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重溫亞哈謝是怎樣的一個王。(王上22:52-53)
(2) 他為何不向耶和華求問,而向巴力西卜求問?(巴力西卜,即蒼蠅的神,是非利士、以革倫的神) 這是表示:
a. 他真的相信巴力西卜的神力?
b. 他懼怕向神求問?
c. 還是因他心硬,至死也背叛神?
(3) 為何神會如此憤怒,要亞哈謝死亡?(1:4)
(4) 神的宣判是亞哈謝必死,而不是即死;用意是什麼?
(5) 既知道迎著使者的是以利亞,為何亞哈謝要派軍長和五十人去找以利亞,而不是單差使者?
(6) 五十夫長既稱以利亞為「神人」,為何會觸怒以利亞?(1:9)
(7) 為何以利亞選擇以火從天降下來燒滅眾人?
(8) 第二個五十夫長對以利亞的態度有改變嗎?為什麼?(1:11)
(9) 既見所差遣的兵士與軍長都死了,亞哈謝該怎樣作?
(10) 亞哈謝照樣差遣人去送死,但這被差遣的軍長的態度與前的有什麼不同?
(11) 在你看來,亞哈謝到現在還不學效父親亞哈謙卑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參王上21:27)?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亞哈謝果然死了,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王下1:17)
亞哈謝已自知面臨死亡,為何仍堅持敬拜這非利士的蒼蠅神—巴力西卜,而不求告耶和華呢?這是令人費解的。就是他或許在迦密山比試時尚年幼不懂事,他一定對這事有所聽聞;而且他肯定見證到他父親以七千軍力殺戮了127,000亞蘭人的神蹟(王上19:20)。
在亞哈的晚年,雖然他沒有全然悔改歸向神,他似乎再沒有敬拜或求問於巴力了—一方面以利亞已殺盡當時境內的巴力先知,而亞哈也向以利亞顯出謙卑的懊悔(王上19:27)。
亞哈謝在亞哈死後登基,就在短短兩年的掌權期間,(聖經就指出)他跟隨母親再次敬拜巴力(王上22:52)。這足以證明他是刻意的棄善行惡。當然,敬拜巴力和其他的偶像能給他很大的自由,特別是在放縱情慾這方面,不再被摩西律法所管轄。換句話說,這自由—特別是擺脫神律法約束的自由—是他所選擇的,但換來的後果是成為偶像和罪的奴僕,他卻不自知。
他三次的派兵去見(或應說捉拿)以利亞,充份顯出他對神的心是何等的剛硬。故此,當他親耳聽到以利亞宣告他必死的審判時,他的心靈已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了。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以利亞知道神要接他回天家,並且接的方式是很特別的(見2:10)
a. 為何他總不想以利沙陪伴著他?
b. 為何他不向以利沙直言?(他知道以利沙是要承繼他的—見王上19:16)
c. 若是沒有人親眼見他的被提:
i. 他們豈不會到處找他嗎?
ii. 難道他不該向以利沙留下提醒或勉勵之言嗎?
(2) 為何以利沙叫眾先知不要作聲?他們既知道以利亞那天要離去,豈不應好好向他道別嗎?
(3) 我們曾讀到以利亞是用外衣來蒙頭的(王上19:13) :
a. 現在他用外衣來作什麼?
b. 這外衣現在成了什麼徵記(與摩西的杖相彷—參出14:16, 21)
(4) 以利亞以為自己在被接去之前能為以利沙作什麼?他以為以利沙會問的是什麼?
(5) 為何以利沙所求的是以利亞加倍的靈?
(6) 他這請求與所羅門所求的有什麼相似之處?(參王上3:9)
(7) 為何以利亞說,這請求是「難以得到」的?
(8) 為何以利亞能像以諾不用見死(創5:24) ,而且是被「火車火馬」所載而去?
(9) 以利沙看見以利亞被提時,不禁呼叫:“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這句話給我們領會到以利亞對以色列有什麼貢獻?
(10) 以利沙撕裂自己的衣服,卻拾起以利亞的外衣:
a. 這象徵著什麼?
b. 他怎樣以此去證實得到了所求的?
(11) 你認為得著以利亞加倍的靈是什麼意思?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過去之後,以利亞對以利沙說:我未曾被接去離開你,你要我為你做甚麼,只管求我。」(王下2:9)
我們不曉得為何以利亞明知自己要被神接去時,屢次想撇下以利沙。有解經者認為他是出於謙卑,不願有人看見自己被接上天那榮耀的一刻。
不論以利亞的動機是什麼,如果以利沙未能目睹他離去的情景,那末:
- 沒有人會知道他去了那裡,他們會一直的尋找他;
- 甚至會以為他死去而為他哀悼;
- 更重要的是,以利沙就不會承受了他加倍的靈,而眾先知也不肯定神以以利沙來承繼他。
換句話說,雖然以利亞確是被神重用,如戰車馬兵般,成為以色列的保障,不但不至被列國所消滅,更不至因叛逆神而遭毀滅的審判。這重任是需要有人繼續承擔的;而神早已揀選以利沙來接替他(王上19:16)。
故此,以火車火馬接他上天這事,不是單為以利亞而作,也是與以利沙,甚至其他的先知有關的。
如果以利亞真的把以利沙撇下,獨自經歷這被提,以利沙就沒有要求得到他加倍的靈的機會—以利沙所求的,絕非為自己,乃為要完成神給他的呼召!結果,我們看到以利沙所行的神蹟竟然比以利亞所行的更多!這是解經者所公認的。
每次讀到以利亞的生平時,我總覺得他在迦密山之役後,急忙的逃離耶斯列,似乎他是忘記了,雖然他是被神繼續重用,一切發生在他生命中的事,不是單以他為中心,乃仍是以神和祂的工作為中心!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如果二人向約但河之東走得太遠,這五十個先知門徒至少見證到什麼?
(2) 如果以利亞真的攔阻到以利沙不能目睹他的離去,會帶來什麼後果?
(3) 為何這些先知門徒仍堅持去找以利亞?找到嗎?為什麼?
(4) 先知們目睹以利沙分水的神蹟,但仍需公開的神蹟來證明以利沙確承繼了以利亞的位份:
a. 耶利哥城:
i. 這城曾得到什麼咒詛?(書6:26;王上16:34)
ii. 現在又得到什麼咒詛?(2:19)
iii. 以利沙為它行了什麼神蹟?
iv. 這神蹟的背後有什麼意思?
b. 伯特利—仍拜金牛犢的地方
i. 這裡既有一群先知早已知道以利亞要被接去,你認為他們已聽到以利沙承繼的神蹟沒有?
ii. 這裡至少有多少個童子戲弄以利沙?
iii. 這些童子所行的惡是什麼?(“上去罷” 似是咒詛以利沙像以利亞一般的死去!)
iv. 這如流民般的行為怎樣反映城市的屬靈境況?
v. 為何以利沙是「奉耶和華的名」來咒詛他們?
vi. 雖然這審判是嚴厲的,但對這城的人發出了什麼信息?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以利沙從那裡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時候,有些童子從城裡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罷!禿頭的上去罷!」(王下2:23)
讀到以利沙對童子的咒詛,我們不禁的問:他怎可以這樣殘忍,導致42個童子的死亡?但是,如果我們仔細一點分析這事件,就會明白這些童子顯出那世代的醜惡。
我們知道伯特利是有一群先知的,他們都一早知道以利亞要被神接去(2:3) 。故此,他們也會聽到以利亞怎樣被提和以利沙怎樣擊打、分開河水的事。現在,他們渴望迎接以利沙的到臨。
其實,整個城市都應風聞以利沙的事和他的到訪。這一群童子,人多勢眾,竟然把這先知成為他們挑釁的目標,明顯反映出這城市對先知的態度;他們得的教養,是不畏神、也不尊敬神的僕人。我們不可輕看這大群所謂童子能怎樣凌辱、甚至傷害以利沙。他們這樣侮辱以利沙,甚可能反映出這伯特利屬靈的境況,就是以為以利亞不在,他們可以安心的繼續敬拜耶羅波所立的金牛犢了!故此,以利沙的咒詛,豈是針對這些童子而已,乃是對全城的警告。
我也不禁的聯想到今天我們對下一代的批評,是否明白到他們其實是我們的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