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舊約撒母耳記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翻閱詩篇51:4,並參閱撒母耳記下12:14。為何大衛在犯罪後,對神說,「惟獨得罪了祢」?
(2) 這裡雖只記載大衛回答拿單先知短短的一句話:「我得罪耶和華了」(12:13) 但詩篇第51篇—相信是當先知拿單離去後,大衛面對兒子病重之時寫的—卻詳細記下他認罪的禱告。為能稍為深入的領會大衛認罪的懇切,我們不妨用一點時間,以自己代入大衛的心境。先寫下你認罪的禱告,然後再與大衛的禱告相比:
a. 大衛犯了極卑劣的惡行。從這篇詩篇我們對他的認罪有什麼了解?
b. 你對先知拿單所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12:13) 有什麼感受?
(3) 犯罪的是大衛,為何神卻叫這淫亂所生的孩子死亡?
(4) 先知既已宣告這孩子必死(12:14),為何大衛仍禁食、終夜躺在地上、為孩子懇求?你會同樣這樣作嗎?
(5) 僕人對大衛在孩子死後的行為大惑不解:
a. 大衛的解釋是什麼?
b. 在有至愛的人死亡時,我們可以從大衛身上學個什麼功課?
(6) 奇怪的是,在大衛與拔示巴再生一子時,這兒子竟為神所喜愛,神更親自給他起名「耶底底亞」—為耶和華所愛的意思:
a. 為何會如此?
b. 這顯示神的饒恕是怎樣的?
(7) 為何約押在與亞捫人爭戰時,向大衛發出似乎不大尊重的信息(12:27-28) ?大衛這一次的回應,與11:1的情形有什麼分別?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大衛對拿單說:我得罪耶和華了!」 (撒下12:13)
我們剛思想過大衛的罪是何等的卑劣—犯的不但是姦淫和謀殺,更是借刀殺人的惡行!從人的層面來看,我們不禁的說,這是罪無可恕!但事實上,大衛是得到神的赦罪。這赦免更叫我們明白最少以下的真理:
(1) 所有的罪都是先向神犯的:作為按神形像所造的人,我們每一次犯罪都是「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也就是奪取了神的榮耀。先知拿單更指出,我們的罪「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撒下12:14) 。是的,每一次當我們犯罪時,是給撒但機會來譏諷我們的神(伯1:9-11) 。這樣,我們的罪既是先向神犯的,赦罪就只能由神而來;
(2) 赦罪是與神的關係得以完全的和好:罪的工價就是死(羅5:12; 6:16, 23等) ,包括了肉身和靈魂的死;不過神的赦免關係到我們靈魂的得救,這就是能與神復和,有祂永遠的同在與聖靈的內住;這就是永生。大衛這次所得的赦罪,是在神極度的憐憫底下的。他當得的死刑也被免卻,不過相信神是藉此表明應允他「不要從我收回祢的聖靈」的懇求(詩51:11) ;
(3) 神的赦免就是神的愛沒有減少的證明:在神擊殺大衛與拔示巴因淫亂所生的兒子時,我們或以為有點過嚴;但這是公義的神向以色列表明祂是不偏私,不容忍罪的。為人父母者都知道,沒有比自己的罪禍給兒女更大的審判!不過,神更要顯示祂的赦免是完全的,且要向大衛顯出祂對大衛的愛並沒有減少。這也同樣藉著向他與拔示巴所生的所羅門身上顯出來。神親自給他命名為「耶底底亞」—就是蒙耶和華所愛的意思(撒下12:25) 。我不曉得你的感受如何。當我讀到這裡,我不禁低頭敬拜這位如斯愛我們的神。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參閱利未記20:17,看看暗嫩所犯何罪。
(2) 暗嫩暗戀他瑪成病,他本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情懷?
(3) 暗嫩所行能否歸咎於約拿達?為什麼?
(4) 暗嫩向大衛求什麼?
a. 大衛應否以這請求為怪?
b. 大衛是聰明人;你以為他是否全不曉得暗嫩的慾念?
c. 他這樣順從這首生的兒子所求,可以給我們看到他是個怎樣的父親?
(5) 暗嫩當然是有充足的時間作籌劃,但為何他沒有想到這罪所帶來必然的後果?
(6) 聖經說,暗嫩在污辱了他瑪後:「他恨她的心,比先前愛她的心更甚」(13:15)
a. 他先前對他瑪的愛是怎樣的愛?
b. 是愛還是慾念而已?
(7) 第18節直譯是「那時,他瑪穿著長長、有袖子的衣裳」(K&D, 636) 。這樣的形容用意何在?
(8) 押沙龍為何叫妹妹不作聲?這給我們看到押沙龍是個怎樣的人?
(9) 希伯來聖經告訴我們,大衛聽見這事,就甚發怒(13:21) ;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卻加上:「他沒有叫他兒子暗嫩感到不安,因他愛這首生的兒子」:
a. 大衛按摩西的律法本應怎樣行?
b. 他這樣放過暗嫩,對其他的兒女會有什麼影響?
c. 你認為這與大衛自己曾犯的罪有關嗎?為什麼?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大衛王聽見這事,就甚發怒。」(撒下13:21)
是的,我們各人要對自己所作的負責任(耶31:30)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是不應酸倒的(耶31:29) 。但是父母所行、所立的榜樣—特別是壞的榜樣—實在一定對下一代有深遠的影響。大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以王的身份,他過著沒有禁戒情慾的生活。對,他擁有不少值得學效的屬靈美德—謙卑忍受掃羅的追殺、對約拿單忠實的友情、對神絕對信靠等等—這些都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但同樣不可置疑的是他對情慾的放縱:是他的兒女在這多妻、多妾的家中目睹的事實!
多妻、多妾、多子女就使他不能有時間去指導和管教兒女了;更談不上讓兒女有機會親近、認識他們的父親。兒女的模造就全賴他們的母親,其中卻有外邦的女子呢!
當然,他所犯的姦淫和謀殺的罪行,更使他喪失了領導家庭的資格,這就在暗嫩污辱妹妹的事上顯出來。利未記20:17清楚的定了暗嫩的死罪,但誰能定他的罪呢?誰能施行這審判呢?若大衛要作的話,暗嫩會反問:「父親,你又如何?」
其實,就是沒有神所預先宣告的審判(12:11) ,大衛家庭的慘劇是免不了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押沙龍等了多久才復仇?
(2) 押沙龍明明的要求暗嫩赴宴,大衛應否答應?為何他竟給予祝福?
(3) 有解經者說:「等待復仇……是東方人的特性」(K&D, 637) 。你同意嗎?為什麼?
(4) 為何約拿達如此肯定只有暗嫩一人被殺?(13:32)
(5) 約拿達既是獻計給暗嫩污辱他瑪的,為何他不早警告暗嫩?他是個怎樣的朋友?
(6) 為何押沙龍選擇逃到達買那裡去?(參3:3)
(7) 大衛天天為兒子(即暗嫩) 悲哀(13:37) 。你認為這單是喪子的悲哀嗎?為什麼?有內疚的成份嗎?為什麼?
(8) 大衛能把責備歸咎於押沙龍嗎?為什麼?
(9) 現在,他該怎樣處理押沙龍?大衛有作什麼嗎?為什麼?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大衛天天為他兒子悲哀。」(撒下13:37)
聖經明說大衛與拔示巴在淫亂中所產的兒子,「必定要死」(12:14) 。但在孩子尚未死去之前,大衛在這七天期間,懇切的為孩子哀求神—「禁食、進入內室、終夜躺在地上」(12:16) 。我們可以想像他在禱告當中,是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罪所帶來的重壓。奇怪的是,當他知道孩子死去的時候,就立刻停止禁食哭泣,因為,正按他所言:「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裡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裡來」(12:23)
但他對暗嫩的死卻有很不同的反應。他這首生的兒子雖不是被神所取去,而是被他另外一個兒子押沙龍所殺。大衛明白這是與自己所犯的罪有關的—他所犯的姦淫不但為兒女立下極壞的榜樣,也因此使他不採取行動,處理暗嫩污辱妹妹的罪!作為一國之君和一家之主,他理應按摩西的律法處理暗嫩。這當然會使他喪失了這兒子,但卻能在民中、家中除罪,維持公理。但他的失責與縱容,叫他現在實在失去了兩個兒子:暗嫩終要死亡,而押沙龍亦離家出走。他的悲哀,恐怕也是帶著罪疚的—眼看自己所種的禍根,接踵生出罪果來!
對,大衛是已經得到神完全的赦免;但種什麼,真的就收什麼。有些罪,其今生的後果是我們負不起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按聖經所言,約押為何想大衛和押沙龍復和?(14:1)
(2) 大衛心中既想念兒子,是什麼叫他卻步?(14:24)
(3) 為要叫王看到自己的錯誤,這婦人的故事主要的內容是什麼(14:5-7) ? 這與押沙龍的情況有何關連?
(4) 婦人在第9節所言,似是論到如果家人仍下手殺她的兒子,她是不會怪王的。但當大衛再次保證執行王命時,她竟要求王在神面前起誓。王既起誓(14:11) ,婦人立刻表明來意:
a. 為何她竟說王(對押沙龍所行的) 是要害神的民呢?
b. 大衛對婦人兒子的命令怎樣「自證己錯」?
c. 在第14節那婦人再用什麼說話來提醒王?
(5) 王怎會知道這事是約押在背後安排的呢?
(6) 我們藉此可以看到:
a. 約押是個怎樣的臣僕?
b. 他與大衛的關係如何?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撒下14:1)
我們先前讀到約押怎樣冷血的殺害押尼珥,因而被大衛公開的責備與咒詛(3:22-29) 。我們也知道約押和他的兄弟亞比篩的勢力是叫大衛有所懼怕的(3:39) 。但在這段經文裡,我們看到約押的另外一面。
對,有些解經者認為約押欲使押沙龍與大衛和好是具政治動機的,是為要自己在大衛去世後鋪路—因為他看準「押沙龍是最佳的承繼人」(K&D, 640) 。按聖經繼續的記載,約押兇殘的性情還是沒有改變的。但這並不就證明他使這父子二人相和的動機是不真誠的。
聖經明說,他這樣做是因「知道王心裡想念押沙龍」(14:1) 。而且,若果他想鞏固自己的勢力,離間大衛與兒子的關係豈不是更佳!
故此,我反而相信約押是因跟隨了大衛多年,親眼目睹大衛對掃羅所施的恩慈,雖然也看到大衛種種的錯誤與輭弱,他對這合神心意的王產生了敬重,也真正關心大衛的好處。不是嗎?當大衛及後因數點人數干犯神之際,是約押力圖勸阻他的(24:3) 。
這也提醒我對別人,特別同工常有挑剔的態度。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眾多的輭弱與瑕疵;但神卻往往使用有瑕疵的弟兄姊妹來勸戒我們。就如「鐵磨鐵、磨出刃來」(箴27:17) ;當我們謙卑的聽從彼此的勸告,我們便會被模造成為合神使用的器皿。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是誰在幫助誰?為何說感謝話的竟是約押?為什麼會這樣?
(2) 大衛心中既想念押沙龍(14:1) ,而押沙龍現在回來了,為何大衛卻拒絕見他的面?
a. 是王的面子問題?
b. 是「為父的尊嚴」問題?
c. 是怒氣未過?(已過三年了—見13:38)
d. 這是真正的復和與饒恕嗎?
(3) 聖經在第25-27節所加插的片段有何用意?
a. 以色列人對押沙龍會有什麼期望?
b. 押沙龍對自己會有什麼期望?
c. 為何不記錄他兒子的名字,卻提到他女兒的名字?
(4) 為何約押不欲見押沙龍?
(5) 押沙龍回耶路撒冷足足兩年,在這期間他有什麼感受?
(6) 他心中想從父親得到的是什麼?
(7) 大衛終於接待他嗎?是否太遲?為何要等到現在?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王說:使他回自己家裡去,不要見我的面。押沙龍就回自己家裡去,沒有見王的面。」(撒下14:24)
我們先前思想到神對大衛所犯極大、極重的罪之赦免是怎樣的完全,甚至在他與拔示巴再生第二個兒子時,神親自給他命名,表明他對大衛的愛沒有更改(12:25) 。大衛誠然深深知道神赦免的完全,故此我們在他的詩篇中讀到這樣的話:「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103:11-12) 。可惜的是,當要饒恕自己的兒子押沙龍時,他卻不能像神饒恕他一樣的饒恕兒子。
饒恕,特別像神如詩篇103篇所言的饒恕,是不容易的。彼得也感受到這個困難(太18:21) 。但對大衛而言,這困難不但與他特別溺愛那首生的暗嫩有關,也許亦與我們東方人的「為父的尊嚴」有關。在大衛身為父親的意識中,若完全無條件的饒恕押沙龍,是會影響這為父的權威的。按東方習俗的看法,為父若稍作饒恕的動作,兒女應感到萬幸。完全的饒恕豈不是會帶來兒女的放縱!
這種觀念現仍存在在東方的社會,我亦遇到這樣的基督徒父親。但主耶穌已清楚警告我們:「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5) 。這裡的「人」,當然包括我們的兒女!
天父既然完全的饒恕了我們這樣的浪子,我們又何來有藉口可以不饒恕自己家中的浪子呢!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認為押沙龍這樣做是要部署自己承繼大衛,還是想篡位?
(2) 如果大衛一早就寬恕、接納押沙龍,你以為這事件還會發生嗎?為什麼?
(3) 你認為押沙龍在第1-6節所行的,真的會完全瞞騙大衛嗎?
a. 如果這四年之久(四十年的繙譯是不通的),大衛是毫不知情,他是怎樣的一個王呢?
b. 如果他是知曉的,他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呢?
(4) 怎麼會「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15:13) ?為何百姓會離棄大衛?
a. 他們對大衛不滿嗎?
b. 他們認為押沙龍比大衛勝一籌嗎?
c. 還是有其他原因?
(5) 雖然如此,大衛是否需要逃亡?
a. 為何不可以在這堅固的京城與押沙龍對抗?
b. 他有否求問神?
c. 神是否離棄他像離棄掃羅那樣呢?(見7:15)
(6) 你認為大衛怎樣看兒子的叛亂?他內心現在有什麼掙扎?
(7) 為何聖經特別提到迦特人決定跟從大衛這片段?對此時此地的大衛有多大重要?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大衛就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撒下15:14)
讀到大衛怎樣處理押沙龍的叛變時,我們不免覺得他實在太過懦弱了。但其實,這正顯出這身為勇士的王可貴的一面。
大衛不是現在才決定不靠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來維護自己的王位的。早在被掃羅追殺時,他已立心完全的倚靠神來得王位。若然他是這樣決心的不加害掃羅的話,他就更不會傷害自己的兒子押沙龍了。
我相信,大衛更知押沙龍的叛變不是偶然的;是神藉拿單先知所宣報的審判之一部份:「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 (12:11) 。當然,他是想不到把十個妃嬪留守宮殿的安排,竟然招致這審判另一部份的實現:「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他們同寢。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12:11-12) 。
雖然大衛所受的是當得的管教,但他默然接受,沒有靠自己的力量作出頑抗,也是他「合神心意」的生命之徵記。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這裡描寫的行列,像是出喪多過逃亡:
a. 為何本地人(whole countryside/NIV) 都放聲大哭?
b. 為何大衛自己在上橄欖山時也是邊行邊哭?
c. 為何其他隨從他的人也是這樣?
(2) 為何祭司們是抬著約櫃逃離?這豈是不便嗎?
(3) 從大衛對祭司的一番話(15:25-26) :
a. 大衛怎樣處理這次押沙龍的叛亂?
b. 他要約櫃留在耶路撒冷給我們看到大衛對神的心是怎樣的?(試與撒上4:3作比較)
(4) 當大衛聽到自己的謀士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他作出什麼反應?是否出於無奈?(有解經者認為亞希多弗是拔示巴的祖父)
(5) 戶篩相信是年紀老邁,故此大衛說他會成為負累。但大衛給他什麼重要任務?結果怎樣?(見17:14)
(6) 雖然押沙龍得以色列人的心,但大衛仍有眾多忠誠的朋友,有效忠他的祭司,有約櫃在城中,更其實有相當的軍力(見第18章) 。他這樣不戰而逃,你說是(a) 不智嗎?(b) 對國家公平嗎?(c) 討神喜悅嗎?為什麼?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本地的人都放聲大哭。」(撒下15:23)
讀到大衛因押沙龍的叛變而要逃離時,我深被眾多的人向他所表明的效忠所感動。
正當大衛在經歷這傷痛時,聖經告訴我們投奔他的迦特人向他表明他們的效忠。這些迦特人相信是非利士人,是當大衛離開迦特時,跟隨著他的。現在,他們不但向大衛發誓,更是以耶和華的名發誓的。
我們也讀到大衛的老朋友戶篩(15:37) ,相信也是他的謀士,雖然年紀老邁(故大衛說他跟著他走會成累贅) ,也願意冒生命危險,留在耶路撒冷作「內奸」;結果成功的使押沙龍失利(17:14) 。古語說得對:「患難見真情」。
但最叫我甚感動的,是那地方(即耶路撒冷周圍的城邑) 的人「都放聲大哭」(15:23) ;跟隨大衛上橄欖山的,「也都蒙頭哭著上去」(15:30) 。這些都是他們真情的流露、是對大衛的愛的流露。當我們在分析大衛在這情景所作是否合宜、是否明智、是否是懦弱的表現時,我們卻看不到有任何人在那時作出異議;只有的是陪伴他一起的哭泣!阿,這是何等的寶貴!
大衛心中是知道自己在經歷神的管教,不用旁人給他什麼提醒。在這時刻,他最需要的是那些愛他的人,與他的感受認同—不論是留下的、是跟隨他逃離的、藉著他們的同哭,都給他極大的安慰。
是的,當我們身旁的人在經歷極大的苦痛時,他們往往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提醒,乃是如保羅所吩咐的:「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