前寫的,但基於書信的內容,我們曉得這些小亞細亞一帶的信徒已在經歷非常的苦難;故此彼得用「百般的試煉」(1:6) 和「火煉的試驗」(4:12) 等字句來形容他們的景況。換句話說,當時的信徒已正在「為基督的名受辱」(4:14) 。
在勉勵他們要忍受苦難時,彼得就提醒信徒,審判要從神的家開始;他也立刻的澄清說:神的家就是指「我們」(4:17) 。既是如此,“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
不信的人的結局明顯是將來的,是指神在末日的審判(啟20:11-15) 。但神的家的審判是指什麼和那時候的審判?彼得沒有清楚的說明。
不過,一般的解經家卻同意,「從神的家開始」這句話是彼得引用自以西結書的。以西結論到神對耶路撒冷的審判時說是:“從聖所起”( 結9:6) 。值得留意的是:
- 審判雖從聖殿開始,卻只臨到那些可憎的事—指拜偶像的人;
- 在實際執行時,是以長老為先;
- 那些額上有記號的(即為罪哀哭歎息的人)則能幸免。
故此,如果彼得是引用以西結書第9章的事例,這裡所指神家的審判就與那些為主受苦的信徒無關,乃是指那些背道的假師傅所要面對的了;而這審判的「時候到了」(4:17)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新約的教會是以歐洲為基地繼而向普世擴展的。可惜這基地漸漸的離開真理,教會越來越腐敗。結果這原是福音基地的西方,現今就在回教擴張勢力之下,受了極大的苦難,這就如背道的以色列昔日在亞述和巴比倫手中遭到審判。
故此,彼得這個警告對今天的教會同樣是重要的:如果我們步歐洲教會背道的後塵,我們也要遭受審判,不用等待到主的來臨!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5:1-4—對作長老的勸勉
(1) 在勸勉作長老的之先:
a. 彼得怎樣論到自己?(5:1)
b. 原因何在?
(2) 他以「相對」的形式來作勸勉 (5:2-3)
a. 牧者與羊群(5:2a)
i. 教會是誰的羊?
ii. 長老的位份與責任是什麼?
b. 牧養的態度(5:2b)
i. 受托管者該有的態度是什麼?
ii. 不該有的態度又是什麼?
c. 牧養的動機(5:2c)
i. 不該有的動機是什麼?
ii. 該有動機又是什麼?
d. 牧養的方式(5:3)
i. 該如何對待羊群?
ii. 不該有的牧養方式又是什麼?
(3) 忠心作長老的要得什麼賞賜?(5:4)
5:5-9—對其他人的勸勉
(4) 對教會中的年輕人的勸勉(5:5a)
a. 「也要」原文是「照樣地」:這是什麼意思?
b. 為何要特別提醒年輕的要「順服」:
i. 是因年輕人的本性不尊重長輩的?
ii. 是作長老的有不配受尊敬之處?
(5) 對其他人的勸勉包括:
a. 要謙卑(5:5b-6)
i. 為何以束腰來作謙卑的勸導?
ii. 要謙卑的原因何在?(見箴3:34)
iii. 神怎樣和在何時賜恩給謙卑者?(5:6)
b. 捨下憂慮(5:7)
i. 要捨下一切的憂慮,容易做到嗎?為什麼?
ii. 彼得給予我們什麼作鼓勵?
c. 謹守儆醒(5:8)
i. 彼得在1:13已吩咐我們要謹慎(原文即謹守/sober) :原因是什麼?
ii. 這裡重複這吩咐的原因又是什麼?
d. 面對仇敵魔鬼(5:8-9)
i. 抵擋魔鬼是什麼意思?(5:9a)
ii. 抵擋魔鬼有效嗎?(參雅4:7)
e. 知道世上信徒也經歷苦難,對我們有什麼幫助?(5: 9b)
5:10-14—祝福與問候
(6) 這裡祝福的話對在受苦中的信徒有什麼幫助?(5:10)
(7) 對你個人又有什麼意義?
(8) 西拉(保羅的同工)與這書信有什麼關係?(5:12; NIV譯為得西拉之助,我略略寫了這信)
(9) 「巴比倫」在那時已成無人居住的廢墟(TNTC, 33) :彼得以此隱喻他的所在地羅馬:何解?
(10) 在讀完這書信時,讓我們用一點時間,翻閱全書(或重溫自己所寫下的要點),看看這書信給我們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彼前5:8)
我們可以察覺到,撒但在不同的時代,是用不同的手法來迷惑人的。在古時和現在仍較落後的地方,撒但利用人的迷信來牢籠人的心靈,去拜眾多的偶像與神靈。在現今科學發達的年代,撒但就利用人的驕傲來使他們以為沒有靈界的事情,故此也沒有神了。無論是什麼時代、用什麼手法,撒但的目的沒有改變,就是要“尋找可吞吃的人” ,使人不信那位獨一真神。
提到撒但這工作,彼得很生動的以「吼叫的獅子」作喻,形容牠遍地游行,尋找搜獵的對象,包括信徒在內。
在信徒身上撒但用的手法是同樣的詭詐。牠最有效的手法不一定是藉著逼迫與苦難,更普遍的是藉著人在平順、安舒的日子中,忘記了自己是處身於一場屬靈的爭戰中。正因這原故,使徒彼得吩咐我們「務要謹守,儆醒」(5:8) ,免得我們不為意。如果我們提高了警覺,一遇到魔鬼的攻擊時,我們便可以抵擋;正如雅各所鼓勵我們的:“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 雅4:7) 。但問題是:我們如何去抵擋魔鬼呢?
彼得就教導我們:“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牠”(5:9) 。這也正是主耶穌在曠野面對試探時所給我們的榜樣。祂三次堅固的用神的話語來回應撒但的試探。每一次祂都說:「經上記著說」(太4:4, 7 &10) 。就因這對神的話語堅決的篤信、順命和使用,“於是魔鬼離了耶穌”( 太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