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神吩咐摩西作「表面上」不合理的決定,走「轉回」的路呢?
(2) 這吩咐的目的何在?
(3) 神曾否在你生命中作出不合理的引導?請停下思想。你終於領會祂的用心嗎?
(4) 這引導至終的目的是叫神「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會有人說:你們的神豈不是「自大、求榮」嗎?你會怎樣回答?
(5) 聖經告訴我們法老和臣僕再轉意的原因是什麼?試把自己代入法老和臣僕的景況中:連經十災(特別各人剛喪長子) ,他們要追殺以色列人可尚有其他動機嗎?
(6) 按經文的記述,以色列人的「軍隊」(12:51) 與埃及軍隊可以相比嗎?
(7) 當埃及人看看自己的軍隊和配備,你以為他們的士氣如何?以色列人目睹埃及軍應否懼怕?為什麼?
(8) 以色列人這次走「轉回」的路,神用什麼方法帶領他們呢?(見13:21-22)
(9) 目睹追兵的氣勢和配備,以色列人的懼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就應說出第11-12節的話呢?為什麼?
(10) 你可以用什麼來形容這些以色列人?
(11)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又有許多閒雜人,並有羊群牛群,和他們一同上去。」 (出12:38)
有不少的解經家將以色列人的悖逆往往歸咎於在他們當中的「閒雜人」(不論他們真正是誰) 。其中一位這樣說:「這些閒雜人就像今天教會中沒有真正悔改的教友一樣,如昔日那樣,是輭弱和分裂的源頭(參民11:4-6) 。這些人因看到神能的彰顯而被吸引,卻沒有心中的改變……」
但以色列人是不能把他們的惡行都歸咎在這些「閒雜人」身上的,因為他們與這些人無異!不是嗎?他們親眼目睹十災、蒙埃及的鄰居厚賜禮物、更立刻有雲柱、火柱的引導—是神親自引導的明證—卻一見埃及的追兵時,就立刻向摩西發怨言、要作反!
當我們讀到雲柱、火柱的引導時,可能不禁的說:如果神今天的引導是如此明確和神奇的就好了,我一定立刻遵從!真的嗎?以色列人在第一次目睹雲柱、火柱時,固然興奮至目瞪口呆。但當日日如是,日變月、月變年時,雲柱、火柱定必失去當初的吸引力,因為他們已看慣了。就是他們的興奮尚未退減之時,雖然有雲柱、火柱引領他們走「轉回路」14:2,也是雲柱、火柱引領他們到瑪拉的,他們豈不是照樣埋怨!
其實,神用什麼方法來顯出祂的旨意和道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絕對順服的心。如果沒有,我們是與「閒雜人」無異!
第100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雖然百姓是如此的埋怨,摩西在第13-14節中的回答既是肯定又具信心。第14節的結語更是重要的忠告。你有否留意到這句話?(不要作聲;英NIV譯為be still。)
(2) 摩西在第15節的表現是否一如他對百姓的忠告呢?你可看到作領袖的難處嗎?
(3) 請細讀第19-20節。試繪畫當時的情形(至少在腦海中) 。
(4) 目睹此景像,如果你是埃及軍,會有什麼感受?
(5) 如果你是以色列人,會有什麼感受?
(6) 海水的分合全是神的工作。摩西的杖實質上在扮演什麼角色?
(7) 讀到這夜紅海的神蹟,領你感到最驚心動魄的是什麼?最悲慘的又是什麼?
(8) 耶和華達到了祂在第18節的所言嗎?
(9) 讀到百姓在第31節的回應,你有什麼感受?
(10) 以色列人過紅海的經歷與我們在基督裡得救恩的經歷有什麼相似之處?
(11)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為甚麼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出14:15)
我看見朋友在冰箱面上貼著的一個「卡通」圖片,描繪一只美麗的加拿大潛鳥,安閒的在水上游。其實牠的雙腳在水的下面是作急忙的快踏,好像在逃命一樣。
讀到摩西在百姓因法老的追兵而發惡言的回應,覺得他有像這潛鳥的鎮定。他的說話是滿有信心的:「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14:13)
他接著說的話,更叫我受感動:「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be still。」(14:14) 就如神藉詩人所言:「你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
誰知,在以色列人看不到的時候,摩西就像潛鳥在水面之下所作的,好像逃命一般的急急踏水,以至神向他說:「你為什麼向我哀求呢!」(14:15)
這正是一個屬靈領袖真實的寫照。雖然我們內心是驚懼的,但為了全群,我們要保持冷靜,否則就會叫全群更加的驚慌了。但屬靈領袖的秘訣卻在乎不被驚恐所勝,不是單在全群之前故作鎮定,乃是立刻把驚懼帶到神的面前。對,神或會因我們的驚惶感到失望,但一定會加給我們勇氣和加量的。因祂總顧念我們原是塵土。所有屬靈領袖都原是塵土!(詩103:14)
第10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從這歌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摩西是帶著極大的感恩和激昂寫出(1) 他對神的讚美,(2) 他對神更深的認識,(3) 給將來世代的見證,和(4) 他對神會帶他們進應許之地的信心。啟示錄描述天上的敬拜時,似在提及此歌(見啟示錄第15章) 。
(1) 請試用以下的分題(或你個人的分題) 把這歌分段:
a. 摩西對神的稱呼
b. 用「神人同形/Anthropomorphism」(如祂的右手、鼻孔等)的手法來形容神的大能
c. 有何神像祂
d. 信心之歌:必進迦南
e. 以神永作王為終!
(2) 試細思摩西對神的稱呼,看看他對神有什麼加深的認識。
(3) 請列出所用的「神人同形」詞句。你覺得貼切嗎?
(4) 當摩西說無別神像耶和華時,他特別的列出神的幾方面:至聖至榮、可頌可畏、以及施行奇事。紅海的神蹟怎樣顯出這幾方面?
(5) 在你個人的經歷中可以同樣作出這些稱頌神的話嗎?你會有所加添嗎?
(6) 在表達他對神必引領他們進迦南的信心時,摩西怎樣領會他對神領他們出埃及的至終心意呢?
(7) 為何他以神永遠作王為歌之結束?
(8) 請參閱啟示錄15: 1-4。那天上的歌與這地上摩西之歌有什麼共通點?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那時,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說: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他大大戰勝,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出15:1)
這裡記載的是摩西的第一首詩歌,是在他目睹神怎樣使法老的追兵全軍覆沒—一個也沒有剩下時—寫成的。 不久之前,這位摩西才初次在荊棘火中遇見神,引來他整個世界倒轉過來的改變。他是定意的拒絕承擔這使命的;但神也是定意的要他順服—甚至把自己自有永有的名向他曉喻。這名是連亞伯拉罕也不「知道的」 (6:3) 。
這個「不願意」的領袖,至終勉強的領命,卻因而慢慢的不但認識神的大能,更是個人的認識神自己。
這首詩歌是這樣開始的:「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這是我的神,我要讚美祂;是我父親的神,我要尊崇祂。耶和華是戰士,祂的名是耶和華。」(15: 2-3)
因著這段時間的經歷—由荊棘到紅海,耶和華不再單是他父親的神,更是他自己的神!換句話說,摩西現在與神建立了個人的關係了。神不再是位道聽途說的神、不再是傳統文化的神,也不單是理性可接受的神。祂是「摩西的神」,是屬於摩西的!
或許,我們可稱這歌為「摩西得救見證之歌」!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聖經在這裡怎樣稱呼米利暗?
(2) 她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中扮演著什麼角色?(不要忘記出2:7的事件) 。
(3) 以色列人是怎樣行到瑪拉的?
(4) 既有神明顯的引導,以色列人為何竟發怨言?
(5) 他們面對這難處當有的是什麼的態度?
(6) 請細讀這裡神給他們首次的律例:
a. 這律例的重點是什麼?
b. 為何以負面來宣告這律法?
(7) 他們到瑪拉是否偶然的?這事件的作用在乎什麼?
(8) 為何先有瑪拉,才有以琳?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出15: 23-24)
我覺得施布真對這段的感受很好,願意與你們分享:
「由鼓聲轉為埋怨聲,這轉變是何等的迅速!三天之前,我們才見婦女拿鼓跳舞。你絕對想不到她們會是在埋怨的百姓中,說:我們喝甚麼?我們的內心就是這樣被外面的環境所改變—人就是這樣的脆弱、這樣的善變。我們這人生能有什麼可靠的呢?今天我們說:我是如山,永不搖動的。明天,我們所謂穩重的泰山,因風暴投於海中。我們的生命像四月的日子,晴天、雨天交替;又如一年中的每一天,總有早上和晚上,才叫一天。光明轉瞬變為黑暗,也立刻亦轉回光明。太陽雖然當道,但其黃金的時刻是短暫的,它必要向星星低頭;星星也迅速的再給它退還原位。這世界是我們的旅店,也像棋子一樣,黑白分明。在天堂與地上之間,沒有任何可見之物是可靠的;但有一樣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這些外表的轉變之下,有神對祂子民不變的愛。其實,變幻是屬於不真實的事物,不屬於那真實的。那看不見的才是永恆的,變幻不屬於這範疇。惟有看得見的,才會改變。故此,讓我們少為地上的作儲存,因為它不是永久的;要寶貴天上的,因為是不會消失的。」
(Spurgeon’s Sermon, Vo. 9, 382-3)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到此,他們在曠野經過了多少時日?
(2) 如果你曾腳踏西乃沙漠,你會曉得:
a. 前後一遍都是無盡的沙漠
b. 日間的炎熱叫人頭暈、腳底也不好受
c. 是乾渴無水之地
d. 經過一個半月,所帶的食物早已乾硬—不是沒有吃的,乃是難吃的
(3) 在這種景況中,你會有什麼感受?你會有什麼想法?你會像以色列人一樣埋怨嗎?為什麼?
(4) 細讀他們所說的埋怨話:顯出他們是神怎樣的百姓?
(5) 你可以想像神在第4節回答時的語氣嗎?
(6) 如果你是神,你會如何處置這些百姓?
(7) 為何從天降(rain) 糧食是個試驗?
(8) 為何從天降(rain) 糧食,百姓就知道是耶和華將他們領出埃及的呢?難道他們尚不知嗎?他們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9) 表面上百姓是向摩西、亞倫埋怨,如摩西所指出,他們其實是向神發怨言。這裡給你的功課是什麼?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出16:3)
不到兩個月(其實只不過是個半月而已) ,這些以色列人就為聽從摩西出埃及這決定而後悔。他們埋怨的話更是叫人感到莫名奇妙,好像他們完全忘記了不久之前,他們是被埃及人苦待、奴役;他們的嬰孩被殺;他們困苦到一個地步:「就歎息哀求」(2:23) 。
現在,在曠野中,不是缺糧、無水,乃是沙漠的乾涸開始叫他們難以適應、無盡的沙漠叫他們感到困倦、帶出來的乾糧難吃。因此,他們不願再走這沙漠路、不願吃乏味的乾糧、不滿這個、也不滿那個。真是一群悖逆、沒有信心的百姓:他們
- 缺乏感恩的心
- 缺乏堅忍
- 缺乏信心
- 更缺乏使命感!
這也是今天不少信徒的寫照:
- 他們缺乏對罪有深厚的悔意,也缺乏對神赦罪恩典,極不配的感受;
- 或許他們主要是因聽到喜樂和平安的應許而決志信主的,沒有理會到主耶穌要他們捨己和背十架的要求。以至每當遇見困難時,就以為神會揮動魔術棒(像摩西手中的杖一樣) ,立時給他們解決困難。若不是如此,他們就厭煩跟隨主;
- 他們可能亦曾經歷過神蹟奇事(像神奇妙的醫治) ,但他們的信心總是倚賴可以看得見的,沒有耐性信靠那不能看見的;
- 就因他們的決志是本於要得到好處,包括屬靈的好處,他們是沒有使命感的。基本上,他們是為己而活,不是為神和祂的國度而活。
叫我最驚訝的,不是這些以色列人迅速的埋怨和悖逆,乃是神的忍耐。若我是神,早已從天降下硫磺與火;誰知神卻降下嗎哪!神實在是長久忍耐的神!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神選擇在亞倫正說話的時候在雲中顯出祂的榮光?
(2) 現在百姓不用吃乾餅,乃吃新鮮的嗎哪;不用吃乾肉,乃吃鮮鵪鶉。在與神同行的經歷中,你有否相似的經歷—神以美物使你所願的得知足,以至你如鷹反老還童(詩103:5) ?
(3) 如果有此經歷,你怎知是神的作為?以色列人又怎能肯定是神賜嗎哪、鵪鶉,而非自然的現象呢?
(4) 神以美物使他們所願的得知足,似乎是附帶著一個條件的。這條件所表明什麼屬靈的真理呢?(見16: 17-18)
(5) 這真理對你今天的景況是否適用?
(6) 16:19記載著另一個條件。這條件所表明的屬靈的真理又是什麼?
(7) 是否人人都遵從?為什麼?
(8) 在你生命中,你有否違反過這真理?
(9) 用點時間去讀馬太福音6:25-34。今天你可有向神認的罪?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 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飯量收取。」(出16:17)
讀到以色列人怎樣拾取嗎哪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可笑,或認為他們實在愛貪便宜,同時也會覺得神的幽默:那些貪心多取的,結果在一量之下,人人一樣,沒多也沒少。明顯的,神在教導他們學習知足和信靠。
我知道不少弟兄擁有多只手錶,包括名貴的。但是我從未見過他們手上佩帶多過一只的。當然,正常的人不會因擁有很多的名錶,就把它們都佩帶在手上的。
女仕們也不例外,不少是擁有甚多對鞋的。同樣地,她們只能每一次穿上一對而已。那麼,為甚麼要擁有這麼多的手錶和鞋呢?這絕非是知足的表現,反而像以色列人的「貪慾」的表現。(民11:4)
不過,我也得坦認,在思想這段經文時,聖靈也在責備我,指出我為明天憂慮的錯。當然,我的憂慮似乎與以色列人的「貪慾」有別。到退休年齡時期的憂慮,不是為手錶和鞋,自然是為退休後的生活。雖說是自然的,但是否就可以憂慮呢?主耶穌說得非常清楚—這是外邦人所求的。天父的兒女就要是不同的—「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神的兒女乃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 6: 32-3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既知道日頭一發熱,嗎哪就消化了,你會否急忙的去拾取你那「兩俄梅珥」的嗎哪呢?
(2) 我們知道日後要守安息日的律例是神正式頒布十誡時,納入為第四誡的(出 20:8-11) 。神在此首先立為律例有什麼特別的信息或意義?
(3) 在一般的日子多留一天的嗎哪會發臭、生蟲,為何獨是第六天所拾的不會呢?內裡的信息是什麼?
(4) 我們看見神沒有因他們苦毒的怨言而發怒,卻向在安息日欲拾嗎哪的人發怒,為何神如此看重這聖安息日?
(5) 你有否按神的心意守你的「安息日」呢?你應如何用每周的主日來「安息、敬拜」和「信靠」神呢?
(6) 神吩咐摩西留下「一滿俄梅珥」的嗎哪存在約櫃的用意何在?
(7) 今天有什麼徵記像這嗎哪一樣,成為神供應的提醒?
(8) 以色列人竟在整個40年的曠野生涯中,天天吃天降的嗎哪,何等的神蹟!何等的恩典!今天你是否察覺到神在你身上同樣的恩典呢?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教訓是什麼?可以怎樣行出來?
「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你們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出16:23)
讀到以色列人因吃的問題向摩西所說的惡言,我總以為神會懲罰他們,或許神的內心是有怒氣的,但祂卻沒有發出來,反而「從天降」嗎哪來滿足他們的「貪慾」。
但是我想不到,神卻在他們不遵守聖安息日時,道出祂的不悅。這正表示神是何等的看重安息日。
當然,這是神初次頒布誡令,連一條他們都不能遵守,日後何來遵守十誡和眾多的律例呢!不過,在這時刻頒布安息日的誡命,是有特殊的意義的:
(1) 這正是摩西給法老要求帶領百姓出埃及的理由(出12:31) 。原來並非藉口,乃是神的心願,現在藉著所頒布的安息日充份的表明出來—出埃及是為要他們敬拜耶和華,以祂為他們的神。他們若不遵守這安息日,就抹殺了出埃及的原意。這安息日是他們屬於耶和華、耶和華是他們的神重要的徵記。他們現在是地上特殊的民,是分別為聖歸於神的。
(2) 當然,拾取嗎哪不能與人類犯罪之後,要流汗糊口的被咒詛而工作相比(創3:17-19) 。這些以色列人拾取嗎哪時的貪念和緊張,正反映了一般工作帶來之壓力。神知道我們的需要—身心靈歇息的需要。
(3) 這亦是教導他們信靠神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少收一天,神亦會照樣供給充足的。
多年來,我有福份參加到各地小鎮中的短宣,包括在北美、中美、歐洲等的小鎮,探望當地的華僑。他們大部份從事餐館生意。不止一次,我看到他們中間剛悔改信主的餐館老板,在信主後自動的,在沒有人勸戒之下,立刻決定星期日不再營業。他們雖然是剛剛信主,卻充份明白神定這安息日條例的真義:對主產生一個渴慕親近、敬拜的心,體會身、心、靈歇息的需要,更相信神不會因少做一天的生意而叫他們虧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