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16-26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創世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雖然亞當和夏娃被逐出樂園,人類是否就完全與神隔絕呢?4:1-16給我們的答案是什麼?

(2) 我們在這小段讀到該隱的後裔和這些先祖的文化。從這小段,我們對當時世代的文化可有什麼了解?

(3) 請把23-2425-26節一起分析:

a. 後者與前者有什麼顯著的分別?

b. 兩者其實是亞當的兩個不同族譜,並活在兩個不同的社會中。這兩個族譜代表了人類兩個怎樣不同的文化?

c. 塞特的出生對亞當和夏娃有什麼意義?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一個沒有神的社會

聖經一開始就記載了神美麗的創造。當神按著自己的形像樣式造人作為創造的高潮時,聖經以「甚好」這句話來總結六日的創造。神所造的確是美麗、完美和充滿愛的世界。

人類的被造更是超奇的。神竟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他,更要他作朋友,叫他能認識祂和祂的美善。可惜,人類選擇偏行己路,不但破壞了神的形像,更引至全地也受了咒詛。然而神是憐憫的,更是長久忍耐的。祂沒有立刻毀滅世人,反而以慈憐相待,希望他們會回轉:「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5:45) 這一點在該隱的族譜中我們可以見得到。

雖然該隱的後裔沒有像塞特的後人一樣求告神,神仍然賜福給他們,讓他們繁殖,更產生了上古先進的文化:有工匠、有畜牧的,更有樂師(4:20-22)

但這先進的文化同時刻畫著情慾多妻的制度和強暴。拉麥更以此自誇(4:23-24) 。神的忍耐卻成為人放縱情慾的機會。但塞特的後裔卻不同,他們求告耶和華,過著絕然不同的生活,更有以諾與神同行。可惜,該隱的後裔的社會毫不受影響,反而假以時日,慢慢影響了塞特後人的社會。連「神的兒子」也「效法了這世界」,至終引至全人類被洪水所毀滅。

我們現在的世代與洪水的世代無異。像昔日一樣,神為這世代留存了像塞特後人一樣的「神的兒子」,就是你和我。神同樣盼望我們叫像該隱的後裔一般沒有神的世代回轉。我們是像塞特的後人,與世人一起吃喝玩樂呢?還是像挪亞一樣,與神同行?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5:1 – 3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在記述塞特的族譜時,聖經要再提到神的形像和樣式呢?

(2) 請把塞特的族譜和該隱的族譜作比較,看看記載中顯出什麼主要的分別?

(3) 以諾的生命顯然與眾不同,希伯來書11:5-6和猶大書14-15亦有提及:

a. 「與神同行」是什麼意思?

b. 以挪士豈不也求告神的名嗎?以諾與列祖的生命分別是什麼?

c. 按聖經所言,以諾的生命改變是何時發生的?與瑪土撒拉(其名之意是「為此而被差/sent」的降生可有關係嗎?(瑪土撒拉死時,剛好是洪水降臨那一年)

d. 以諾與神同行是否是在「獨自修行」呢?

e. 希伯來書11:6以以諾為例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既是如此,以諾的信是怎樣得神的喜悅呢?他信神要賞賜他什麼?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與神同行

在聖經中,敬畏神的人一般被形容為那些與神同行,或是行在神面前,或是跟從祂的人。我相信,神最終的心意是盼望我們能與祂同行的。

在舊約中,不少猶大王是被形容為行在神面前的,但卻不一定與神有朋友與朋友般的相交。希西家自言是行在神面前的,更以此作求醫治、得延長年日的根據。但在他得延長的年日中,卻帶來了猶大國無窮的禍患,因他在這段時間生了猶大國其中一個最不敬畏神的皇帝。其實,單行在神面前,可以是一個祇有對神生畏懼的生命,所帶來的會是像一般舊約百姓墨守誡命的宗教信仰,而不一定是與神有愛的關係的。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在耶穌時代,人與神的關係是以跟從耶穌,作祂的門徒為要。當時也真的有不少人作主的門徒;不少人更像彼得一樣捨棄了一切的跟從主:「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 (19:27) 這句話顯出,單單是跟從,可以是帶著責任感和有點勉強的感覺。

與神同行,像以諾和挪亞,就一定有朋友般、愛的關係了,是超越責任感和墨守規條的心態的。這正是為什麼以諾如此討神喜悅的原因,引至他被神接去了,不用見死。挪亞更討神喜悅到成為神與他立約的第一個人。(6:18)

我不是在低看畏懼神的重要性,我甚希望自己能更畏懼神。我也非貶低跟從主的必要性。但在行在主面前,在跟從主之餘,神確是更盼望我們能進到更認識祂的愛和愛祂的地步。(參約21:15-17)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6: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聖經中這一段是較難釋經的。但按傳統的解釋(亦是馬丁路得和加爾文所認同的) ,以上文下理而言,「神的兒子」是指塞特的後裔,而「人的女子」是指該隱的後裔。況且,洪水的審判是針對人,而非天使:

(1) 若是如此,「神的兒子」娶「人的女子」有何不對?(註:希伯來原文是刻畫出「看美貌/ saw…good…took」這幾個字。)

(2) 試把6:32:7作比較。你有何感想?

(3) 試就6:4-5之記載,描繪當時的世代。

(4) 與今日有異嗎?

(5) 細思6:6:這一節叫你怎樣的認識神?

(6) 祂對現今的世代感受又會是怎樣?

(7) 在你的生命中,有什麼地方是會叫神憂傷的呢?

(8) 神的「後悔」與人的「後悔」最重要的分別是什麼?

(9) 神既是全知的,為何仍會後悔?這叫我們對神的愛有什麼認識?

(10) 當時世界的罪惡已到「盡頭」。今日的世界又如何?為什麼?

(11) 挪亞和他的家人活在那時代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12)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看—美—取”

在形容洪水時代人的敗壞時,聖經是這樣描述的:「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6:2) 有一位解經家就指出,希伯來原文是突出了這三個字:「看取」

這三個字叫我想起古時羅馬的凱撒大帝:

在主前47年,凱撒大帝與當時懷孕的Cleopatra,打敗了Pontus Pharnaces 。他自稱在短短4小時內就捉到敵人。回到國中在向國議會的報告上,他自豪的寫著:veni, vidi, vici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意即「我來到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凱撒大帝的短短三句,句句刻劃了他的自大、不可一世的氣派。他以自己為無敵的,近乎神明一樣。

創世記這裡同樣用三個字來刻劃當時世人的目中無神、放縱情慾、狂傲的心態。

不論是凱撒大帝,是洪水時代的世人,或是今日的世代,都是一樣,其實人類沒有改變。

以凱撒大帝為例,他狂妄自大,以為自己是神,以為自己可以掌管自己的生命和命運。今日的人也是如此:不論是在政治上、在政府的運作上、在校園裡、在科學上、或是在商業社會裡,我們以為不用倚靠神就可以解決任何的問題,引進更完美的世界。若有人要把神帶進以上任何的一個範疇,就會遭到攻擊和反對。

又如昔日洪水的世代,人最終的追求是在乎尋找享樂,自我的滿足和放縱。這些追尋的最大敵人,就是神和那些堅持祂道德誡命的人。任何反對或攔阻他們「看取」的生活方式的人就被視為偽善,被視為有歧視之嫌。

誰知,自以為天下無敵的凱撒大帝,至終死在刺客的手上。昔日的友好Brutus更譏諷的說:「我來是要埋葬凱撒,不是來歌頌他!」所謂的豪情壯語就與他的生命一起,化為歷史陳蹟了。

那些古時「神的兒子」,也與他們「看取」豪放、縱慾的生活,被洪水一併的淹沒了。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6: 9-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挪亞被形容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是什麼意思?

(2) 挪亞能在這樣敗壞的世代中作完全人的秘訣是什麼呢?

(3) 這裡聖經三次重複用「敗壞/corrupted」來形容那世代,這形容是什麼意思?

(4) 神把要毀滅地上一切的計劃告訴挪亞,他會感到驚訝嗎?為什麼?如果你是挪亞,你的反應會是怎樣?(參彼後2:5)

(5) 要遵行建造方舟的吩咐談何容易,挪亞和家人會面對的挑戰包括什麼?

(6) 如果挪亞要抗議,他可有什麼理由?

(7) 6:18是聖經中第一次用「約/covenant」這字。按這段聖經,你可以為神與人所立的約下一個什麼定義?神的約與人間的約有何重要分別呢?

(8) 要完全的順服神,遵行這樣的吩咐不易。挪亞能如此行的原因是什麼?

(9) 「凡神所吩咐的,他都照樣行了。」(6:22) 今日可有神要你照樣行的吩咐嗎?請停下反思。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非我願去之地

我相信,讀到挪亞建造方舟的事蹟時,我們都會對他的順服敬佩得五體投地。大部份基督徒的順服,往往是一個過程。而神確是長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祂容讓我們在爭扎,在計算代價,至終走到完全順服的地步。對挪亞而言,一個人的順服,帶來了全人類生命的延續。更寶貴的是,也帶來了全人類救恩計劃的完成。我們的順服是同樣會帶來國度性的影響,更帶給神榮耀和稱讚的。今天,就讓我們用一點時間去思想以下這首感動了不少信徒,至終願意順服神的詩歌:

我所行走的路,引我更近天父,

雖然經過痛苦憂傷; 雖非我選之路,但我若走己路,

我會失去喜樂歡暢。

若我要得冠冕,要背負我十架,

雖非我願背的十架; 既然要賜給我,我願背負不怕,

為主的名負此十架。

救主在前引領,我願順服主命,

祂的慈愛向我顯明; 我心最高渴望,遠超世界之上,

只有順服我纔得勝。

副歌: 非我所願做之事,非我所願去之地,   因我不配選擇自己的路,

救主為我揀選,這是最好無比,

願主指引我去或留。

麥爾斯(C. Austin Miles, 1868-1946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7:1-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以為挪亞和家人用了多少時間去建造這足有20個足球場之大的方舟呢?

(2) 請用點時間去猜想這建築過程所包括的各方面。這有助我們對挪亞順服的了解。

(3) 方舟終於完成了。聖經有否告訴我們挪亞如何能在七天內把其他動物帶進方舟呢?

(4) 為何神要挪亞多帶潔淨的生物?(8:20)

(5) 神既給挪亞有潔淨和不潔淨的生物的啟示,為何神仍要留存不潔淨的生命呢?

(6) 當洪水「不知不覺」的臨到,世上的人正在作什麼?為甚麼他們不理會挪亞的警告?(見太24:37-39)

(7) 今日的生態與洪水的日子如何相似?

(8) 7:16告訴我們:「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裡頭。」挪亞方舟怎樣成為耶穌基督救恩的預表?

(9) 中文的「船」字,正如方舟一樣,內載一家八口。你認為單是巧合的嗎?為什麼?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挪亞方舟—是神的話或是神話?

多年來,挪亞方舟的記載遭到非常多的攻擊,但不少有科學訓練的基督徒卻尋找可靠的辯証。以下是其中一個網頁上可找到的一些資料:

Dr. Henry Morris1971年作出了初步有關方舟的穩定性的計算。及後,有航海工程師David Collins1977年進一步的計算,把方舟可能遇到的風浪也計算在內……特別把航海穩定四方面的原理都算在內。因方舟的門與水平線有相當的距離,和方舟有較低的地心吸力的中心點,風速會是沉船較大的力量。但Collins發現,就是遭到每小時210海哩的風速(即三倍颶風的時速) ,方舟在這四方面的原理中都顯得非常穩定……從他的計算所得,Collins的結論是挪亞方舟是非常的穩定,其實比今日船隻更穩定。原因是今日的船隻為要達到高速和活動性,往往犧牲了其穩定性……”這些數學的計算證明聖經洪水的記載是合理的,同時也肯定了聖經記載的真確性。」

摘譯自www.biblicalcreation.org

(註:若然你想找到其他有關洪水方面,科學印證的資料,可亦到www.answersingenesis.org網址溜覽。)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7:17 – 8:1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7:21告訴我們「凡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及所有的人都死了。」試在你的腦海中想像當時的境況。

(2) 有些人說,我們的神是甚殘酷的神。你會怎樣回答?(可參結18:23和彼後3:9)

(3) 請把7:248:1連起來讀。為何聖經說「神記念」?這是什麼意思?

(4) 挪亞在方舟一共多久?(7:118:13-14)

(5) 你曾遭遇到「心靈的黑夜」嗎?有多久是你以為是毫無光亮的呢?就在這些時刻,若你讀到8:1,可給你什麼安慰?

(6) 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方舟是停在亞拉臘山即位於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邊界之政治動盪,時有風暴的雪山上。你以為神想我們找到這方舟嗎?(參王下18:4和林後5:7)

(7) 這方舟的經歷叫挪亞與家人學了些什麼寶貴的功課?請試一一列出。

(8) 這經歷之後,他們就承擔什麼使命?

(9) 你又如何?這方舟的功課怎樣提醒我們有關我們的使命呢?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方舟的發現

在七十年代,我已遇到一些尋找挪亞方舟的報導,包括錄映帶在內。這些報導由以前俄國的皇帝所差派的軍隊,至配備較先進科學儀器的考古隊都有。

三十多年來,這方面的探討搜索得到更先進的科學儀器和方法的協助,如人造衛星之類等等,所得的結果是令人興奮的。但不知怎的,多年的發掘都遭上同一的命運:就是不論所得的證據如何的確鑿,都遭受到教內、教外激烈的反對。結果,所得的證據仍處於科學學術的邊緣。我不禁在想:原因何在呢?

我相信這不一定是撒但的作為,甚可能是神的意思。因為聖經早已告訴我們,我們的信,不是憑「眼見的」。若然是憑眼見的,能證明方舟的存在,甚至能克服種種的困難,使人人可到藏方舟處去訪問,豈不是人不能不信聖經的可靠,並信聖經的神嗎!但信神的存在與向基督耶穌認罪悔改是絕對兩回事。何況,若人能到訪、看到、摸到方舟,祇會叫方舟成為偶像,給人敬拜。

或許,我們應向希西家學個榜樣。與其好好保存在曠野神用來醫病的銅蛇,他竟然膽敢把這神聖的遺物打碎。原因是以色列人已把它變成了偶像,向銅蛇燒香。(王下18:4)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8:15-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挪亞是怎樣知道何時才可步出方舟的?真的是藉著多次放飛鳥的嘗試嗎?

(2) 在此,我們可以學個什麼功課?

(3) 腳一踏出方舟,挪亞所作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為何如此?

(4) 這祭真正「馨香」之處在乎什麼?

(5) 我們可以學個什麼功課,叫我們的生命也成為「馨香的祭」?

(6) 為何神在8:21-22的應許中,要加上括號中的說話?

(7) 8:22是神說出甚美麗的詩句。這詩句叫你發出什麼感恩的話?請寫下,作為你今日感恩的禱告。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守約的神

創世記6:18首次在聖經中使用「約」這字,清楚的把神形容為與人立約的神。神與人立的約與人與人之間所立的約是有很大的分別的。

一般人與人之間的約,特別是現代法律所承認的約,是有「付出/offer」、有「允付/acceptance」,加上「約因/consideration」才有效。若然立約的其中一方沒有履行他的承諾,這約就無效。換句話來說,約的施行是基於雙方的守約。

但神與人所立的約就不同了。首先,神總是主動要跟我們立約的那位。祂在立約時是知道我們靠著自己是沒有能力去履行我們的責任的。故此,神的約與我們是否配跟祂立約與否是無關的。

神的約是以我們的好處,能得祝福有關的。就像祂主動的要與挪亞立約,是要保存他一家八口的生命,藉此延續人類的歷史,更引至救贖人類的計劃得以實現。在創世記第九章神清楚說明我們稱為「挪亞的約/Noahic Covenant」的內容:神的「付出」是不再以洪水毀滅全地;而挪亞要履行的是藉著所獻的祭實行出來 (8:20) 這正合「約」這字在原文字根的意思:「主要是指切開 牲畜為二」(CBTEL, Vol. II, 543)

其實,神為亞當和夏娃預備皮衣時(3:21) ,已是主動立約的喻意,祇是神連人當履行的,就是獻上流血的祭,也代替人作了。及後在聖經中所記載的,無論是跟挪亞、亞伯拉罕、摩西或大衛所立的約,人在這些約中要履行的,不論是行割禮、守安息日或誡命,神早以預知人無力遵守。然而守約的神並不因此把約廢掉,反而繼續的主動代替人類履行祂的責任,甚至把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獻上成為流血、贖罪的祭,叫約能生效。

故此,「其實,神的約是無條件的,是一個應許,是單方面的施與恩惠的舉動。」(CBTEL, Vol. II, 544)

是的,神與我們立的全是恩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