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2:17–13:9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列王紀下。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2:17-21猶大王約阿施的死亡 (請參閱代下24:15-27 更詳細的記載 )

(1) 按歷代志下的記載,亞蘭軍入侵猶大前,約阿施行了什麼惡?

(2) 是什麼引致亞蘭軍的撤離?

(3) 歷代志下告訴我們約阿施被殺的原因是什麼?(24:25)

(4) 如果你要刻上約阿施的墓碑文,你會寫上什麼?

13:1-9以色列王約哈斯

(5) 在這段簡短的記述中,約哈斯的那罪是不斷被重複?

(6) 為何這罪是神如此恨惡的?(王上12:28-30)

(7) 聖經在此又特別指出他犯的另一罪是什麼?(13:6b)

(8) 當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時,祂怎樣懲罰他們?(13:3)

(9) 雖然神懲罰約哈斯只剩下極少的軍旅,但他向神懇求時,神怎樣回應他的禱告?(13:4-5)

(10) 這叫我們對神的性情有什麼了解?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被神棄絕

亞蘭人離開約阿施的時候,他患重病;臣僕背叛他,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殺他在床上,葬他在大衛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代下24:25)

列王紀下對約阿施的死亡只作簡短的報導,但歷代志下就加以詳細的補充,使我們得到警惕。

列王紀下只論到約阿施向亞蘭王哈薛作進貢,甚至連耶和華殿中的聖物也送給亞蘭王(王下12:18)。讀到這裡,心中不禁的問:他為何要這樣做?他豈不應向神呼求嗎?

當翻到歷代志下時才知道,哈薛的攻擊是神對約阿施的審判,國為他竟離棄神和華的殿,轉而事奉亞舍拉和其他的偶像。甚至當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出言指責時,他竟吩咐人把他殺死(代下24:17, 18 & 21)。

當然,約阿施遭到神最後的審判。但這審判不單在乎他的死亡(他是被殺在牀上),更在乎他是怎樣被埋葬。聖經刻意的把祭司耶何耶大與約阿施的埋葬作個對比:

耶何耶大年紀老邁,日子滿足而死……葬在大衛城列王的墳墓裡;因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 (代下24:15-16

亞蘭人離開約阿施的時候,他患重病;臣僕背叛他,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殺他在床上,葬他在大衛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 (代下24:25

他之不被葬在列王的墳墓裡,不單是因他沒有資格作神子民的王,更是被神棄絕的顯示。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3:10-2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3:10-13以色列王約阿施

(1) 這裡只畧提及猶大王亞瑪謝的爭戰。請參閱歷代志下25:17-24 更詳細的記載

a. 請把這段經文主要的教訓列出。

b.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13:14-19約阿施與以利沙

(2) 從第14節所載有關約阿施到訪以利沙一事:

a. 我們可以看到王對以利沙持什麼態度?

b. 既有這樣忠心、被受尊重的先知的勸誡,你認為王為何仍堅持行惡?

(3) 為何先知(其實是耶和華)仍欲賜下這次爭戰的勝利?

(4) 這與王到訪將死的以利沙有關嗎?為什麼?

(5) 如果你是約阿施,看到和聽到以利沙對射箭的吩咐與解釋,你對先知吩咐以箭打地會有什麼的領會?

(6) 王只打地三次是否就等如他的信心不足?為什麼?

(7) 如果他連打多幾次,卻繼續行惡又如何?

13:20-25以利沙之死與預言的應驗

(8) 你認為以利沙之死,對以色列和約阿施有什麼影響?

(9) 以利沙骸骨的神蹟有什麼的意義?

(10) 以色列王軍勢越來越弱,在強大的亞蘭鄰邦的威脅下,如何仍能生存?(13:23)

(11) 以利沙臨終對以色列所發的預言是怎樣的應驗?(13:25)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先知偉大的心腸

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約阿施下來看他,伏在他臉上哭泣,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王下13:14)

先知以利沙對神百姓的愛,在他臨終時更表露無遺。

作為先知,以利沙眼見一個個的以色列王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是間中有悔改的行為,卻都不願意離開在但和伯特利的金牛犢的敬拜。他事奉的心相信是帶著失望和痛苦的。

現在,他卧病在床,知道自己快要離世;想不到這約阿施王竟然謙卑的來訪,並伏在他臉上哭泣。相信這不是虛假的裝作,而是他領會到以色列將失去為他們禱告、請命的先知;或許更是失去了神尚未毀滅以色列的原因。

有解經者認為以利沙用箭所作的預言,是對王的悔意或信心的賞賜。但從以利沙對王不多打地幾次的責難,我看到的不一定是王的小信,乃是以利沙愛以色列的情懷。

對,我們可以說,王不多打地幾次是顯出王的小信。但相反地,我們也可以說這顯出王的信心,因為只要是出於神,一次的得勝豈不是已足夠了嗎!當然,按以利沙的解釋,多打地是會帶來完全的勝利的。

但是,如果王和百姓不悔改離惡,什麼軍事上的勝利都是徒然的。故此,以利沙的怒氣充份的給我們看見,他是如何的愛以色列:他不願意看到他們在敵人手中,被神審判而受苦他為他們流出的眼淚,相信不是始於膏立哈薛的時候(王下8:11-12),也不是止於向約阿施發怒的時刻,恐怕乃是把淚水帶進墳墓裡!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4:1-1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重溫猶大王約阿施末段的事蹟和他是怎樣死亡的。(王下12:19-21;代下24:15-27)

(2) 他末段的景況既是如此,你對承繼他的人會有什麼期望?

(3) 雖然亞瑪謝不能與大衛相比,他卻比那背道,甚至殺先知的父親好。你認為原因何在?

(4) 為何聖經特別提到他沒有治死殺父之人的兒子?(參申 24:16)

(5) 亞瑪謝與以東人在鹽谷之役,得了大勝(王下14:7),卻引致他犯大罪(代下25:14-16)

a. 他犯的是什麼罪?

b. 這勝利又促使他作什麼?(王下14:8

(6) 相信以色列也聽聞先知對亞瑪謝責備的預言(代下25:16)。無論怎樣,他向亞瑪謝所說的喻言總意是什麼?(王下14:9-10)

(7) 這戰爭的結果怎樣?為何會如此?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尊重神的話

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王下14:6)

亞瑪謝像大部份的猶大王一樣,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王下14:3) ,但同時仍多有虧欠的。聖經就特別的提到他所行極合神心意的其中一事,就是有關他為父報仇的事。

至終他是否該為父報仇則是見仁見智;因為這些弒君的是為「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的(代下24:25)。但亞瑪謝在報父之餘,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 。而聖經就稱讚他所作的,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 (王下14:6)

我們實在要欣賞亞瑪謝所作的決定:

- 一方面,在當時近東的文化,在政治上殺父及子是通常的慣例,特別是為自己家人報仇而作的。作為君王,如果亞瑪謝不連敵人的後代也剿滅,就會留後患。故此,他要是治死殺父之人的兒子,是絕不會引起非議的;

- 但亞瑪謝不但熟悉,更是尊重神的話,因為申命記24:16清楚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為本身的罪。

亞瑪謝的決定清楚的顯出他對神的敬畏,甚至把對神話語的尊重放在個人的安危之上。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4:15-2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4:15-22二王之死

(1) 這二王的事蹟有相連之處;試把他們的生平作比較:以色列王約阿施(王下13:12-25);猶大王亞瑪謝(王下14:1-14;代下25:14-28)。

(2) 為何耶路撒冷人要背叛、弒殺亞瑪謝,另立他兒子作王?(參代下25:27

14:23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

(3) 這段有關耶羅波安的記述,似有三個重點:

a. 神賜他力量,竟把北面的國土收復到所羅門時代的領域(王上8:65):聖經所說的原因是什麼?(王下14:26-27

b. 這是先知約拿所預言的:這個記載可以給我們對先知約拿有什麼的認識?他不願向勢力日增的亞述人,(尼尼微城)傳審判信息的原因是什麼?

c. 雖然這樣經歷到神的恩典有先知的預言和教導,又有神所賜的勝利耶羅波安仍行惡:你認為主因何在?

(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晚節不保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王下14:17)

聖經似乎把猶大亞瑪謝王與以色列約阿施王的生命相提並論,甚至論到亞瑪謝較長掌權的時間,是與約阿施作個比較(王下14:17) 。不過,這二王的背景與生命的歷程是恰恰相反的。

約阿施是從他的父親約哈斯承繼了一個已經是非常弱小的國家。約哈斯給他留下的只有「五十馬兵、十輛戰車」等等(王下13:7)。他自己也跟隨父親的腳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3:2, 11)。看來他是一連串不合神心意的北國君王之一,帶領以色列繼續走向滅亡的道路。

亞瑪謝則不同,他跟隨父親的腳踪,脫離與亞哈結親所帶來的惡行,使猶大重新敬拜耶和華,以至與父親一樣,算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王(王下14:3)

因此,我們會以為約阿施會繼續行惡、亞瑪謝則繼續的敬畏神。但二王後期的生命給我們看到,我們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的經歷不一定決定我們的一生的!

約阿施似乎因著先知以利沙之死而得到提醒。他去訪問將死的先知時,竟「伏在他臉上哭泣」,並哀聲說道:我父阿、我父阿,以色列的戰車馬兵阿” (王下13:14) 。相信這並非虛假的做作;他知道國運是與先知息息相關,也是操在神的手中的。因而,我們看到他弱小的軍隊,在他後期的治國期間,不但按以利沙的預言連勝亞蘭三次,更大大的勝過猶大軍(王下14:12-14)

相反地,亞瑪謝在大勝以東之餘,竟成狂傲,離開神,轉而事奉以東的神靈。他的自信使他無故的向約阿施挑戰,引來慘敗。最後,他被臣宰弒殺而死(王下14:20) 跟足父親的腳踪,在作王的後期離開神,也被弒殺身亡!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5:1-1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5:1-7猶大王亞撒利雅(即烏西雅)

(1) 你有否留意到亞撒利雅、亞瑪謝和約阿施這三個猶大王與他們之前的兩位,在家庭和出生的背景方面有什麼重要的分別?(參王下15:2; 14:2; 12:1; 8:26; 8:16-18

(2) 這些分別怎樣影響他們(至少是開始作王的時間)的生命?

(3) 這三個猶大王,全被聖經稱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之外,都是晚節不保的。以亞撒利雅為例,他晚年得罪神的原因是什麼?給我們的教訓又是什麼?(參代下27:16-21

15:8-12以色列王撒迦利雅

(4) 撒迦利雅是耶戶之後的第四代君王:

a. 他的死亡應驗了什麼預言?(王下10:30

b. 神為何作出這預言中的應許?(王下10:28-31

c. 耶戶家這最後的君王在位多久?

d. 可帶有什麼信息?

(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試探神的忍耐!

這是從前耶和華應許耶戶說:你的子孫必坐以色列的國位直到四代。這話果然應驗了。(王下15:12)

耶戶不但為耶和華發熱心,殺盡亞哈一家,更剿滅了國中所有巴力的先知和敬拜者(見王下10)。他因作了這極合神心意的事,雖然仍未能全心遵守神的律法,特別是沒有離開耶羅波安陷以色列之罪,神仍應許他的家坐「以色列的國位直到四代」(王下10:30)

不過,如果耶戶的後代願意行在神的道路上,作祂眼中看為正的事,相信神是樂意使耶戶的後代繼續作王遠超所應許的四代的。可惜的是,這及後四代的王約哈斯、約阿施、耶羅波安和撒迦利雅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13:2, 11; 14:24; 15:9) 。甚至最後的一個王撒迦利雅,在位只有六個月;好像神不願再等,因著他們的大惡,要快快的把這應許完結。

是的,神是長久忍耐的神;但祂的忍耐也有終止之期!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5:13-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繼撒迦利雅之後,沙龍與米拿現相繼作以色列王:

(1) 沙龍與米拿現是怎樣得位的?

(2) 這樣,以色列國已進入什麼狀態?

(3) 這二王相繼作王多久?

(4) 這二王有什麼相同的罪?

(5) 光拿現尚有什麼惡行?

(6) 在米拿現管轄之下的以色列人,對他會有什麼感受?

(7) 到了這光景,你是否意識到以色列國快到終局呢?為什麼?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離棄神的國家

那時米拿現從得撒起攻打提斐薩和其四境,擊殺城中一切的人,剖開其中所有的孕婦,都因他們沒有給他開城。(王下15:16)

耶戶家最後的一個王撒迦利雅死後,我們看到的以色列,再不能被稱為神的子民、屬神的國。整個以色列其實已陷入無政府狀態:王接王是被弒殺、一個王比另一王更殘暴如剖開孕婦的米拿現,都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在位僅一個月的沙龍,聖經連對他的評語也不說一句!實際上,以色列已不再是一個以耶和華為神的國家,就是連表面上,也不再以耶和華為神!讀到這裡,我們不禁的意會到,以色列的終局快要來臨;神的審判已到門前了;神離開以色列已是個定局了!

今天,當我們看到曾一度為福音基地的西歐包括義大利、法國、德國與英國他們一個一個的跟隨了以色列的腳踪;而不幸的是,美國和加拿大也正步他們的後塵。如果我們不切切的悔改歸向神,我們的終局與以色列無異!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15:23-3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5:23-31以色列終局的開始

(1) 以色列的下一個王是比加轄:他在位多久?

(2) 他是個怎樣的王?

(3) 他是怎樣死亡的?

(4) 誰繼而作王?

(5) 比加則比前幾個王掌權的時間較長:

a. 他是個怎樣的王?

b. 在他的年代,以色列遭受到什麼災殃?(15:29

c. 他是否因而比其他的王更為惡?

(6) 比加是怎樣死亡的?

15:32-38猶大王約坦

(7) 他是個怎樣的王?他的母親是誰?

(8) 請參閱歷代志下27:3-6對他的記述:聖經這裡怎樣論到他成功的原因?

(9) 約坦死後,猶大卻要面對什麼挑戰?(15:37)為何聖經說這挑戰是「耶和華使」的?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為財勢所動

約坦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代下27:6)

讀到這期間的猶大王的歷史時,我似乎看到一個模式,重複的出現:

- 猶大王約阿施至少有23年的時間是敬畏神的,並且曾努力的修葺神的殿;但在後期竟然離開神,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代下24:17-18)

- 亞瑪謝繼約阿施作王,也在早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他也在神的恩待下猶大成為富強和甚有組織的國家。他更大大的戰勝了以東人(代下25:11-12) 。可惜的是,他被權勢與成功沖昏了頭腦,把以東的神像帶回猶大,立之為神,「在他面前叩拜燒香」(代下25:14)

- 稍後的烏西雅王也是一樣,在早期甚敬畏神,「定意尋求神」(代下26:5) 。但後期在強盛之餘,竟擅自獻祭而遭受神的審判,長了大痲瘋。

三王都曾歷經過神所賜的一段平安和興盛的日子;但三人同樣的在安穩和興盛之餘忘記了神。正如箴言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16:18) 。以烏西雅為例,聖經就指出: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 代下25:16)

這三個王既是如此,當我讀到承接烏西雅作王的約坦時,我同樣的以為他會重複這模式。誰知所讀到的是:“約坦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 代下27:6) 。但強盛之餘,他沒有心生傲氣、也沒有離開神。

是的,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可以不被環境所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