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2:22-32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創世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雅各為何要「夜間起來」,把妻兒和所有送到雅博渡口另一邊?

(2) 為何他卻獨自一人留在原處?

(3) 在細讀這段經歷時,看看雅各以為那人是誰?為什麼?

a. 為何他要與那人摔跤?

b. 為何竟會整夜摔跤?

c. 為何他希罕這人的祝福?

d. 此舉表明他以為這人是誰?

(4) 雅各說:「我面對面見了神」,意即他知這人就是神:

a. 為何這人竟「勝不過他」?

b. 這人伸手一摸就叫雅各的腿瘸了。為何不早如此?

c. 最後這角力的勝利者是誰?

d. 為何神說:「你與神和人較力都得了勝」?

e. 不少學者看這角力是禱告經歷的生動描繪。若然,你可從雅各這經歷領會什麼有關禱告的功課?

(5) 雅各改名以色列:

a. 「雅各」是「腳跟」的意思 (Strong #3620) ,即跟從者,亦意味是死抓不放;「以色列」則是「與神較力」之意。更改名字表示什麼呢?

b. 神更說他「得了勝」。他豈不是被神扭瘸了腿嗎?何來得勝?這得勝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c. 「真是的得勝就是完全的被勝過」,你對這話同意嗎?為什麼?

(6) 這樣深刻的經歷怎樣預備雅各面對以掃和以後的日子?

(7) 雅各從此瘸了腿。這會成為他一生什麼提醒?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以色列—得勝者

雅各的名字是「腳跟」或「跟隨」之意,因他出生時手緊抓住哥哥的腳跟而得名。(25:26)

自出生後,雅各名乎其實的活出這樣的生命。在家他一直居次位,他的父親疼愛哥哥多於他;在周圍的人眼中,哥哥比他有用,能搜獵,煮野味更是能手。逃到舅父家中,他被待如僕人,連次位也沒有。

我們知道雅各為人安靜(25:27) 。這並不是說他就是個柔弱的人,甘願由人打臉的。他絕非是「門口地毯」,任人踐踏。他不但聰明,更是多計。他把握時機騙了哥哥長子的名份;更奪去他父親給長子的祝福。他極忍耐的等待時機向拉班報復。他更趁機乘妻子之間的妒忌,多納兩妾。他的一生就是這樣的與人較力,而且似乎次次至終得勝直到他要面對以掃和他的四百名大漢!

宣信博士說得對,在成聖的路上,特別在學習完全降服於神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需要遇見「危機」。

在以撒的家中,雅各沒有太多學習完全信靠神的機會。他是看到父親怎樣畏懼神的(31:42) ,但同時他也看見父親對哥哥的偏愛。他與神真正的接觸,要待他離家逃命的時候才開始。雖然在伯特利真的遇見了神,他仍繼續按著自己的性格,用自己的聰明和方法去與人較力。現在,快要面對以掃和他的四百名大漢,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以掃的對手,甚至妻兒的性命也難保。聖經說:「他甚懼怕。」(32:7) 他立刻想到用厚禮去軟化哥哥的心,同時把家人分成兩隊,希望總有一部份能逃脫。但這些計劃都不能叫他得著平安;就在為家人愁煩中,在夜間他獨自留在河邊。

雖然在形容他當晚的經歷時,聖經並沒有提到「禱告」這二字,但其實在當晚所發生的是聖經所記載中,除了主在客西馬尼園之外,一場最厲害的禱告掙扎。雅各在當晚是「面對面的」遇見了神。

是的,在他生命的危機中神向他顯現。一意識到這就是神,他就與祂較力,死抓不放,直到黎明。神當然比他強,祂容讓他去緊抓著祂,直到黎明時才摸他的大腿窩。

雅各一生與人較力,死抓不放。在此,他越是死抓著神,越是承認自己的不足,越知道自己沒有能力面對危機。如果他一早就放開神,他就是一早的決定要重靠自己。故此,他當晚的掙扎有點像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以禱告作為順服的過程。與神較力越久,他就越多的把自己放下。

神摸他的大腿窩是示意他的禱告蒙應允了。他得勝了。從今以後,他不用再與人較力了,因為他得勝了自己。從今以後,他只要看到自己的瘸腿時,就曉得自己已得著了神。這是他最大的勝利。

或許,這樣說是合宜的:「被神完全的勝過是我們真正的得勝。」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3:1-2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在與神較力的經歷後,你會以為雅各一定改變他預備面對以掃的心態;結果如何?

(2) 他在3:1-3在作什麼?

(3) 為何把拉結和約瑟放到最後?

(4) 雅各有從昨夜與神較力的經歷學到功課嗎?

(5) 以掃結果怎樣對待雅各?你對以掃有什麼評價?二人誰更義?

(6) 雅各怎樣稱呼以掃?以掃又怎樣稱呼雅各?從二人我們可以學到「和好」什麼功課?

(7) 解經家Waltke33:11節說:「雅各要哥哥收下他的禮物。「禮物」這字的希伯來原文與27:35-36雅各所騙得來的「祝福」同字。」以掃收了這「禮物」有什麼重要意思?

(8) 為何以掃想留下幾個人陪同雅各?雅各為何拒絕?

a. 雅各結果有否去到西珥?(西珥結果成為以東人、即以掃的後人的國土。)

b. 為什麼?

(9) 雅各選擇定居那處?(何以見得他是定居呢?)

(10) 為何他不回到遇見神的伯特利呢?

(11) 他稱所建的壇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12)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成聖之路

昨天我提到宣信博士所言:危機往往是通到成聖之路所需要的。這不是說,危機過後,我們就達到終點。這成聖之路仍是一個過程。雅各是最好的例子。

雅博渡口的經歷誠然是他與神的關係的轉捩點,引至他立壇,公開的承認祂為「神、以色列的神」。是以色列人正式以耶和華為他們獨一的神的開始。

但是,他能真正和全然的在凡事上信靠神,仍需要走一段很長的路。就像他剛在雅博渡口清晰的經歷神後,既得著神親自的祝福,甚至連名字也被更改了,但在立刻重新面對危機時,他怎樣做呢?我們總以為他會改變了,誰知一點也沒有。真是「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他立刻的打回原形,倚靠著自己的聰明和方法!

最可憐的是他把家人分隊時所顯出的心態。明顯的他在想:如果以掃的400人殺到,就讓妾侍和她們的兒女死先,然後是利亞一家,或許拉結和約瑟可以有時間逃脫,因為他們是在最後頭。

如果我是流便、西緬和利未,我就知道父親是多麼的愛我呢!無怪,他們如此痛恨約瑟!

結果怎樣?以掃的真情擁抱,不單叫雅各流淚,更應叫他羞愧!

我覺得以掃此舉比雅各為義。同時,雅各卻因而學到極重要的功課:神是聽禱告的神是可以完全信靠的。故此,這章聖經合適地以雅各築壇,稱神為以色列的神作結束。雅各的信心確實成長了。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4:1-31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示劍所犯的是什麼罪?在要求娶底拿的時候,底拿在那裡?(34:26)

(2) 底拿「出去」作什麼?與「那地女子」往來是否合宜?(當然,我們絕不能把錯放在受害者的身上)

(3) 她的兄弟們「忿恨、十分惱怒」,是否合理

(4) 34:8-10為要平忿,哈抹向雅各在作出什麼提議

a. 這提議是否公平?

b. 為什麼在屬靈的層面是不能接納的呢

(5) 雅各的兒子們作出報復的詭計

a. 這樣的報復對嗎?

b. 為什麼?

(6) 若果你是西緬和利未,你會怎樣作?

(7) 按申命記22:28,他們應該怎樣作?(當然,那時尚未有申命記)

(8) 雅各最後怎樣責備二人?他的責備對嗎?為什麼

(9) 二人的回答又是怎樣?他們是否為所作的後悔?

(10) 請再讀申命記22:23-29對強姦罪的處理。你有什麼感想或回應?你了解摩西律法處理這罪的原委嗎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緘默是罪

創世記第34章英文NIV譯本的標題是:「雅各家的罪」。究竟他們犯了什麼罪?為什麼是全家的罪呢?

古時近東的人對強姦的罪看得特別的嚴重,這是對的。聖經在某些情形下對強姦的罪也頒佈死的刑罰,不過是限於那犯罪的人。(22: 25-28)

但雅各的兒子們卻在憤怒填胸之下,殺了全城的男子,連無辜的也殺了。這是謀殺。

雅各得悉後,怎樣指責他們呢?「你們連累了我」(34:30) 。他並沒有責備他們殺死無辜的罪;他只關心自己被連累了。他更沒有想到他們其實得罪了神。他這樣的待兒子,就連比以利這胡塗祭司也不如。至少以利會這樣勸導他的兒子:「人若得罪耶和華,誰能為他祈求呢?」(撒上2:25)

雅各的兒子,特別是西緬和利未,為甚麼會變得如此殘暴?這誠然是受迦南地的文化所影響的,我們知道他們的父親,甚至祖父都是文靜的人。他們不是在家中學到的。但同時,他們在家中也沒有接受到道德和屬靈的教導。雅各在此沒有用道德和神的角度來指責他們這嚴重的罪行,就繼續的助長兒女德行的腐敗,甚至引至後來流便竟與父親的妾行姦淫。雅各也是緘默無聲。(35:22)

最後,他們的罪行升級到一個地步,連自己的弟弟約瑟也想殺害這些都是與雅各的緘默有關的。

安靜故然是美德。先知以西結似乎也是一個安靜的人,但神卻提醒他:「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戒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3:18)

是的,在此情此景,緘默是罪!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5: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記得雅各在28:20-22向神所許的願包括些什麼嗎?現在,他是在什麼境況下才想到要回伯特利?

(2) 你有否向神許過願、作過承諾而尚未履行的?

(3) 為何雅各在此時才要兒女除掉外邦的神像?

(4) 更換衣裳和除掉耳環的原因何在?

(5) 這一切行動的總意是什麼?特別在這時刻的重要性又是什麼?

(6) 我們可以從這裡學什麼功課?

(7) 神怎樣賞賜雅各這行動?(35:5)

(8) 當雅各決定按從前所許的願回伯特利後,神再次向他顯現,並重申前約。請留意:

a. 就在此時,他的名和伯特利的名才正式被堅立;

b. 神在重申前約時:

i. 祂怎樣自稱?何故?

ii. 這約的那部份是創世記第一章的回應?有什麼特別意義?

iii. 除得多國之民的應許,尚有什麼是前約沒有提到的?

iv. 現在提到賜地有何重要性?

(9) 這裡提到利百加的奶母之死,聖經卻不提及利百加的死,這似乎意味著她已在此之前離世,沒有再見到所愛的兒子一面。請稍停片時,思想她的生平。你可以怎樣形容利百加的一生,她留給後世什麼產業?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利百加

想到利百加時,我不禁想到華人教會中不少年老的姊妹。她們都像我母親一樣,在傳統拜神、拜祖宗的家庭長大;父親不但是信多神,更是多妻的。他們不知道是有幾多個千年的拜祖先和偶像的習慣。按常理,她們是沒有可能認識耶穌的。我母親在電話公司作接線生時認識了我父親,嫁入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基督教家庭中。我母親似乎立刻的、全然的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雖然到晚年才真正清楚救恩。這豈不是全是神的恩典嗎?

利百加生長於拜多神之地,她的家庭也是如此。(拉班的名字相信與當地所拜的月亮神有關) 。當時,創造天地的神(El) 只是當地的所拜的眾神之一而已。但當她遇到亞伯拉罕的僕人之後,一切都改變。她有機會聽到僕人是如何奇妙的被神(El) 帶領到她的家、遇到她更是因為神應允他禱告的結果、更聽到他談到神如何祝福和揀選亞伯拉罕,和神給予亞伯拉罕的應許等等事蹟。她越聽越感興奮。無怪,要她選擇去留是如此容易的決定她立刻願意跟隨這陌生人,跑到陌生的地,嫁給陌生的男子。這豈不是信心的行為嗎?

她立刻的信心帶來了立刻的果效。她的丈夫立刻的愛上她,更是一生祇愛她一人,單有她一個妻子。這是那時代所罕有的。我相信他們的愛是相方的,以至利百加能成為以撒喪母之後的安慰。

最叫我印象深刻的,是利百加在腹中的胎兒相爭時,曉得主動的向神求問的事。聖經沒有記載亞伯拉罕和以撒主動的求問神。這顯示她與神的關係不是消極或被動的。無怪,雖然她不能生育達二十年之久,她並沒有像撒拉那樣自作主張。這也是她信心的表現!

當然,她也有軟弱的地方。明顯的是以撒的偏心弄成兄弟相爭,但始終是利百加的主意叫雅各去欺騙她的丈夫那位專一愛她的丈夫。但此舉與她深信神對她親口說的應許:「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有多少關係,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相信多少是有關的,不過這不是說她就可以用欺騙來成就神的旨意。

或許因這錯,她的離世並沒有被聖經記念。但她至終是與丈夫、甚至亞伯拉罕和撒拉同葬在一處(49:31) 。這是這信心的女兒合適的賞賜。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5:16-2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拉結的死叫人惋惜:

a. 當致終能生育時,她感謝神除去她的羞恥,並為兒子起名約瑟,是希望再能生子(30:24)

b. 現在所望得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亡;

c. 她的哀傷藉兒子的名「便俄尼」表達出來;

d. 她的哀傷在靈意上延續到耶穌基督的出生(見太2:18)

e. 由始至終,她是雅各的至愛!

請稍停,細思她的一生。你可以怎樣形容拉結的一生?她留給後世什麼產業?

(2) 雅各為何要改「便俄尼」名為「便雅憫」(即我右手的兒子) ?這可表明他怎樣處理至愛的死亡?你可以想到歷史上那兩個從便雅憫而出的重要人物嗎?(參撒上10:21;腓3:5)

(3) 在以得臺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反映到雅各的兒女們的屬靈情況是怎樣的?

(4) 雅各如何處理這大惡?

(5) 他應如何處理?

(6) 如果說:雅各應對家庭的屬靈光景負責任,你說對嗎?為什麼?

(7) 我們讀到雅各首三個兒子的大惡(此處的流便、上一章的西緬與利未) ,他們能否承繼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作為這約的延續人呢?

(8) 終於雅各得見父面,以撒終能活到見兒子雅各和孫兒。聖經說:「以撒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請稍停,細思他的一生。你可以怎樣形容以撒的一生?他留給後世什麼產業?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年紀老邁、日子滿足

在思想以撒的一生時,我讀到以下的文章,願在此與你分享:

「以撒這溫柔和盡責的兒子,貞忠和不變的丈夫;但同時是變成一個叫家庭沒有紀律的父親。如果他的生命有什麼突出之處,他的環境沒有讓它顯露出來。他似乎不是一個愛動的人,卻是一位曾經歷苦難的人。在苦難中他不用自己的力量來得解救:從小他遭到以實瑪利的取笑;也遭到摩利亞山上險被活活獻祭的危險;及後遭非利士人的壓迫和雅各的欺騙。但每次的苦難都有神大小恩惠的干預,而他刻意的以天上應許的承繼人的平靜和尊嚴來面對苦難,沒有作出與這身份不相稱的行為。

他沒有暴戾的性情,反而是滿有愛心、溫柔、和持續的深度。因此,他為喪母而深深哀悼,直至娶妻為止。他養育兩個兒子直到他們過了成長的年齡;不論是因以掃的婚姻所帶來的憂愁,或是雅各欺騙所帶來的愁煩,都不能叫父子親情受到損害。他一生無過的獨處一定與他敬虔的操練有關這都在利百加的不育上顯出來(25:21) ,也在他與神在基拉耳和別是巴的對話中,並在他嚴肅的祝福兒子和拒絕更改中顯出來。

從世人的角度,他的生平可能是被動、平凡和沒有成果的。但他無詭詐的年日、禱告、恩慈的舉動和在田園生活中每日獻上的感恩,雖然談不上有歷史記錄的價值,卻是不容忽視的。他的性格雖然不一定對當時和後世有什麼重大的影響,但卻得到他同世的人的尊敬和仰慕。他的名更是世代與亞伯拉罕和雅名連在一起,連後期的埃及術士在Origen的年代也利用他的名字(Contra Celsum, I, 22) 來趕遂污鬼(comp. Gen 31: 42, 53)

如果亞伯拉罕創業、動盪的生命蓋過他早期子孫的歷史;如果雅各是屬於小心、營商、怕事的話;以撒就代表了二人中間的時段,在與列邦隔離下,靜享肥美的應許之地了。」

(摘譯自COBYRL, Vol. IV, p. 669)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6:1-1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聖經如此長篇幅的記載以掃(即以東)這不被揀選的人的家譜?這與申命記23:7的話有關嗎?

此處以掃妻子的名字似與26:3428:9有出入。這可能是以掃為要討父親的喜悅,後來給妻子改名!事實上,神亦賜福他成為大國(即以東);得享與雅各可相比的財富;但至終,他的後裔要服事雅各的後裔!

(2) 似乎在雅各回歸時,以掃身處在迦南和西珥兩地。現在雅各居住在他的北面,越來越昌盛,他就離開迦南(應許之地),定居南面的西珥。解經家有說他不看重應許地,也有說是他已知自己並非承受應許者,就不願與雅各相爭。以創世記對他的描述,你以為那一看法是對的呢?

(3) 以掃的孫兒是先以「以掃的妻子的子孫」作排列,然後以別一個身份再被列出來。那是什麼身份?這樣依次的排列有何用意?

(4) 聖經多次論到以東是雅各的兄弟。在這族譜中,你有留意到他的孫子中出了一個以色列人的死敵,是神命令以色列要滅絕的嗎?他是誰?是誰的兒子?(參出17:16、撒上15:2-3)

(5)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以掃—世上短瞬的榮耀

以色列的列祖逐個的消失在歷史中。以掃最後一次被提到是在這一章(創世記36章),不過他的族譜卻佔了極長的篇幅。老實說,我喜歡他的性格多於雅各他是何等寬容的人。但是,我們要較全面的去衡量一個人,以下是加爾文對他相當中肯的評價:

「以掃雖然在神的眼中是教會的局外人;但因著是以撒的兒子,他亦蒙短暫的福氣。摩西(在此) 記念他的家族,並用相當長的篇幅來記錄他的後代。這記錄類似喪禮的「述史」。雖然以掃藉著他的後裔成為顯赫的族群,但是像泡影一般,與世上的人物一樣,迅即消失了。正如我先前論到其他不屬神的國家一樣,以掃在此祇不過在舞台中被高舉。但因為在神的國度裡不能佔永久的一席,所給予他的光彩也是很快的消散,所得的光輝亦如舞台上的一幕已成過去。聖靈命定以撒給以掃的預言不會落空,但這預言的應驗很快像被被帕子遮蓋,我們的眼目便被轉移到雅各的家族身上。對,以掃藉著三個妻妾所生的兒子亦有神福氣的彰顯,但神卻非因而允許多妻或輕看人不潔的情慾;但讓我們領會到神的美善是與世上的常理不同,叫罪惡的開始也可以有好的結果。」

(摘譯自Calvins Commentaries, Vol. 1, p.252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36:20-4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聖經繼續列出何利人的族譜,是以掃家尚未南遷那地的情況。及後,以掃的後人不是把他們逐去,就是藉婚姻同化了他們,以至後來「西珥」是以東另外的一個名字。這固然不屬以色列的族譜,但不妨也

(1) 把這段分成小段

(2) 為每小段定分題

(3) 我們怎知何利是早過以掃的呢?

(4) 在列出何利的族長外,31-3940-43又列出些什麼人?

(5) 以掃家竟能「取替」何利家,證明了什麼?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

靈修默想小篇
千古保障

創世記36:43是創世記最後一次提到以掃的。他的族譜雖然顯赫,但在神的救恩計劃中再沒有地位了,就像歷代顯赫的人物一樣,成為了過去。今天就讓我藉著Isaac Watts的「千古保障」的詩詞來思想神才是永恆的。這詩歌在Sir Winston Churchill的喪禮被採用。

1. 上帝是人千古保障,是人將來希望, 是人居所,抵禦風雨,是人永久家鄉。

2. 在主寶座蔭庇之下, 聖徒一向安居;

惟賴神臂威權保護,永遠平安無慮。

3. 山川尚未發現之時,星球未結之先,

遠自太初,便有神在,永在無窮盡年。

4. 在神眼中,億千萬年,恍若人間隔宿;

恍若初聞子夜鐘聲,轉瞬東方日出。

5. 時間正似大江流水,浪淘萬象眾生,

轉瞬飛逝,恍若夢境,朝來不留餘痕。

6. 上帝是人千古保障,是人將來希望, 是人居所,抵禦風雨,是人永久家鄉。阿們。

(Isaac Watts, 1674-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