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列王紀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基哈西稱乃縵為「這亞蘭人」?(5:20)
(2) 他向乃縵「要些什麼」的動機是什麼?
(3) 他向乃縵要求的是否過份?(一他連得=75磅)
(4) 他要兩套(一定是名貴)的衣裳,有什麼作用?
(5) 以利沙既知真情,為何仍要問基哈西?(5:25)
(6) 基哈西怎樣回答他?
(7) 以利沙為何說:“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8) 那麼,他們所處的是什麼「時候」?
(9) 他們有什麼共同的身份?他們蒙受什麼的呼召?
(10) 銀子、葡萄園等代表什麼?
(11) 為何擁有這些與以利沙、基哈西和眾先知的身份不相稱?
(12) 基哈西得到什麼審判?為何如此嚴厲?
(13) 至於我們今天是什麼「時候」?與以利沙的時代有分別嗎?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王下5:26)
我相信就是以利沙也不一定沒有考慮接受乃縵的禮物的,當然不是為他自己的原故,乃是為其他活在貧窮中的先知的原故。或許,這正是5:26那句話的意思:“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 換句話說,他的心雖然也像基哈西有同樣的掙扎,但他卻定意不從乃縵手中取任何的禮物;他就把原因告訴基哈西:
“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王下5:26)
以利沙明白他們所處的「時候」:他看到以色列屬靈的光景,不但是繼續犯耶羅波安所遺留拜金牛犢的罪,更繼續亞哈和耶洗別拜巴力和亞舍拉的惡。雖然約蘭盡力除掉後者,但耶洗別仍在,這巴力和亞舍拉的敬拜仍存在。故此,以利沙知道他所處的時代的邪惡,和神藉先知所預言的審判終要臨到(王上14:15-16)。
以利沙沒有忘記使命:他與眾先知都是為這「時候」被呼召來向以色列王和百姓發出警告,並指引他們歸向神。
以利沙明白,要完成使命是要專心的:金銀、美衣、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和僕婢等美物都不是事奉主的人當追求的;這些反會叫他們分心。就如主耶穌對要撇下一切跟從祂的人說:“手扶著犂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路9:62)。
其實,我們現今的時候與以利沙的時候又有多大分別呢!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6:1-7—尋斧的神蹟
(1) 他們建造房屋的原委是什麼?
(2) 因失所借來的斧頭而驚叫“哀哉” 是什麼原故?
(3) 尋斧這神蹟奇特之處何在?
(4) 這神蹟對先知們有什麼重要意義?
6:8-17—知悉秘密的神蹟
(5) 多次獲知亞蘭人軍事秘密的神蹟,對以色列王和他的統帥該起什麼作用?
(6) 如果你是以色列王,你會如先知所言的作好防備嗎?為什麼?
(7) 明顯地,亞蘭王必作詳細的調查,最後才斷定洩露軍機的真相:
a. 那臣僕的回答是否合理?(6:12)
b. 為何王會相信?
c. 既然相信,難道他要捉拿先知的決定不怕也被聽見嗎?
(8) 為何以利沙會不懼怕被圍困?
(9) 為何這些天軍被形容為「火車火馬」?
(10) 為何僕人不能見以利沙所見?
(11) 他怎樣才能看見?
(12) 以利沙說:“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 :
a. 這句話對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困難有什麼幫助?
b. 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4:4所說的,在那些情況下叫我們「不用懼怕」?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王下6:16)
誠然,以利沙所行的神蹟實在不少,而且往往是令人驚訝的。他遠遠在撒瑪利亞竟能聽到便哈達在亞蘭(即敍利亞) 地王的卧室的談話(6:12) 。不但如此,他竟然用他的靈眼看到圍繞著他的從天而來的「火車火馬」!(6:12, 17)
今天,我們固然沒有像以利沙有這些從神而來驚人的恩賜,但神的大能卻仍與屬祂的人同在,祂也同樣能在任何境況中搭救我們的。祂雖然不一定用「火車火馬」來營救我們,但沒有任何的環境能攔阻祂大能的施展。
我尚記得在神學院的早會所聽到一位從英國來的同學,把剛從老家收到的消息興奮的與我們分享。其大意是這樣:
他所認識的一個基督徒女子,在放工回家途中,路經公園。她發覺被一男子緊隨後面,於是心中急切的向主禱告,終於平安的到達住所。當她打開電視看晚上六時的新聞報告時,就看到電視播出一名被通緝的犯性侵犯男子的圖片,他正是那曾緊隨她的人。她立刻致電報警;這人也迅捷的被捉拿。當警察問他為何不侵犯那女子時,他回答說:“我那能下手?她身旁有一健壯的男子與她同行!”
當然,她是獨自一人行走,不過是主耶穌聽她的禱告,雖不是用「火車火馬」,單用一位天使就能保護她!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6:18-23—使敵人眼昏的神蹟
(1) 神用什麼方法來營救以利沙?
(2) 那麼,「火車火馬」的作用何在?
(3) 這樣,我們該怎樣明白「火車火馬」的意思?
(4) 為何以利沙不簡單的求神殺掉這些亞蘭軍兵?
(5) 對這些亞蘭軍兵而言,那一個是更大的神蹟:
a. 他們的眼睛被昏迷?
b. 他們竟不至死,反被款待?
(6) 這件事情顯出神的什麼屬性?
6:24-33—撒瑪利亞絕糧
(7) 撒瑪利亞災情有多嚴重?(見6:25, 28-29)
(8) 你以為以色列王有向神呼求嗎?(6:33)
(9) 為何他竟遷怒於以利沙?(6:31)
(10) 他要責怪的其實是誰?
(11) 面對這困境,他當有的態度是什麼?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80舍客勒 = 2磅;舍客勒 = 2安士。
「不可擊殺他們!就是你用刀用弓擄來的,豈可擊殺他們麼?當在他們面前設擺飲食,使他們吃喝回到他們的主人那裡 。」(王下6:22)
亞蘭是常常與以色列爭戰的。列王紀下第6章就記載到其中的一次,叫我們曉得亞蘭對以色列所帶來的禍害不淺。奇怪的是,當以色列有機可乘來殺害他們時,以利沙卻保護他們,並叫以色列王款待這些敵人。
當亞蘭王因屢次被以利沙從遠處聽到他在卧室所定的計謀時,就老羞成怒,派「車馬和大軍」來捉拿他。以利沙既有天上的「火車火馬」所保護,確是可以求神毀滅這些來敵,但他卻僅求叫他們眼目昏迷(6:18) 。不但如此,就是當這些敵人被引進撒瑪利亞,被以色列軍所圍困時,以利沙竟吩咐王不要殺戮他們,反而款待他們,叫他們平安的離去(6:23) 。這是何等的恩慈:是以利沙的恩慈、更是神的恩慈。
這恩慈所帶來的,就是“從此,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境了”(6:23) 。
相信這並不是這恩慈所帶來的惟一果效,因為像乃縵一樣,這些亞蘭軍親身經歷了兩大神蹟:一是眼目被弄到昏迷;二是生命竟得保存。換句話說,他們因此認識到,正如詩人所說:“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你的;你的作為也無可比。”( 詩86: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7:1-2—難以置信的預言
(1) 以利沙在7:1所說的預言,按情理,最難以令當時聽者相信的是什麼?
(2) 那軍長為何對這預言有這樣的反應?
(3) 他最針對這預言的地方是什麼?
(4) 他的不信會帶來什麼個人的後果?
7:3-12—報好信息的痲瘋人
(5) 照你的認識,當時患痲瘋病的人的處境是怎樣的?
a. 這病能得醫治嗎?
b. 他們要住在什麼地方?(7:3)
c. 除身體的痛苦外,他們還遭受什麼痛苦?
(6) 神施行什麼神蹟使亞蘭人逃跑?
(7) 如果你是那長大痲瘋人之一,你對所經歷的(7:8)會有什麼感受?
(8) 為何他們卻感到自己“所作的不好” ?
a. 他們可有什麼理由不欲回城報訊?
b. 他們是什麼人?為何城中的人要相信他們?
c. 什麼驅使他們必要報訊?
d. 為何不能再等?
e. 王聽到這好消息立時的反應是什麼?
(9) 剛才分析有關他們的處境,與今天信徒的情景有什麼相似之處?特別是:
a. 我們原是誰?
b. 今天活在罪中世人的光景?
c. 我們有的是什麼好消息?
d. 我們從這好消息得到什麼好處?
e. 如果我們不把這好消息與世人分享會怎樣?
f. 為何不能再拖延?
g. 世人會相信我們的好消息嗎?
h. 你從這些長大痲瘋的人身上學到最大的功課是什麼?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1細亞 = 12磅;1舍客勒 = 2/5安士
「那時,他們彼此說:我們所做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罷,我們與王家報信去!」(王下7:9)
當讀到這四個長大痲瘋的人的事蹟時,我就想到我們作基督徒的與他們的遭遇有不少相似之處,特別是我們同樣有這「報福音、傳喜信」的責任:
他們所長的大痲瘋正是我們活在罪中的生動寫照:當時長大痲瘋是沒有醫治的救法。皮肉的腐爛,慢慢失掉肢體的部份;除肉體的痛苦外,更因要住在城外而感到孤單、絕望和被遺棄。這正是人活在罪中的寫照。
雖然如此,正當撒瑪利亞城中的人因被圍困而絕糧時,他們竟能進入亞蘭軍營中,因神用車馬大軍的聲音嚇得敵人只顧得逃命,撇下軍營。他們得到糧食、金銀和美物。這也正是我們得神藉著基督耶穌所帶給我們的恩典;不但蒙罪得赦免、得永生,更有「豐盛的生命」。(約10:10)
這些長大痲瘋的人竟然不以他們的轉運為滿足,更想到城中之人的絕境。他們的良心被責備,甚至感到報好信息的迫切,免得拖延之下,引至更多人滅亡!我們今天何等需要這迫切感,免得我們傳福音的遲疑,使人走進滅亡之中。
不過,我最欣賞他們的地方,是在乎他們不理會王與城中的人是否會相信他們所帶來的信息。他們自知長滿痲瘋的人是被人所輕看的,而他們所傳的信息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他們不理一切,照傳、照講,免得城中的人死亡!結果,王立刻的反應果然是負面的,相信城中的人也是如此。這也是我們傳福音時常遇見的反應。但至終,在神的憐憫下,王與城中的人在絕望中,仍嘗試相信而得拯救。
讓我們從這四人身上學這「報福音、傳喜信」的功課(羅10:15) 。因為今天我們所擁有的豈是肉身得拯救的喜訊,乃是人靈魂永遠得救的福音。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王不相信長大痲瘋的人的話?
(2) 既已有以利沙的預言,王最少該如何做?
(3) 他為何會聽臣僕之進言?
(4) 終於王怎樣才信痲瘋者的好消息?
(5) 這信息終於帶來什麼結果?
(6) 這報訊的四人得著什麼賞賜?
(7) 這對他們公平嗎?為什麼?
(8) 那不信的軍長得到什麼結果?
(9) 這預言的成就,在那一方面對你有重要的提醒?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那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神人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吃。」(王下7:19)
撒瑪利亞被亞蘭軍圍困到一個地步,城中絕糧,以至二升的鴿子糞也值五舍客勒(即兩安士銀子) ;也甚至有人要把兒子煮來吃!然而,以利沙卻預言說,在廿四小時內,饑荒不但會停止,而且立即有充足的糧食,以至一細亞細麵(即7.3公升)只賣一舍客勒。這預言好像有點誇張,叫王的軍長不禁譏諷的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7:2)
這就叫我想起我在宣教機構事奉時的一個遭遇。雖然每年我們都經歷到神的供應,到年底一定沒有虧蝕;但是奉獻收入總是在一年之中有高、有低的循環。就在這循環中的一個低谷,還有兩天就到同工出糧的日子,但我們銀行的存款絕對不足夠應付。我們就叫所有的同工和董事們懇切的禱告。其中負責財政的董事就說:“就是神現在給我們寫支票,也來不及出薪水了。” 誰知,神早已有準備,在同一天內,我們收到兩張支票,足夠我們付同工的薪酬!
是的,我們的神是不改變的神;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8:1-6—書念的婦人
(1) 這裡所提到的饑荒持續了多久?
(2) 按神藉著摩西所說的警告,他們的地土經歷饑荒的原因是什麼?(參利26:26;申28:22)
(3) 為何以利沙這樣的厚待她一家?
(4) 在離開家園後,她的地土起了什麼變化?
(5) 王為何竟會與他慣常不悅的先知一聚?(8:4)
(6) 你認為基哈西與王說的話,會對王產生什麼影響?
(7) 書念婦人到王前求情的時間是否一個巧合?為什麼?
(8) 她求情的結果怎樣?
8:7-15 —有關哈薛的預言應驗了
(9) 對哈薛的事,先前神怎樣吩咐以利亞?(王上19:15)
(10) 按以利沙在這裡與哈薛的對話,你以為以利亞有否一早膏了哈薛?為什麼?
(11) 按這段的記載和用語,你可以知道什麼有關以利沙的名聲?
(12) 以利沙叫哈薛怎樣回覆便哈達?這是否謊言?
(13) 為何以利沙竟哭起來?
(14) 既對以色列帶來如此的禍患,為何神仍要膏立哈薛?
(15) 你認為以利沙的預言促成哈薛刺殺便哈達嗎?為什麼?
(1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神人定睛看著哈薛,甚至他慚愧。神人就哭了。」(王下8:11)
以利沙到大馬色與哈薛的對話,似乎促成了他刺殺便哈達,從而篡位。不過,我相信哈薛早已有心奪權;他只不過看以利沙的話為「天意」,使他似是名正言順的奪王位。不過,以利沙這番話,確是應驗了神先前吩咐以利亞,要到大馬色膏哈薛作亞蘭王(王上19:15)。似乎作為以利亞的繼承人,以利沙在此作了「膏立」之舉!
但是,我們看到以利沙這「膏立」的使命是他甚感為難的,因為他知道這哈薛將來會帶給以色列人極大的禍患:“因為我知道你必苦害以色列人,用火焚燒他們的保障,用刀殺死他們的壯丁,摔死他們的嬰孩,剖開他們的孕婦。” (王下8:12) 。也因如此,以利沙在遵行神的吩咐之餘,不禁哭起來了。以利沙真是有神的心腸!
以利沙一直都知道神的審判會終於臨到背道的以色列,而這哈薛是神用來作審判的工具之一。然而,他只能按照神的吩咐去行,也只能苦口婆心的警告、勸喻以色列人。我也相信他是不停的為以色列哀求的。不過,他深知以色列是不會悔改的,而神的審判終臨到他們身上,故此這「神人就哭了」(8:11) 。不曉得以利沙會否料到,八百多年後,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同樣為這背叛神的子民而哀哭!(太23:37-3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猶大的兩個王:
(1) 約蘭承繼敬畏神的王約沙法(王上22:43)作猶大王:
a. 聖經在這裡怎樣論到約蘭?
b. 他為何不跟隨父親的屬靈的腳踪?(8:18)
c. 為何神竟不因此毀滅猶大?(8:19)
(2) 但約蘭本身要遭受的審判包括什麼?
a. 政治方面?(8:20-22)
b. 結局方面?(代下21:18-20)
(3) 誰繼約蘭作猶大王?
(4) 他比約蘭為佳嗎?為什麼?
(5) 聖經清楚的指出他行惡的因由是什麼?(8:27)
(6) 與亞哈的姻親關係是在那時和由誰開始的?(見代下18:1)
(7) 這婚約的關係禍及多少代?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亞哈謝效法亞哈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亞哈家一樣,因為他是亞哈家的女婿。」(王下8:27)
約沙法雖然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猶大王(王上22:43) ,但他卻作了一件事,不但給他的生平留下污點,更禍給下代;這就是他與「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的以色列王亞哈結親 (代下 18:1; 21: 6;王下8:18) 。
聖經論到他的兒子和孫兒的罪時,清楚的指出是與這婚約有關的:
“他(約蘭)行以色列諸王所行的,與亞哈家一樣;因為他娶了亞哈的女兒為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王下8:18)
“亞哈謝效法亞哈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亞哈家一樣,因為他是亞哈家的女婿。”( 王下8:27)
這就給我們知道,上一代所作的決定和選擇,往往會對下代有深遠的影響的。以這「較敬畏神」的約沙法為例,他這帶政治動機,與行惡的亞哈結親,就禍給至少下兩代的王。
故此,我們算是「敬畏神」的父母親,也要小心,特別在為兒女學業、工作和婚姻上的選擇或影響;如果我們把其他的因素或動機放在他們屬靈的好處,特別是他們與神的關係之上,我們恐怕會將禍給他們、甚至他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