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在出埃及之後,以色列全會眾都是「遵耶和華的吩咐,按著站口」由一地前行到另一地:
a. 他們怎知是神的引導呢?
b. 既確知是神的引導,為何要與摩西爭鬧?
c. 既是神的吩咐,為何祂要領他們到「無水之地」?
(2) 為何摩西說,他們是在「試探」神呢?
(3) 百姓其實應該怎樣面對神這樣的引導?
(4) 你曾否遇過像這百姓的經歷?你有否發出埋怨?為何神引導你到難處當中?你應怎樣去面對?
(5) 每當遇到難處,百姓總愛向摩西埋怨的說:你為何領我們出埃及去死呢!
a. 難道他們真不知道是誰領他們出埃及的嗎?
b. 難道他們還看不夠神蹟奇事嗎?
c. 難道他們已忘記埃及以前的苦況嗎?
d. 為何他們要如此苦毒的攻擊摩西?
(6) 既然「出埃及」是我們藉著基督的血得以從罪中救贖出來的喻表,我們怎樣才能避免像以色列人一樣的埋怨呢?
(7) 百姓這一次對摩西的攻擊嚴重到什麼地步?
(8) 摩西這次面對百姓的攻擊,如何顯出他靈性的成熟?
(9) 參哥林多前書10:4。保羅怎樣看這事件?為什麼?
(10) 在稱那地方「瑪撒」和「米利巴」時,摩西指出這事件顯出百姓埋怨的原委是什麼?
(11) 在一般教會發生紛爭的時刻中,我們會常常聽到屬靈的基督徒發出像17:7一樣的問題,我們的答案應是什麼?
(12)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又叫米利巴;因以色列人爭鬧,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 (出17:7)
教會常有糾紛是很可惜的,但卻屬正常的事,因為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而已。當然,我們都因信耶穌而成為聖徒了,但離完全像基督的模樣尚遠,惟有在見主的時候才會像主的模樣,完全聖潔。所以,在聖經中我們讀到就是在初期教會中,兩個屬靈的領袖—保羅和巴拿巴大大的吵架(徒15:39) ;在教會歷史中我們也讀到兩位極忠心、又具影響力的神僕—約翰衛斯理和左治威復(Whitefield) 因普世救恩論大大的爭吵。但到最後,保羅與巴拿巴復和;左治威復更為衛斯理主持安息禮拜。
在教會的紛爭發生時,我們常常聽到屬靈的人在問:「神還在我們中間嗎?」
事實是:我們是基督的身體—不論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激烈、意見是怎樣的不合—祂的身體是不能被分割的,仍是一個身體。
誠然,有時候因某一方,以我們的判斷,是作了極其傷害別人、沒有愛心和甚至缺德的行為;但這仍不能改變我們是一個身體,這真理乃是藉著地方教會表明出來的。當然,除非一個地方教會已不再信耶穌為神的兒子,拒絕了救恩基本的真道,傳了另一個福音,否則這個問題是問得不合宜的;因為它低估了基督長久忍耐的心,也忽略了福音是一個使人和好的福音的真理。
第10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這裡的記載應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的第一次爭戰。為何以色列人沒有因為亞瑪力人的攻擊而埋怨?
(2) 你認為對他們而言,面對沙漠或爭戰是更大的信心和順服的試驗嗎?為什麼?
(3) 摩西怎樣使用他的杖?這杖現在成為以色列人和摩西的什麼象徵?
(4) 相信摩西是用兩手把杖舉起來的:
a. 舉起雙手是什麼的象徵?
b. 明顯的,摩西的心是完全的倚靠神。為何神卻揀選在手舉起時才得勝,手下垂時就退敗?
c. 為何摩西容讓手下垂,引至敵人得勝(意即有以色列人傷亡) ?
d. 你認為手下垂和舉起所帶來的後果,是在乎顯出:(i) 禱告的重要;(ii) 完全倚靠神的必要或是(iii) 得勝真正的源頭?為什麼?
(5) 摩西怎樣解決手下沉的難處?這裡表明了什麼極重要的屬靈功課?
(6) 為何約書亞要確知他爭戰的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7) 神要約書亞能確知的方法是什麼?這方法對我們有什麼教訓?
(8) 摩西在這第一次正式的爭戰之後所作的有什麼重要意義?
a. 築壇?
b. 起名為「耶和華尼西」?
c. 「旌旗」在此有什麼特別意義?
(9) 這次的爭戰有幾個不同的角色,包括摩西、亞倫、戶珥、約書亞:那一個是你最能認同的?你從這裡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出17:11)
當我初進某一個教會事奉的時候,就有一個自命是教會裡最具影響力的執事來跟我分訴教會的一些難處。我聽後很誠意的說:「讓我們禱告,交托給神吧。」誰知,他衝口而出的說:「那有什麼用?」
當然,他是少有如此坦白,自認不相信禱告的執事,但我卻遇見很多的「屬靈」領袖,內心是不相信禱告的。就是最近,我接觸到不同的教會領袖,他們與我分享教會種種的難處。當我鼓勵他們把這些難處用禱告帶到神面前時,他們的面容和態度告訴我,他們一是以為禱告夠了,或是他們根本不相信禱告。
神在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的爭戰中,藉著摩西舉手(相信手中仍握著杖) 來清楚的表明,誰是得勝的惟一原因。神既是以色列人戰勝亞瑪力人的惟一原因,祂也是我們勝過我們和教會的爭戰惟一的原因。因為神是沒有改變的。
而摩西舉手得勝,這奇特的方式同時清楚的表明,能取得神的幫助惟一的方法就是禱告,就如英譯本NIV按一部份抄本的記載所譯:「因為手已向耶和華的寶座舉起」(17:16)
我們既然知道神是得勝的惟一源頭,也知道能取得神的幫助惟一的途徑是禱告,為何我們仍然不相信?我們還在等待什麼呢?
如果,今天你有摩西的位份,要快快找你的亞倫和戶珥,一起的禱告。如果,你是有亞倫和戶珥位份的,就快快去與你的摩西,一同恆切的禱告。這是我們真正相信禱告的時候。
第108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聖經這裡提到摩西的兩個兒子。我們知道他首生的兒子是何時、何地出生的,及命名的原因(見出埃及記2:22) ,至於以利以謝:
a. 他該是何時出生?
b. 該是何地出生?
c. 命名的原因是什麼?
(2) 兩個兒子出生之間,藉著他們不同的名字,你可以看到摩西那方面的改變?
(3) 按摩西在18:7-8與岳父分享的內容,你可以怎樣形容他與岳父的關係?
(4) 為何在述說出埃及的神蹟外,還提到路上的艱難呢?
(5) 葉忒羅是耶和華的祭司,或是其他神靈的祭司,我們不可得知。似乎一般猶太古時拉比的文獻(尤其是Talmud) 是指後者。若是如此:
a. 葉忒羅藉摩西的見證對耶和華有什麼認識?
b. 他的獻祭又代表了什麼?
(6)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摩西將耶和華為以色列的緣故向法老和埃及人所行的一切事,以及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艱難,並耶和華怎樣搭救他們,都述說與他岳父聽。」(出18:8)
我對葉忒羅的到訪甚感興趣!
摩西到了這時候,已經穩穩的成為以色列的領導人,是眾人公認神所指派的領袖,以至以色列人「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14:31) 。
雖然,摩西仍繼續會面對百姓的難處和悖逆,但每次他把難處帶到神的面前時,他總得到答案和神的幫助。不但如此,神也不時在榮光中降臨,向摩西說話。故此,我們會以為摩西是如此超奇的人物,有神他已足夠,他不需要別人的指導了。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作為「惟一」的領袖,摩西是孤單的。當然,亞倫和戶珥是他的副手,我相信摩西也有請教他們的時刻的,但他能否也坦然分享心中的感受,包括恐懼和疑惑呢?恐怕,這些只能與較屬靈的長者分享。葉忒羅的到訪正給予摩西這個機會。
我相信摩西的次子是生於剛出埃及,神使法老軍葬身紅海之後的,以至他給他起名以利以謝,因他說「我父親的神幫助了我,救我脫離法老的刀。」(18:4)
或許因著面對沙漠的艱巨,又或者因為他希望岳父能盡快聽到神拯救的大能,他就把妻兒送回岳父家中。但葉忒羅,身為祭司,怎會不想從摩西口中,先聽為快呢!所以他要親自到訪摩西。
聖經告訴我們,摩西不但把神向埃及人所行的一切告訴岳父,更給他述說「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艱難」(18:8) 。
我們可以想像到這位神僕的孤單,獨自的承擔這人絕對不能承擔的重任、面對這麼多又大又難的挑戰。但現在,神為他預備了葉忒羅—他能信任,比他年長的屬靈人,成為他的聆聽者和導師。我相信,如果這分擔工作的建議是出自亞倫的口,可能摩西是不會接受的;但出於葉忒羅的口,他立刻的聽從。
我相信每一個屬靈的領袖,包括如摩西這樣偉大的領袖,也需要一位良師作聆聽者,作輔導者。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摩西是怎樣作百姓的審判官?(見18:15-16)
(2) 為何他是獨自一人去作?為何不授權給亞倫、戶珥或約書亞?
(3) 他不給別人分擔這重任可有他的掛慮嗎?
a. 什麼是他值得掛慮的地方?
b. 什麼是他不應掛慮的地方?
(4) 你可以怎樣形容摩西的領導方式?為何葉忒羅認為是「不好」?
(5) 葉忒羅認為摩西應該把什麼職務與人分擔,但卻應保留什麼呢?
(6) 葉忒羅認為摩西應該揀選什麼人來分擔他的職務?
(7) 這樣把權責分授有什麼風險?
(8) 為何摩西接受這建議?
(9) 葉忒羅作出這甚合理的建議,然而在18:23他加上了一個備註,這備註是什麼?這備註是否極其重要?為什麼?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摩西的岳父說:你這做的不好。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出18:17-18)
我見過不少的基督徒領袖凡事親力親為,不願把事工分配給別人分擔。我發覺原因有幾個可能性:
(1) 沒有時間去訓練:他們往往忙碌到一個地步,他們不是不想訓練別人來承擔一部份的責任,乃是連訓練的時間也抽不出來。他們不曉得,雖然停下來去訓練別人是會使事工暫時有損,但長遠計,卻會使事工得最大的益處。
(2) 不能與人相處:有些作帶領的不能與別人同工。他們習慣了作獨行狹,不願與人同工,以為自己做,效果更佳;故此盡量避免與人接觸、溝通和共事。他們與被服侍的相處甚佳,但對平輩的就不能容忍。
(3) 不信任別人:往往因為所負的是重任,他們以為惟有自己才能勝任,才有資格去承擔。他們甚至以為自己才最忠心、最明白神的旨意、能正確的解經。故此,不輕易信任別人。
我們都知道摩西為人謙柔,與別人相處是沒有問題的。故此,他的難處是在乎找不到時間去訓練其他的領袖。處理相信超過二百萬的群眾豈是容易的事呢!
同時,我們也知道摩西是甚忠心的神僕,也忠於神的誡命的。故此,想到要交托按神的話語來審判群眾這神聖的責任,他是恐怕所托非人。他也知道不論他是如何小心的挑選,總會有選錯人的可能。至終,他的難處是在乎「信任」。摩西及後明白到,就是他自己也會犯錯,而且會犯大錯(引至他不能進入應許地) 。
作為屬靈的領袖,我們需要學習信任,不但給予他人學習事奉的機會,也給予別人從失敗中學習的機會。至終,我們是學習信靠神,相信祂會看顧屬祂的人,和屬祂的事工—對,不是屬我們的人,也不是屬我們的事工;一切都全屬於祂的。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現在,摩西重回初次在荊棘中遇見神,接受這完全改變了他一生的使命的西乃山,帶領著這使命要拯救的百姓,到此敬拜神:
(1) 請重溫出埃及記3:12。當日,神所提出的「證據」是什麼?這「證據」對當時的摩西而言是很實在,還是虛渺的?為什麼?
(2) 當日,如果摩西成功的拒絕了這使命,會帶來什麼後果?
(3) 但是,他卻是順從了神和祂的使命,結果是怎樣?
(4) 在宣佈這重要的「十誡」之前,神要以色列人知道他們是何等的、特別的蒙福:
a. 「歸我」是什麼意思?
b. 「如鷹……背在翅膀上」又是什麼意思?
c. 「全地都是我的」是什麼意思?
d. 請細思以下出埃及最終的意義是什麼:
i. 「屬我的子民」?
ii. 「作祭司的國度」?
iii. 「聖潔的國民」?
(5) 如果要活出這些,他們當如何行?(19:5)
(6)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出19:6)
在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他們是何等蒙福的子民時,神特別的指出:「全地都是我的」。因為,雖然以色列民是神的選民,但他們需要明白,全地,也即全人類是屬於祂的—全世界的民族,不單是以色列人,都是屬於神的。
既是選民,他們確有極重要的地位和使命:
(1) 「屬我的子民」:既是屬神的,他們再不屬自己了。屬神的,自然為神所看顧、被祂模造、為祂所用。這是他們的特權—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但這特權卻是帶著使命的;
(2) 「祭司的國度」:這正是他們的使命。對,他們已成為一個國度,像其他的邦國一樣;但不同的是,他們是一個祭司的國度:是在神和其他的世人之間,把神彰顯給他們看,也把世人帶去認識神。這是祭司的職責。
(3) 「聖潔的國民」:這是他們完成使命的途徑,作為聖潔的國民。若然,他們能活出單屬於神、過與世人有別的聖潔生活,其他的邦國便會認識他們的神為惟一的創造主、獨一的真神。
我們都知道,雖然他們立時的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要遵行」,他們只是說卻沒有這樣做。結果,我們這些「從前算不得子民,卻作了神的子民」,因信耶穌基督的原故,我們成為了「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彼前2:9-10) 。
換句話說,基督徒是祭司並非是新約的觀念,乃是神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清楚表明的心意:不論是舊約的子民,或是新約神的子民,神揀選我們的心意同是要叫我們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神在此作了什麼很特別的事,為要百姓聽從摩西?你認為收效嗎?
(2) 如果神今天是同樣的向我們顯現,你以為我們就必定完全的聽從祂嗎?為什麼?
(3) 為了要近前來就神,百姓需要作什麼準備?為什麼要如此?
(4) 今天,你是怎樣與弟兄姊妹一同就近神的?你該作什麼準備?
(5) 為何神卻要給百姓定界限?祂今日有否給我們定就近祂的界限?為什麼?
(6) 百姓如果超越這些界限會有什麼後果?
(7) 拖長的角聲有什麼作用?
(8)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 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出19:12)
我曾有機會與其他的弟兄姊妹在亞洲一個地方參與向回教徒宣教的體驗團。在出發之前,我們有機會對回教徒的文化和信仰有多一點的學習。
在這次行程中,我們到不同的回教寺作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一般的探訪是包括聆聽寺堂的主持講解回教的要道,然後我也有機會起來分享基督的信仰。
在其中一個訪問中,我們探望一個回教的青年教育中心。這一次只有他們講解回教Ramadan齋期的意義,我沒有機會作回應。不過,及後,我們卻有機會與他們的年青人個別的交談。我遇到一個健談的青年,願意和我討論有關基督教和回教共通的用語。我們其中一位姊妹更有機會與一個女孩個別的談話。聖靈感動她去問這女孩是否知道神願意住在我們的心裡。這正是回教徒認為不可思議的,如此偉大聖潔的神,怎會住在有罪的人的心中!
這女孩不但覺得很新鮮,當那位姊妹問她是否想神住在她裡面時,她立刻表示願意。
我們信耶穌已久的信徒,恐怕忘記了那位榮耀無比、聖潔無比的神,成為肉身,住在我們當中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祂為我們罪人而死在十架上,就更是叫人吃驚的事;祂因我們的相信而住在我們裡面,就更是叫像回教徒般的人,不能接受。
但因著基督降世為人,藉著祂的死和復活,這一切不但成為可能,更已變成事實了。
相信這不但是回教徒不敢接受,相信當日目睹神榮耀降臨在西乃山的以色列人也不敢相信。但是,日後藉著摩西所頒佈贖罪日獻牛羊為祭,流血贖罪的喻表(見利16) ,神向他們表明祂是人能就近的神,也是希望我們就近祂的神。
其實,神是沒有改變的:祂是舊約的神,也是新約的神。
故此,今日憑信而得神的靈內住的我們,不應視神的內住為等閒。我們雖然已蒙主耶穌寶血所遮蓋,我們因有無比偉大、聖潔的神的內住,我們仍需自問:我當如何活著?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耶和華降臨西乃山的情景確實可畏;試細列當時的百姓和摩西眼所見、耳所聽、鼻所嗅、和心所感的詳細情景。如果你當日在場,你會如何?
(2) 這樣可怕的情景是神特別做作,以生警告之效,或是祂聖潔、偉大顯現的必然?
(3) 既然我們的主耶穌與父神「原為一」(約10:30) ,祂同有一樣的榮耀(可參啟1:12-17) 。你對祂降世為人所放下的有什麼更深的領會?
(4) 為何百姓已自潔,卻不能闖上山上見神?
(5) 為何祭司卻可以?(19:22)
(6) 最後,我們知道是誰得上去見神?
(7) 神既是這樣的聖潔可畏,祂如何能今日住在我們裡面呢?
(8) 今日,神的靈確實住在我們信的人心中,我們該當怎樣活著?(羅8:9)
(9)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出19:18)
當讀到神降臨在西乃山向百姓說話時那使人驚懼的場面,我就想到在葛培理佈道會領詩的Cliff Barrows所領唱的其中一首詩歌:「當神說話」。願意與大家分享這歌的歌詞:
1. 當神說話,高山震動
當神說話,煙氣上騰
當神說話,我心俯伏聆聽
心靈發出回應。
2. 當神說話,天使聽從祂
當神說話,萬物震顫
當神說話,硬心要溶化
從未聽聞更甜美聲音。
3. 當神說話,憂心止住哭泣
當神說話,疲憊者得息
當神說話,帶來甜美的安
充滿無限平安。
4. 當神說話,我須作出回應
當神說話,我風暴須靜止
當神說話,我心須追隨
追隨,遵行祂旨。
副歌:
請向我說!
現在請說,救我的神、創造的主。
請今天就向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