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完成研讀撒母耳記上,並開始研讀撒母耳記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昨天,我們思想到大衛會否相信掃羅而回到他那裡去的問題。今天的經文就告訴我們大衛的決定:
a. 他決定不回去的原因是什麼?
b. 他現在決定逃到什麼地方去?
c. 是否與先知迦得先前的吩咐相違?(參22:5)
(2) 現在大衛再次投靠迦特王亞吉:
a. 這一次與上一次有何分別?(參21:10-15)
b. 結果如何?(27:4)
(3) 為何大衛不想與王住在京城?
(4) 亞吉把洗革拉賜給大衛(相信洗革拉這原本為猶大的城市,是非利士人擄掠後所棄置的) :
a. 大衛利用這遠離京城,靠近猶大地南部的城鎮來作什麼?(27:8)
b. 為何大衛要瞞騙亞吉,不讓他知道他侵奪基述人、基色人和亞瑪力人(這些是歷來侵猶大的民族) ?
c. 他這樣做達到了什麼雙重的目的?
(5) 雖然大衛投靠了非利士人,猶大人現在會怎樣看他?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大衛心裡說:必有一日我死在掃羅手裡,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撒上27:1)
保羅是這樣的為腓立比的教會禱告:「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 你 們 能 分 別 是 非……」(腓1:9) 。 換句話說,保羅不希望我們只有盲目的愛心,乃是要具備有見識和知識的愛。這是大衛在對掃羅的尊敬和愛心中所顯出來的。
大衛是基於掃羅是神所膏立的,而尊重他、愛他—對,他是活出了聖經agape—愛仇敵的愛。大衛至少兩次饒了掃羅的命。但他不是愚蠢的,他深知掃羅的為人;他知道掃羅的狂傲,和死抓著王位的心,會驅使他繼續尋索他的命。所以縱然掃羅向他認錯,甚至叫他回去(26:21) ,他決定不回,而且要走到掃羅不會追趕之地。我們相信自保不是大衛的惟一動機,他更是不希望掃羅犯大惡得罪神!
不過,投靠非利士人之舉是有困難的:一方面,這是與先前神藉先知迦得告訴他留在猶大地的吩咐相違(22:5) ;而且這樣向非利士人投誠,豈不是賣國嗎!
我們知道大衛真的事事求問神。聖經雖然沒有在這裡明說,大衛此舉相信是有先求問神的。而且,我們更讀到大衛很明智的不住在京城,免得被王監視。在較靠近猶大地的洗革拉,他就有機會侵奪常干擾猶大城邑的基述人、基色人和亞瑪力人(27:8)。這是他為何在擊殺那些地方的人時,「無論男女都沒有留下一個」(27:9) ,免得他保護自己猶大人的消息,溜到非利士人的耳中!
我們看到這事事求問神的大衛,每每在愛神、愛以色列人的作事中,滿有見識和知識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非利士人現在聚集軍旅,要攻打以色列;這給大衛帶來什麼挑戰?你認為他心中有什麼盤算呢?
(2) 掃羅既多方面違背神的命令,為何卻把交鬼和行巫術的趕離以色列地?(見利19:31; 20:27及申18:10-13)
(3) 在這危機中,為何神總不回答掃羅的求問?
(4) 是否神迫使掃羅轉向交鬼的婦人求問?他求問的目的是什麼?(28:15)
(5) 在懼怕和知道耶和華已離開他的境況下,掃羅有什麼選擇?
(6) 經說:「婦人看見撒母耳,就大聲呼叫」(28:12) 。為何她會這樣的驚叫:
a. 她一向會招到什麼上來?
b. 這一次有什麼不同?
(7) 撒母耳這樣的顯現,歷代解經者眾說紛紜;就讓我們專注聖經這裡的記載:
a. 第14節:「掃羅知道是撒母耳」;聖經本身在第15節告訴我們是誰向掃羅說話的?
b. 如果這其實不是撒母耳,聖經的作者該怎樣說?
(8) 掃羅當然希望撒母耳會告訴他當怎樣行,結果撒母耳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只有責備和警告,使他明白到:
a. 今天神與他尚有關係嗎?
b. 以色列國現時是屬誰的?
c. 這些都是什麼原故?
d. 這場戰爭的結果會怎樣?
(9) 掃羅怎樣回應撒母耳的話?
(10) 你認為他當怎樣回應?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為甚麼攪擾我,招我上來呢?」(撒上28:15)
究竟交鬼的婦人所招上來的靈是否真是撒母耳,是歷代教父和解經者爭論不已的。容許我與你分享Keil & Delitszch這兩位屬保守派,又被學者敬重的神學家的意見:
“不過,教父、改革宗和早期的基督教神學家,除少數外,都以為不是撒母耳真正的出現,只是個假像……是那幽靈、是鬼怪、是惡魔扮撒母耳出現...... 是以假亂真。直到第17世紀才出現(另一) 見解,認為是巫師所創的幻覺……不過今天當不用提這見解。就是Fr. Boettcher……他以這靈是假裝的,也得承認聖經的第一手記敍者確「相信是撒母耳出現並說預言,是巫婆所意料不到的」,而撒母耳記的作者也深信先知是被招上來,並說出預言的;因而在他死後,仍證明他是耶和華真正的先知,雖然是藉著不屬神的途徑(參結14:7, 9) 。但早期教會的意見實與聖經的記載相違,故此較現代正統的解經者都一致認為這死了的先知確實顯現並預言掃羅的滅亡,不過不是藉巫師的法術,乃因全能的神用神蹟所帶來的。
這事實是有強力的證據,因為這有先見的歷史家是由撒母耳的顯現,非幽靈的顯現而說出(預言)……清楚的、特別的預言到掃羅和他兒子的死亡,是沒有可能出自偽裝的人的口,或撒但的啟示……所以Shobel說得對:「這不是因這拜偶像的王的呼喚、也不是巫婦的命令—二人絕對沒有能力把他招來,或叫他在墳墓安歇時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使撒母耳顯現;也不是單單是神的 ‘允許’—這是把事情看得太輕微。不,這卻是神特別的命令,叫他離開他的墳墓…..」”(K&D, 544-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在古時的爭戰中,有其他種族的軍兵,以雇傭兵的身份加入相助是很普遍的;但非利士人卻反對大衛這些希伯來軍參戰,原因包括什麼?
(2) 你認為大衛會真的希望參戰,打擊掃羅的軍隊嗎?(他連伸手危害神的受膏者也不敢)
(3) 非利士人的首領既不准大衛軍出戰,這豈非是大衛脫身的好機會嗎?為何他卻似乎堅持參戰?(29:8)
(4) 我相信大衛是一個禱告的人,一定在這事上求問神;非利士人領袖的決定,他其實會有什麼真正的感受?
(5) 結果因非利士人領袖的決定,帶來了什麼重要結果?(參30:1, 18)
(6) 這事件給我們對保羅在羅馬書8:28的話有什麼體會?
(7) 你能否想到神在你身上顯出同樣信實的經歷嗎?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非利士人將他們的軍旅聚到亞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營。」(撒上28:15)
容許我與你們分享有關非利士人的歷史和地理的背景,好使我們更明白以色列人,由士師時代開始,一直到掃羅和大衛的年代,所面對的主要敵人是怎樣的人(士師時代大概是主前1,200-1,050,隨後是掃羅開始的君主時代) :
“由公元前第12世紀……一個死亡的陰影(指非利士人) 籠罩著地中海一帶,滅盡一切在眼前的。最後,這浪潮漫延至小亞細亞,滅絕了赫人帝國(Hittite Empire) —這是連埃及法老琳西二世也辦不到的—然後著眼敍利亞和迦南地……這些叱咤風雲的是一群以搶掠為生,學者把他們統稱為 ‘Sea Peoples/海的民族’……
到了公元前1175年,這些海民已征服了現代的敍利亞和黎巴嫩一帶大部份沿海的地區。跟著,他們就轉向那地區最後的強國:那擁有無數廟宇和財富的埃及。不過,這時的埃及正是由英明、仁慈和軍事卓越的琳西二世所統治(因而,非利士雖有極強的海軍也被埃及所逐離) 。因此,他們的戰船轉移向東面,尋找可登陸之地。他們選擇了迦南地的南岸。直到這時,亞實基倫、以革倫、亞實突、迦特和迦薩這沿岸的城市都成功阻止以色列的入侵,但卻輕易地被非利士人所侵佔。他們並以這五個城市作基地,成立了正式的聯邦,稱為非利士亞(Philistia) —希臘人及後由這名字改稱他們為巴勒斯坦(Palestine) ,作為迦南地的統稱……
下久。這些強悍的海民就與同樣強頑的以色列移民發生衝突;這正是士師記後半部所載的戰事(直到掃羅和大衛的年代) 。”
(Jean-Pierre Isbout, National Geographic, The Biblical World, 161-164)
故此,以色列人所面對的非利士人,絕非像亞瑪力人等之民族,乃是素有訓練、很有組織、配備精良、更具有叫埃及人也畏懼三分的海軍之聯邦。無怪,以色列人之能勝過他們,完完全全是得耶和華的幫助!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嚴格來說,大衛和他的勇士被亞瑪力人擄掠是誰之過?(參28:18; 15:20)
(2) 雖然他們的妻子兒女和財物都被擄去,神在這不幸的事情上,加上了什麼限制?(30:2)
(3) 為何眾人竟想用石頭打死大衛?
(4) 「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堅固」(30:6) ,這是什麼原因?
(5) 立刻追趕敵人來救妻兒該是刻不容緩的決定,為何大衛竟先求問神?(30:7-8)
(6) 為何在這危急的情景下,那「二百人」會因疲乏而不繼續追趕?難道他們沒有任何損失嗎?(30:22) 另外的四百人應否低看他們?為什麼?
(7) 這次的追趕是怎樣的成功?(30:17-20)
(8) 那四百人中,就有人認為那不參與追趕的不該與他們同享掠物:
a. 你認為這個想法是否公平?為什麼?
b. 為何聖經竟稱他們為「惡人和匪類」?
(9) 大衛卻是怎樣稱呼這些「惡人和匪類」?(30:23)
(10) 大衛要均分掠物的原因是什麼?
(11) 你同意嗎?為什麼?
(12) 為何大衛甚至把掠物分與其他「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素來所到之處」的城邑?
(13) 從這事件來看,你可以看到大衛那方面的美德?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這事誰肯依從你們呢?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撒上30:24)
當讀到大衛在撒母耳記上第30章怎樣處理掠物時,我實在很佩服他。當我再仔細思想他這判決背後的原因時,我就更看到為何聖經稱他為合神心意的人。
他公平分配的原委是藉著這番話表露無遺的:「弟兄們,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不可不分給他們,因為祂保佑我們,將那攻擊我們的敵軍交在我們手裡」(30:23) 。換句話說,他深深相信並知道,不是因他們的力量能勝過仇敵;這一切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既是神的恩賜,誰能把這些看為自己的呢!大衛衷心的把他們的得勝和所得的擄物看為出於神、屬於神的。
因此,大衛絕對沒有怪責這些留守器具的人。他知道這些人同時失去財物和妻兒(30:22) ,若然他們尚有氣力,一定不會放棄追趕亞瑪力人。其實,在筋疲力盡之時,如果他們勉強前行,反會成為大衛的負累。
是的,每人的恩賜與位份都不同。有人體力過人的,也有身體瘦弱的。神絕不以我們的外表判斷我們,也不以我們的表現、成就來作為看待我們的準則。大衛此舉,充滿表明他了解神的心。
不過他的度量更超過常人。他竟然把掠物與猶大地眾多的城邑分享。這些城邑不但多被亞瑪力人常常擾攘,更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素來所到之處的人」(30:31) 。大衛趁此機會回報他們在他逃難時的照顧。是的,這些是他的「朋友」(30:26) 。這位合神心意的王,是一個不忘別人恩惠的人。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掃羅這場戰事,不但要面對訓練有數、配備精良的非利士人,更是在沒有神的同在與賜福下打的,故此結果是可以預料的。你個人曾否有類似的經歷嗎?你曾怎樣的面對?你該怎樣的面對?
(2) 這場慘劇以掃羅三個兒子的死亡為開始。你對連約拿單也戰死有何感受?他豈不是對神所膏立的大衛至死忠心嗎?他該因父親的罪而遭殃嗎?
(3) 掃羅雖然一直極力的頑抗神和祂的旨竟,終於還要面對他的終局。讓我們用點時間思想他的一生:
a. 在聖經介紹他給我們時,掃羅是一個顧及父親感受的兒子(9:5) ,現卻變成一個不顧別人死活的暴君,勉強極疲乏的兵士繼續殺敵(14:24) 。何故?
b. 他開始時是一個謙卑的勇士,自覺不配作王(9:21) ;及後卻變成死抓著政權不放,甚至窮於追殺神所揀選的大衛。何故?
c. 他的狂妄自負由擅自獻祭(13:9),提升到公然不遵神的吩咐來滅絕亞瑪力人(15:9) ,更加劇到殺滅大祭司全家(22:17-19) 。何故?
d. 如果要你為掃羅寫墓碑文,你會寫什麼?
(4) 請試把掃羅死亡的記錄(31:6, 9) 與以利死亡的記載(4:17-18) 相比:
a. 兩者有什麼相似之處?
b. 那一個的生命更可憐?為什麼?
c. 你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鑒戒?
(5) 在眾以色列人中,為何基列雅比人甘冒危險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體取下,給他們合宜的安葬;並為他們禁食七日?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與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死亡。」(撒上31:6)
我們來到撒母耳記上的結尾時,亦是掃羅生命悲慘的結束—他與三個兒子同一日身亡。更可悲的是,他的死亡與以利這個不忠心、尊重兒子過於神的祭司之死亡,甚為相似。
以利兩個作惡的兒子的死亡早已為神人所預告(2:23),他們就在與非利士人的爭戰中身亡;以利亦在同一天折斷頸項而死。同樣地,掃羅與兒子的死亡也被神人預先宣告(28:19),掃羅的首級在死後被非利士人割下(31:9)。但我總覺掃羅的死亡是更大的悲劇:
- 他活在以色列人正經歷在撒母耳帶領下靈性更新的時刻:他親自在撒母耳教導下得益,他甚至有份參與這復興的整個過程中。他不容在國內有交鬼和行巫術的人是最好的例子(28:3) ;
- 他親身經歷到耶和華的靈的同在(10:10) 及如何藉著神賜的能力戰勝敵人;
- 但掃羅與以利不同,他有一個敬畏神的兒子約拿單—他誠實的和勇敢地指出父親的錯(19:4-5);更有愛他、關心他,常常為他禱告的撒母耳(16:1) 。
當然,以利絕對要承擔他的過錯,但他確是孤獨的坐在他靈裡的黑暗中。相反地,掃羅是被敬虔的人所圍繞的;也被神給予眾多悔改的機會。
二人都心知自己違背了神的話。當神人向他們宣告二人的罪和審判時,以利是默然的接受,而掃羅不但強辯,更刻意的抗拒神到底。不過,兩位屬神的領袖的生命,同樣叫神的名和祂的百姓受羞辱;二人都帶著遺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