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舊約以賽亞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因書卷的篇幅長度,我們不會像其他書卷的逐節思想,乃以靈修式的多以重點來作反思。
在向列國發預言之餘(第13-23章),以賽亞就預言神向全地的審判,並在錫安作王(第24章)。因著得到這些默示,先知不禁發出個人對神的頌歌:
25:1-5—神行了奇事
(1) 以賽亞稱讚神,因祂(i) 行過奇事,(ii) 以忠信誠實而行,(iii) 並成就早在古時已定的。他列出以下為例:
a. 使外邦堅固城為亂堆:這怎樣顯出神以上的作為?
b. 作貧者、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暴風時的避難處、和炎熱中的陰涼所:
i. 你曾嘗過神這幾方面的作為嗎?
ii. 神這幾方面的作為如何顯出祂是「以忠信誠實」行的「奇妙的事」呢?
c. 止息強暴人的喧嘩:
i. 為何以乾燥地的熱氣來喻那些壓制人的?
ii. 神要怎樣對付他們?
iii. 祂這方面的作為如何顯出是「以忠信誠實」行的「奇妙的事」呢?
25:6-8—在神為王的山上
(2) 這樣所形容的盛筵是指著什麼說的?(見詩22:27;太22:2-3)
(3) 縱使我們未能全然領會這筵席的豐盛,我們必能領會第7-8節所言救恩的寶貴:
a. 第8節如何解釋第7節作論到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蓋萬國之臉帕是什麼呢?
b. 死亡、眼淚與羞辱有何關連?
c. 啟示錄21:1-4怎樣回應這裡的預言?
25:9-12—不能承受這救恩者
(4) 為何(如像) 摩押的不能享受這救恩之福?
(5) 他們會遭受什麼結局?
(6) 至於那些(包括猶太與外邦人)能享受這救恩的,原因是什麼?(25:9)
26:1-15—接續以賽亞個人的讚美,是猶大之歌:
(7) 26:1-4:救恩之城
a. 誰能得進這城?
b. 進城者得什麼福氣?
(8) 26:5-6:得禍的城
但高處的城要遭受什麼禍患?
(9) 26:7-11:神的公義
a. 誰會施行公義?
b. 猶大會怎樣回應公義的神的名?
c. 惡人會怎樣回應神的恩惠?
d. 世上的居民如何才學習公義?
(10) 26:12-15:神是真正的主
a. 神以外的主(即亞述和巴比倫)將遭受什麼結局?
b. 是誰的作為?
c. “擴張地的四境” 是什麼意思?
(11)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祂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賽25:7)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曾說:人生只有兩樣東西是必然的,就是死亡和稅收。但以賽亞所給予我們神國的異象,不但沒有如稅收的擔子,連死亡也被「吞滅」了(25:8) 。
我們知道稅收是用來供政府的耗費,和支持社會的一些基本設施。不過在古時(或許就是今天在一些地方仍是) ,稅收是掌權者肥己的途徑之一。但是,當神的國降臨,祂以「忠信誠實」治理我們時,祂不但不會加重擔在我們身上,反而「作貧窮人的保障,作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作躲暴風之處,作避炎熱的陰涼 」(25:4) 。
更重要的是,「祂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25:7) 。這遮蓋和蒙臉的就是指死亡(25:8) 。自從亞當犯罪之後(創3) ,罪就入了世界,死也臨到眾人(羅5:12) 。在主耶穌降世700多年之前,以賽亞就已預言這「受苦的僕人」如何藉受苦、死亡與復活來戰勝死亡(9:6-7; 52-53) 。使徒保羅就這樣回應以賽亞的話:
「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即死亡),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見賽27:13)。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林前15:51-54) 。
不過,以賽亞同時指出,那些如摩押的(25:10-12) 持驕傲、行詭詐的,不屬神的,卻不能在神統治的「那日」,分享這救恩的歡樂。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6:16-19—死人要復活(註:看來第16節的「他們」亦即第17節的「我們」):
(1) 先知以什麼來喻猶大在遭受懲罰時的痛苦?(26:16-18)
(2) 26:18怎樣刻畫出他們受苦的徒然?
(3) 「神的死人」是什麼意思?(留意和合本的細字26:19;並參啟14:13)
26:20 – 27:1—要忍片時
(4) 雖然有這榮耀復活的盼望,猶大能免受地上的審判嗎?為什麼?
(5) 地上的居民將受什麼審判?原因何在?(參下註)
第27章繼續上一章的猶大之歌,以「那日」為題:
27:2-5—葡萄園之歌
(6) 這葡萄園是指什麼?(見賽5)
(7) 為要葡萄園結實,神作了什麼工夫?
(8) 除長荊棘與蒺藜,這園結出什麼果實?(5:4)
(9) 神雖說祂心不存忿怒,為何仍要焚燒這園?祂至終的希望是什麼?
27:6-11—和好前的審判
(10) 神給予雅各和以色列將來什麼應許?(27:6)
(11) 和好前仍須面對審判
a. 但他們與列國所受的審判有什麼分別?(27:7-8)
b. 為何雅各的審判是必需的呢?(27:9, 11)
27:12-13—溫柔的收集(不少解經者,如K&D, Oswalt等,指出「打樹拾果」是小心收集的意思) :
(12) 這樣的小心收集,其用意是什麼?
(13) 「那日」的角聲的作用是什麼?(參賽18:3;林前15:52ff)
(14)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註:「鱷魚」是Leviathan之繙譯。與「拉哈伯/Rahab」同是古時水中龎大的動物。聖經多次用牠們來比喻敵擋神的世上霸權。(鱷魚/Leviathan:參伯3:8; 41:1, 12; 詩74:14; 104:26; 拉哈伯/Rahab:參伯 9:13; 26:12; 詩 87:4; 89:10 及賽 30:7; 51:9)
「我心中不存忿怒。惟願荊棘蒺藜與我交戰,我就勇往直前,把他一同焚燒。」(賽27:4)
雖然以賽亞書像其他先知書一樣,充滿了責備、審判神子民的話,但是當我們一章一章的細讀以賽亞書時,我們不禁感受到神的哀傷,多於祂的憤怒。第27章就更明顯的道出這個真相來。
就在宣告向列邦 (27:1)和雅各(27: 9-11)要施審判之中,神向雅各表白祂的心聲說:「我心中不存忿怒」(27:4) 。
對,整本以賽亞書滿有神對祂子民的悖逆發出震怒的言詞,這是事實。但在這裡,祂表明祂對他們的震怒,與對列國的是大有分別的。
最大的分別是在乎以色列人是屬祂的—祂把他們喻作一個葡萄園—是祂栽種、看守、澆灌,“免得有人損害”的(27:3) 。雖然他們長出野葡萄、荊棘和蒺藜(5: 1-7) ,神仍說:「我心中不存忿怒」(27:4) 。固然,因著他們「蒙昧無知」(27:11) 和沒有悔改,祂仍要「勇往直前」,把他們焚燒(27:4) ;但與列國所遭的審判卻有分別:
- 祂的心總希望他們想與祂和好(27:5) ;
- 祂打擊他們豈像祂擊打列國(27:7-8) ?因為神早已為他們留下餘剩的;那餘剩的會因這些擊打而悔改,以至「罪孽得赦」(27:9-11) 。
意思是說,審判是為他們回轉而施的。故此,在聖經中對神兒女的審判,多稱為「管教」。這是合適的,因為審判是與關係無關,管教卻是帶著關係的意味,就像希伯來書所言:
「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來12:7-8)
是的,就在管教的當兒,神的心不是存忿怒的,因祂施行管教「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是要「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0-11) 。神就是這樣的愛我們。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當歌頌神掌權的歌聲結束時,第28-33章繼續以信靠神為主題,用「禍哉」為開始作不同的警戒來提醒猶大。這六章相信是在希西家作王較早期所發出的信息:
28:1-13—以法蓮的禍患
28:1-6—以法蓮的陷落(在主前721年應驗)
(1) 為何以「酒徒」來比喻以法蓮人?(28:1)
(2) 他們以為可誇的冠冕會變成什麼?(28:2)
(3) 這段兩次提到「肥美谷」,其用意何在?
(4) 在這些嚴詞中,神是怎樣同時顯出祂的恩典?
28:7-13— “不肯聽”
(5) 這裡特別指著那些人來責備?為什麼?
(6) 神交付祭司和先知主要的信息是什麼?(28:12)
(7) 他們如何接受或處理神的話?(參下註)
(8) 他們不肯聽的後果是什麼?(23: 11, 13)
28:14-29—對耶路撒冷的勸勉
28:14-22—耶路撒冷的褻慢
(9) 鑒於對以法蓮的警告,耶路撒冷的領袖怎樣回應神的話?(28:14)
(10) 從30:1-7,我們知道耶路撒冷選擇求助於埃及,並與它結盟:
a. 為何他們這樣信靠埃及作他們的「避難所」和「藏身處」?
b. 為何神卻稱之為謊言?
c. 為何神說,他們其實與「死亡立約」?
d. 神指出他們該倚靠誰?(28:16)
e. 這「房角石」是指誰?(見詩118:22; 弗2:20; 徒 4:11; 彼前 2:6-7)
(11) 他們這樣選擇的結果是什麼?
(12) 在毘拉心山(撒下5:20) 和基遍谷(約書亞記10:11) 的事例中,神是審判那些人?
(13) 現在卻要審判誰?為何稱為「奇異的事」?
(14) 為何明白這信息會帶來驚恐?(28:19, 22)
28:23-29 — 這段經文對耶路撒冷責備的話,是以一些很奇怪的話作結束的。這裡描述農夫種植的常理,特別是:
- 凡事有定時:不會長期單單是耕地;
- 凡事有定位:小茴香、大茴香、大小粗麥,各有不同的定位;
- 凡事有定途:用杖非用尖器、用棍非用碌碡、有用磨的、也有用馬打散的。
(15) 這段話可以怎樣應用在以上對以法蓮和耶路撒冷的信息身上?
(1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註:解經者對28:10, 13有不同的繙譯,因原文的意思不大明顯。“sav lasav sav lasav / kav lakav kav lakav” 讀起來似是沒有意思的聲音。從第9節對先知的譏誚,相信這是用來譏諷他們以神話為嬰孩牙牙學語,無意義的聲音。
「譏誚先知的說:他要將知識指教誰呢?要使誰明白傳言呢?是那剛斷奶離懷的麼?他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裡一點,那裡一點。」(賽28:9-10)
神是希望藉著對(北國) 以法蓮審判的話,來作猶大的鑒戒;其中責備的對象尤指他們中間的祭司和先知。
當然,北國的王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祭司和先知是有責任按神的話語來教訓百姓的,更有責任指出君王的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故遭到神的責備。
一方面,以賽亞用醉酒的人來比喻這些祭司和先知:他們在真理上不但「搖搖愰愰」,他們所說的、傳講的更如「席上滿了嘔吐的污穢」(28:7-8) 。但其主因是出於他們不肯聽從神的話(28:12) 。故此,他們看見的是虛假的異象(如代下18:22的事例) ,所作的判斷也是錯謬的(28:7) 。
其實,神不是沒有向他們說話。神希望藉著他們叫百姓和領袖聽見祂吩咐他們說的話:「要使疲乏人得安息,這樣纔得安息、纔得舒暢」(28:12) 。誰知,這些話對他們來說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裡一點,那裡一點」(28:10, 13) 。
解經者對這句話有不同的繙譯,因原文的意思不大明顯。“sav lasav sav lasav / kav lakav kav lakav” 讀起來似是沒有意思的聲音。從第9節對先知的譏誚,相信這是用來譏諷他們以神的話為嬰孩牙牙學語,無意義的聲音;故此也加「外邦人的」言語(28:11) ,是他們完全不懂的。
這也是我們要留意的:我們常常覺得聖經的話語難明,也善慕別人常常能被神的話語所感動和提醒。原來,只有那些願意聽從、順命的人才會明白神的話。沒有願意遵行的心,我們可以聽到從講臺發出的同一信息,研讀查經班中同一段的經文,但神的話卻像嬰孩聲音、外邦的語言,是我們完全不懂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禍哉的警告現在直接的向耶路撒冷宣告。解經者對「亞利伊勒/Ariel」有不同的繙譯,包括「撒冷城(即平安城)」、「神的獅子」、和「祭壇平台」。不論是什麼意思,這清楚是指著「大衛城」,即耶路撒冷而說的(見撒下5:5,7)
29:1-4—耶路撒冷的審判
(1) 耶路撒冷對將要面臨審判的信息能置之不理可有什麼原因?(29:1)
(2) 這裡怎樣形容將臨的審判是不能逃避的?
(3) 按這裡所形容如此嚴厲的審判,「亞利伊勒」最合適的意思該是什麼?
29:5-8—仇敵的審判
(4) 雖然敵人是強暴與強大,神會怎樣顯出祂的大能?
(5) 這裡用什麼來喻這些敵人的攻擊是徒然的?
(6) 你可以怎樣把這比喻應用在人的成功與作為身上?
29:9-16—先知和先見的自欺
(7) 為何他們要因先知和先見而驚奇?
(8) 為何神要封他們的眼、蒙他們的頭?(29:13)
(9) 既是這樣,聽到和明白神的話的鑰匙是什麼?
(10) 除了他們的驕傲和倚靠人的智慧外,29:15還指出他們什麼罪來?
(11) 按29:16所言,他們的罪的根源是什麼?
29:17-24—榮耀的復興:他們雖然把事「顛倒」(29:16),神也要把現況在將來倒轉過來:
(12) 誰是那些耳聾、瞎眼、謙卑和貧窮的?
(13) 他們的命運會怎樣被倒轉過來?為什麼?(29:22-23)
(14) 強暴、褻慢和作孽的又是誰?
(15) 他們的命運又會怎樣被倒轉過來?(29:20)
(16) 第24節所言的回轉,你認為會包括第20-21節的惡人嗎?為什麼?
(1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我終必使亞利伊勒困難;他必悲傷哀號,我卻仍以他為亞利伊勒。」(賽29:2)
解經者對亞利伊勒有不同的解釋,包括「撒冷城(即平安城)」、「神的獅子」、和「祭壇平台」。不過,他們卻一致同意是指著「大衛城」,即耶路撒冷而說的(見撒下5:5,7) 。按著上文下理,「祭壇平台」是較合理的解釋。
先知在說:「唉(即禍哉) 亞利伊勒」後,隨即指出他們的禍患是與他們的虛假敬虔有關—「年上加年、節期照常」,這正是第一章一開始所責備的虛假,他們以此以為自己敬虔。神就指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29:13) 。
故此,耶路撒冷要遭困難,他們也「必悲傷哀號」如「亞利伊勒」(29:2) 。既是遭難、審判之語,「亞利伊勒」就不會是平安城、也不會被稱為神的獅子了。較合理的,是指她要像祭牲被焚燒的所在,只餘灰燼的祭壇平台。故此,這審判的預言繼續說:「你必敗落,從地中說話;你的言語必微細出於塵埃。你的聲音必像那交鬼者的聲音出於地;你的言語低低微微出於塵埃」(29:4) 。
今天,當我們為耶路撒冷禱告時,當然是帶著沉重的心情,因為先知之言必要應驗。但耶路撒冷也不至絕望,因為「不是只有一點點的時候麼」(29:17) ,審判要成過去,「雅各必不再羞愧,面容也不致變色……他 們 必尊我的名為聖,必尊雅各的聖者為聖,必敬畏以色列的神。心中迷糊的必得明白;發怨言的必受訓誨」(29:22-24) 。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章繼續責備耶路撒冷(在希西家早期) 求助於埃及來抵抗亞述:
30:1-7—求助於埃及
(1) 請詳列第1-2節所指出的罪行。
(2) 為何神因此說他們是「悖逆的兒女」?
(3) 他們的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30:5, 7)
(4) 神怎樣形容他們自尋煩惱之舉?(30:6)
30:8-14—罪與審判
(5) 他們犯罪落到一個怎樣可怕的地步?(30:10-11)
(6) 你認為「悖逆」與「說謊」(30:9) 是否足夠來形容他們的罪?為什麼?
(7) 為何神吩咐先知要把他們的罪行刻在板上?
(8) 神用那兩樣東西來比喻他們所作所為的徒然?(30:12-14)
30:15-17—主耶和華「曾說」
(9) 他們欲得救,當作的是什麼?請細思其義。(30:15)
(10) 他們欲得力,當作的是什麼?請細思其義。(30:15)
(11) 這應不是太困難的事,為何他們竟然不肯?
(12) 他們所選擇的帶來什麼結果?(30:16-17)
30:18-26—悖逆中之希望
(13) 請細讀18-22節:
a. 他們將轉離偶像是在神顯恩惠之前或之後?
b. 他們的等候與哀求是否有關連?結果怎樣?(30:18-19)
c. 在神的憐憫底下,神會怎樣處理:
i. 他們的禱告?(30:19)
ii. 他們的尋索?(30:20-21)
d. 以上是否你今天的經歷?為什麼?
(14) 第18-22節和第23-26節似乎是論到兩個不同層面的醫治與纏裹(30:26) :二者有什麼不同?前者豈不是夠了嗎?為什麼?
(15)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神責備希西家時代的猶大人,稱他們為「悖逆的兒女」,因為他們情願求助於埃及,也不願意單單的倚靠神。神稱他們為悖逆,是因為祂已曾清楚的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希望從仇敵手中得拯救,就要悔改。不要靠人的計謀,也不要與別邦結盟,要安息在祂裡面;如果他們要得力來面對挑戰,他們就要平靜下來,不要到處投奔。要信靠祂,安穩在祂裡面。可惜的是,他們「竟自不肯」(30:15) 。
換句話說,他們的問題不是出於他們「不知」,乃是他們「不肯」。
但是,我們不要這樣快的去怪責希西家和他的百姓;因為這也正是我們常有的問題。我們要知道,神對我們要求歸回(即悔改) 、安息(即停下來) 、平靜(即內心的靜止) 和安穩(即完全信靠) ,不是單在遭見危難時才這樣,乃是平日當有的操練。
如果我們不是常常帶著誠實的靈在神的面前認罪;如果我們不是常常從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抽出時間,停下來親近祂;如果我們到祂面前來不是內心安靜下來;如果我們總愛倚賴自己的聰明與計劃,禱告交托後,仍我行我素—我們是得不到神的營救,抓不著從神而來能力的。
這正是我們極力要維持長久的靈修習慣的原因之一,好讓我們更好的準備自己,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一章餘下的章節繼續記述神恩惠的信息:
30:27-33—對列國發烈怒
(1) 神的烈怒固然厲害,為何祂形容祂的名是「從遠方來」的?
(2) 我們知道今天的列國配備極厲害的軍備,甚至有核子武器,但與神的怒氣相比又如何?(30:27-28)
(3) 30:29論到耶路撒冷的歌唱:
a. 歌唱的原因是什麼?(30:30)
b. 你會加入歌唱嗎?為什麼?
(4) 亞述的滅亡固然是歷史的事實,這樣的形容可能是以亞述為例,也論到末期列國的遭遇;30:31-33的形容是生動的:
a. 30:32表明什麼?
b. 陀斐特是焚燒溝之意:這裡要表明的又是什麼?
31:1-9—繼續警告倚靠埃及的猶大領袖:
(5) 為何倚靠埃及是這樣具吸引力?
(6) 神把自己與埃及相比:
a. 二者分別何在?
b. 第4節用什麼比喻來作比較?
(7) 再用雀鳥的比喻用意何在?
(8) 悔改的呼籲(31:6-9)
a. 請細讀這4節:神叫他們悔改的原因包括什麼?
b. 如果你是「深深悖逆」的人之一,那一個會是感動你悔改最有力的原因?為什麼?
(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埃及人不過是人,並不是神;他們的馬不過是血肉,並不是靈。耶和華一伸手,那幫助人的必絆跌,那受幫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滅亡。」(賽31:3)
我們得承認,單單信靠神不是我們的本能。雖然我們知道凡事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3:5) ,但往往我們仍愛倚靠自己。
當然,作為基督徒,我們遇見困難時,一定藉著禱告帶到神的面前,交托祂。但不知怎的,禱告完畢,我們就立刻攪盡腦汁,想盡辦法,甚至到處求助。
上星期我在這方面就學到一個小小的功課。
自我出生,家中一定有一座鋼琴。我雖然琴技欠佳,卻是甚愛彈琴,這是我太太曉得的。故此,當七年前因搬遷而失去了鋼琴之後,太太總想為我尋覓另一座鋼琴。上個週末,在鄰近漫步時,她遇上了“Estate Sale” 有一座小小的鋼琴 ,就馬上付錢,給我買了。但她卻沒有想到搬運的困難。
因是週末,本地租賃貨車的公司已關門,惟一願意搬運的公司卻在指定時間沒有出現;但因是Estate Sale, 那只鋼琴一定要在那週末搬離出售的地方。在打過一些電話求助後,我心中就被一節聖經所提醒:「耶和華所賜的福……並不加上憂慮」(箴10:22) 。一想到這裡,我就決意安靜下來,不再想辦法,要專心準備主日的信息;知道如果是神所賜的,祂必有預備。
結果,當我們停止東找西找,神竟然為我們預備了我們從沒有接觸求助的弟兄,帶同搬運所需的工具,連同我們的鄰居,合力的把這事辦妥。雖然是一座小小的鋼琴,神確顯出祂是「忠信誠實的/perfectly faithful」(賽25:1) 。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呼喚他們悔改之餘,這裡先預言彌賽亞榮耀的掌權:
32:1-8—憑公義作王
(1) 這樣憑公義施政的是誰?(見9:7)
(2) 首領(眾數) 藉公平掌權有多重要?(32:1)
a. 你曾否經歷不公平的待遇?
b. 你能想到今天世上那地方是被不公義的領袖所充斥的?
c. 全世界被公義的王所統治是何等的福氣!(32:3-4)
(3) 第5-7節怎樣表達神對愚頑人和吝嗇者的憎厭?
(4) 相反地,這裡怎樣形容高明(noble) 者?(32:8, 3-4)
32:9-15—論耶路撒冷的婦女:相信不是針對她們,乃是要表明整個國家、男女同樣的要承擔罪孽:
(5) 從32:9-14的形容,你可以領會到這些婦女的無慮和安逸之原因是什麼?
(6) 今天使人感安逸和無慮的又是什麼?
(7) 這樣的定明審判的時刻(再過一年) ,應對這些婦女有什麼作用?真會有作用嗎?為什麼?
(8) 不幸的是,審判必臨;但是至終什麼帶來復興?(32:15)
32:16-20—大復興
(9) 聖靈的澆灌帶來什麼果效?(32:16-17)
(10) 公義、平安、平穩和平靜有什麼關連?
(11) 但在這復興之前仍必發生什麼?(32:19) 為什麼?
(12)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又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必有一人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賽32:2)
在提醒猶大要倚靠神,不要倚靠埃及時,以賽亞就說出彌賽亞的預言,告訴他們,基督必憑公義作王。不但如此,祂更要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32:2)
我們一般在城市居住的人,因著經歷所限,對這應許未能充份了解。但是,對那些航海為業的,他們對這應許就看得更為寶貴。故此,當著名聖詩作家Ira Sankey出版了「主是磐石」這首詩歌後,這詩就成為英國北面海岸的漁民最喜愛的詩歌。讓我們安靜下來,細思這寶貴的詩詞:
1. 主是磐石容我藏躲,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
災禍來臨我得穩妥,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
副歌:
主耶穌是磐石,我的避難所,
如沙漠地,有蔭涼所;
主耶穌是磐石,我的避難所,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
2. 日間遮蔭,夜間保護,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
無事可驚,無敵可怖,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副歌)
3. 驚濤駭浪雖環繞我,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
我永不離這安穩所,
暴風雨中之避難所。(副歌)
4. 神聖磐石容我藏身,
暴風雨之中避難所;
時刻扶助,永遠親近,
暴風雨之中避難所。(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