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2:27-35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當摩西呼籲百姓:「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時,他是發出悔改和重新委身的呼籲。那些人選擇回應這呼籲呢?按理,他們要怎樣表示他們的決定呢?

(2) 結果,利未的子孫作出回應,意味著其他支派內部有分歧。摩西吩咐怎樣對付那些(仍然) 反叛的呢?此舉是否過份?

(3) 利未人此舉怎樣顯出他們是「歸耶和華為聖」的?(按英譯本NIV譯作他們在第28節之舉足以證明他們「已」歸耶和華神為聖。)

(4) 從利未人身上,我們可以領會到什麼屬靈榜樣?

(5) 雖然神沒有立刻施行審判,摩西卻不肯定是否能為民(這大惡) 贖罪(32:30) 。摩西用「贖罪」之詞是意味著一般「贖罪」的方式是什麼呢?(參利17:11)

(6) 「或者」因百姓所犯的是如此大惡,摩西恐怕獻上牛羊的血是沒有效用的,因而他決定向神獻上什麼?(32:32)

(7) 摩西是否明白他所求的後果是什麼?他為何以自己永恆的命運作祭?

(8) 保羅在羅馬書9:3所言,與摩西有何類同和不同之處?

(9) 按神給摩西的回答,祂是否已赦免了百姓?為什麼?

(10) 從神對這事情的處理,你可以給赦罪下個什麼定義?

(11) 聖經在此給亞倫下了什麼判語?

(12)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罕有的僕人領袖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32:32)

摩西這裡的禱告,可算為聖經中最偉大的禱告之一。

摩西這原本是不大願意作的領袖深知這群百姓是怎樣的忘恩負義、不守信、和善變的。當初,他挺身而出,為了自己的同胞而殺埃及人時,他所得到的是同胞的冷嘲熱諷(2:14) ;當他勉強承擔這近乎無可能的使命,去挑戰法老,要救百姓脫離埃及的苦軛時,一踫到第一次的困難,百姓是立刻的埋怨 (5:21) 。百姓雖然目睹一次又一次的神蹟,但看見法老的追兵時,竟然後悔離開埃及!及後,不是埋怨缺水、就是埋怨缺糧、或是埋怨吃的不夠好。他們不停的埋怨,引至最後是鑄金牛犢、背棄神。如果我是摩西,我豈不趁機放棄百姓,讓神親自了結這不忠、不義、無良的一群嗎!

但摩西卻不是這樣。他知道這樣的叛逆神,恐怕牛羊的血也不能贖罪。因這原故,他告訴百姓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32:30) 。但他沒有帶同牛羊上山,怎能贖罪呢?為要百姓的罪得赦,他就向神獻上自己的生命不是這肉身的生命而已,乃是他永恆的生命他的靈魂: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 (32:32)

雖然加爾文似乎認為摩西這樣求有點不當,但我確信,摩西是出自真心的說出這句話來。按他這時對神的認識,他未必對永恆的真理有全面的認識(故此神在此叫他認識他永生的穩固) ,他卻把百姓的永恆命運,放在自己之前。他更知道,最重要的是與神永遠的關係。如果,「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15:13) ,摩西誠然付出了這愛。不過,縱使他願意付出,但作為有罪的生命,不能作贖罪的憑據;惟有基督耶穌、無罪的生命才可以。但他的懇求卻充份顯出他像耶穌的形像。

 故此,說摩西是罕有的屬靈僕人領袖,絕不是誇張的。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3:1-11

156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雖然耶和華在32:10似乎是改變了祂對亞伯拉罕的約。但在此,祂重新肯定這前約,卻加上一個例外。這個例外是什麼?

(2) 為什麼這例外實質上把對耶和華的敬拜和對外邦鬼神的敬拜之主要分別除去了?

(3) 百姓是怎樣回應神的決定?

(4) 為何百姓以此為「兇信」?這怎樣顯示出百姓與神關係的成長?

(5)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在「會幕」被建造之前,摩西已立一帳棚作臨時的會幕:

a. 它的作用是什麼?

b. 神怎樣顯出祂的同在?

c. 為何要如此?內中的信息是什麼?

(6) 雖然神的出現顯出祂的可畏,但聖經怎樣形容摩西與神的會面呢?

(7) 「面對面」是什麼意思?

(8) 「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又是什麼意思?

(9) 這裡所表彰的是怎樣的一位神?

(10) 與你今天與神相會的時刻相似嗎?為什麼?

(11) 這裡為何又提到年輕的約書亞?

(12) 這信息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最終之約

領你到那流奶與蜜之地。我自己不同你們上去;因為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們滅絕。 (出33:3

經過摩西以自己的永生來為百姓懇求後,耶和華願意繼續祂對列祖的承諾,帶領他們進應許地,惟是祂不會親自與他們同去,只會打發使者引領他們。

其實這應該是個好消息,但百姓卻以此為「兇信」,因為他們明白沒有神親自同去的後果。我們或許會問:有沒有神親自同去有多大的分別呢?只要天使是神所差派的,便能代表神,豈不是夠好嗎?神蹟奇事會照樣的隨著他們,甚至有天使行在他們的面前;敵人會照樣被擊敗;最後便進入迦南應許地。那有什麼分別呢?

當然有啦!摩西就在繼續向神懇求時說:「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麼?(33:16)

解經家Durham的分析有見地,他說:「如果沒有神親自的同在,任何人,不論他們是怎樣敬畏神、或出於什麼原因,都不可以是神的子民。摩西指出了最重要的關鍵:耶和華作出不親自與以色列民同在的決定,是以色列民命運的關鍵。沒有耶和華親自的同在,以色列民會陷入無神、黑暗、紛亂的漆黑中而消失。」(Durham, 448)

是的,神與祂的百姓所立的約,至終不是在乎進入地上的應許地,也不在乎他們成為獨立的國家,乃在乎叫他們成為完全屬於神的子民。這是他們與萬民的分別!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3:12-1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短短的三節含意甚深,值得我們反複的思想:

(1) 在細思摩西與神這精彩的對話之前,請用點時間反省你與神每天的靈交生活:你滿意嗎?如以110來衡量,你會給你的靈修生活多少分?(10為滿分)

(2) 請解釋你所給的分數之原因。

(3) 當你讀到昨天的經文:

a. 你會給摩西的靈修生活多少分?

b. 你以為摩西很滿意他與神的靈交生活嗎?為什麼?

(4) 請再細讀12-13節,並試逐點分析:(a) 摩西在求什麼?(b) 他按什麼理由去求?

a. 他要知道神要打發誰與他同去:這請求的理由是什麼?

b. 他求神將道指示他:這請求的理由是什麼?

i. 「按名(被神) 認識」是什麼意思?

ii. 這請求與蒙恩何關?

iii. 與使他「認識」神何關?

c. 要神想念這民是祂的,與以上的請求又有何關?

(5) 我們從摩西(a) 以神的話作請求的基礎和(b) 所求的內容,可以有什麼學習?

(6) 神的回答是什麼?

(7) 神應允給摩西安息叫我們曉得:

a. 神知道摩西在求什麼呢?

b. 安息是什麼意思?

c. 摩西的安息與神親自同去有何關?

(8) 你能否說已得到神應許摩西的安息嗎?為什麼?

(9) 讀過摩西與神在此的對話,今天你想向神求什麼?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認識神

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 (33:13)

我們剛讀過聖經記載摩西與神面對面、像朋友般交談的經歷。如果我要以110分來衡量摩西與神的「靈修生活」,我一定給予10分!因為實在好得無比!

誰知,摩西似乎以此為不足。他仍然覺得不足夠,好像還缺少什麼似的。因而,他在33:12-13向神發出進一步的懇求。

第一個懇求是與他身負帶領百姓的使命有關的:他問神說「() 卻沒有叫我知道祢要打發誰與我同去……」這句話表示他自知不能單獨引領百姓。沒有神的幫助,他知道是絕對不能完成使命的。

第二個懇求是與神的揀選和恩典有關的:神曾說,祂按名認識摩西,意思是說,在千萬人中,祂個別的認識摩西,是透徹地、親切地認識他。這樣的知識,充份表明了他在神面前蒙了大恩。但摩西不以此為滿足,因為這是單方面的認識。神固然是透徹地、親切地認識他,但他卻並沒有同樣的認識神;因此他說:「求祢將祢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祢」。摩西渴望能如神認識他那樣的認識神。他所渴望的認識,是真正的、彼此的、和親切的認識。但是,沒有神親自的同在,就沒有這種真正的認識。

他的渴求何等討神的喜悅!神立刻回答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神知道,雖然祂常向摩西在榮耀中顯現,惟有祂常常、持續的親自同在,才能滿足人的靈魂、心底的渴求!摩西絕非追求什麼榮光、奇事,他單單要的是神永遠的同在。

奧古士丁說得對:我們的心是不能安息的,除非能安息於祢!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3:15-23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按摩西所言,是什麼叫以色列人與地上萬民有別?為何差遣使者不行?

(2) 神給予摩西清晰的回答是什麼?請細思這回答對摩西是何等的寶貴。

(3) 今天神是否同樣這樣向你說?為什麼?

(4) 摩西在第18節向神提出極其不可思議的請求。你以為這是他一時衝動的懇求,還是他早已渴想的心願?

(5) 是什麼驅使摩西作出這請求?

(6) 這怎樣顯示摩西與神的關係?

(7) 神給予摩西四方面的回答:

a. 什麼是「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他面前經過?

b. 為何要「宣告」祂的名?

c. 為何提到祂「恩待、憐憫」的主權?

d. 但不能給摩西行的是什麼?為什麼?

(8) 雖然是不能給摩西行所求的,神給予他「次好」的應允是什麼?用意何在?

(9) 試把摩西與神的交通與你(與神的交往) 相比:

a. 與神的關係上有分別嗎?

b. 與有神的同在上有分別嗎?

c. 與有神的引導上有分別嗎?

d. 與神的見面上有分別嗎?

(10) 與摩西相比,誰更有福?

(11)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榮耀的美麗

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 (33:18)

我們昨天思想過,摩西是何等的渴望像神認識他那樣的認識神。神既然答應親自與他同在,他應是找到了安息的。然而,愛無止境誰不希望在神的愛的海洋中更進深呢!所以,摩西繼續進一步的求問:「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

我們或許會希奇他這樣的求問:摩西豈不已在西乃山上看到神無比的威榮嗎?就是在他自設的會幕中,他豈不是常見到神的榮光嗎?他豈不是面對面、像朋友一樣的與神交談嗎?神的榮耀豈不已充滿了帳棚嗎?

神明白摩西真正的渴求是什麼,因此祂回答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33:20)

我所讀到的解經書多數認為神一向是容許摩西有限度的見到祂的面的,但非全面,否則摩西一定擔當不了。現在,摩西的渴想是完完全全的看到神的真面貌這是要等到那天主顯現的時候,「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壹3:2)

雖然,摩西所求的是沒有可能的事,神卻仍給他「次好的」,就是讓他看到祂的背,也要顯祂一切的「恩慈」在摩西面前經過(33:19)

我很喜歡加爾文對這句話的提點:「這『經過』是一個短暫的異象;祂好像是說:雖然是短暫,但當它從你眼前經過,就讓它成為足夠吧。但是……sub這字我譯為美麗(decorum) ,他人譯為恩慈(bonum) ,故此讀者以為是恩慈。但譯作美麗……比較適合,也在聖經中多處如是。」(Calvin, 378)

主阿,是的,求祢同樣讓我們看到摩西所看到祢榮耀的美麗!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4:1-9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鑒於百姓所犯(鑄金牛犢) 之大惡,神重寫十誡法版之意義何在?

(2) 年紀不輕的摩西,要親攜相信重量不輕的法版上山,我們可以怎樣從靈意的角度去領會律法?

(3) 試把神在33:19向摩西應允的話,與這(5-7) 所發生的相比:

a. 神這次的顯現對摩西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b. 再次思想宣告耶和華這名(兩次) 的意義何在?

c. 其他的宣告又有什麼意義呢?

i. 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

ii. 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iii.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罪

iv. 以「追討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結束。

(4) 摩西雖然是朋友般與神交談,他在第8節的反應表示什麼呢?

(5) 摩西趁耶和華對他(33:19的應許回應)的顯現,向神求什麼?他用「產業」這詞的用意是什麼?

(6)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和華的名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 (34:6)

當摩西按神的吩咐手裡拿著兩塊石版登西乃山與神會面時,耶和華神在雲中降臨,並「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繼而,神再次宣告祂的名:耶和華,耶和華。解經家Kei & Delitzsch對這個宣告有以下的見解: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摩西看見的是什麼,只告訴我們耶和華宣告的話語,藉此顯出祂榮耀的真體;並告訴我們,摩西急忙伏地下拜。馬丁路德稱它為『耶和華的名的講道』,是神向摩西彰顯祂隱藏的屬性。它宣告神是愛是那種把憐憫、恩慈、長久忍耐、美善、真理與聖潔和公義合而為一的愛。作為那憐憫的那位,滿有美善和真理,耶和華顯憐憫給千萬人,在忍耐與恩典中赦免罪孽和過犯。但是祂萬不以有罪為無罪,以公義來追討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耶和華曾在西乃山向所有國民顯出祂是討罪和憐憫的神(20:5ff) ;但當時的情景是以耶和華的怒氣為先、憐憫為後。但是這裡是放恩典、憐憫和慈愛在前的。從這裡所記載表達恩典的不同的言詞,是要向罪人顯示,神內裡至終的屬性是慈愛。但為要叫這恩典不被罪人濫用,變成放縱的機會,公義在此亦帶出嚴厲的警告。但公義卻是在憐憫之後,為要顯出憐憫比怒氣為大,而神因愛要等待罪人輕視祂的豐盛恩慈和長久忍耐才施加懲罰。耶和華在此宣告祂的名,亦繼續向以色列人為這名作見證,由他們離過西乃山、進入迦南、直至被擄到外邦、甚至今天流散各地(註:這篇是在以色列在1948年復國前寫的) ,祂仍在向他們的萬千施慈愛,直到他們歸向那從錫安出來的救贖主。」

(Keil & Delitzsch, 478)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4:10-17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雖然百姓所犯(鑄金牛犢) 之大惡,實質上是毀約之舉,但在摩西的代求之下,神準備再與他們(重新) 立約。按第10-11節所言。這重新的約有什麼更特別的應許?

(2) 這顯示出神什麼屬性?

(3) 神在新約中重申了一些命令,包括:

a. 不要與鄰邦立約:為何與他們立約會成網羅?(34:15-16)

b. 要拆毀祭壇、柱像、木偶等:不如此行後果會怎樣?

(4) 為何在眾多的誡命中,神特別在此時提以上兩項?

(5) 對我們今天的信息又是什麼?

(6) 這些重申的命令以第17節為結束:這結束的命令明顯與鑄金牛犢的罪有關。你以為以色列人會重蹈覆轍嗎?(參王上第12-13章,並看看神的回應。)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太負面的命令?

你要謹慎,不可與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約,恐怕成為你們中間的網羅。(34:12)

作為福音派的基督徒,讀到以上的命令,我們心中可能在想:「不與外邦人交往,如何能叫他們認識我們的神呢?」

以色列人蒙神揀選,是要作祭司的國度,也要因承受了神與亞伯拉罕的約,成為萬國的祝福。我們都知道,他們在這位份上失敗了。他們的失敗乃在乎他們沒有專一的敬拜、跟從耶和華,反而跟從、敬拜鄰邦的偶像。他們這個失敗,也是因為沒有遵守以上的誡命所引至的。這誡命是神要摩西在一下山時,首先向百姓重申的。神這樣著重這誡命並非無因。

當時的以色列人,就像一個青少年一樣,快有成年的身軀,卻沒有成年人的成熟,對神的事情更是如此。他們是需要成長,立穩屬靈的根基的。為此,他們需要嚴守神的誡命。

如果以色列人嚴守神這吩咐,不與鄰邦立約,建立一個專一單敬拜耶和華的國家,在神厚賜恩典下,鄰邦自然會被吸引來尋求耶和華。其實就是在他們沒有真的專心跟隨神之下,我們看到外邦人仍有被吸引去認識耶和華的:所羅門王時代的示巴女王,和使徒行傳的安提阿伯的太監是其中的例子。如果他們是專一的跟從耶和華,相信會有更多的外邦因他們得福。

我不是說,要靈裡非常成長就不要與不信的人接觸和交往,乃是說,我們自己先要好好紥根在神的話語上,以至我們能用生命去影響未信的世界,而不是被它所影響。在力求引領這世界的人歸主,我們不要忘記:是我們與他們的分別 (不是我們向他們的溶入) 吸引他們來尋求我們的神,也是我們像基督的愛幫助他們越過這分別的洪溝。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出埃及記34:18-35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這重申的約,以禁鑄偶像為止,然後談到有關向耶和華的敬拜:請試把這段逐點先後分析,然後才思想以下的問題。

(2) 請把你分析所得與以下的提示作比較:

a. 守除酵節(34:18):絕對的除罪

b. 頭生之例(34:19-20): 所有全屬神

c. 不可空手見神(34:20): 存感恩的心

d. 守安息日(34:21): 聽命、分別為聖、親近神

e. 守一年三節(34:22-24): 全民集會、帶特別的祝福

f. 獻祭之例(34:25) :不能沾污

g. 獻上初熟之物(34:26) :獻上最好的

h. 不用母奶煮羊羔(34:26b): 憐憫祭牲。

請按以上提議和你的分析作反思:看看怎樣應用在你今天的敬拜生活中。

(3) 這一次,摩西留在神的面前多久?

(4) 百姓這一次怎樣處理他的不在?

(5) 為何摩西面會發光,連自己也不知?

(6) 似乎他面上的光輝不是單局限於這四十天與神的會面,而是每次都是如此。你認為這是局限於摩西的經歷(用意是什麼呢?) ,還是今天也可以發生的呢?

(7) 今天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生活中?

靈修默想小篇
摩西的容光

摩西手裡拿著兩塊法版下西乃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34:29)

在我個人而言,出埃及記第33-34章是我讀這卷書的高潮:看到摩西靈命的改變,由勉強的僕人,變為渴慕尋求、認識神的屬靈人;由只看使命的領袖,變成神的密友。最特別的是:他從不希罕榮耀和地位,卻在自己也不為意中,吸取、反映了神的榮光。到了這生命的階段,摩西越過、越以神為他惟一的中心;越來越以認識神為他生命惟一的渴求;因此神的榮光的反照也越來越成為他生命的標緻。我相信,他面上的榮光不是單因他肉身處在神的同在之中,更是因為他的心靈越來越靠近神。

容許我在此與你們分享以下的詩詞,願意我們與神的靈交像摩西一樣,叫我們越來越靠近神的心。

1. 你的靈豈非已見過祂?你的心曾否被祂所奪?

你當認祂為人中第一人,歡喜選那上好的福分。

2. 從前的偶像使你傾倒;這屬世和屬肉的物寶,

鍍過金好使你情不自禁,浸過蜜好使你不它行。

3. 甚麼會使地上的偶像,失去它那美麗的模樣,

並不是灰心失望或勸勉;乃是無價之寶的一現!

4. 不是什麼本份的催促,就會使偶像化成灰土;

乃是祂榮耀美麗的噴吐,並祂心裡柔愛的流露。

5. 惟有彼得所見的淚眼,司提反所仰望的榮臉;

陪著馬利亞同哭的慈心,會叫我脫離地的吸引。

6. 哦,求祢來吸引並施情,直等到祢充滿了這心;

我們蒙救贖,是祢的同伴,與偶像還有甚麼相干?

副歌:

祢是千萬人中之第一人!哦,求祢開我眼,並奪我心;

摔碎眾偶,並歡迎加冠。祢為千萬人中之第一人。

(角聲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