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歷代志上、下
這兩卷書在猶太的正典中原為一卷,是按原文的頭幾個字“那些日子的事/Events of the days” 而被命名的。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則稱之為“補充本” ,意指它是為補充撒母耳記上、下和列王記上、下而寫的(K&D, 375) 。中文的譯名,跟英文譯本一樣,取材自柔羅米(Jerome) 的拉丁譯本所用的名稱。
一般(傳統)相信,以斯拉是這書卷的作者,特別是因以斯拉記的開始(即1:1-3)與歷代志下的結束(即36: 22-23) 是完全相同的。作為撒母耳和列王記的補充,歷代志沒有多提以色列北國的歷史;就是在記載猶大南國的歷史時,其重點主要放在敬拜耶和華的細節上。書中提到其他先知的記載,如先知拿單、亞希雅、易多、示瑪雅和以賽亞;其信息的重點是清晰的,就是聽從神就得福、不聽從就必帶來滅亡與失敗—這正是當時被擄歸回,在重建聖殿的百姓所當留心的。
在研讀時,我們需要注意:“歷代志是以斯拉時代的作品,那時歸回的百姓主要是猶大,利未和便雅憫支派的人” (K&D, 401)。這就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內裡不少的家譜記載不甚詳盡,甚至是選擇性的;這也與這書卷的實用性有關:為要協助這些歸回的少數餘民,在這比前較狹小的猶大地重建社區之用。故此,我們完全找不到以前在極北面佔地的但和西布侖支派的家譜;而拿弗他利亦只有在7:13被提說。
歷代志記載著不少的家譜(特別是頭九章)。像上述的引言所說,這對當時被擄歸回耶路撒冷一帶的猶太人是較有特別意思的。不過,我仍鼓勵大家照樣的每天讀完所選擇的篇幅,然後用這裡的問題稍為思想這些記載的意思。
第1-9章:由人類始祖到以色列支派的家譜
1. 由亞當到亞伯拉罕(1:1-54)
2. 以色列的眾子、猶大支派和大衛家(2:1-4:23)
3. 西緬和其他泛約但區的支派(4:24-5:26)
4. 利未支派(5:27-6:66)
5. 其他支派(7-8)
6. 耶路撒冷的原居民和掃羅家(9:1 -9:44)
1:1-4—始祖—由亞當到挪亞
(1) 亞當既是全人類的始祖,也是罪因他而進入世界的(羅5:12):為何要由亞當開始來記載以色列人的家譜?
1:5-23—挪亞後裔的家譜
(2) 雅弗(1:5-7) :相信是“南歐北面的民族的始祖”(PCD, 402) ,而非選民以色列人的始祖;他協助閃作了什麼義行?得到什麼祝福?(創9:20-27)
(3) 含(1:8-13) :與他的弟兄一樣,經歷了方舟的拯救,是埃及、伊索匹克、利比亞和迦南人的始祖:他作了什麼事換來挪亞的咒詛?(創9:20-27)
(4) 閃(1:17-23):以色列人的始祖。他作了什麼?換來挪亞什麼祝福?(創9:20-27)
1:24-34—由閃到亞伯拉罕的後裔
(5) 試把1:24-27與創世記11:10-26作比較,看看這裡略去了誰的名字?原因是什麼?
(6) 基土拉也為亞伯拉罕生兒子,為何只有以撒和以實瑪利被稱為“亞伯拉罕的兒子” ?(1:28)
1:35-54—以掃的後裔
(7) 以掃的後人不但定居西珥山,並與當地人溶合成一民族,總稱為“西珥的兒子”:
a. 你認為聖經為何較詳盡的記載以掃的後人?
b. 在歷史上,以東人曾怎樣對待以色列人?所得的是什麼結局?(可參摩1:9, 11; 2:1)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這都是約坍的兒子。」(歷代志上1:23)
“九章都是家譜!簡直浪費紙張!不是的,這樣想是瞎眼的!不是歷代志其中某些篇幅才是重要的。每一行的家譜對敬虔的猶太人來說是有神聖的重要性;確是如此。這使他們知道,他們的國家,除了是神特別啟示的寶庫,更擁有神奇妙應許的恩典,惠及未出生的將來世代。歷代志的作者自己深知這些家譜啟示出神特別在每一世代的揀選,由亞當開始到大衛,把這救贖的約延續到彌賽亞為止。特別在被擄到巴比倫後(即歷代志寫作之世代),保守這以色列家的樹幹和枝子就更為重要。那時千萬的家庭被連根拔起,年代的接連被破壞了。很多記錄失存(見拉2:59),猶大家的檔案大部份不是毀滅了,就是分散了。我們這歷代志的家譜就把被擄後的年代與被擄前的年代接連起來;就如9:2-34就是專為被擄歸回猶大的人重新移植而寫的。9:1就指出中斷的事實……就如Angus Bible Handbook所註:‘這些圖表顯示(神的應許)藉著這神聖的家譜延續了近3,500年,是人類歷史從來沒有的事實。’”
(J.S Baxter, Explore the Book, 164)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在此所記載的以色列的兒子的後裔家譜,並非以流便為始,乃是以猶大支派為首:這對我們或許意義不大,但對當時歸回的猶太人是重要的,因為大部份回歸的是猶大支派的人。不過,在閱讀這冗長的家譜時,請試留意一些著名的人物,特別那些先祖的名字後來成為該處的地名。可把馬太福音1:1-6的家譜與這裡的家譜一同閱讀,看看那些是基督家譜的先祖。不知何故,這裡的家譜不太集中記載,故此我們會嘗試把同一先祖的家譜合拼起來看。
2:1-2—以色列的兒子
(1) 這裡雖列出雅各的十二個兒子,但他後裔的家譜卻先以猶大為始,越過流便和西緬。原因是什麼?(創49:1-7; 35:22; 34:26)
2:3-5—猶大的兒子
(2) 這裡論到什麼事情?如何影響了基督的家譜?(創38:6-10)
2:6-8—謝拉的兒子
(3) 其中提到的亞干是誰?他犯的罪為何嚴重到在家譜中被提及?(2:7; 書7:1)
2:9-55—猶大的兒子法勒斯(基督家譜的先祖)的後裔—在此列出法勒斯的家譜由兒子希斯崙的後人蘭、基路拜和耶拉篾而生的後裔所延續(希斯崙其他的後人則在2:21-24提到):
(4) 希斯崙其他的後人: 解經家指出這裡給我們看到基列地是從誰得名的。(2:21-23)
(5) 2:10-17—蘭的後裔—這是基督家譜的一部份(參太1)
a. 這裡提到你所熟悉的人物包括誰?(2:10-14)
b. 馬太福音的家譜所列的人物,有誰在這裡沒有被提及?
c. 何以馬太特別列出人物的母親名字?
d. 2:16-17何以提到大衛的姊妹?
(6) 2:25-41—耶拉篾的後裔
a. 2:34-35所論及的較為特別。在家譜中這樣提到耶哈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7) 2:18-20; 42-49—迦勒(即2:9之基路拜) 的後裔及他兒子戶珥的後裔(2:50-55)
a. 這裡解經家指出一些著名城市名字的由來,試找出
i. 希伯崙的由來(2:42)
ii. 伯利恆以法他的由來(2:19-20; 54)
b. 與摩西有關係的基尼人是誰?(2:55; 士1:16)
c. 利甲人以什麼著稱?(2:55; 耶35:12-14)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以色列的兒子是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但、約瑟、便雅憫、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代上2:1-2)
歷代志這樣詳盡的記載猶大的後裔是可以了解的,因為基督是從猶大家而生(太1)。歷代志所記的家譜是非常選擇性的,這也是可以了解的,為要穿插著一些重要歷史的片斷和人物。故此,它並不是像一些解經家所說,純粹是歷史的記錄,供當時被擄歸回的猶太人用作重建這比前狹小的地域的指南,乃更像所有聖經的經書一樣,是作教導用的,特別叫以色列人從過去的歷史學到功課。就是在第二章的家譜記載,我們可以看到:
- 猶大的兒子珥和俄南因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被神擊殺(2:3-4; 創38: 6, 10)。他們原比差不多所有以色列的後裔都優勝,因為他們本可成為彌賽亞家譜的延續者。可惜他們輕看了這權利,反而選擇死亡;
- 這家譜也有正面的例子,如特別被提及的利甲家(2:55) :神藉著耶利米先知來以他們作榜樣,要以色列人學效他們忠於先祖傳下來的吩咐(耶35:1ff)。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上一章較詳細的記載希斯崙的兩個兒子耶拉篾和迦勒(即基路拜)的後裔,這一章則記載他另外的兒子蘭的後人,也就是大衛的家譜:
3:1-9—大衛的兒子
(1) 請算一算大衛共有多少個兒子?
(2) 除妃嬪外,大衛有多少個妻子?
(3) 大衛雖然是個“合神心意的人” (撒上13:14; 徒13:22),有這麼多的妻妾,加上至少19個兒子,你認為他能好好教養兒女敬畏神嗎?為什麼?
(4) 為何在眾多的女兒中,單提到他瑪?(3:9; 撒下13)
(5) 他瑪事件所引來的家庭慘變怎樣支持你以上第3問題的答案?(3:9; 撒下13:28-39; 15:1-18)
3:10-16—猶大諸王
(6) 這段家譜值得留意的包括:
a. 約西亞的兒子沒有分別的記述,“因為到了約西亞,大衛家的王位到此為止……約西亞死後,大衛家自主的王權已終止了”(K&D, 421) :這段記載對被擄歸回的猶太人有什麼提醒?
b. 在新約馬太把這段家譜濃縮為14代(刻意略去亞撒利雅、約坦和亞哈斯—即烏西雅)(太1:17):他的用意何在?
3:17-24—被擄後的家譜
(7) 這裡的名字多是我們不熟悉的:對被擄歸回者有什麼意思?對日後的人,包括我們又可有什麼意思?
(8) 在這一列的名字中最著名的該是所羅巴伯(3:19) :
a. 你可知他是誰?(參拉 3:2; 5:2;該1:1, 14;亞 4:9)
b. 這段家譜對當時的所羅巴伯和他的工作有多重要?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這都是大衛的兒子,還有他們的妹子他瑪,妃嬪的兒子不在其內。」(代上3:9)
讀到歷代志上這裡的家譜,叫我想到雖然猶大諸王,甚多是因行惡而惹起神怒氣的,而這被聖經稱為「合神心意的人」的大衛,其實早已把叛逆神的種子植在他的子孫心中。
作為一個「合神心意」的王,他該知道摩西律法對他的提醒,就是「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恐怕他的心偏邪……」(申17:17) 。大衛應該知道這律例,因為撒母耳必定已用律法來教導他。但大衛卻選擇跟隨當時外邦文化的風俗,學習其他列邦君王的政治手段,娶了基述王的女兒瑪迦為妻(基述是巴珊東北面的一個小國) 。此舉卻帶來無窮的禍患,因為因此而生了押沙龍。「押沙龍的名字原是“父親平安” 之意,但卻名不乎實;他成為父親快樂的破壞者、是他政權的叛逆者!」(JFB 222)
這也使我想起瑪拉基的話:“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麼?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 (瑪2:15)。是的,大衛這樣的娶妻立妾,何以能產生“虔誠的後裔”呢!歷代志特別提到他瑪是要提醒我們,大衛的多妻直接引至家庭中發生強姦、兄弟仇殺之事;更引至大衛在晚年因懼怕押沙龍之故而逃命!是的,我們種什麼、也收什麼!(伯4:8)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4:1-23—猶大其他的後裔—在思想這段家譜前,容許我先指出:
- 這裡記載猶大其他尚未提到的後裔家譜,內容是非常選擇性的。4:1的引言所記載的先祖,只有法勒斯是猶大的兒子,希斯崙是他的孫兒,戶珥是希斯崙的孫兒,而朔巴是戶珥的兒子,迦米則是謝拉(2:4) 的兒子—即猶大的孫兒。這樣的併列,顯示他們家族的主要領袖。
- 這選擇性的家譜也意味著一些家族到以斯拉時已經再沒有延續下去,這對回歸的猶太人重找祖業沒有什麼重要性。
讓我提議在細心慢慢讀時,要看有什麼值得留意之處,這可能包括:
(1) 4:9-10—雅比斯名字的意思是“痛苦” —相信是哥斯的後人(4:8—亦即朔巴[4:2] 的後裔)
a. 他母親為何給他起這名字?
b. 古時希伯來人的名字往往是對那人的將來有關的。雅比斯如何力圖改變他的命運?
c. 他的禱告如何得到應允?(見4:9 a)
d. 這記載實在太短,不容我們過份的解釋,但能應用在你身上的可包括什麼?
(2) 4:13—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請參閱士3:9-11和書15:17)
a. 他是誰?
b. 神怎樣使用以色列這“第一位士師” ?
c. 他與耶孚尼兒子迦勒(4:15; 非2:18之迦勒) 有什麼關係?
d. 基於4:13是以“兒子” 來記載家譜:我們可以怎樣領會“兒子” 的意思?
4:24-43—西緬的後裔和居所
- 西緬的家族—4:24-27
- 原居地—4:28-33
- 遷居地—4:34-43
(3) 4:24-27—西緬的家族
a. 與猶大相比,你可覺得西緬的家譜甚為短?(4:27)何解?
b. 這家族的人數:試把進迦南時的人數與猶大支派作比較(參民1-4)。
c. 這事實如何反映雅各對西緬的咒詛?(創49:5-7)
(4) 4:28-33—原居地
a. 請翻閱約書亞記19:1-9,看看他們原得的地,包括洗革拉。
b. 在掃羅時代發生了什麼轉變?(參撒上27: 1-6和下註)
(5) 4:34-43—遷居地
a. 我們根本不曉得基多是何地,只知曾是含族(即北非人)的地土。這裡怎樣形容那地?
b. 西緬人亦佔領了西珥山(即以東地),把掃羅未盡滅的亞瑪力人殺掉,“就住在那裡直到今日”(4:43) —這給我領會到為什麼在歸回的人群中,沒有提到他們!
(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在大衛作王前,洗革拉已被非利士人從西緬支派手中奪去,成為亞吉王的地土。亞吉在掃羅作王時把這地方賜給大衛;因此成為日後猶大的產業……這樣的記載顯示,在大衛之前,這(一帶)西緬名下的地土,因大衛之故,業權被奪去。”(K&D, 434)
「雅比 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代上4:9-10)
或許歷代志的作者意味到這冗長的家譜是不容易消化的,故簡中加插一些有趣的片段。雅比斯的故事就是例子之一(4:9-10)
我們對他的認識就只限於這兩節,故此過份的引伸是不智的。從這兩節的記載,我們知道他母親因生產的痛苦給他起了雅比斯這名字,是痛苦之意。不幸的是,在古時希伯來人的觀念中,人的名字似乎往往預表了那人的一生。是對或是錯也好,雅比斯就活在這陰影之下,甚至是活在這事實之中。為求走出這景況(或是這精神上的綑綁),他選擇向神呼求。我既不曉得實情,就不想猜想「擴張境界」是什麼意思;但結果是清楚的:“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以致“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 。
我相信歷代志的作者在冗長的家譜中加添這插曲,絕不是提倡「福樂神學/prosperity theology」,乃是指出我們的明天全在神的手中;我們不要被原身家庭或我們的過往綑綁著;我們的一切全在神的手中。如果我們仰望神,不指望人,也不靠自己的力量,祂要改變我們的一切。寫到這裡,我就想起詩人的話: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的幫助,是我的神。” (詩42:11; 43:5)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5:1-10—流便的後裔
(1) 5:1-3—家譜編排的解釋
a. 不把流便列在猶大之前的解釋是什麼?(5:1)
b. 長子名份(得兩倍產業權)歸了誰?(5:1-2; 參申21:7)
c. 為何這家譜仍沒有照新的長子次序記載?
(2) 5:4-6—約珥家的首領—約珥相信是5:4所載西緬的兒子其中的後人
到了他後人備拉的時代發生了什麼事?(參下註一)
(3) 5:7-10—約珥兄弟的後人
a. 或許你可以參閱聖經地圖,看看基列的所在,並明白流便的後裔跑到百拉河(即發拉底河)有多遠。
b. 在掃羅時代,他們與什麼人爭戰並得勝?(參下註2)
5:11-17—迦得的後裔— 泛約但的另一支派
(4) 迦得支派居住在約但河東面什麼地方?
(5) 他是如何得這地的?(參民3:12ff)
(6) 歷代志的作者從那裡得到這些資料?(5:17)
5:18-22—泛約但支派的爭戰
(7) 這二支派當時(相信是指掃羅時代)有多少兵力?
(8) 他們進迦南時有多少可打仗的人?(參民26:14, 18 & 34)
(9) 你認為這期間發生了什麼事?
(10) 這裡論到他們爭戰勝利的原因是什麼?(5:20)
(11) 他們得到的擄掠包括什麼?
(12) 至終,他們怎樣失去一切?(5:22)
5:23-26—瑪拿西半支派的後裔— 泛約但的另一支派
(13) 這裡說他們的族長是勇士:
a. 他們(與其他泛約但支派)為何遭毀滅?(5:25)
b. 直到“今日” (即以斯拉的時代)他們在那裡?(5:26)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以色列人似是被亞述人擄去三次:第一次是被亞述王普勒(5:26) ;第二次是被提革拉毘尼色(5:6, 26; 王下15:29) ;第三次是被撒縵以色(王下17:6; 18:11)
註二:夏甲人就是以實瑪利人,不過後來用來稱呼亞拉伯人其中一個民族。夏甲人在掃羅時代是四個沙漠民族聯盟的首領,但被西緬(相信是聯同其他泛約但的支派)所擊敗。(資料來自JFB, 462-463)
「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裡。」(代上5:26)
歷代志的作者好像是為自己辯護,為什麼不把流便的後裔排列在家譜之首。因此,他指出這是與流便污穢父親的牀有關(創49:4),以致他先去長子的名份(5:1)。他亦指出這“長子的名份” 歸了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 (創48:5)。雖然如此,他仍要把猶大放在所有雅各兒子之前,是因他“勝過一切弟兄” (似指人數方面),而且“王也是從他出來” (當然是指大衛了)。作過解釋之後,歷代志的作者就從容的把雅名其他兒子的家譜列出,先由最先得地的泛約但的二支派半開始—即流便、迦得和瑪拿西的半支派。雖然總共只有26節的篇幅,卻是充滿了歷史的教訓:
美好的開始:熟悉以色列進迦南歷史的,都知道這二支派半當年向摩西作出極膽大的要求,希望不用渡河進迦南,留在河東這些從巴珊王手中奪得之地(民32:1-5)。不過,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顧其他支派;他們承諾協助弟兄得地,直到任務完成為止(民32:25-27)。其實他們作的犧牲是更大的,因為要留下家人很長的歲月。他們並沒有背約,真的在完成任務時才返回來,享受自己的家園(書22:1-3)。
美好的復興:我們不曉得及後的三百年士師時期的生涯,為什麼會使他們人數大減。進迦南時,流便和迦得兩支派已有84,230能打仗的人(民26)。但到了掃羅的時候(5:10),二支派半加起來只有40,476的戰士。不過在撒母耳的教導之下,他們學會倚靠神,並知道“爭戰是出乎神” 的(5:22),因而勇勝了強大的亞拉伯聯盟,並擄掠敵人極多的財物。
悲慘的收場:當以色列國一分為二時,他們選擇追隨其他的支派,拒絕了神所選立的大衛家(王上12:20);也追隨這些支派“得罪了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行邪淫” (5:25)。結果遭到悲慘的收場。因著他們的地理環境,他們首先被亞述征服,被擄到“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 ;更可悲的是,在波斯王古列容許他們歸回的時候,歷代志的作者(以斯拉)說:他們“到今日還在那裡” (5:26)。
讀到這裡,我彷彿聽到以斯拉為這二支派半的嘆息。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利未的後裔
(1) 誰是利未的三個兒子?(6:1)
(2) 在三人中,為何先列哥轄的家譜(6:3-15)
(3) 6:3-15的家譜其實主要列出亞倫的後裔:他們為何如此重要?
a. 按6:48-54所列出的,他們主要的職責是什麼?(這些是大祭司的職責)
b. 與其他利未人的職責與位份有什麼不同?
(4) 6:16-19是利未(從三個兒子所生)的孫兒;跟著記載:
a. 革順兒子立尼的後裔(6:20-21)
b. 哥轄兒子亞米拿達的後裔(6:22-24) —亞米拿達相信是以斯哈(6:2) 的別名;加上以利加拿(2:23) 家族的後人(6:25-28)
c. 米拉利兒子抹利的後裔(6:29-30)
(5) 6:31-47是聖殿的詩歌班員
a. 為何大衛要設立如此龐大,似是全職的詩歌班“在會幕前歌唱” ?(6:32)
b. 「聖樂」在基督教的歷史中,在你的教會中,和你自己的生命中佔什麼位置和重要性?
i. 哥轄後裔中的希幔是詩班長(6:33-38)
ii. 革順後裔中的亞薩是希幔(右邊)的助手(6:39-43)
iii. 米利拉後裔中的以探是希幔(左邊)的助手(6:44-47)
c. 詩篇中至少有12篇是這些詩班員的創作:試從詩篇的引題找到其一來誦讀,感受這些在聖殿中供奉的詩班員與神的關係。(詩篇73是其中一篇著名的作品)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代上6:31)
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在38,000個利未人中,為何大衛揀選4,000個作樂師,安排他們在神的殿的敬拜中歌唱或奏樂呢?(23:5)
我相信這並不是因為大衛酷愛音樂而已,乃更因他認識到神賜人音樂,可以叫人更深的表達心中的情懷—不論是喜樂或憂愁—特別是在言語也無法表達之時。
詩篇是最好的明證;大衛是詩篇中最重要的作者。當讀到不少詩篇的引題時,我們就知道它們是用來歌唱,和用樂器奏出的。內容固然有讚美、敬頌,也有哀傷和埋怨。
我們更曉得在聖經中,音樂不但可以叫人心境平和,甚至可以驅除惡魔(見撒上16:23)。
在我個人而言,音樂在我信主、成長和保持心中的平靜是分不開的。不但如此,音樂往往是我靈程的溫度計。在作傳道後,因著教會事工的忙碌,和種種的壓力,我的心漸漸硬化—對人缺乏憐憫、對事也缺乏忍耐。我與神的關係只能用「順命」來形容。
就在極忙碌之中,有一次跑到老遠的地方上兩個星期的學課。在一次的晚飯之後,在大堂處與一位牧者一同彈起琴來。就在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心中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失去了歌曲。雖然得到這提醒,我仍在忙碌中掙扎。再到16年後的一天早上,神在睡夢中喚醒我,叫我想起一首幾十年前我疼愛的詩歌。就在我拾起這詩歌細唱時,神開我的眼睛,給我看到:祂所要的不是我的順服,祂要的是我!就是這樣,我心中重現歌聲;重新踏上找回“起初愛心” 的旅程(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