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3:16-34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創世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雅各的眾子未能立刻得到父親同意帶便雅憫去埃及,這正好給約瑟充份的時間來思想他的對策。這一次他對兄弟的接待與上一次有什麼分別?為何如此?

(2) 兄弟們怎樣猜度約瑟的用心?為何如此?

(3) 他們主動向家宰承認銀子仍在口袋裡後,得到什麼回答?為何家宰會提到他們和他們父親的神?(「放心」原文是shalom/平安)

(4) 不曉得西緬在再見兄弟時會否問:「為什麼耽擱這樣久?」你以為他真的相信兄弟們會回來贖他嗎?

(5) 現在,約瑟的那一個夢得到實現呢?

(6) 約瑟再見他們的面時,第一句問話是什麼?他真的能忘記父親的全家嗎?(41:51)

(7) 約瑟離家時祇有十七歲,在三十歲時得升高職。旱災在七年豐年後開始了大概兩年。故此他現時大概有四十歲吧。那麼便雅憫呢?約瑟最後一次見他面時,他有多大?

(8) 這是約瑟第二次退去哭泣的。第一次是什麼時候?我們因此可以了解他的內心多少?

(9) 埃及人當然知道約瑟是希伯來人。為何他們沒有因約瑟而改變他們的歧視?如果你是約瑟,你會有何感受?

(10) 雖然是被歧視,這歧視對以色列人在以後430年停留在埃及有什麼好處?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叫屬神的人得益處

聖經在記載以色列眾子到埃及的事蹟時,多次的提到埃及人厭惡牧羊的,和希伯來人。聖經記載以色列的眾子到埃及的事蹟時,多次提到埃及人厭惡牧羊的和希伯來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的埃及常遭受由東面而來的遊牧民族的襲擊。這些民族不論在文化上、學術上都是不及埃及的。(這有點像我們漢族以前歧視化外的民族一樣。) 奇怪的是,法老現在竟提升一個化外人,這樣的一個希伯來的奴隸,成為代表他統治國家。不但如此,更把一塊肥美的地土賜給他的家人。不過當時雅各一家祇有七十多人,是不太起眼的。

雖然宮中的埃及人是伏在這化外人的掌管下,他們對希伯來人的歧視一點也沒有改變。問題是:為何神揀選用這歧視祂的百姓的埃及,作為他們打後430年的居所呢?這正正顯出神的智慧!

埃及人是泛神主義的民族。從「十災」的事蹟,我們知道他們是什麼也拜的。雖然約瑟被法老賜一位埃及的妻子,我們在讀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是嚴謹的守住了他們獨有的文化和一神的觀念。似乎鮮有以色列人娶埃及女子為妻的。在430年這麼長的年日仍能如此是不可思議的,相信這都與埃及人的歧視和不願與希伯來人交往有關。

保羅說得對,「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8:28) 這是你和我可以從個人的經歷中證明的。我們有時清楚知道這條道路是神引領的,但卻不明白為何滿有挑戰和難處。其實,重要的是,我們的心實在知道是神的引領便足夠了。我們可以安然的信靠神的智慧和用心,知道至終萬事真的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4:1-3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以為家宰曉得約瑟在作什麼事嗎?

(2) 上一次這些兄長除掉他們父親的至愛兒子是因妒忌而存心傷害約瑟和雅各的。現在,約瑟藉著囚禁便雅憫是要怎樣教訓他們?

(3) 猶大在向約瑟分訴和求情時,是擔任了什麼角色?

(4) 猶大在此怎樣成為基督的預表呢?

(5) 藉著這樣的留難他們,約瑟怎樣叫猶大和眾長兄面對他們以前的罪呢?(猶大在此提到父親14次之多。)

(6) 在猶大這情詞迫切的懇求中,他似乎把過往的事情中最重要的一環畧過?對嗎?

(7) 你以為他們到此時深深知罪嗎?你以為他們現在已真實的認罪了嗎?

(8) 如果你是約瑟,在仍沒有聽到他們承認賣他的罪時,你會怎樣作?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人是可以被改變的

讀到創世記的末段有關神怎樣慢慢的、忍耐的改變雅各這個一團糟的家庭時,叫我有些驚訝。

雅各因著偏愛拉結和她所生的,不但導致兄弟的不和,更可能導致兒子們過不道德和兇殘的生活。如果我們是雅各家的鄰居,肯定會禁止孩子們接近雅各的兒子們,避之則吉也!他們要賣約瑟為奴時,相信他們不但是要傷害約瑟,更是要傷害父親,因為這是對父親的偏愛最佳的報復。換言之,父子之間早已沒有愛的存在了。

當我們繼續的讀到故事進一步的發展時,就看到神怎樣著重約瑟給他們的教訓,慢慢的叫他們良心發現,甚至願意承認他們的罪(42:21) 。現在他們不得不在約瑟面前面對自己的罪,更要作悔改的抉擇:是否要像以前一樣乘機把這父親所偏愛的便雅憫幹掉,再次傷父親的心呢?

如果他們對便雅憫和父親仍心懷以前的毒恨,這真是個良機,因為這埃及的首領豈不是單要便雅憫承擔偷杯之罪嗎?過往的一切仇恨可以一次過的解決了!

但他們確實悔改了。所以猶大作為眾兄弟的代表,向約瑟表示眾人都願意同作奴隸,一同承擔這罪 (44:16) 。這改變實在不簡單,那曾賣弟弟為奴的,現在都甘願為奴!

在猶大冗長的求情中,他提到父親一共有14次之多,可見他實在是為父親之故,苦苦的哀求。這改變實在也不簡單。那存心要傷害不愛自己的父親的,現在竟是全力的要保護父親不至受傷害!

一個原本是四分五裂的家,現在是破鏡重圓了。如果一個像雅各家這樣破碎的家庭,在神的手中也可以復和,那麼,在基督裡,你和我破碎的家也是可以重圓的。因為「因祂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祂是我們的平安),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2:14)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5: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昨天,我們思想到「如果你是約瑟,在仍沒有聽到他們承認賣他的罪時,你會怎樣作?」約瑟有否當面指出他們的罪,要他們正視呢?

(2) 為何約瑟突然放聲大哭?

(3) 為何他重複的問父親還在嗎?

(4) 如果你是兄長之一,聽到「我是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時,你的第一個感受或思想會是什麼?

(5) 約瑟所說的話怎樣叫你知道,他確實已完全的饒恕了他的哥哥們呢?

(6) 你認為約瑟能完全饒恕他們的鑰匙(或主因) 是什麼?

(7) 我們可以從約瑟身上怎樣學到饒恕的功課呢?

(8) 你今日有對某() 人仍存不能饒恕的心嗎?

(9) 你怎樣才可以完全饒恕他() 呢?

(10) 在約瑟所說的話中,那一句叫你最受感動?

(11) 在約瑟的行動中,那一動作叫你最受感動?

(12) 為何約瑟覺得需要費這麼多唇舌去說服雅各,他才會下到埃及呢?

(1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完全的饒恕

雖然猶大在代表眾兄弟向約瑟求情時,表明了他們確實在心態上有所改變,但似乎他們的悔改尚未完全,因為他們在約瑟前尚未承擔他們對賣約瑟的罪。當他們提到便雅憫的親兄時,祇說:「他哥哥死了」(44:20) 。他們在42:21彼此承認賣弟是罪,並不是向約瑟認罪,因為他們根本不曉得約瑟是聽得懂他們的對話的。到此為止,聖經也沒有記載他們有直接向約瑟認錯。

對約瑟而言,他們並不願掉下便雅憫,且真正的關心父親,這些的改變已足以叫他完全的饒恕他們。雖然過往的傷痛是深的,深到一個地步他要決意忘掉父家 (41:51) ,現在他卻有力量面對他的過往,因為他的眼目已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神的身上去:

- 他能夠由自憐轉移到憐憫那傷害他的:「因為還有五年的饑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屬,並一切所有的,都敗落了(45:11)

- 他能夠由自己的角度轉移到神的角度:「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45:8)

- 他由看自己為受害者轉移看到自己是神計劃的工具:「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45:5)

讀到約瑟說:「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時,我知道他的饒恕是徹底的了。他竟然關心哥哥們是否能自我饒恕!

約瑟被迫與深愛的父親分離達十三年之久,其間他所受的羞辱、被譭謗、被下獄、沒有重得自由的希望、更沒有重返家鄉的希望,這傷痛是何等的大!這傷痕是何等的深!這十三年的生活被莫明不解和憤慨所填滿,他是活在最苦惱的光景中。他不但是被牢獄所囚困,更是被不能饒恕和憤慨的心所囚困!

突然之間,在絕對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與哥哥們第一次的重逢,使他沒有選擇地面對他以為早已埋掉的過往。其實,沒有人能真正埋掉他的過往的。往事常常會在我們毫無準備下重現的。惟有當我們正面的面對過往,而且達到完全的饒恕時,我們才真的得到釋放。

現在,約瑟真的正面的面對他的過往:就是把它帶到神的面前,嘗試從神的角度去看,把目光放在神在這些經歷中所顯的恩惠,從神的手中接受這事實,更為這傷痛的過往獻上感恩。

結果,約瑟能夠從自憐中走出來,並且憐憫那傷害他的人。這是能完全和真正饒恕的鑰匙。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5:16-2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法老對約瑟與兄弟重逢有什麼反應?

(2) 法老的回應在那方面是額外的厚待他們?

(3) 你對法老的反應感到希奇嗎?為什麼?

(4) 約瑟對便雅憫的優待是否合宜呢?為什麼?

(5) 約瑟為何吩咐他們不要在路上相爭?你以為他們會為什麼事吵起來呢?

(6) 你以為他們會告訴父親約瑟之會在埃及的真相嗎?

(7) 雅各為約瑟的失喪哀傷了22年。是誰之過?

(8) 這個紛亂的家庭竟至終有這奇妙的結局,你對神的恩典有什麼更深的領會?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奇妙的恩典

當我們思想雅各的破碎家庭在神的憐憫和恩典中慢慢的被重修,我邀請你用以下較新的一首詩歌思想神「奇妙的恩典」:

奇妙恩典

賜我所不配恩典

酬基督所付上

使我釋放。

奇妙恩典

給予我改變時間

洗淨我的過往

遮蓋罪痕

故我將一切

全放祂足前

那位愛我的、奇妙的救主!

奇妙的愛

至死也不肯改變

呼出最後的氣

使我得赦

奇妙的愛

粉碎一切的鎖鏈

使我們重得生命

得著釋放

故我將一切

全放祂足前

那位愛我的、奇妙的救主!

(譯自 John PantryWonderful Grace)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6:1-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雖然雅各已被神改名為以色列,似乎聖經仍多稱他的舊名。但這章的第一節,他被稱為以色列。這對他在此時此地,在別是巴向「他父親的神」獻祭,有什麼特別意義?(可參21:33; 22:1926: 32-33; 28:10)

(2) 為何神會在此刻揀選向以色列顯現?

a. 以色列害怕什麼?

b. 神給他什麼應許?

c. 為何特別提到「也必定帶你上來」?

d. 這些應許對他有何意義?

(註:這是神向列祖顯現的最後一次神再一次顯現時是向摩西說話。)

(3) 請細思第五節中,雅各和以色列兩名字的使用,看看個中的重要性和意義。

(4) 聖經一貫以下埃及為沒有信心的表現,但這一次卻是神親自的吩咐和親手的引導。這有什麼歷史和屬靈方面的重大意義?

(5) 如果你按這段經文所載的數字,是不容易算到七十人的總和的。解經家一致認為七十是完整的意思。如果是這樣,以色列一家進埃及的歷史有什麼完整之處呢?

(註:司提反在使徒行傳7:14,按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算出75人。)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的作為不可測

在舊約裡每當神的兒女離開應許地到埃及去或求助於埃及都是缺乏信心的行為。亞伯拉罕避飢荒往埃及去,明顯是沒有求問過神,結果差點帶來災禍,使神的應許差點落空(創12:10)。為要防範以撒步其父的後塵,神就先向他顯現,告誡他不要因飢荒而下埃及去(26:2)。神要他「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

在隨後的歷史中也是一樣。甚至向埃及求助也是缺乏信心的表現(賽30:2)。然而,雅各和他的全家遷居埃及不單是神所同意的,並且由始至終都是神所策劃的。反是雅各不想動身(也許他從以撒和亞伯拉罕身上學到功課),神就向他顯現,叫他放心去,並且保證「必定帶你上來」(46:4)。換言之,雅各遷居是信心和順服的行動。

在這裡我們要學的功課是:不要將神困在一個箱子裡,困在我們的思維中。祂的道路、祂的意念都比我們的高(賽55:9)。故此,當別人的行為看似是缺乏信心或自負時,我們不要太快下判語。同時我們也不該借「神的旨意」為名來行自己想做的事。不過,當我們的心是清潔的,並確實相信我們的異象或意願是從神來的,我們就該放膽,憑信有所行動,縱使別人不同意和懷疑我們的動機。在這方面克理威廉是個好例子。儘管受到經驗老到的教會人士的譏笑,他服從神的呼召到印度去宣教。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6:28 – 47: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什麼雅各專先派猶大作代表去見約瑟?

(2) 約瑟可能一直不相信哥哥們的說話,現在親眼看見父親尚在,他立刻怎樣做?二人所流的是什麼眼淚?

(3) 既然埃及人厭惡牧羊的,為何約瑟仍直稟告法老?為何更教導兄弟們作同樣的直稟?

(4) 這樣的直稟和繼續牧羊為他們日後的職業有何重大的原因和好處?

(5) 法老果真如約瑟所料,問他們以何事為業,是出於什麼原因?可有政治的因素嗎?

(6) 從他們的回答,你有否看到他們怎樣更叫法老放心呢?

(7) 他們這一住就「寄居」了多少年?(參出12:40)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雖然聖經描繪法老和約瑟的交情是完全信任和融洽的,常理卻使我們想到以約瑟的希伯來背景,竟然獲得極高的官位和權勢,宮內的埃及官員必會候機來攻擊約瑟的任何錯處,特別要抹黑他的品格。我相信約瑟是意識到這政治上的權力鬥爭的。約瑟小心翼翼地只挑選五個哥哥去見法老,並詳細教導他們對法老該說些什麼話,就解釋了這一點。

明顯地約瑟不單清楚知道埃及人(包括法老)厭惡「所有牧羊人」,他也顧慮到不知法老對自己家族是以牧養為業的事實有何反應。不過,他不想隱瞞事實,不想用別些詞句來掩飾他們的職業。他定意向法老絕對誠實。不但如此,他也不要他的哥哥們向法老說謊,囑咐他們要說真話。他知道他的哥哥們慣於欺騙人。他不要他們說謊,因他是個誠實正直人。

我相信正是因這品格,他博得法老的絕對信任。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創世記47:7-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法老既是一國之君,也是他們的恩人,為何反而是雅各給他祝福呢?這怎樣應驗神在第12章向亞伯拉罕的應許?

(2) 在回答法老對年紀的問題時,雅各用了好幾個特別的字,是值得我們逐一細思個中的意義的:

a. 他指他在世是「寄居」的

a. 他已活到130歲了,為何仍說自己的年日是少的?

b. 又為何說是苦的呢?(他豈不是極富有嗎?)

c. 為何又說不及列祖呢?

(3) 如果要你回答同樣的問題,按雅各的角度,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4) 那與雅各的回答有什麼不同之處?

(5) 當埃及全地都絕糧,人都餓昏時,以色列全家因約瑟之故得溫飽:

a. 一般的埃及人會對這些他們厭惡的希伯來人有什麼感受?

b. 你可以看到神的主權和恩慈在以色列的身上嗎?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

靈修默想小篇
我們的寄居人生

從希伯來書11章我們得知列祖怎樣看他們在世的生活。普遍來說他們都比我們更長壽。然而希伯來書11章告訴我們,他們其實活在地上如客旅,是在異地寄居的。他們都盼望著那永恆的家鄉。

讀到雅各的一生,我們往往不會樹立他在信心偉人的行列內,因為他大部份的人生都以欺騙過活,並非是他的兒女們的好榜樣。不過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在謁見法老時,想不到他表達了與亞伯拉罕和以撒相同的人生觀。他兩次用「寄居」來形容他的一生:「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130歲,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日子」(創47: 9) 寄居這詞是短暫的意思。

究竟、他最後是怎樣得到這人生觀的呢?也許我們從他回答法老的話中得到答案。

他形容自己的年日短少。其實130歲不算短少了,我們不要忘記他還活多好些年頭。也許雅各並非指著自己肉身在世的年日而言,乃是指著那真正活得有意義的年日;那真正按著神在他生命中的旨意而活的年日;那被神算為為神的國度而活並得獎賞的年日。

對,若這些都是他所指的年日,我們就不得不同意他的說法了。

同時他也提到他的年日是苦的。這一點我們也會同意。因為他只有在年輕時享受愛寵、無憂無慮,活在父親敬虔的榜樣下。以撒終身忠於自己的妻子,這在當時的世代是稀有的。他也曾親口見證父親是敬畏神的(31:42)而自從他從父親處騙取了哥哥的祝福後,一切都逆轉走下坡了。

他逃亡並活在舅父拉班的擺佈下長達廿年(31:38)。在這些日子裡他活得像個奴隸;舅父是他的苛刻主人,他實在是苦的!

他最後用計逃離拉班的制抓,以自由身生活,並擁有大量財富,然而財富並不帶給他平安。他自己的生平是個例證:他無法管教自己的兒女;除了拉結所生的兒子外,他明顯地不關心其他的兒女,以致引來家庭內的爭鬥、暴行和不道德的事。家中毫無平安可言,他祇能怪責自己。因自己的過錯,引至他失去最愛的約瑟,付上沈重的代價,悲慘地為以為已死的約瑟哀悼了22年。對,他大部份的人生是苦的,沒有平安,主要只有爭鬥。若不是因約瑟和神「嚴厲的憐憫」,他的一生會繼續的苦下去。然而靠著神的恩典,藉著約瑟,他的兒子們都悔改了,甚至學會照顧他。更重要的是,藉著約瑟和神的恩典,他最終學會信靠神,並且盼望那天上的家鄉,體會今世是個寄居的人生。

這個體會,正如俗語說:遲到好過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