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神已經向摩西顯現,讓他看見火燒荊棘的神蹟,又聽到神的聲音:他還需要什麼才能相信神呢? 他在第一節所發的問題合理嗎?為什麼?
(2) 神吩咐摩西行那三個神蹟?
- 為何一個不夠?
- 杖變蛇的神蹟是要顯明什麼?
- 手生大痲瘋的神蹟又如何?
- 水變血的神蹟又如何?
(3) 這些神蹟怎樣可以叫以色列人看見神與埃及的神靈的分別呢?
(4) 從神在第8-9節所言,你可以知道神對百姓有什麼認識?
(5)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你就從河裡取些水,倒在旱地上,你從河裡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作血。」(出4:9)
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使命無疑是近乎沒有可能的差事,就算摩西願意承擔,以色列人按理都不可能跟隨摩西的:
1. 為何法老會容許這些奴隸離開?這豈不是經濟極大的損失嗎?這些近乎免費的勞工不單是建造金字塔所不能缺少的,更是其他重要設施所需的;再者,如果就這樣讓他們離去,豈不成為其他附庸國的先例?這真是如同政治的自殺!
2. 雖然以色列人的人口眾多,男丁約有六十萬(12:37) ,他們自知與驕勇善戰、配備精良的埃及軍相比,正是以卵擊石!
3. 摩西要帶他們到的西乃沙漠,一遍旱土,完全不適合生存,簡直是一條死路!
故此,摩西問完一個問題,又再問一個,神總是忍耐的逐一回答。當摩西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4:1) 。神並沒有責備他,反而應許他要在百姓面前行神蹟:不是一個、不是兩個、乃是三個—把杖變蛇、叫大痳瘋的手復完、使水變血。
或許,能有一個神蹟已使摩西有信心去見百姓。但神比摩西更認識祂的百姓—祂知道他們是容易改變、容易灰心、沒有信心的一群。故此不用摩西要求,神給予他(其實是給百姓的) 就是三個神蹟。
這不是說,神給予我們的使命一定是沒有可能完成的。乃是說,神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輭弱和難處。祂怎樣賜予摩西許多的神蹟奇事,祂也必賜予我們夠用的恩典去完成祂的差事。歸根究底,使命是祂的;爭戰是屬乎祂的;百姓也是屬祂的!
第79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你認為摩西在第10節所言是藉口而已嗎? (他在埃及宮中學的是什麼?若你曾讀過摩西五經,誰是主要出口來教導百姓的呢?)
(2) 神在第11節的回答對摩西有什麼作用? 對你又有什麼提醒?
(3) 摩西在再沒有藉口時,終於道出心聲。如果是你,你會這樣說嗎? 為什麼?
(4) 他的回應引來神什麼反應?
(5) 你曾叫神發怒嗎?是什麼原故?
(6) 若別人「以你當作神」時會帶來什麼危險?
(7) 摩西怎樣處理這樣的危險?(參民12:3)
(8) 為何神特要吩咐摩西要手拿著杖呢?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和華向摩西發怒…」(出4:14 )
在聖經中,我們常常讀到神是長久忍耐;祂是不輕易發怒的。既是這樣,摩西為何會激怒神呢?在昨天的靈修小篇中,我提到雖然摩西向神提出很多的問題:說自己是誰(3:11) ,又問神是誰(3:13) ,甚至懷疑百姓會否相信神確有向他顯現(4:1) 等等。神總是耐性的逐一的回答。現在,他似乎問無可問了,就索性的說:「我本是拙口笨舌的」(4:9) 。
神對他這句話的回應是嚴厲的。祂不單是質問摩西:是誰造人的口和使人目明的?祂更問:是誰使人口啞、耳聾的。換句話說,這話是帶著警告的!
摩西是否明白神的話呢?表面來看他是明白的。因他說:「主阿,祢願意打發誰,就打誰去罷」(4:13)。實質上他是說:「不過不要打發我!」
神是否沒有摩西不行?神不能差派另外一人嗎?當然不是!祂更可以差遣天使。其實,神不會要我們承擔祂自己不會承擔的。不是嗎?祂至終差祂的兒子降世,來拯救全人類脫離罪的綑鎖!
故此,我們被神揀選是何等的榮耀!如果當日神對摩西說:「好吧。你回家去吧!」祂是可以使用亞倫去完成祂的使命的。不過,損失的全屬摩西,不是神—摩西不但錯失寫述以色列人歷史的機會、錯失拯救百姓的權利、錯失目睹和親身經歷神的大能,更重要的是:錯失成為神的好友 (33:11) 。摩西更只會暗淡的過著曠野牧羊的餘生,從遠處作旁觀者看著別人代替他,轟轟烈烈的戰勝法老大軍,完成這壯烈的使命!換句話說,「早知如此」就成為他晚年的寫照!恐怕,讀者中有人是充份的明白這道理的!
第80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摩西告訴岳父要回埃及的原因是什麼?
(2) 為什麼摩西不把實情告訴他呢?
(3) 摩西帶同妻兒回埃及:
a. 難道他不怕危及家人嗎?
b. 他們不會成為負累嗎?
c. 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個什麼功課?
(4) 似乎神在摩西回到米甸後,再次向他顯現;這時摩西應有較充足的時間去細思火燒荊棘的經歷和神給他的使命:
a. 這次神給他什麼警告?
b. 又給他什麼鼓勵?
c. 這番話怎樣顯出神對以色列人的心?
(5) 第24-26節這段的事跡是不容易明白的,歷代的解經屬眾說紛紜。不過自古的猶太傳統都以「摩西忽略了為兒子(按創世記17章所規定的) 行割禮」(Alter, 331) 來解釋 。Keil and Delitzsch就認為「如果摩西是要成功的完成這神聖的使命,就需要證明自己先要在家庭中作耶和華忠心的僕人」:
a. 故此,這事件對摩西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b. 是誰救了他的性命?這又表明什麼?
c. 雖然摩西最後也把家人送回米甸(參18:2) ,這事件對整個家庭有什麼意義?
(6) 結果以色列人相信摩西說的話嗎?聖經說,他們「低頭下拜」,原因是什麼?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出4:31)
以色列人在摩西五經中,總給我們一個反叛、不忠的印象,但他們也有活出值得我們學效屬靈好榜樣的時刻的。摩西和亞倫首次與眾長老見面的時刻就是其中一例。
對,他們是藉著亞倫所行的三個神蹟而相信他的話。聖經更告訴我們,以色列人是因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這是很寶貴的。
怎樣寶貴呢?他們不是已經脫離苦境而低頭下拜,那時神還未領他們出埃及。他們只因「聽見」神的話,就深深被感動,就足夠叫他們低頭敬拜!
我相信我們中間有不少的信徒都有類似的經歷,就是在遇到很大的苦處、艱難或挑戰時,在沒有人了解之時,卻被神用祂的話語或作為來摸著我們的心,叫我們深深的感受到祂的眷顧和關懷。雖然環境尚無改變的跡像,但已足夠叫我們跪下、感恩、敬拜!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摩西和亞倫向法老的要求合理嗎?為什麼?
(2) 如果你活在一個無神論或回教的國家,用摩西同一個理由向僱主請假,會帶來什麼後果?
(3) 摩西和亞倫在第三節再給予什麼理由?
(4) 與其想知道二人所說的是否屬實,法老的焦點放在什麼事上?
(5) 提到耶和華神時,法老與一般世人的反應有何相似之處?
(6) 法老給予督工和官長的命令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成功否?
(7) 督工對事情發展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摩西的反應又如何?
(8) 摩西的反應使你對摩西有什麼認識?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容我的百姓去……」(出5:1)
讓我們回到昔日摩西和亞倫勇敢的走進法老的宮中,要求法老容神的百姓離去:
對摩西而言,他已經有40年沒有腳踏他長大之地。雖然已是超過40年前的事,相信很多童年的回憶會湧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現走過以前每天玩耍的皇宮花園、穿過與皇室貴族子弟談天學習的走廊、看見昔日練武的廣場。現在,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走進昔日熟悉的法老宮殿。不過,這地方對他來說已完全改變了,不單不是自己的家,乃是虎穴。
雖然經過了40年,宮內一些官員和侍衛仍會認得他的。而法老一定早已聽聞民間的傳言,知道摩西的來意—惟一不曉得的,是摩西會用什麼方法或藉口來觸發這場的的動亂。
我們要知道摩西用「神叫我」這原因來要求法老放走百姓,按常理而言,是何等的荒謬,且是史無前例的。如果這不只是個藉口才怪。我相信法老不但是憤怒,心中也同時覺得可笑,因為這肯定是他一生所聽到的最荒唐的事—神自己不來顯現或報夢,竟然差兩個年老人來要求他釋放這大群的奴隸!
當然法老有所不知,希伯來人的神確是真實的,祂更是至聖的神,是沒有人可見祂而能存活的(出33:20) 。故此,祂差派使者來見他,其實是神的憐憫。法老卻說:「耶和華是誰……我不認識。」,這無疑是向神發出挑戰,何等愚昧之舉。
我們知道這故事的發展:神向法老顯出祂的大能,使他不能再說耶和華是誰。可惜的是,法老的心從開始就已經立定了主意,正如神所言,他的心是「剛硬」的。雖然聖經不斷的說神使法老的心剛硬,事實上是法老的心田早已硬化。沒有任何的神蹟奇事、管教或憐憫能改變他。正是「同樣的太陽能使蠟熔化,也叫泥土硬化」。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第1-5節 神給摩西的冗長回答是值得細思的:
a. 神立刻的回答(6:1) 是否帶著詫異?為什麼?
b. 神告訴摩西,祂向亞伯拉罕的顯現與向他的顯現是很不同的。怎樣不同?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c. 這個不同對摩西面對的挑戰有什麼重要之處?
d. 神提到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但祂也重複拯救他們有更深的原因。這原因是什麼?
e. 這番話怎樣成為摩西的鼓勵?
(2) 神吩咐摩西要傳給百姓的信息(6:6-8):
a. 「我是耶和華/I AM」—為什麼要重新提到祂這名字?
b. 神說這拯救會怎樣發生的?
c. 比拯救更大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d. 怎樣顯出神是信實的神呢?
e. 為何要重複神的名作結束?
(3) 這番信息與神藉基督耶穌要完成的救恩有什麼相似之處?那個拯救更顯出神的偉大?
(4) 他們既然一聽到神的眷顧就低頭下拜(4:31) ,為何現在卻不肯聽?
(5) 你可以藉這事件給「灰心」下一定義嗎?「灰心」可以怎樣傷害人與神的關係呢?
(6) 摩西有否被他們的灰心所感染?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註:第14-25節的族譜是摘要而已,主要列出的原因在第26-27節已說明。)
「摩西將這話告訴以色列人,只是他們因苦工愁煩,不肯聽他的話。」(出6:9)
我們有這樣一句諺語:「萬事起頭難」,曾做過開荒工作的都會同意。但若果我們能堅持到底,便會享到勞苦的功效。我相信摩西在多年後作回顧時,也會有同感。在這開始的階段,就遇到首次的挫折,他會有寸步難移之感。特別是遇到挫折時帶來的最大信心危機,就是灰心。
另一句諺語說得真不錯:「哀莫大於心死」!
受埃及人的奴役固然痛苦,但以色列人早已經過數百年後習慣了。對,他們是在哀聲歎息,但也是默默的忍受著。
法老要殺他們的嬰孩當然是甚殘暴的行為,但他們曉得怎樣應付,似乎找到方法去保全至少部份的嬰孩。他們心中固然是憤憤不平的,但似乎也接受了這殘酷的現實。
生活雖然困苦,我們卻沒有讀到他們發起作反或動亂的風聲。
此時摩西的出現(或應說是再次的出現) 改變了這一切。突然之間呈現了希望—極大的希望。故此,單單聽到神是眷顧他們的,看見了他們的苦情,他們立時受感動到低頭的敬拜神!(4:31)
當然,摩西和亞倫所顯示出的勇敢,足以叫他們相信二人的說話,何況目睹他們所行的神蹟呢!他們所生的盼望是可想而知的。
誰知,一開始就遭到挫折。法老的回應把一切的希望都消滅了。
已往的苦工已是苛刻難捱,現在還要自撿草去作磚就真是百上加斤了。按古時埃及的記錄,作磚的工作既污穢又辛苦。撿草、切草、用模子或手使磚成形,再把磚烘乾是各別不同的工序,也由不同的工人去操作,整個過程需時大約三個星期。然後,這些奴隸把磚塊運到建築地盤。現在,這不同的工序似乎都全落在以色列人身上,時限卻沒有改變,根本是沒有可能辦到的事!
我相信,如果沒有摩西給他們帶來的「夢幻」,這些希伯來奴隸可能尚能捱下去。但因著摩西給他們的希望,現在他們如洩了氣的氣球,什麼意志都消失了。灰心就是如此的厲害!當希望全無,生命也就消失了—因為心已死!灰心,就是心死了—是一個很容易傳開的疾症—連他們的領袖摩西,也立刻的染上了 (6:30) 。
故此,我們要小心,不要被灰心所勝;也要小心我們的口舌,不要成為使別人灰心的出口。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摩西在6:30所言,實質是在說:「我早已告訴祢了!」這對摩西作為「屬靈領袖」,你會作怎樣的評論?
(2) 如果祢是神,祢會怎樣回答摩西?
(3) 摩西在此刻與一般的「屬靈領袖」有什麼分別?
(4) 在這次的回答中,神對百姓加插了什麼新的形容?(7:4) 這應對摩西有什麼鼓勵?
(5) 這裡提到摩西和亞倫的年紀可有什麼信息?
(6) 摩西或許真的是「拙口笨舌」的(6:30)。但他能有效的成為神的「代言人」,其秘訣是什麼?
(7) 雖然法老心硬,但這杖變蛇的神蹟給摩西使命的開始帶來什麼重要的轉捩點?下一次他們來見法老時,你以為法老會怎樣看他們?
(8)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摩西、亞倫與法老說話的時候,摩西八十歲,亞倫八十三歲。」(出7:7)
舊約聖經也是猶太人的歷史書,故此記載摩西和亞倫的歲數不一定是奇怪的事。在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這歷史性的時刻去提到他們分別是80和83歲,相信是有意義的。
在上周的靈修小篇,我們曾思想過為何神要等這麼多年的時間才拯救以色列人,才揀選摩西。當然,這「等待」是有原因的。現在提到他們的年齡也是有原因的。雖然在舊約列祖的時期,一般人的壽命是比較長的,但到了摩西的時代,80歲就絕對不年輕了。我們在約書亞記讀到迦勒這句話:「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14:10-11) 對、他「還是」強壯的,但要如此的強調,就明顯的不再是年輕了!
在迦勒、摩西和亞倫的身上,我們看見神仍會呼召、使用他們去完成祂的使命。而且,這三個人在這樣的年紀更是他們使命的開始。
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我們看見神興起了一隊宣教奇兵,祂呼召和使用一批又一批不太年青的「織帳棚」的宣教士到世界各個角落,特別是傳統宣教士再不能到之地,傳揚福音。我盼望當提到摩西和亞倫的年紀時,能叫更多不但是中年,更是年老體壯的弟兄姊妹,留意並回應神的呼召。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今天我們開始讀「十災」的事件。第一災是河水變血:這神蹟是要給法老什麼信息?
(2) 有解經家指出「血」本是生命之源和維持生命的,故水變血應對法老有什麼警告?
(3) 這災帶來埃及人什麼麻煩?
(4) 為何神又容許埃及的術士行同樣的奇蹟?
(5) 為何法老「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如果他真的以為術士有同等的能力,為何不吩咐他們將血變回水?
(6) 為何神仍單要求法老「容我的百姓去,好在曠野事奉我」?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埃及人都在河的兩邊挖地,要得水喝,因為他們不能喝這河裡的水。」(出7:24)
神是特別厚待以色列人的。我們知道這是因為祂向列祖的應許之故。其實整本舊約聖經經常的告訴我們,神的心意是希望全地—不論甚麼人種—都有一天認識祂、敬拜祂的。就是在出埃及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雖然至終因法老的心硬,神被迫要殺埃及人的長子,但祂早已給法老提出了警告(4:22) 。而這要等到第十災才發生,足見是神的憐憫。
在這第一災中,當尼羅河水變血時,我們也看神留餘地的手。這水變血的神蹟,明顯是針對埃及尼羅河河神Hapi的,牠同時是埃及的魚和鳥神。
埃及的術士雖然能行摩西同樣的奇事,卻不能把神蹟倒轉過來化解,這就證明耶和華神遠超過他們了,也證明祂是掌管自然界的神。希伯來原文更指出連樹和石頭也出血 (一般譯本譯為木和石的器皿)。
但出埃及記7:24卻指出,神仍允許埃及人在河的兩邊挖井得水。是的,神不是一位趕盡殺絕的神,祂是滿有憐憫的。祂至終的盼望,是希望法老和埃及人能相信、信服祂,像祂對以色列人的盼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