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約翰叁書與貳書甚相似,也是一封很短的書信;但受信者是一個人,就是約翰很疼愛的該猶。新約中提了好幾位該猶,早期教父也沒能肯定是那一位。不過,我們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教會領袖。
(1) 一開始,像約翰貳書一樣,約翰說該猶是他「在真理中所愛的」(和合本則譯誠心):為何像貳書一樣,約翰要多次(至少7次) 提到「真理」呢?
(2) 約翰為該猶祈求(願) 什麼?(第 2節)
a. 是否因該猶已年老或有病?
b. 或是信徒該這樣彼此在基督裡代求?
(3) 約翰說該猶是他(屬靈)的兒女(第4節)
a. 在表達他的喜悅時,約翰首先指出那方面?
b. 他怎樣反映出牧者的心聲,或是我們訓練門徒的目標?
(4) 在稱讚該猶的忠心時(vv. 5-8),約翰特別指出
a. 那一方面?
b. 這些客旅是什麼人?(7-8節)
c. 該怎樣對待他們?(6, 8節)
d. 為什麼?( 7-8節)
(5) 我們今天該怎樣行出這教導?
(6) 丟特腓所行的剛是相反的(9-11節)
a. 雖然我們不曉得他是誰,但能趕人出教會,顯出他在教會站在什麼位置?
b. 約翰曾去信給教會提到這事,但得到什麼回應?
c. 為何丟特腓要這樣對待約翰和他的弟兄?
d. 約翰是否看他為信主的?(11節)
(7) 我們也不曉得低米丟是誰,但相信他可能是那帶信者:
約翰稱讚他時,說「有真理給他作見證」:這是什麼意思?
(8) 讀到這裡,你認為約翰這樣著重的提到「真理」的原委是什麼?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所以我們應該接待這樣的人,叫我們與他們一同為真理做工。」(約叁8)
約翰叁書提到客的款待,這正是第一世紀眾教會所遵守,稱為“Didache” (十二使徒的教訓Teaching of the Twelve Apostle) 其中所論到的題目。容許我在此引述司托斯把“Didache” 這方面教導的總結(summary):
“指示包括:一個「使徒」不能停留多過一天,「有需要時」方可停留二天。「如果他停留三天,他就是假先知」(11:5) 。在離開時,他可以得到足夠維持旅程的食物。但「若要求金錢,他就是假先知」(11:6) 。再者,若有先知托詞是聖靈感動而說:“給我一些金錢,或別些東西” ,不要聽他的話,除非這些錢是為「其他有需要的人」而要的(11:12) 。要知道,真先知是有權停留和被照顧的(13) ;但平信徒的客旅一定不能免費招待多過兩叁天(12:2) 。如果他想停留下來,則要作工求活……如果他拒絕如此,他是以基督作買賣的。(12:3-5)” (TNTC, Letters of John, 220-1)
稍眼看來,這些規條似有點苛刻,但卻反映出就是在使徒的時代,基督的愛心常有被利用的。雖然我們今日的時代與前不同,以上所列的原則今日仍有適用的,以至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得到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