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4:1-14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約書亞記。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神吩咐約書亞立石作永遠的記念(4:7)

(2) 十二塊石分別由十二支派的代表拾取,有何重要性?

(3) 神希望這樣的記念和重述對後世的子孫能產生什麼作用?

(4) 請用一點時間思想你個人與神同行的日子。有什麼是值得你「立石」作永遠的記念呢?

(5) 你可以如何「立石」叫自己不會忘記?

(6) 你又可以怎樣與「後世」分享呢?

(7) 10節說百姓都辦完「耶和華曉諭約書亞吩咐」的事。百姓在遵從這些吩咐上有機會出錯的地方是什麼?這裡說百姓是怎樣過河的?

(8) 在這一段中你可以列出神要百姓在過約但河的事上學到什麼功課嗎?

(9)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莫忘(之一)

神用祂大能的手引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時,祂關注的不單是那世代的百姓,更是他們日後的子孫。祂盼望他們不會忘記是祂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是祂引領他們走過曠野的路程;是祂至終帶領他們進入這應許之地;是祂使他們成為大國。但祂更希望他們不會忘記這些不單是為他們自己的原故,且是神要他們在萬民中作屬祂的子民、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19:5-6)。因此,祂吩咐他們在祭司所站之河床拾十二塊石頭到所住宿之地立為證據。

今天這十二塊石頭已不知所縱;今天或者仍有部份的以色列人記念這事蹟,但似乎他們都把它當作歷史陳事,失去了對耶和華他們的神的敬畏(4:24)

我替神有點不值。不是嗎?祂早知我們是善忘的,甚至連祂在歷史上和我們個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奇事也會忘記了;故此,祂在聖經中超過二百次的吩咐我們要「記念」。可惜我們總是太忙了,沒有好好的常常停下來思想、記念。因此,神亦在舊約定下各樣的節期,硬性規定祂的百姓停下來去記念祂在他們身上的作為。在新約裡,主耶穌亦親自設立聖餐,規定我們要停下來,記念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的救恩。

若然我們是明白主的心,就會常常停下來,思想、記念祂在我們身上的作為。至少,我們會在守聖餐的主日前一個晚上,靜下來,預備我們的心來準備自己去好好的記念,不單是祂的餅和祂的杯,更是這位愛我們為我們捨命流血的主。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4:15-24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在細讀這段經文時,請試從

a. 抬約櫃的祭司,

b. 過河的百姓和

c. 發號令的約書亞的角度去看事情的過程。

(2) 他們各人要經歷什麼考驗?各人從中所學的最重要的功課又是什麼?

(3) 以色列人這一次過約但河與先前過紅海有什麼相同之處?

(4) 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5) 在第24節神表明祂如此帶領他們過河的總意是那兩方面?

(6) 過紅海和過約但河固然是神彰顯極大的神蹟,若從「神能」和「所成就」的角度來看,與基督耶穌死而復活的神蹟相比又如何?

(7) 今日給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莫忘(之二)

往往在歷史上發生厲害的戰爭或慘劇後,我們就互相的提醒和提醒下一代:「莫忘」這些事件。在西方的歷史上這「莫忘/Lest we forget」的提醒始於1914年詩人Laurence Binyon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捐軀的英國年青戰士所寫的一首詩。這詩被誦讀結束時,眾人就以「免得我們忘記」作為回應。

容許我把這詩的第三和第四節譯在下面供大家思想,記念這些學效我們的主「為朋友捨命」的榜樣,因這些捐軀的戰士我們今日能活在較自由的社會中。

他們歌著唱踏上戰途,是年青力壯的;

身驅健全、眼睛忠誠、穩步精神;

他們至死忠心,面對無數的險景;

在敵前仆倒於地。

不像我們存留的人,他們未能終老;

歲月不會叫他們愁煩、年日也不會成為壓力。

每當日落,每逢日出,

我們要記念他們,

免得我們忘記。

對,人真是是善忘,我們更是遲鈍的,總不能從歷史學到功課。結果,世上的戰爭會繼續;生靈繼續被塗炭。但我們的主已經得到最後的勝利,在十字架上戰勝過了世人的罪和死亡,給我們帶來永遠真正的平安。有一天,正如祂所應許的,祂會再來,那時「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21:4)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5:1-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以色列人過約但河的神蹟對迦南地的百姓與君王有什麼影響?神在4:24所表示的心願是否已達到?這些外邦的百姓和君王在懼怕之餘該怎樣面對這大能的神呢?

(2) 割禮的意義何在?(見創17: 9-14)

(3) 從埃及出來的那世代有否行割禮?他們遭到什麼命運?

(4) 既是這樣,現在生為曠野的這一代行割禮又有什麼意義?

(5) 為何摩西在曠野這四十年沒有堅持要百姓行割禮呢?

(6) 按第9節所言,在此刻行割禮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將埃及的羞辱從你們身上輥去是什麼意思?)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進入神的安息

當神提到要帶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時,聖經多次形容這是進入「安息」的應許(參申3:20. 12:10, 25:19; 1:13, 15, 21:44; 23:1)。希伯來書的作者更補充說,這是指進入「神的安息」(4:11)

這是神不斷希望以色列人能學到的功課,包括現在他們快要面對過河後的第一場戰爭。

聖經告訴我們,約但河西的諸王聽見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使河水乾了,他們的心就消化了,不再有膽氣(5:1) 。按情理,這正是立刻攻敵的最好時刻。不是嗎?以色列人過河的經歷猶新,士氣高昂,正是最佳的攻敵時機。誰知,神卻吩咐他們要為所有男丁行割禮,同時要守逾越節。換言之,他們的身體要歇息,等待傷口復原;同時靈裡也要歇息,記念和思想神拯救的大能和心意,並作神子民的厚恩。在準備爭戰之先,他們需要學習進入神的安息。

這使我們想起以賽亞書的話:「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30:15)

是的,他們要較正心態才能準備爭戰。惟有當他們從剛才的奮興中安靜下來,進入肉體和心靈的休息中,才能容許神來動工較正他們的心態。

這不單對百姓是重要的,對作領袖的就更加重要了。於是我們看到,就在約書亞自己能有安靜的時刻時,神以耶和華軍隊的元帥身份向他顯現,免得他身為領袖卻未曉得進入神的安息中(5:11-15)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5:10-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從出埃及那天晚上起,以色列人就每年守逾越節。但約書亞在此時此刻與百姓守逾越節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2) 百姓在曠野吃嗎哪多年,到了應許地的第二天嗎哪就止住了。「那一年他們卻吃迦南地的出產。」二者相比之下,那一個是更寶貴的神蹟?為什麼?

(3) 為什麼吃應許地的出產也是神蹟?

(4) 耶利哥戰役是約書亞在摩西死後,首次獨自帶領以色列人面對的戰役。若你是約書亞,你的心情會是怎樣?

(5) 這裡的記述,似乎是約書亞個人的經歷。在這獨處的時刻,望著耶利哥城,他可在作什麼?

(6) 為何約書亞要問那人是來幫助他的,還是幫助敵人的?他這發問的背後是期望著什麼?

(7) 為何那人回答說:「不是的」?這是什麼意思?

(8) 結果,約書亞明白祂是誰嗎?何以見得?

(9) 為何神選擇在這戰爭之前向約書亞顯現?祂給約書亞什麼重要信息?

(10) 為何約書亞向祂俯伏尚未夠,神還要他脫鞋呢?

(11) 這事件給約書亞、百姓、和我們什麼極重要的信息?

(12)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什麼是神蹟?

奧古斯丁討論到迦拿婚筵時對神蹟有如下的意見:「我們的主把水變酒,對那些認識神的人是一點也不驚奇的。在婚禮中,祂把六口缸的水變成酒;但祂每年都是這樣在葡萄園重複這神蹟。僕人把水舀進缸中,祂就把它變成酒;照樣,神把雲降下的雨水變成酒,不同者是我不感詫異,因為這是每年都發生的……故此,神特留下一些較不尋常的來作,用以喚醒我們,好去敬拜祂。」

那些超常理的神蹟,其實在提醒我們這常理就是神蹟。我們需要重拾對現實的驚訝、希奇和敏感。傳道書的傳道者的慨嘆:「日光之下無新事」(1:9) ,但新約聖經卻響亮和興奮的宣稱:「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21:5) 當然,有時我們都會有傳道者的感受,但我們應感到安慰,知道我們是置身在神的權能之下,不至陷入灰心、絕望之中。反之,讓我們用想像和心思去以喜樂回應基督叫萬物更新的真理;重嘗創世之始的新鮮感。

Morning has broken

清晨已破曉

Like the first morning;

像第一個早晨

Blackbird has spoken

黑鳥在啼鳴

Like the first bird.

像當初一樣

Praise for the singing!

為歌聲獻上讚美

Praise for the morning!

為清晨獻上讚美

Praise for them, springing

為因「神的話」而造出的一切

Fresh from the Word!

獻上讚美!

譯自Prayer by Simon Tugwell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6:1-1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這一章的頭一節就把爭戰前前的氣氛形容得非常緊張。你認為耶利哥王預算約書亞會怎樣攻城的呢?

(2) 至於約書亞本身,他聽到神再次的保證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都交在你手中」。他會立刻怎樣作?

(3) 他是否預料到神會立刻把攻城的步驟告訴他?若你是約書亞,聽到神在第3-5節的吩咐後,你會有什麼反應?

(4) 約書亞怎樣把神的計劃(兵法)告訴百姓?他有否將全部的計劃告訴他們?

(5) 對約書亞而言,這計劃(兵法) 最困惑的地方是什麼?

(6) 對百姓和祭司而言,這計劃(兵法) 最難接受的地方是什麼?

(7) 在這六天,祭司除吹角外,就是與帶兵器的每天在完全靜默中繞城而行。在這完全的靜默中,你以為他們在想什麼?為何神不容許他們吶喊?若吶喊,豈不更有助軍心嗎?

(8) 繞城七日有什麼屬靈和實際的原因?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利哥城之役未完

我從小在主日學已聽到耶利哥城倒塌的神蹟。這個事蹟對每個信徒都有很寶貴的屬靈教訓。對教會整體而言,特別在處於與世俗社會的爭戰中,更是重要的提醒,叫我們曉得戰爭是屬乎耶和華的。

這未信的世界,包括一些新派的基督徒,對這神蹟卻認為只是個神話故事;不少的學者更要利用考古學的發現來證明這事蹟是虛構的。就如兩位意大利考古學家在1997的春天,在古耶利哥城作了有限度的發掘後,就立刻公佈他們「找不到在約書亞時代任何毀城的證據」。他們的結論明顯與十九世紀中業的考古發現的報告相違,可惜這些較早期的發掘資料現已失存。

但隸屬Associates for Biblical ResearchBryant Wood卻得到允許,在同年的九月到同一個舊城遺址察看。他發現這兩位意大利學者其實「發掘出大多數重要的證據證實聖經的記載」。他們特別指出,遺址的堡壁是倒塌了的泥磚牆有力的證據。

這叫我們看到聖地考古發掘的情況。若考古者不是要尋求真相,而單是存心要攻擊聖經記載的話,他們是會歪曲事實以求達到目的的。

所以,每當我們讀到好像「達文西密碼」之類的書,不用太過緊張,這些現象必會有的。我們的信仰並非基於這些推斷的著作,也非基於甚至所謂科學的新發現,因為這些遲早也會變得過時,被更新的推斷和發現所取代。惟有聖經的真理是歷久常新,永遠不變的。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6:15-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第七天終於來到了。眾人都準備好打破靜默,齊聲吶喊。這個吶喊除了是一般戰爭的吶喊(war cry)外,還有什麼用意?

(2) 在攻城之前,神清楚的吩咐百姓該如何處理「單屬神的物/devoted things(中譯當滅之物):

a. 這些單屬神的物包括什麼?

b. 當如何處置?

c. 如果不如此處理會帶來什麼後果?

d. 為何要定這與一般列國作戰不同的規條?

e. 這規條對我們今天有什麼重要的屬靈意義?

(3) 城的傾倒是否真的是吶喊和吹角的後果?為何神特以此法來讓以色列人攻取這河西的第一座城?

(4) 以色列人似乎真的完全遵守了神的吩咐。其實這樣的完全遵守是否容易呢?為什麼?(要記得他們剛經過四十年流蕩、無家、無正常社會、社交的生活。)

(5) 約書亞按所承諾的,讓探子救出喇合和她的一家。她的經歷與我們的得救經歷有何相似之處?(參彼前2:10)

(6) 最後,約書亞在神面前咒詛這城。請參閱列王紀上16:34,看看這咒詛的實現。你可有什麼感想?

(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戰爭屬乎耶和華

聖經告訴我們,因著耶和哥城倒塌的神蹟,和以色列人的得勝,「約書亞的聲名傳揚遍地。」(6:27)

是的,神往往在歷史中興起領袖,藉著他們來完成祂在地上的計劃。神不是單單利用這些領袖來完成祂的計劃,更是要藉此來模造他們成為明白祂心意的僕人。故此,雖然這些領袖需要得到百姓的敬重,但他們永不能奪取那揀選他們的神的榮耀。耶利哥城的神蹟就是一個例子。

為要能攻破如耶利哥城這樣堅固的城壘,勝過強敵,神是可以使約書亞如參孫一樣,勇猛地帶領以色列人去勝敵;或如基甸一樣,成為一個叫人畏懼的戰士。但耶利哥城的倒塌,明顯是與約書亞的勇猛無關,單單是證明了約書亞吩咐的,真是出於耶和華。但他絕對沒有奪取神的榮耀。反而,當城牆倒塌時,百姓祇能把榮耀歸給一位,這位不是約書亞,乃是耶和華他們的神!他們也更因此領會到,戰爭是屬乎耶和華的。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約書亞記7: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利哥戰役可說是全然的成功,但這是否意味著以色列人全然的討神的喜悅呢?

(2) 他們既然沒有全部的聽神的吩咐,為何神仍給他們這厲害的得勝?

(3) 亞干為何膽敢不遵守神這樣清楚的吩咐?爭戰既是這樣的成功,亞干心中會怎樣的想呢?他以為神會知道嗎?

(4) 神為何沒有立時的管教或審判他呢?

(5) 亞干一個人的罪帶來什麼後果?

(6) 你從亞干的罪學到什麼功課?

(7) 若然艾城的失敗全是亞干之故,這戰役與耶利哥戰役相比有以下什麼分別:

a. 探子的報告

b. 約書亞攻城的策略

c. 其結果和百姓的反應

(8) 若你是約書亞,你會對這意想不到的失敗有什麼反應?

(9) 約書亞在沉痛中說:「我們不如(早知) 住在約但河那邊倒好」(7:7) 。似乎約書亞曾生此意,為什麼呢?現在衝口而出,這豈不是叫神心傷呢?

(10) 請細讀神在第10-15節的回答。其總意是什麼??

(11)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活上?

靈修默想小篇
罪的後患

在現今的世代,我們常常聽到犯罪的人,不論是信主的或是未信主的,說:「這是我個人的事,又不傷害他人,與人無尤!」但這說法是錯的。罪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是一定會禍及別人的。亞干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解經家Keil Delitzch在評論亞干的罪時,說:「他犯罪帶來的影響,不是百姓因此也參與了他所犯的道德錯誤,同樣有他的貪婪和罪性;他所犯的罪乃是叫全群體,因群中一人的罪,失去了在神面前所應有的純潔和聖潔。就像一個身體,因一個肢體之故,全個身體也受到連累。」(Keil and Delitzch, Joshua, p.55)

就如使徒行傳第五章的亞拿尼亞。如果他沒有參與初期教會凡物公用的運動,他所作的可以說是與人無尤的。但當他聲稱自己是這凡物公用的群體之一時,他的罪就禍及整個群體,故此必須立刻處理。

因此,當我們在神的家中生活和事奉,卻同時活在罪中,不願承認和悔改,我們就叫神的家失去了在神面前所應有的純潔和聖潔,結果一定帶來這群體的失敗。若是神選擇對付我們,甚至叫我們的罪被公開了,其實這是祂的憐憫。若神不選擇立刻的對付我們,這才是個咒詛。結果會像亞干一樣,帶來更大的禍害;不但禍及全家,更殃及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