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1:1-14

今天我們開始研讀舊約出埃及記。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出埃及記的引言

摩西五經之第二書卷在希伯來文聖經是以原文開始的幾個字為名的,即稱為「他們的名字是」。七十士(希臘文) 譯本即稱之為「Exodus」,中譯為「出埃及記」。這書記載神如何履行祂給予亞伯拉罕首部份的應許,使他的後裔繁多、引領他們出為奴之地的埃及、並在西乃山揀選他們作祂的子民。按一般的計算,這書卷所記的事涵蓋360年之久,由約瑟之死為始(緊接創世記的結束) ,以會幕的建造(即出埃及的第二年的開始) 為終。出埃及記的主題是「救贖」即神把以色列人從埃及的綑鎖中釋放出來,藉此預表神為全人類預備的拯救。摩西作為帶領他們出埃及的領袖,亦為基督的預表。

(1) 在開始研讀出埃及記時,讓我們重溫創世記最後的一句話(50:26) 。這句終結的話語帶給我們什麼圖片?

(2) 如果你從未讀過出埃及記的話,創世記這結語會帶給你什麼期望?

(3) 請細讀出埃及記1:6-7。這段的記載與你剛才的期望吻合嗎?它又怎樣與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吻合呢?(可參創15和徒7:17)

(4) 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有那部份是尚未成全的?

(5) 雖然出埃及記開始的記述是如此的充滿希望,是什麼原因引至以色列人前景慘變?

(6) 你可以從這歷史性的改變領略什麼功課?

(7) 如果你是這位不認識約瑟的王,你會如何處理以色列人這問題?

(8) 如果你是以色列人的領袖,你會怎樣對王的轄制作出回應?

(9) 約瑟雖然忠心,是為神所重用的僕人,但他在此時似乎已成為歷史陳跡。神的子民和神對列祖的應許成為這書卷的重心。你可以從這個重心的轉變學個什麼功課?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只是一片的雲霧

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1:6-7)

約瑟是創世記末段記述中的主角。他是雅各眾子中最忠心、最敬畏神的。因著他對神的信靠和順服,帶來了不單是雅各全家的拯救,更是以色列民族得以存留。

雖然他是如此的重要的人物,但到了出埃及記,除了在書卷的開始一段被提到,作為出埃及記與創世記的連接管道,他只在第十三章再略被提及。說真你,不是他被提及,乃是他的骸骨!

現在,這摩西五經的第二卷書的中心,和以色列民族的歷史記敘,都是有關神怎樣成就祂對列祖所立的約,將他們從法老的手中拯救出來,領他們到應許地,並在這過程中,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子民,祂也作他們的神。

當然,出埃及記更負有更重要舉世的意義,就是預表神藉那真正逾越節的羔羊耶穌基督,帶來全人類的救恩。

不過,約瑟確已服侍了他的世代、走完他的路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就安然的去世,他的骸骨也埋在埃及的泥土之中,靜候著神所應許的那一天,把他的骸骨帶回應許之地。

我相信這也應是每一個屬神的人的寫照。神和祂的救恩大計總應是歷史的焦點,包括我們個人的歷史在內。我們都是要服侍我們的世代、走完我們人生的路程、完成神給予我們各人的使命、然後從我們人生的舞台上退下,靜候祂應許的再來。到那日,我們便從死裡復活,進入我們永遠天上的家鄉。

因此,任何怎樣壯烈的死、或要為後世留下值得人記念的遺產,都是妄念,是愚昧的,不自知自己的渺小,也是在奪取單屬於神的尊貴與榮耀。使徒雅各就這樣的提醒我們:「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4:14)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1:15-22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奴隸制度固然是不人道的,但種族清洗就更是可惡。舊約聖經的先知們屢次指出以色列人遭難是神給他們的審判。他們在此所遭受的苦難是出於何故呢?

(2) 為何法老要從嬰孩入手?他怎樣看待剛生下來的嬰孩?為何卻容讓女嬰存活?

(3) 聖經為何單提到這兩個收生婦人的名字呢?有部份的解經家認為她們是這行業的代表人。聖經提到這兩位「收生婆敬畏神」。從二人所作,你可以:

a. 給「敬畏神」下一定義嗎?

b. 她們所行的寶貴之處何在?你會像她們這樣行嗎?

c. 她們從神所得的賞賜有何特別之處?

(4) 法老最後決定怎樣對付以色列人?

a. 這決定給以色列人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b. 這決定也怎樣影響以、埃兩個民族的關係?

c. 如果法老所行的是針對女嬰的話,是否就是較輕的罪行?

(5) 無論如何,種族清洗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你可舉其中兩、三個例子嗎?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基於什麼?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無助的嬰孩

「法老吩咐他的眾民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裡;一切的女孩,你們要存留他的性命。」(1:22)

嬰孩似乎在聖經的記載中,常為暴君鞏固勢力的犧牲品。他們是最容易對付的對像,因為他們絕對無保護自己的能力。舊約的法老如是;新約的希律也是一樣!

當然,這也顯示了這些狂妄的暴君根本不視嬰孩為人。他們似乎以為殺害嬰孩沒有像殺害成人那樣的殘酷。這個正是今天「遺傳諮詢」背後的心態。他們並非要鞏固什麼勢力,乃在乎「把人類的因子存貨淨化」,同樣把嬰孩看為低於「人」。

Philip Burcham是一位身患osteogenesis imperfecta成骨不全病症(OI)的澳洲藥劑師,他祖母遺傳了這OI症給他。年青時他已有十五多個骨節折斷了。當他們十個月大的小孩也斷了大腿骨時,便把她送到醫院,主診醫生是這方面的專家。奇怪的是,在他診症時,他問作父母的會否再生兒女。他們說會,並表明不會因此而墮胎時:

「醫生把手向女孩一揚她一直在意圖用笑臉和微笑去得醫生的注意然後這位對這病症滿有研究的醫生突然的說:我們想保證以後不會再有像她這樣的人!

Burcham的見證中,他詳述他的整個家庭,雖都有同一的OI的遺傳,卻產生無數的專業成功人仕。他見證的結語是很感人的:

「作為一個基因不完全的人,我們學習到對這所謂OI神秘的病症產生尊敬,更為此感謝上天,因為我能早在年青的時候已要面對我的脆弱。我被迫的去面對我的限制,因而找到加倍的力量去超越多次健康上的倒退;也因而選擇了一個不用靠骨力的專業。OI使我成為更堅強更成熟的人。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脆弱的被造物。或許,這正是為什麼有人想一早墮去像我和我父親一樣的胎兒。或許是正因我們的存在迫使他們面對自己必死的生命,並他們徒然、存在主義性的叛逆。我們的家族知道定意向神背叛是無用的,反而我們以神全能的膀臂為我們的希望和避難所,因祂曾成為脆弱新生的嬰孩,來勝過引至這世界墮落的罪惡。」

(譯自First Things, March, 2013)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2:1-1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這段記載摩西的出生。奇怪的是,神的名字一次也沒有提及,但在字裡行間卻不斷看到神的手在運作。你同意嗎?可以逐一的舉例嗎?

(2) 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生的,不論是何時、何地或何境況。請給摩西的出生作以下的分析:

a. 他出生在什麼時勢?

b. 他出生在什麼地方?

c. 他出生在什麼家庭?

d. 為何在眾多的嬰孩中,他得天獨厚,得以存活?

(3) 在那個時勢,為何他的父母還要建立家庭,甚至生育呢?

(4) 摩西父母生育的決定可怎樣反映出今天因種種原因不願生育的基督徒夫婦心態的不同?

(5) 乘載摩西的「箱」,原文與挪亞的「方舟」同字。二者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

(6) 歷代以來,不少父母親都嘗過摩西雙親看見親兒遭難而感到無助的痛苦經歷:

a. 摩西的降生給予當時希伯來的父母帶來甚麼信息?

b. 神兒子耶穌基督的降生又給世上的父母帶來甚麼信息?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孩子的恩賜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2:1-2)

讀到摩西的父母在當時這樣艱難和危險的境況中,仍然選擇生兒育女,就叫我想起不久之前所主持的婚禮。在婚禮完畢之後,一對基督徒的夫婦對我這樣說:「你剛才為一對新人將來的兒女禱告,我們覺得很新鮮。」

在交談之下,我才知道他們在教會中從沒有聽到今時今日基督徒的婚姻與創世記神所吩咐生兒育女的囑咐仍有關係的信息。這個觀念的失去,正正反映今日的個人主義、自我中心的世俗的思想已影響了神的家。今日就是在教會中,婚姻單是要為找到生命的滿足而有的。但這是不合聖經的教導的,而聖經的真理是永恆的。

不錯,我們都知道世上有很多地方人口過剩,但這卻不能成為刪除創世記神創造人時吩咐「要生養眾多」(1:28)的根據。對,我們要盡力面對和解決世上的饑饉和貧窮的問題,但是用人口的管制和墮胎這些以實用為主(utilitarian) 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則是不合聖經原則的。

當然,在婚姻中所享受的性生活是神的恩賜,但這種的滿足不是單有享受的一面,更帶有生兒育女的責任。刻意地完全忽視這神聖責任的心態,是導至今天性革命、色情氾濫帶來可怕後果的主因。

當然,如果神沒有給予我們生育的能力是另一回事。大部份的夫婦是蒙神恩賜我們有兒有女的。我們可以見證得到,因有兒女和教養兒女的過程中,我們學習到真正無條件、像神那般的愛的。

Chuck Swindoll更進一步的提議,叫沒有生育能力的基督徒夫婦考慮領養,「因為這是最佳傳福音的途徑」。他說的很有道理,特別當我們聽到像利比亞以前的狂人加達非所說的話:「回教根本不用轟炸歐洲,只要大量的移民和生育就可以佔領歐洲了!」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2:11-22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你可以怎樣形容摩西貴為法老女兒的兒子,在皇宮中長大的情形?(參徒7:22)

(2) 他為何如此衝動要打死那埃及人?從這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摩西什麼的心態?

(3) 為何兩個希伯來人的爭鬥,在摩西看來是特別不能接受的?

(4) 當你看到神的家中有爭鬥時,有否同樣的產生像摩西的感受?那一個其實是更不能接受的?為什麼?

(5) 那欺負人的怎樣回答摩西?這回答顯示出什麼的心態?(注意:這正是以色列人一直在曠野中對摩西所持的心態。)

(6) 勇救井旁佳人給你看到摩西的那些方面?

(7) 摩西終於安定下來了,既有妻子,更有兒子。為何他給兒子起名叫「革舜」?在你生命中,有否像摩西的感受?

(8) 若有時間,可參看新約聖經對摩西這段時間的評語(包括徒7:19-29;來11:23-27)

(9) 這些經文給你對摩西有什麼加深的認識?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異地作寄居的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 “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2:22)

放棄了四十年安舒、自在的皇宮生活,要適應米甸曠野的生活固然是困難。摩西現在已娶了妻,更生下兒子,生活應該總算是安定下來的。但摩西郤給兒子起名革舜」,來表露內心的迷惘、異地寄居的落寞!

其實,他所表露的心情並非是在米甸才有的,就是在埃及宮中早已如此。對,他是法老女兒所領養的,但他知道自己是希伯來人,不是埃及人。不錯,他學滿了埃及的學問、享盡宮中的繁華,但他的心卻屬於在奴役中的同胞。像亞伯拉罕和其他信心的偉人一樣,他的心所響往的是天上的家鄉。惟有天上的賞賜和家鄉才能靜止他游蕩的心。因而在希伯來書11章我們讀到:「(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11:26)

我曾分享過初到三藩市定居時心中的感受。雖置身在美麗、豐足的加州,我的心是有異地寄居的落寞。但身為中國人,在香港長大、又在北美居住了三十多年,我仍有何處是吾家之感慨。就在一次安靜退修中,神用亞伯拉罕來提醒我:我不是因有家庭、妻兒、孫兒、朋友和房產,就有安頓之感借用奧古士丁的話:我們的心靈是找不到家的,直到我們以神為我們的家。(90:1)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2:23-3:6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在這「多年」的奴役中,我們沒有讀到這以百萬計的希伯來人叛亂或武力的鬥爭。他們究竟是怎樣回應這些苦痛的呢?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些什麼功課?(注意:他們當時應當極其量只有口傳的歷史、傳統和神與列祖所立的約,而沒有先知、祭司或其他的宗教領袖。)

(2) 24-25節很生動的形容神對他們哀聲的回應。試列出這些形容神回應的各動詞。你可以看到以色列的神是怎樣的一位神?

(3) 經過了四十年米甸曠野的生涯,摩西已盡失去要保衛民族的激情,也對自己在埃及所學的各樣的知識、科學、技術和文化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你可以領會到他在這時對(a) 過往、(b) 現今和(c) 將來的感受嗎?

(4) 你以為神為何要等待這麼「多年」才向摩西顯現嗎?

(5) 這是摩西第一次與神會面。神是怎樣向他顯現的?祂藉以下的安排是要給摩西什麼不同的信息?

a. 使用沒有燒燬的荊棘;

b. 在火中顯現;

c. 警告摩西不得近前;

d. 吩咐他脫下腳上的鞋;

e. 介紹自己為「你父親的神, 是亞伯拉罕的神」

(6) 這樣的顯現收效嗎?為什麼?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按著定時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神(2:23)

及記第一章告訴我們,因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興起,以色列人就變成了埃及人的奴隸。我們不曉得這為奴的境況確實是始於什麼時候,但我們知道已維持了「多年」。當摩西長大了,滿懷雄心壯志,以為可救同胞脫離奴隸的綑鎖,誰知自己反要逃命。及後,我們知道他躲在米甸,一躲就是四十年又是一段很長的時間(7:30)

我們會不禁的問,為什麼神要等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才呼召摩西、才拯救以色列人呢?

無論原因是什麼,一定不是因為神不關心祂的百姓。出埃及記第二章是這樣說的:「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祂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2:24-25)

這樣的形容非常感人:神聽見、神記念、神看顧、神知道!所形容的神絕非是毫無感情的,乃是一位滿心想念祂子民的神。

但是,為何祂卻等待這麼多年才動手拯救呢?

雖然在此,聖經並沒有使用常用的「按定期」來形容神動手拯救他們的時間,但是我們知道祂確是有祂的定期的,不過原因是什麼卻沒有清楚的交代。我們只能猜想而已。

不過,按照這些百姓在整個出埃及和在曠野四十年期間,動不動就發埋怨的表現,完全漠視神所行的眾多的神蹟,我們就知道,如果他們被欺壓的情況不是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似乎他們就很難會順從摩西的帶領,離開埃及的。其實,我們不也是一樣嗎?往往要到全無辦法和出路時,我們才願意全然的降服、信靠神。

至於摩西,或許四十年的米甸曠野生涯是必須有的。這樣他才不敢倚靠自己在埃及皇宮所學盡一切的才學、知識和軍事戰略。四十年在米甸曠野,日日面對的是那些一點也不曉得欣賞他才學的羊群,這就是他學習謙柔的最佳方法。就像某傳道者所言:「在神能重用一個人之先,先要他重重的學習降卑。」這對我們也是真實的。

故此,當我們因神遲遲沒有動手而煩躁時,就當先問神:「我是否那個使祢遲遲不動手的原因?」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7-1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3:7-8 在差派摩西領百姓出埃及時,聖經用了那些動詞來形容神決定實施拯救的過程?這與基督、「道成肉身」的救恩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2) 其實要拯救以色列人,你想到神可以用什麼方法?為何特別選擇這個方法呢?

(3) 3:11 摩西用什麼理由來拒絕神的方法?你認為是否屬於「藉口」?為什麼?

(4) 神怎樣回答他?對你而言,這回答是否足夠?為什麼?

(5) 摩西繼續拒絕是否合理?為什麼?

(6) 神告訴摩西,祂的名字為「自有永有」(原文直譯是「我就是我/I AM WHO I AM」,或簡稱為「我是/I AM」:

a. 通常人的名字是誰所起的?

b. 一個人的起名有什麼重要性?

c. 請細思神這名字:這名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怎樣顯出神是誰?

(7) 神這名字對摩西和所給的使命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8) 今天的經文對你是否願意順服神給你的使命(包括傳福音) 有什麼信息?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自有永有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3:14)

神的名字是無以倫比的。所有其他的名字,不論是上天下地,都是被別人所給的,或是以其他的人或事物作參考或根據的。但藉著介紹自己的名字(按原文直譯)「我就是我/I AM WHO I AM」,神顯示了祂的存在是與任何人或物無關的:

- 藉這名字,神顯示祂是萬有的創造者;

- 藉這名字,神宣告神是有絕對主權的,祂的旨意不能被挑戰或左右;

- 藉這名字,祂表明自己是永恆不變的。

雖然和合本聖經沒有把神的名字按原文直譯,卻稱祂為「自有永有的」。這繙譯把神的名所顯示的譯得十分淋漓盡致。

(註:神自稱為「自有永有」後,就吩咐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I AM』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3:14) 。『自有/I AM』原文是Ehyeh, 希伯來聖經把 I AM 變成 Yihyeh/He IS。按Waltke的見解,這是因猶太人不敢口稱神為「我是/I AM」,只敢稱祂為「祂是/He IS」。而這Yihyeh中間的發音與希伯來文的 w相近,甚至是可替換的,這是耶和華(YHWH) 這名稱的由來。參Alter,The Five Books of Moses, 322)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15-22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神吩咐要記念祂「我是」的名直到萬代。在不同的世代和境遇中,神的子民緊記著祂的名是 (A)「我是」和 (B) 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其重要性何在?(註:「我是」在希伯來文也就是「耶和華」的意思。詳參昨天的靈修默想小篇)

(2) 神應許摩西,長老們「必聽」他的話(3:18) 。如果你是長老,為何你會相信摩西的話?

(3) 這些長老不但要相信摩西的話,還要與他同去見法老。為何神不單派摩西去,而要長老們同去?重要性何在?

(4) 他們向法老的要求是什麼?這豈不是說謊話嗎?這請求怎樣表達出「出埃及」的真義?

(5) 在這吩咐的末段,神清楚的指出:

a. 法老的拒絕;

b. 神會伸手攻擊埃及地;

c. 以色列人至終會奪去埃及人的財物。

對以色列人而言,這些話是否難以置信?

摩西要承擔的使命有多大困難?

(6)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靈修默想小篇
出埃及的原因

他們必聽你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3:14)

我們知道神是因聽到以色列人的哀聲,而定意要把他們救離為奴之埃及地。祂卻吩咐摩西要求法老容許百姓到曠野去數天而已,這豈不是說謊話嗎?

神是全知的神。祂早已知道法老不會在任何的情況下,容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所以,一開始時,祂向法老提出的要求是較為合理和容易接受的。但對較為合理的要求都拒絕時,就顯出了法老的心硬。

相比到曠野多少日更重要的是這行程的目的,就是為要祭祀耶和華他們的神。這其實是出埃及最重要的目的叫百姓以耶和華為他們的神,單要敬拜祂。

離開埃及不但是脫離埃及人的奴役,至終乃是要脫離真正奴役他們的偶像的敬拜,和綑綁他們的罪。

可惜的是,不單是法老沒有容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就是以色列人也沒有領悟和活出這出埃及的真正的意義。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應已經歷了我們屬靈的「出埃及」,但我們是否真的領悟其中的真義,真的活出脫離罪惡,和單敬拜耶和華的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