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3:1-12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列王紀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相信因亞哈謝沒有兒子,死後由他兄弟約蘭接續他作以色列王:

a. 為何約蘭竟敢把父親所造的巴力柱像除掉,特別那時耶洗別尚在?

b. 為何卻不除掉耶羅波安所造的金牛犢?

c. 聖經對他的評價是什麼?(3:2)

(2) 摩押在亞哈死後,在亞哈謝在位時,就已經背叛(1:1)

a. 這裡給我們知道他們背叛其中的因素是什麼?

b. 約蘭有什麼計劃去對付摩押?

(3) 約沙法是否應與他聯手?為什麼?(參王上22:2;代下19:1-3

(4) 你以為約沙法有否先求問神?(3:13; 代下20:3)

(5) 似乎按這三王所估計所有水源乾涸了:

a. 為何約蘭竟埋怨神?(3:10)

b. 這是否證明約蘭是信耶和華的?或是恰恰相反?為什麼?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沒有一半的悔改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不至像他父母所行的,因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然而,他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王下3:2-3)

約蘭在眾以色列王中是較為特別的一位。他是以色列最行惡的王亞哈的兒子。這亞哈因娶了耶洗別而陷民於巴力的敬拜中(見王上16:31) 。希奇的是,約蘭竟在母親尚在的時候,把父親所造的巴力的柱像除掉!

既是這樣,我們會以為約蘭該是回轉歸向了神,而成為以色列罕有「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的王。誰知聖經卻說:他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他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 (王下3:2-3)

約蘭既有這樣的勇氣除掉巴力的敬拜,為何仍堅持金牛犢的敬拜呢?二者同樣是神所憎惡的。或許,約蘭以為「一半」的悔改已足夠了;誰知是沒有「一半的悔改」這回事的。真正的歸向神,是要我們把所有的偶像破除不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偶像。那想信耶穌、想得永生的少年長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沒有放下他的偶像,就是他的財富!(10:22)

不久之前,我有機會與一婦人談道。她很樂意的聽我分享福音。但當她在考慮應否接受耶穌作救主時,她問:是否不可一腳踏兩船的? 意思是,她要信耶穌是否就不能再拜傳統的神靈。雖然她當時不能接受耶穌作救主,至少她比約蘭誠實。約蘭以為把「主要的偶像」除掉就可以,卻不曉得,敬拜不論大小的偶像,仍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3:13-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以利沙特要為難以色列王?(3:13)

(2) 為何以色列王堅持這場戰爭是出於耶和華?

(3) 以利沙這樣針對約蘭,約蘭當怎樣回應?

(4) 對於以利沙要找人來彈琴一事,解經家Keil and Delitzsch基於撒母耳記上16:16有這樣的見解:是要使他的思想從外面世界的思潮藉著柔和的音調能靜下來,並從而克服己心和接觸世界的生命,而能沉浸於屬靈的觸覺中。”(K&D, 215) 你意下如何?

(5) 這三王當時的處境有多嚴重?

(6) 神藉以利沙給他們那兩個應許?

(7) 神稱那一個為「小事」?為什麼?

(8) 第一個應許要等多久便成就?與(在聖殿那裡)獻早祭有什麼關係?

(9) 神怎樣成就第二個應許?(3:24-25)

(10) 為何摩押王竟把自己的長子獻作燔祭?

(11) 為何神卻向以色列人發怒?(參利18:21; 20:3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並非沒有憐憫

便將那應當接續他作王的長子,在城上獻為燔祭。以色列人遭遇耶和華的大怒,於是三王離開摩押王,各回本國去了。(王下3:27)

以利沙沒有斥責約蘭以為這場與摩押的戰役是出於神的(3:13)。這樣看來,約沙法早有向神求問該否與約蘭同盟的,因他自從上次被先知耶戶責備後,就學了功課(代下19:1-3)。後期我們更清楚的讀到他在這方面的改變:定意(在戰爭前)尋求耶和華”( 代下20:3)

雖然這場戰役是出於神,並且神藉以利沙應許他們得勝,但是神的心意是要摩押再次向以色列稱臣,而不是要滅絕摩押人。但在戰爭得勝時,以乎以色列人是在乎盡行殺戮的,以至摩押王在走頭無路時,把自己的長子作燔祭燒死。

中文聖經譯這「大怒」的是耶和華,這是對的。按Keil & Delitzsch的研究所得,這「大怒」是一向用來形容神的憤怒或審判。這怒氣不但是因為摩押王所作的,也是向以色列人發作的,因為他們盡行殺戮的行為是引至摩押王作出這為神所憎惡,叫兒女經火的惡行(見利18:21; 20:3)

一般的世人愛把舊約聖經的神看為可怕、喜歡暴力、喜勸殺戮的神。事實是恰恰的相反。這事件正好證明神是寶貴和看重祂以自己形像所創造的人。在新約的時候,我們就讀到這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3:16)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4:1-1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4:1-7先知遺屬的困境

(1) 這事情反映出當時作先知的什麼光景?(4:1-2)

(2) 為何神會容許事奉祂的人陷於貧困之中?

(3) 以利沙吩咐寡婦怎樣作?

(4) 如果你是那寡婦,你會怎樣回應他?

(5) 這寡婦怎樣作?這反映出什麼?

(6) 這事件你可以學到那些功課?

4:8-17敬畏婦人的款待

(7) 這婦人這樣款待以利沙反映出她對財富有什麼態度?這與以弗所書4:28的教導有什麼吻合之處?

(8) 在照顧以利沙的需要上,這婦人怎樣顯出她的細心?(4:10)

(9) 為何以利沙想要為這婦人作一點事?

(10) 這婦人在第13節的回答是什麼意思?

(11) 基哈西對以利沙說什麼?言下之意是什麼?

(12) 你有否留意到這婦人是一直沒有直接與以利沙說話的。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款待的恩賜

「婦人對丈夫說:我看出那常從我們這裡經過的是聖潔的神人。我們可以為他在牆上蓋一間小樓,在其中安放床榻、桌子、椅子、燈臺,他來到我們這裡,就可以住在其間。」 (王下4:9-10)

「款待」是聖靈所賜的恩賜之一(羅12:13)。這書念婦人在這恩賜方面給我們留下極佳的榜樣。

(1) 她關注別人的需要:她看到以利沙為神奔波的勞苦,他不但常常由西邊的迦密跑到東邊的伯特利,路途艱辛、常遇乾旱。能在中途停下,有安歇之處,對以利沙本人和對神的事工都是重要的。

(2) 她知道自己的豐盛不但是神所賜的,更是有目的的:正如使徒保羅所指出,我們能賺取財物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4:28) 。當以利沙想為這婦人作些事來回報她時,她的回答顯示她是很滿足的(4:13) 。她不但感到滿足,也看到神要藉賜她所有的去照顧祂的僕人。

(3) 她尊重丈夫:她知道自己在家的位份,故此沒有單獨行事,乃把神放在她心中的意念與丈夫分享;得到他的同意後才去作。

(4) 她更是尊重神和祂的僕人的:她在照顧先知之時,一直沒有單獨的與以利沙在一起;所有的溝通都是經過基哈西的。這樣,就避免了別人的閒言閒語了。這是她的智慧,也顯出她是個守本份的婦人。

她這敬虔和愛心的「款待」,真是我們的好榜樣。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4:18-3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我們不曉得這孩子是因何病而死,但他的死亡卻是很突然的:

(1) 面對兒子突然的死亡,這婦人心中是怎樣的想?

(2) 她為何抱孩子放在先知的床上,並立即去找他?

(3) 為何不把真情告訴丈夫?

(4) 她對以利沙說什麼?(4:28) 是什麼意思呢?

(5) 以利沙立刻吩咐僕人作什麼?(4:29)

(6) 為什麼他不親自去?

(7) 他的杖有效嗎?

(8) 以利沙進到房間後,作了什麼?

(9) 為何他要禱告,並要兩次的伏在孩子身上才使他活過來?

(10) 這次的經歷叫以利沙有什麼的學習?

(11) 對這婦人又有什麼重要的意義?(4:37)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能力是出於神的

「然後他下來,在屋裡來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個噴嚏,就睜開眼睛了。」 (王下4:35)

我個人認為,以利沙所承接「加倍的靈」充份的藉著他所行的神蹟比以利亞為多而顯示出來的。可能因這原故,以利沙需要神的提醒,叫以利沙曉得,能這樣的大行神蹟不是出於他自己的靈,乃是一百份之一百出於神的靈。這次能把書念婦人的孩子起死回生的過程,就是一個好例子。

首先,以利沙自己承認,這孩子的死,耶和華向我隱瞞,沒有指示我 ”(4:27) 。這句話似乎顯示著,一般而言,以利沙以為神是會事先就指示他的。

既知道了這事,不曉得以利沙有否先禱告,或是憑直覺的吩咐基哈西拿他的杖去放在孩子臉上。但結果沒有效用!

終於他要親自「出馬」。這次,他肯定的先向神禱告,意思是要清楚尋求神的心意,才敢作什麼。這是一個使他謙卑的經歷,知道不能以為有「加倍的靈」就可隨意的行事。

結果,還要兩次的伏在孩子身上,才把他救活。

這神蹟當然顯出神對這婦人的愛憐,也叫這婦人更認識祂;同時也是提醒以利沙,叫他知道這應許的「加倍的靈」是神的靈,所行的神蹟是出於神的大能!

今日我們也需要這個提醒,特別是在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我們的本份是去禱告,並有責任把完整的福音與人分享;至於人的悔改、歸信耶穌,就完完全全是聖靈的工作,與我們說得動聽或有說服力完全無關!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4:38-4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連串有關先知們的記載,給我們看到他們一直是活在貧困中:

4:38-41苦澀的食物

(1) 在吉甲那地是有先知「學校」(2:1) ,而以利沙是重回那裡居住一段的時間:那時他們面對著什麼情況?

(2) 以利沙要為他們作什麼?

(3) 「鍋中有致死的毒物」相信是指其味甚苦澀:原因是什麼?

(4) 如果當時沒有饑荒、他們也不是如此貧窮,他們需要這樣拾野瓜煮食嗎?

(5) 以利沙怎樣解決這「毒物」的困難?

(6) 這神蹟的記載可有什麼特別意思?

4:42-44使一百人吃飽

(7) 這裡反映著先知們是活在什麼情況?

(8) 這人帶來初熟大麥作的餅有什麼意義?(參箴3:9-10;利23:17

(9) 當以利沙第一次吩咐僕人派餅時,他曉得二十個餅是不足一百個人吃的嗎?

(10) 神早向以利沙說了什麼的話?

(11) 你可以怎樣把這神蹟與約翰6:1-13耶穌所作的相比?

(12) 耶穌餵飽的群眾當然熟悉舊約這裡的神蹟:他們對耶穌餵飽他們的反應是什麼?(6:14)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信心的生活

「彼得就對祂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了。」 (10:28)

當以利亞被提升天後,以利沙就成為神在北國所使用的主要先知了。不過,當讀到以利沙的事奉時,我們會看到他常常是與一群先知在一起;而從這些記載中,我們看到這些先知一直都活在貧困之中。

較早時(王下4:1) ,我們讀到有先知死後遺下的寡婦與兩個兒子被債主迫害的境況,看來不是單獨的事件,乃是一般先知的境況。以利沙為一群先知煮食和以二十個餅餵飽一百個先知的神蹟,都給我們看到他們的經濟困境。在第六章所載,先知失掉借來斧頭時的驚叫,就知道他連買斧頭償還的能力也沒有(6:5) 。這使人不禁的問道:為何神叫那些為祂「已經撇下所有的」人(10:28)常常落在貧困當中?

當然我們明白,那些蒙召,為神撇下所有的來事奉祂的人,一早已知道、也決定要過「信心的生活」。但是,我們讀過以油供應絕望的先知和寡婦、把苦澀的湯轉成美食、餵飽一百人的神蹟,和尋回失掉的斧頭等等,都充份表示神的信實和供應。也因這原故,詩人就肯定的給我們作見證說: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37:25)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5:1-1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亞蘭既常與以色列爭戰,以色列人(包括先知在內)對亞蘭人,特別是像乃縵作元帥的亞蘭人,有什麼感受?

(2) 為何這被擄的以色列女子如此肯定以利沙能醫好她的主人?

(3) 以色列王(約蘭)對亞蘭王的來信有什麼反應?

(4) 為何王的反應與那被擄的以色列女子是這樣的不同?

(5) 在乃縵的腦海中,他以為以利沙會怎樣醫治他?這樣的想法有何不妥?

(6) 為何以利沙不選擇這樣較「轟天動地」的方法?

(7) 這給我們對神的行事有什麼認識?

(8) 乃縵的僕人怎樣勸導他?

(9) 這勸導內中的智慧何在?

(10) 當乃縵順服去作簡單似沐浴一樣的舉動時,帶來什麼後果?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

「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王下5:13)

我們可能不知不覺的把神蹟與驚天動地的事聯上關係,若非如此,我們就認為不是神蹟。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包括基督徒在內。乃縵也不例外。

我們當然欣賞他對以色列的神之信心。單憑那以色列的小婢女之言,或許也加上到處的查問,他就相信以色列的神是能醫治他的大麻瘋的。他得到亞蘭王的批准,拿著王的薦信,走到原為敵國的以色列去求醫,足見他對以利沙的神之信心。

但不知何故,他以為這樣的神所行的神蹟,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就如他所言,他以為以利沙該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 5:11)。故此,因著以利沙不親自出來接見,更作如此簡單的指示,他就感到震怒。幸好他身旁的侍從很有智慧,明白神作事的真諦不是在乎方法或媒介,乃在乎信心和順服,更在乎神是無所不能的。

我們今日也是如此。不要著眼那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只要仔細察看神在我們每天周圍所作的事如每日的晨曦、嬰孩的出生、花朵的盛開、感冒得癒、和今日仍有的生命氣息這些都彰顯著神的大能!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5:15-1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這「簡單」的神蹟對乃縵和他的侍從帶來什麼「震撼性」的後果?

(2) 從這事來看,乃縵的大麻瘋是咒詛還是祝福?

(3) 乃縵帶來什麼禮物?(5:3)

(4) 為何以利沙不接受他的厚禮?

(5) 先知們既是這樣的貧困,以利沙不應為他們的原故接受乃縵的禮物嗎?

(6) 如果以利沙接受了這些禮物,會對乃縵和他的侍從有什麼負面的影響?

(7) 為何乃縵要帶一些以色列的泥土回國?

(8) 乃縵現在既認識到「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他知道要面對什麼挑戰?他希望怎樣去面對?

(9) 以利沙的回應是什麼意思?

(10) 由這反應我們能領會到什麼真理?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和華是獨一真神

「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 (王下5:16)

乃縵帶來的厚禮,包括750磅的銀子、150磅的金子,和一定很華麗的十套衣裳(5:5),這些當然與他的身份相稱。以利沙把這些禮物一一拒絕,是可以了解的;因為他是神忠心的僕人,絕不為財富所動。但是,他周圍的先知們都是活在貧困當中,他不為自己,也當為他們設想;對嗎?以今日而言,不把這些金錢分派,也可立為基金,豈不解決了神僕人們長期的需要嗎?

然而,以利沙是絕然的拒絕乃縵的好意;不是他不想到其他先知的需要,乃是因為有更重要的原因。我們要知道,乃縵和他的侍從原是拜偶像的外邦人,現在因經歷和目睹了神醫治的大能,他們立時的改變過來,認識到「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5:15)。如果現在以利沙為自己、或是為眾先知之故而收下如此豐厚的財物,乃縵和他的侍從極可能以他和其他耶和華的先知,與他們偶像的祭司全無分別都是貪財的。這也叫他們看耶和華,雖是惟一的神,其屬性卻與偶像一樣。

有一次,一位香港巨富邀請我為他剛去世的妻子舉行基督教儀式的喪禮。他雖然不是信徒,但對基督教甚有好感,並渴望在基督教儀式中能感受到的平安。我當然堅持這儀式一定要按基督教的傳統進行,並告訴他,我一定會在儀式中傳講福音信息的。他不但同意,並要給我巨款作酬謝。我一口的拒絕接受。他問:為甚麼?其他的……都是這樣接受啦!感謝主,我靠祂的恩典,能學效以利沙的榜樣,免得讓人以為神的僕人與異教的神職人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