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上22:1-12

本週我們會完成研讀列王紀上,並開始研讀列王紀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尚記得亞哈是怎樣戰勝便哈達的?他小小的七千兵殺了多少敵人?(20:29-30)

(2) 他現在為何要主動去攻擊亞蘭人?他的信心從何而來?

(3) 約沙法雖然原則上同意與亞哈聯手,卻提出什麼要求?二王的分別在什麼?

(4) 這四百名先知固然不是巴力先知,為何約沙法仍問: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麼?”(22:7)

(5) 為何米該雅不列在被邀的四百先知之中?

(6) 難道亞哈不願聽真的預言、真實的說話嗎?

(7) 你又是否如此?

(8) 為何聖經特別指出二王是「各穿朝服」來向先知求問?這是求問神應有的態度嗎?

(9) 西底家為何特別造鐵角來說預言?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求問神

約沙法說: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麼?(王上22:7)

雖然神多次給予亞哈謙卑、痛悔的機會,亞哈仍沒有全心全意的歸向神。其實、迦密山的經歷,已足以叫亞哈清楚的認識神是唯一、至高的真神,是值得他敬拜的(王上19)。以利亞向他發出嚴厲以死亡作審判的警告,亦足以叫他因懼怕而悔改(21:24)。可惜,他的懊悔是短暫的,並非是真正的悔改。或許,他因而停止供奉巴力,但他沒有轉而敬拜和聽從耶和華;這就在他想從亞蘭王手中奪回基列的拉末一事上表露無遺。

首先,亞哈完全忘記了上次能以寡敵眾,殺掉十二萬七千亞蘭人,全是神的作為。他竟以為可以靠自己,或許再加上約沙法的協助,就能重複這勝利。

就是當約沙法提醒他,當先求問神時,他竟刻意的不邀請米該雅,原因是他恨米該雅: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 22:8)。明顯地,亞哈根本沒有求問神的習慣,就是在極重要的事情上也是如此。神在他生命中根本上不佔一席位。他不求問神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的:既知道自己所行的是不討神的喜悅,又何必去問呢!

雖然如此,我覺得他在某方面卻勝過我們;因為不求問神,總比利用神的名來達到我們的私意好。

我尚記得很多年前,我正從商;當時在生意上遇到很大的困難。我趁出門到三藩市時,在酒店中獨自用時間來查考聖經和禱告,向神求問。當時,我正翻到列王紀下的一段聖經。一讀下,該段經文與我的處境非常相似;神的應許好像從其中跳躍出來。我當時被感動到流淚,便立刻跪下感恩。

當事情過了好幾年後,回頭一看,我以為神向我應許的沒有一樣成為事實。我才明白到,原來我太希望得到某些東西¡F這念頭強烈到一個地步,使我強把經文應用在自己身上而不自知。當然,這不是因神差「謊言的靈」來欺哄我(22:23),乃是我自己欺哄了自己!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上22:13-2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先知米該雅那時要面對的壓力包括什麼?

(2) 他可有什麼選擇?

(3) 他的選擇是什麼?

(4) 米該雅的異象並非他主觀想像出來的,乃是簡單把在異象中被啟示的直說”(K&D, 196)

a. 你同意這解釋嗎?為什麼?

b. 為何神會同意差「謊言的靈」到眾先知中?

c. 如果沒有這靈,這些先知會怎樣回答王?

d. 那麼,這「謊言的靈」的工作是什麼?

(5) 那先知西底家怎樣作出回應?為什麼?

(6) 亞哈是怎樣回應?為什麼?

(7) 約沙法王呢?他又有什麼回應?(22:29)

(8) 為什麼?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以一敵眾

那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王上22:13)

在這罪惡的世界,為神的真理而站出來說話是不容易的事;當眾人都以為自己是站在神的那邊,而我們要獨排眾議,這就更不容易了。

米該雅就是這樣:當眾先知以為自己的預言是出於神的時候,他卻要指出他們的錯謬!

學者對神所差的「謊言的靈」是邪靈或是天使之一的意見不一。其實我們知道,在此之前先知們早已決定說吉話,不說兇言。故此,這「謊言的靈」只不過叫他們說得更響亮而已。

那麼米該雅怎知道自己所見的異象是出於神,而眾先知所得的是虛假的呢?當然,最重要的分別是米該雅一早已定意「耶和華對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22:14)。他的清心叫他知道所見的異象是從神來的,他願意向王直言,欣然接受其後果就是被放進監獄中;同時,他也深信神的話一定會成就的(22:28)。事實上,他很快的就得到平反!

從米該雅身上,我們學到的功課包括:(1)站在神的真理那邊往往是很孤單的;(2)不但會不受歡迎,更會遭到排斥、甚至逼迫;(3)但我們至終會得到平反不過不一定是立刻的,可能是經年累月,甚至要等到見主面的時候。但同樣的,神所要求的,是我們至死的忠心!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上22:29-4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約沙法是敬畏耶和華的王,為何聽到米該雅的預言後還要協助這行惡的以色列王?

(2) 他這決定帶來什麼後果?(22:30代下19:2; 18:31-32)

(3) 至於亞哈,他是否帶著「平安的心」出戰?何以見得?

(4) 既有米該雅的預言,為何他仍堅持出戰?

(5) 他改裝成功嗎?為什麼?

(6) 聖經如何特別形容他改裝逃避神的預言是徒然的?(22:34)

(7) 亞哈之死一共應驗了多少個預言?(20:42; 21:19; 22:17)

(8) 如果請你為亞哈述史,你會怎樣形容他?

(9) 他的墓碑文該寫上什麼?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何等的愚昧!

王既死了……狗來舔他的血,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王上22:37-38)

按韋仕大字典,愚蠢人就是「那些以言語或行為,顯出自己是缺乏判斷、常識或理解力的人」。亞哈正是這樣的人。

雖然北國以色列差不多每一個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鮮有像亞哈這樣以所犯的罪「為輕」的(16:31),更鮮有像他能被神給予一次又一次悔改機會的。

神至少差了三個不同的先知,先後的給他悔改的機會:先是以利亞(王上18);後是無名的先知(王上20);再後是米該雅(王上22)。每次神都藉先知以審判來警告他 (20:42; 21:19; 22:17) 。雖然他曾因其中一次的警告而稍作懊悔,卻不是持久的悔改。

或許神知道單單說話不足以叫這定意行惡的王悔改,祂也多次藉著神蹟來喚醒他:先是三年半的旱災;再是迦密山上從天降下火;及後更是賜他以寡敵眾的勝利。但這些都未能收效。亞哈仍定意的偏行己路。換句話說,他是愚蠢到一個地步,明知是死路,卻偏偏要踏上去。

是的,亞哈是「以言語和行為,顯出自己是缺乏判斷、常識和理解力的人」。他正是個愚昧人!

如果,要為他刻上墓碑文的話,我會刻上:這是一個糟蹋神恩典的愚昧人!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上22:41-5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約沙法登基時,年紀有多大?

(2) 他父親在位有多久?是一個怎樣的王?(15:10-11)

(3) 他父親對他有什麼影響?(22:43)

(4) 他在按神的律例法度治理國家上比他父親在那方面更勝一籌?(22:46)

(5) 約沙法能與以色列王和好的原因可能是什麼?這是否一定是好的?(王下8:16-18)

(6) 至於約沙法製造船隻的較詳細記載,請參閱歷代志下20:35-37

a. 般破壞的原因是什麼?

b. 他不肯與以色列王一同航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7) 亞哈謝是怎樣的一個王?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合真理的和好

約沙法與以色列王和好。(王上22:44)

約沙法除了跟隨父親的腳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更能與以色列王和好。表面上來看是極美的事。

照年代的計算,約沙法該是在父親亞撒在位第六年左右出生,而在他自己三十五歲時繼位作王的(王上22:42) 。他敬畏神的生命,相信是受父親所影響的:他在位之前,不論是童年或成年的時候,都曾目睹父親為猶大帶來的復興(王上15:9-15)。他更把父親的復興運動帶進更澈底的一步,就是連「亞撒在世所剩下的孌童,都從國中除去」(王上22:46)。

或許,我們更要稱許他能為猶大與以色列帶來和好,因為他們本是一民,應是「不分彼此」的(王上22:4)。神的兒女不是應看重彼此和好嗎?可惜的是,當時的以色列,在亞哈的統治之下,已離開了神,只是在名義上稱為神的子民。與以色列王同行,就是與惡人為伍。

似乎約沙法之能與以色列和好,是因他兒子約蘭與亞哈女兒成婚之故;他更欲與以色列王合夥造船。前者導致兒子跟隨亞哈的腳踪行;後者也帶來神藉先知的責備(王下8:18;代下20:37)。

聖經確是吩咐我們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8);神也是喜歡兄弟「和睦同居」的(詩133)。但和睦是需要有原則的,正如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 林後6:14) 。神責備約沙法就是這個原故(代下20:35)。

故此,今天一些福音派的領袖,試圖在尋找與羅馬天主教、東正教、甚至猶太教的共同點,來尋求表面的合一;但是如果犧牲了福音的要道,這合一豈能討神喜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