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3:4-14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並會讀完列王紀下這書卷。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從這段經文,我們不但看到約西亞是如何徹底的破除偶像,也給我們看到歷代的猶大對神的叛逆是如何的可怕:

(1) 23:4-7—請列出他們在聖殿中所作褻瀆神的事。

(2) 約西亞如何根除對巴力和亞舍拉的敬拜?(23:4, 6)

(3) 將偶像的灰撒在平民的墳上是什麼意思?(23:6, 14)

(4) 他們曾容許那類的娼妓在聖殿中居住(和活動)?(23:7)

(5) 邱壇(high places)本是為方便百姓仿效外邦,隨意在聖殿外的高處敬拜耶和華;及後自然也成為祭祀其他鬼神之用:

a. 約西亞如何根除這些邱壇的敬拜?(23:5)

b. 他要誰來做這拆毀的工作?(23:8-9) 為甚麼?

(6) 約西亞如何處置「陀斐特」?(23:10)

(7) 聖經亦特別指出,約西亞所除的偶像中,多是猶大歷代的王所立的,這包括:

a. 太陽的敬拜:

i. 這些君王為何會學外邦人敬拜日頭?(參伯31:27-28)

ii. 約西亞如何處置這些獻日的馬匹和馬車?(23:11—參下註)

b. 亞哈斯(和諸王)在樓頂築壇的用意是什麼?(參番1:5

c. 瑪拿西在聖殿兩院中築壇的用意是什麼?(21:5

d. 約西亞如何處置這些祭壇?(23:12)

e. 這裡指出所羅門為偶像所立仍存在的邱壇包括那些?(23:13-14)

(8) 這種種背叛神的東西中,那樣叫你感到錯愕?為什麼?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很多外邦的民族看馬對於日頭是神聖的……(不過)這些馬不是被焚燒給太陽的……乃是被用來拉動獻給日頭的馬車,作為敬拜初升的太陽行列之一。 (K&D, 344)

靈修默想小篇
平安穩妥的考驗

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他們就回覆王去了。(王下22:20)

希西家與約西亞同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王,也同樣得到應許不致在有生之年看見神對猶大國的審判,但二人對這應許的反應就絕然不同。

其實按歷代志下32:31,整件巴比倫到訪的事,包括神應許希西家不用面對國難的應許,是神用來試驗他的內心的,而他的內心就藉著他的話完全顯露出來: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豈不是好麼?(王下20:19)。

換句話說,希西家經不起這考驗:他只顧自己和屬地的太平與安穩!

約西亞的回應則顯出他的心是與希西家截然不同的。他不是只顧念自己和他的世代而已,他更希望縱然國難終難避免,至少跟著的世代能因向神回轉而得幸免;因而他徹底的把一切偶像和偶像的敬拜從猶大至撒瑪利亞根除:

- 他不但拆除偶像,更把它們打碎成灰;

- 他不但除去邱壇,更除掉邱壇的祭司;

- 他不但除掉偶像的敬拜,更恢復耶和華的敬拜使「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耶和華殿裡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在耶和華面前立約」(王下23:2-3)。

聖經就以他吩咐眾民與祭司守逾越節作為這段改革記述的結束以記念神的救贖作為這復興的高潮是合適的。

無怪聖經說: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王下23:25

換句話說,約西亞考試及格了!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3:15-2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約西亞在猶大以外除掉偶像:

23:15-18除掉伯特利的偶像

(1) 是誰立伯特利的壇的?

(2) 立壇的動機是什麼?(王上12:26-27)

(3) 設立這偶像的可憎之處是什麼?(王上12:28-29)

(4) 伯特利非猶大的地域,為何他要干預?

(5) 他怎樣處置伯特利的壇和根除這敬拜?

(6) 在污穢這壇的事上,約西亞應驗了那個預言?(王上13:1-2)

(7) 約西亞如何處置那被獅子咬死的先知骸骨?這有什麼重要的意義?(王上13:26-32)

23:19-20除撒瑪利亞的偶像

(8) 在約西亞的時代,撒瑪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17:24-41)

(9) 他如何處置那地的偶像?

(10) 他這樣做帶著什麼風險?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全然丟棄了神

他將伯特利的壇,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裡、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築的那壇,都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並焚燒了亞舍拉。(王下23:15)

當讀到列王怎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甚至原是愛神的王(如所羅門)也晚節不保時,我們對這些君王怎樣把民陷於罪中,如何得罪了神,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當讀到約西亞的改革時,就對列王的惡行的可怕和其深遠的影響與禍害,有極震撼的感受!我們發覺:

- 那些敬拜偶像的壇竟然是被立在神的殿中。到約西亞時,這些祭壇和器皿仍被留存,包括了拜巴力和亞舍拉的器皿(23:4)和亞舍拉的柱像(23:6;

- 不但有男妓的淫行,他們竟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23:7;

- 列王不但立邱壇的祭司來供奉偶像,更可以吃耶和華祭司所吃的(23:5, 9)

- 甚至連把兒女經火的摩洛也敬拜(23:10)

- 又仿效外邦拜日頭,並把所獻的馬與馬車放在聖殿的入口處(23:11)

- 並且有君王卒先帶頭行惡,在自己樓頂築壇(如亞哈斯)、也有君王放壇在聖殿中(如瑪拿西),而所羅門為西頓人、摩押人和亞捫人所築的壇,到約西亞時尚存在(23:12-14)

這給我們看到神的子民可憐的歷史:他們對神的叛逆,在王朝更換之中,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如病入膏肓;即使有約西亞按摩西律法強加的改革,也未能改變百姓內心的對神的背叛。無怪在總結約西亞的改革時,聖經說: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23:26)

是的,單靠律法所帶來的改革是沒有果效的。正如保羅所言 :“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反得不著…”(9:31),但神卻已應許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並且有一天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11:26-27)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3:21-2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3:21-23守逾越節(請亦參閱代下35:1-19較詳盡的記載)

(1) 王下命令眾民守節:

a. 逾越節是否可守可不守的節期?(出12:24

b. 為何王要吩咐(下命令)眾民(王下23: 21)和祭司(代下35:10),他們才守?

c. 這怎樣反映到當時猶大的屬靈情況?

(2) 參閱歷代志下第35章時,你看到王對約櫃放置的吩咐(35:3),對祭司和利未人輪班親自作安排(35:5, 10) ,和對詩班的吩咐(35:15) ,並在35:18的評語,你有什麼正面和負面的感受?

23:24-28盡除偶像鬼神的敬拜

(3) 這裡所論到的惡行與先前所除掉的偶像敬拜主要有什麼分別?

(4) 這裡怎樣反映到約西亞盡除偶像的決心?

(5) 聖經對約西亞有什麼評語?(23:25

(6) 既是這樣,為何約西亞的努力仍不能改變以色列的命運?(23:26-27

(7) 為何在此要特別提到瑪拿西的惡行?(見王下21:10-1624:3和耶15:4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記念神的救恩

王吩咐眾民說:你們當照這約書上所寫的,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守逾越節。(王下23:21)

約西亞的改革,不但是徹底和激烈的,我相信更是非常迅速的。

聖經告訴我們,約西亞乃是在位第18年吩咐書記催促祭司要立刻進行聖殿的修理(22:3)。就在這進程中發現了律法書;相信是在維修工程開始的時候(22:8)

約西亞立刻要求在他面前讀出律法書,更立時受感而撕裂衣服,便差派人向神求問(22:14)

神藉著女先知的回答使王召齊長老、祭司和大小百姓,同來聽這律法書的話,也帶領他們一同向神立約要遵守書上的話(23:3)

聖經也告訴我們,王是在第18年吩咐祭司與百姓守逾越節(23:23) 的。我們知道,他們是按律法書的吩咐,在正月十四日守這節的(代下35:1)。如果我們按字面去解釋,剛才所述的事情都是在這第18年正月十四日前發生的,是短短兩星期內的事。也因如此,逾越節是聽到神律法上的吩咐後,第一個接著而來的節期。他們既然剛剛立約要遵守誡命,自然立刻要守逾越節了。

按歷代志的記載: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代下35:18)。意思是說:從撒母耳為他們立王以來,沒有像約西亞這樣吩咐全國(特別是分國以後),由長老、祭司、利未人和所有的百姓如此同心的去守逾越節。

這樣的南北團結,與上下齊心在這時刻去守逾越節是極其合宜的,因為藉著記念神的救恩作為悔改,重新「盡心盡性的順從」與神的立約(王下23:3)是最合宜不過的。

今天,我們守聖餐記念主的捨身流血的救恩時,也正是與神重新立約、向神悔改和活出同屬基督身體,不分彼此最合宜的時刻。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3:29 – 24: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3:29-30約西亞之死

(1) 我們不曉得為何約西亞要干擾法老尼哥與亞述的戰爭,但歷代志下35:22就清楚指出尼哥所言是出於神的:

a. 為何神要藉外邦的王向約西亞說話?

b. 為何約西亞竟然不聽從?

c. 不聽從帶來什麼後果?

d. 從這事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e. 先知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代下35:25) ,但已失存。如果你要為他作哀歌,你會寫什麼?

23:31-34約哈斯作猶大王

(2) 22:1所載,約西亞生約哈斯時,自己年紀有多大?

(3) 既是這樣,約哈斯是否有機會目睹父親領導的改革?

(4) 為何他竟會行惡?

(5) 他得到什麼下場?

23:35-37約雅敬作猶大王

(6) 法老在立約西亞另一兒子代替約哈斯時,竟把他原有的名「以利亞敬」即神會建立,改為「約雅敬」即耶和華會建立:

a. 你認為法老為何不以埃及神靈的名來為他改名,反而更確實的以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為他改名?

b. 這與法老先前與約西亞的事件可有關係嗎?

(7) 約雅敬被立為王時,年紀有多大?他與約哈斯有別嗎?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屬靈的驕傲

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代下35:22)

相信約西亞該是自大衛之後最合神心意的王了,因為聖經是這樣的稱許他: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9)。既是如此,我們若以古時的觀念,總以為他一定「有好死」的。誰知事實卻不然,他是死在戰場上,並且是自取死亡的!

我們不曉得約西亞為何定意要難阻法老尼高去亞述地爭戰(23:29),但我們卻曉得,尼哥自信有神的同在、聖經更同意尼哥所言確出於神(代下35:22)。故此,問題是:為何約西亞不聽尼哥的勸告?

聖經既然這樣稱許約西亞,我們相信,如果他確知尼哥所言是出於神,他一定聽從的,不會「干預神的事」(代下35:21)。所以,要問的問題該是:為何約西亞不信尼哥之言是出於神?答案恐怕是 :「屬靈的驕傲」!

我們這些「屬靈人」應該明白的。不是嗎?尼哥是誰:尼哥是誰?不是一外邦、不認識、不敬拜神的王嗎!約西亞是誰?他豈不是個又敬畏、又愛神的猶大王嗎?何用一個外邦王來教訓他,代神傳言呢!

但事實上,神能用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事物來為祂傳言,來向屬祂的人說話。我就有這樣的經歷。

當我蒙召進神學院,剛完成第一年的課程時,為想幫補下學期的費用,我就想在暑期重操故業,多賺些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一位舊同學分享我這個念頭。誰知我這不是基督徒的同學一聽之下,語氣鄭重的說:「不要回頭看吧!」

當時我聽了很不舒服,卻立時想起尼哥對約西亞的話。於是,在難得的謙卑的那一刻,我決定吞下心中的驕傲,打消了做暑期工的念頭。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4:1-2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4:1-7約雅敬之死

(1) 約雅敬掌權下的猶大國,遭到了什麼命運?

(2) 原因何在?

(3) 耶利米書對他的死亡有較詳細的交代:

a. 對他的死亡,神曾作出什麼預言?(耶36:27-31

b. 原因是什麼?(註:雖然歷史以約雅斤年代的被擄算為第一次,其實在約雅敬的第三或四年時,已有一批人被擄去見但1:1 和耶25:1

24:8-17約雅斤作猶大王

(4) 約雅斤一共作王多久?

(5) 他是怎樣的一位君王?

(6) 第一次被擄到巴比倫

a. 尼布甲尼撒王擄去聖殿和宮中的財寶應驗了什麼預言?(王下20:17, 39:6)

b. 第一批被擄的包括些什麼人?(王下24:15-17)

24:18-20西底家作猶大王

(7) 瑪探雅是約西亞的幼兒,約西亞死時,他才十歲。像尼哥一樣,尼布甲尼撒迫使他改名為西底家意即耶和華的義而不像以巴比倫諸神的名改但以理等人的名:你認為原因可能是什麼?

(8) 名字雖然被改了,但他的生命有改變嗎?

(9) 到此,聖經怎樣論到這王和猶大的終局?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一代不如一代

約雅敬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約雅敬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王下23:36-37)

雖然約西亞盡了最大的努力推行屬靈的改革與更新,但看來他的努力是徒然的,特別看到他的兒子們都沒有跟從他敬畏神的榜樣。列王紀下把接續他作王的兒子們的生平,作很簡短的報導;故此容許我就耶利米書較詳細的記載,與你們總結性的思想他其中的一個兒子約雅敬的生命。有解經者稱他為「僅次於瑪拿西最可惡的猶大王」:

“a. 他為自己建豪宅,蓋廣大的房間、開窗戶、做香柏牆、並加以丹色油漆,卻不給工人當得的工價(22:13, 14)

b. 他的眼與心專顧貪婪(22:17)

c. 他流無辜人的血、行欺壓與強暴(22:17)

d. 他用刀殺死那敬畏神,無懼的先知烏利亞;甚至派人把他從埃及捉回來施刑(26:23)

e. 他屢次禁止耶利米傳神的信息(26:24; 36:19, 26)

f. 他更燒掉神啟示耶利米寫下的書卷,結果換來神不但要叫先知重新寫過,更加上對他更可怕審判的預言(36:22, 23, 27-32)

Willmington’s Guide to the Bible, 162-3

按耶利米的預言,這不跟從父親敬畏神而行大惡的兒子,在死時:人必不為他舉哀……他被埋葬,好像埋驢一樣,要拉出去扔在耶路撒冷的城門之外。”(22:18-19)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5:1-21(耶城的陷落)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5:1-7

(1) 雖然耶利米清楚的預言到被擄的必然(耶27:12-13),西底家仍要頑抗、背叛巴比倫:

a. 西底家堅守城池有多久?(25:1-3

b. 最終為何要棄城而逃?(25:3

c. 西底家遭到什麼終局?(25:5-7

d. 他遭到的報應是否太嚴厲呢?

25:8-12

(2) 聖殿與耶城被毀(尼布甲尼撒第19=西底家第11):

a. 尼布甲尼撒怎樣對待神的殿和宮殿?

b. 尼布甲尼撒怎樣對待耶城其餘的房屋?

c. 尼布甲尼撒怎樣對待城牆?

d. 這樣,耶路撒冷基本上變成了怎樣的城市?

e. 這怎樣應驗24:20的話?

25:13-17

(3) 聖物被擄:

a. 列出從聖殿中被拿去的聖物。

b. 即使聖殿沒有被焚燒,這殿已變成了什麼?

25:18-21

(4) 領袖被捉拿:

a. 列出被捉拿的眾領袖

b. 結果,尼布甲尼撒怎樣處置他們?

(5) 雖然神應許他們被擄七十年後會歸回,你可以想像他們歸回到的耶路撒冷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與神為敵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王下25:1)

當尼布甲尼撒圍困耶路撒冷時,耶利米書21章告訴我們,西底家確有藉耶利米向神求問的。神的回答可以說是有三方面的:

(1) 尼布甲尼撒是祂的工具,用來審判他們。如果他們堅持去抵抗,就會遭受瘟疫與饑荒;即使還能生還的,包括王、臣僕與百姓都會被交在尼布甲尼撒的手中;

(2) 但如果他們投降,生命便得保存;

(3) 大衛家,即王與臣僕,則要停止欺壓百姓,施行公平。

我相信,神希望藉著這信息,王與百姓能悔改歸向祂。事實上,王確實立刻下令釋放奴僕;可惜的是,他們不久就反悔,重新勉強他人為奴(耶34:8ff)。

至終,西底家選擇抵抗「尼布甲尼撒全軍」。不過我也欣賞他的勇氣,他竟能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堅守城池達一年半,最後因絕糧,城才被攻破。結果,西底家在奔逃中被擒拿,眼睛被剜出(王下25:4-7),最後死在獄中(耶52:11)。

雖然我欣賞他頑抗尼布甲尼撒如此強大的敵人的勇氣,可惜他卻沒有信靠神、順服神旨的勇氣。更糟的是,他以為自己抗拒的是尼布甲尼撒,其實,他抗拒的是神旨。誰能以神為敵而能得勝的呢!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5:22-30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尼布甲尼撒立基大利作這已盡毀、少有居民之地的省長。基大利是亞希甘的兒子。試翻到耶利米書26:24,看看亞希甘是怎樣的人。

(2) 先前從城逃跑的軍兵(25:4)回到基大利那裡,也有逃到摩押等地的猶太人(耶40:11):雖然神如此降災審判他們,神對這群餘剩的人有什麼心意?(王下25:24和耶42:7-12

(3) 原來以實瑪利受到亞捫王所指使來刺殺基大利的,也殺了一些巴比倫兵士(見耶 40:14; 41:3), 餘民因懼怕而逃到埃及:

a. 他們應否逃到埃及?(參耶42:19ff

b. 不該逃到埃及的原因,除了埃及也不能自保外,尚有什麼原因?(參耶44:8

(4) 約雅斤後期遭到怎樣待遇?

(5) 以色列與猶大這段歷史以約雅斤後期的遭遇作結束,你認為意味什麼?

(6) 列王紀下的結束也是以色列國的結束,為期超過了二千六百年之久即由主前588/6 年到主後1948

a. 從撒母耳記的開始(由立王)到列王紀的結束(亡國)所載的歷史,最重要的信息是什麼?

b. 對今日復了國的以色列最重要的信息又是什麼?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順服是不容易的

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你們不必懼怕迦勒底臣僕,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就可以得福。(王下25:24)

在猶大的末期,神藉著先知,特別是耶利米,宣告耶路撒冷和國家的失陷是不能避免的;並且,他們該順服神的旨意,應向尼布甲尼撒投降。

從耶利米書詳盡的記載,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極不受歡迎的信息,而耶利米本身,亦因而被苦待和下獄。雖然這些預言應驗了,猶大人家破人亡,多有被殺和被擄去的;神卻在這全被毀滅的耶路撒冷,為他們留下小數餘剩的人,並願意保守、看顧他們(耶42:10-12)。至於那些被擄去的,神也早已應許他們在70年後,帶領他們歸回(耶29:10)。故此,他們所要做的是順服神旨,在這國難之年安靜的倚靠神的救拯、等候神所定的時間,一切便會穩妥。

可惜這些餘民不聽勸導,不願等候與信靠神;特別在省長基大利被刺殺後,雖有神清楚的責備和勸導,仍選擇逃到埃及地,是自尋死路(耶42:19ff)。以這小小的插曲來結束以色列國的歷史也是合宜的,因為這正反映出他們一直所犯的錯誤,就是他們自以為是奔向自由的路,結果是逃避神的同在,奔向滅亡的道路。

這也是今日我們的鑑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