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舊約以賽亞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因書卷的篇幅長度,我們不會像其他書卷的逐節思想,乃以靈修式的多以重點來作反思。
在上一章神藉對巴比倫所發出的審判和責備,特別是責備對行邪術、觀天象的信靠,而安慰以色列。祂既然以這些“新事” 來告訴以色列,神就要他們對這些啟示作出合適的回應:
48:1-6—猶大的剛愎
(1) 神再提醒他們是誰?與祂有什麼特別的關係?(48:1;亦參43:1)
(2) 神卻指出他們什麼罪?(48:1-2)
(3) 他們本當從過往領會到什麼?(48:3)
(4) 神賜給他們預言有何用意?他們的反應卻是什麼?
48:7-11—神的容忍
(5) 他們的悖逆已帶來什麼後果?(48:9-10)
(6) 神在上一章已開始指示他們什麼“新事” ?
(7) 他們既是這樣的悖逆,為何神仍向他們指示新事?(48:11)
48:12-22—勸民聽從
(8) 在勸民聽從之前,神再重申什麼?為什麼?
(9) 這裡再指示的“新事” 是什麼?(48:14-15)
(10) 他們為何應近前聽?(48:17)
(11) 如果他們願意聽的話,會帶來什麼祝福?(48:18-19)
(12) 在靈意上,他們現在要作什麼?(48:20) 為什麼?(48:22)
(13) 神重申什麼過往的應許?(48:20-22)
(14)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你們要從巴比倫出來,從迦勒底人中逃脫……」(賽48:20)
在安慰以色列的信息中,神不斷的提醒以色列,祂是那位一早說明尚未發生的事,而事情便按祂所言成就的神。這誠然是耶和華與偶像的分別,可惜他們卻不肯承認(就是48:6 “你不說明麼” 的意思) 。
不過神沒有氣餒。祂藉著以賽亞再提醒他們,神正藉亞述的侵略來“熬煉” 他們,但不會把他們全然的毀滅(48:9-10) 。現在,更要藉著向他們指示“新事” 來勸導他們回轉;這“新事” 是指要興起波斯來懲治將要傾覆他們的巴比倫(48:14-15) 。當然,如果他們對已應驗的預言漠不關注,又怎會關注尚未發生的事呢!故此,我同意一般解經者的意見,認為這些“新事” 主要是向將來被擄到巴比倫的人說的,好讓他們在苦難中不至絕望,甚至會回轉。
不過,我也相信,這些信息是超越時代的—既是對當時想倚靠埃及來對付亞述的猶大人說的、也是對及後被擄到巴比倫的人說的、同時也是向我們說的。原因是:這裡預言巴比倫的滅亡主要的目的,是吩咐我們要“從巴比倫出來”(48:20) 。其實,這“巴比倫” 不是指當時主前六、七世紀的巴比倫,乃是指以巴比倫為徵記的敵神、罪惡的勢力。這句話的真義在啟示錄就更清楚的表明出來:
“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因他的罪惡滔天;他的不義神已經想起來了。” ( 啟18:2, 4-5)
是的,當我們越來越接近這預言應驗的末世時,讓我們不是單單“來往奔跑 (或譯:切心研究)” ,為要增加知識(但12:4) ,而是要從世俗、敵神的文化中走出來,聽從保羅的勸導:“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羅13:13-14) 這才是研讀預言當有的態度。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由第49章開始到第57章,在42:1ff所提到的「僕人」就成為這一大段默示的中心。從所預言有關這僕人的工作和根源,明顯地是超越了像古列或希西家王的勢力和影響,更非有罪、悖逆的以色列所能代表(雖然49:3曾以以色列稱之) 。以祂的本質、根源和要成就的永遠救恩,只有耶穌基督(即彌賽亞) 才完全應驗了這「僕人」的預言:
49:1-4—“僕人” 的自我介紹
(1) 這段信息是向誰發出的?為什麼?
(2) 49:1不是論到祂的根源,乃是祂的被選召:祂的名是什麼?馬太如何論到祂的名?(見太1:21)
(3) 49:2論到祂的工作和神的保守:
a. 祂的口如快刀、祂也如磨亮的箭是什麼意思?(來4:12)
b. 你可想到神保守基督耶穌的事例?(可參太2:12ff)
(4) 以色列固然沒有叫神得榮耀,這僕人如何代表以色列帶榮耀給神?(可參約17章,特別17:4)
(5) 49:4怎樣論到耶穌基督在世所得的款待和祂最後的得勝?(可參約1:5; 徒2:24, 36)
49:5-7 — “僕人” 的使命
(6) 這裡論到這僕人什麼雙重使命?(49:5-6)
(7) 這使命將會帶來什麼後果?(49:7)
49:8-12 —以色列的復興
(8) 這段信息叫人想起利未記25:8ff所論到的“禧年” :土地得以收回、為奴的得釋放:
a. 其實真正的自由那裡可得?(約8:36)
b. 這僕人“作眾人的中保” ,以至復興遍地是如何應驗的?(中保原文是“約” :參太26:28;提前2:5)
(9) 這復興的景象雖以物質來形容,其實所要顯出的是什麼屬靈的真諦?
49:13-21—對懷疑者回答之一
(10) 為何以色列要對這復興的美景有所質疑?(49:14, 21)
(11) 神怎樣回答他們?(49:15-16)
(12) 你可以怎樣應用神的回答在自己身上?
(13) 49:18-21的總意是什麼?
49:22-26—對懷疑者回答之二
(14) 懷疑者再要問的是什麼?(49:24)
(15) 神怎樣回答他們?
(16) 這應許之成就,與世人何關?(49:26)
(17) 當神藉著祂的僕人成就這一切時,誰當獻上讚美?(49:13) 為什麼?
(18)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他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賽49:15-16)
以賽亞書49:15相信是聖經的「金句」中最感人的經節之一。神竟然用乳養嬰孩的母親來比喻祂對我們的愛。容許我與你們分享16世紀Francis de Sales對這愛的感想:
“我們不應否定以小孩對母親的愛作(我們對神的愛之) 比較,認為這是太純潔、太無知。試想:一個美麗的嬰孩緊靠著母親的胸懷。他把自己小小的身軀完全投進母親的胸膛裡。母親就抱著他、緊緊的靠近自己、更輕輕的親吻著他。再看:母親輕輕的撫摸著他,他就甘願的接受—這是何等的聯合。他也盡力的靠近母親的胸懷與臉面,好像要重回母親的腹中一樣。就是這時刻,這是無比的契合—雖然是轉迅的契合,但卻是互動的,也是完全有賴母親的力量。是她主動的接觸這嬰孩—先抱起他來、再把他懷抱在胸膛。這嬰孩絕對沒有夠足的力量來擁抱、靠近母親的。雖然如此,他確也盡己力來緊靠她的胸懷。他不但同意與母親的契合,更是全心、盡力作他的本份—雖然他力量薄弱。我說他力量薄弱,是因這契合是他能參與、而非他能作成的。
神就是這樣向虔誠的心靈展示祂的胸懷,要吸引這樣的心靈完全的歸向祂;然後接他過來、有力的緊抱胸懷,叫他享受更勝母懷的安慰。”
(Christian Meditations, 1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第50章—奉命的僕人—在此,神繼續揭開祂要藉這僕人帶來以色列(和全世界) 救恩的奧秘時,祂先指出以色列當承擔自己的罪的後果:
50:1-3—以色列不理睬神的呼喚
(1) 神用那兩個比喻來形容以色列與祂關係的破裂?(50:1)
(2) 神既沒有休他們、賣他們,那麼是誰之過?(50:1)
(3) 原來神是沒有掉棄他們的,但他們怎樣回應祂的呼喚?(50:2)
(4) 他們沒有等候與回應,可有藉口嗎?為什麼?(50:2-3)
50:4-11—奉命的僕人
(5) 這僕人對神話語的態度與以色列有何分別?(50:4-5)
(6) “受教的舌頭”(非耳朵) 是什麼意思?
(7) 為何這僕人要受打、被辱?
(8) 祂會怎樣面對這些?(50:6)為什麼?(50:7-9)
(9) 這些怎樣應驗在基督耶穌身上?(參可15: 16-20; 腓2:6-11)
(10) 這僕人的得勝在乎什麼?(50:7-9)
(11) 那些“行在黑暗中” 和那自“點火” 的,當怎樣回應這僕人的話?為什麼?(50:10-11)
第51章—永遠的救恩
51:1-3— 錫安的佳音
(12) 如果他們是追求公義、尋求神的,這會怎樣使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得應驗?(見創22:17)
(13) 神如何使錫安得安慰?(51:3)
51:4-16—神的救恩
(14) 這將臨的救恩有何特別之處?(51:4-6)
a. 只是臨到以色列而已?
b. 這與以色列過去所得的拯救有何分別?(51:6)
(15) 51:7-16安慰他們不用懼怕仇敵:
a. 神叫那些人不用懼怕?(51:7)
b. 神以什麼作對比來安慰他們?(51:8)
c. 神用以往什麼的例來證明祂的大能?(51: 9-11;參30:7來看看“拉哈伯” 是比喻誰)
d. 事實上,他們確有所怕(51:12) ;原因何在?(51:13)
e. 神怎樣論到他們將來的位份或功用?(51:16) 這是什麼應許?
(1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我將我的話傳給你,用我的手影遮蔽你,為要栽定諸天,立定地基,又對錫安說:你是我的百姓。」(賽51:16)
神在此宣告祂要藉祂僕人(基督) 帶來永遠救恩時,祂勸勉猶大不要懼怕仇敵—不論是過去的拉哈伯(即埃及) 或是將來的敵人(即亞述和巴比倫) 。一方面神預言這些不認識耶和華的列國會遭審判;另一方面神更指出,他們自己將來會被神使用來“栽定諸天,立定地基” ,因祂已將祂的話傳給他們、用手影遮蔽他們、更要稱他們為“我的百姓。”(51:16)
當然,這裡的錫安是指屬靈的錫安—包括每一個信主,把神的話“存在心中” ,並把它傳揚的信徒。雖然我同意解經家Edward Young的見解,認為這諸天和地,至終是指新天、新地;但加爾文的見解也是值得留意的:
“按我的意見,這諸天和地是因救恩的道理而被重建的;因為正如保羅所言:「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10) 。在人類犯罪之後,我們看到的只有令人害怕的混亂,連無知的動物也受牽連。從某個角度而言,是因著我們罪的審判而受苦。結果,除非藉著基督,否則這個混亂是不能重修的。因此,整個世界的面貌被這可怕的混亂所毀容。所以說:敬畏神的人(教師)是有助這世界的重整:好像神藉著他們來重建天地—這是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的罪誠然是醜惡,引至自然界陷入可怕的混亂中。故此,當神藉著祂的話語來建立祂的教會時,就如這裡所說:“為要栽定諸天,立定地基” ;祂是使用使者,用聖靈引導、保守他們免卻隱藏的仇敵和危害,好叫他們能有效的完成使命。”
(Calvin’s Commentary, Isaiah Vol. III, 8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此神繼續宣告安慰耶路撒冷的信息,並呼籲她要興起(有醒過來之意) :
51:17-23—神憤怒的苦杯:雖然這比喻是多用在神給列邦的審判,但耶路撒冷卻要先嘗:
(1) 耶路撒冷喝這杯的情景是怎樣?(51:17-20)
(2) 英譯本(按原文)多譯51:19之災禍為“雙重” 的,這是什麼意思?(參40:2)
(3) 耶路撒冷既是這樣的“喝醉” ,如何能“興起” ?(51:21-23)
第52章—此章明顯的宣告耶路撒冷之能興起的原因,是因神藉祂的僕人 “救贖了耶路撒冷” ;而這僕人是“受苦的僕人” :
52:1-6—錫安哪,要興起
(4) 錫安要從什麼景況中興起?(52:2)
(5) 為何稱錫安要穿上的為「華美的衣服」?華美在什麼地方?(52:1)
(6) 在論到錫安的現況:
a. 為何神說她是“無價被賣” ?(52:3)
b. 錫安被賣,神是否什麼也得不到?(52:5)
(7) 錫安既如已死的卧在塵土中,何能興起?(52:6)
52:7-12—救恩的喜訊—這喜訊已在52:6藉“那日” 和“看哪,是我/Here I am” 帶出來:
(8) 52:7如何回應和更詳述有關40:9所報的好信息?
(9) 這好信息對錫安有什麼特別意義?(52:8-9)
(10) “聖臂的顯露” 與這好信息何關?(52:10)
(11) 他們(特別是扛抬聖具的) 當如何回應這好信息?(52:11;並參48:20)
(12) 這好信息是否單屬耶路撒冷的?(52:10)
52:13-15—受苦的僕人
(13) 既然這“僕人” 必被高舉,為何卻為人所驚奇(52:14)
(14) 52:14讓我們對上十字架的主耶穌有什麼領會?
(15)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如何“洗淨” 許多國民?(參彼前1:1-2)
(16) 基督如何使君王閉口?
(17)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聖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華美的衣服!」(賽52:1)
我邊讀邊想像自己是一名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眼見家園被毀、所愛的被殺、國家被滅;再讀到早一百多年前以賽亞書已記下的這段神的審判的預告時,心中不免有內疚,更有絕望感。正如以賽亞所言,他們卧在塵土如已死一樣(52:2) 、又如醉酒的東倒西歪的不能走路—他們所喝的是神憤怒的苦杯(51:17-18) 。
現在,以賽亞竟然呼籲他們,“興起、興起”(51:17;52:1) !他們何來力量站起來?如何能興起呢!
是的,錫安是沒有能力自己站起來;不過這呼籲之先,是先有向“耶和華的膀臂” ,興起、興起的呼籲(51:9) 。而神就答應,“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52:10) 。露出聖臂當然是神展示能力之意。故此,雖然無人攙扶(51:18) 、錫安也太醉了,但神的聖臂要攙扶、要引導,神自己更要行在他們前頭,引領他們離開巴比倫(52:12) 。
其實,這正是世人得拯救的描述。我們作為罪人,是已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弗2:1) —這比醉酒還糟;更是成為罪的奴隸,不能釋放自己(羅6:16; 7:18) 。但神興起我們,叫我們甦醒過來;藉著祂受苦的僕人所灑的寶血洗淨我們(52:15) ,“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弗2:5) 。這原本如死卧在塵土中的,現在竟被穿上“華美的衣服” 。這衣服的華美是在乎神在我們生命中作王所帶來的聖潔(52:1, 7) —不是我們的工作、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我們的華美,是基督的美麗!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段是對「受苦的僕人」成就救恩最清楚的預言。當我們仔細研讀時,就看到主耶穌基督如何應驗這預言的每一細節:
53:1-3—所傳的有誰信呢?
(1) 神救恩的計劃,誠然是大能膀臂的彰顯;既是這樣,祂所使用來完成這救恩的僕人,按人的角度,應有什麼風範和表現?
(2) 故此,這裡對這僕人(救主、彌賽亞) 的形容,確是出人意外的:
a. “嫩芽” 與“根出於乾地” 叫我們對這僕人、救主的儀容有什麼領會?
b. 這樣的儀容帶來什麼後果?
(3) 雖然祂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
a. 何以會被藐視和厭棄?
b. 甚至到什麼程度?
(4) 這僕人是“多受痛苦” 、“常經憂患” :
a. 你能指出主耶穌是怎樣的“多受痛苦” ?
b. 祂又怎樣“常經憂患” 呢?
53:4-6—全為我們
(5) 論到祂要受的憂患和痛苦:
a. 53:5所刻劃的是什麼?
b. 怎樣應驗在耶穌身上?
(6) 為何先知說:祂擔當的憂患和痛苦其實是“我們的” ?(53:4)
(7) 為何人會以為祂是被神擊打苦待呢?(可參太27:43)
(8) 祂為 我 們 的 過 犯 受 害 (pierced), 為 我 們 的 罪 孽 壓 傷(crushed) 是什麼意思?(53:6)
(9) 祂所受的這些刑罰如何帶給我們平安?(參西1:20)
(10) 祂的鞭傷又如何帶給我們醫治呢?
53: 7-10a—順服至死
(11) 這僕人如何面對欺壓?(53:7) 主耶穌如何應驗這裡的預言?(參太26:62, 63; 27:14)
(12) 這種種的欺壓與痛苦最終引至什麼結局?何故?(53:8)
(13) 53:9為何要提到這受苦的僕人被埋葬之處?(見太27:57-61)
(14) 我們知道,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曾向父神大聲的呼求,卻完全得不到回應(見太27:46) 。原因是什麼?(53:10a)
53:10b-12—成了
(15) 這僕人成了贖罪祭是什麼意思?(見來10:5ff)
(16) 這僕人雖然死了:
a. 卻能見後裔:何解?(53:10) 誰是祂的後裔?(多3:7)
b. 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你尚記得自第40章開始,神給以色列眾多安慰的說話嗎?這些都藉著基督所獻的贖罪祭得以成全!
c. 祂是得勝者(53:12) :腓立比書2:9-11如何形容基督的得勝?
(17) 這一章的結尾再提多一樣這受苦的僕人為犯罪的人所作的:是什麼?如何應驗在主耶穌身上?(見路23:34)
(18) 讀到這裡,你能不相信主耶穌就是這受苦的僕人嗎?為什麼?
(19) 讓我們停下來,敬拜、感謝這被殺的神的羔羊!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賽53:1)
一般的解經者都認為,這受苦僕人的信息應該是由52:13開始的,叫我們知道,雖然這僕人要被抬舉(52:13) ,但卻先因祂的外貌—憔悴、枯槁(英譯本NIV譯為如被毀容、不似人形) —而被人藐視、厭棄。第53章就更詳述祂所受的痛苦。
52:14的可怕圖畫,似是形容基督耶穌上十字架時的情況:祂先被帶金屬鉤的皮鞭所毒打,然後才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不難想像在十字架上的主:頭已因荊棘的冠冕而血流滿面、身體已因一整晚的審訊而疲勞,加上毒打而心力絞碎了;在這一切之前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已令他汗如血流—無怪祂的形容是憔悴、枯槁;NIV所譯的就更貼切了:祂如被毀容、不似人形!
不過,祂不是在上十字架時才受苦痛的。以賽亞作見證說:他「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53:3) 。我們對主耶穌出來傳道前的生活所知無幾,但我相信憂患已是他生命的一部份。或許這憂患與擔起相信是父親早死這家庭的擔子有關;不過更可能是內心擔起世人的罪惡之故—天天活在這被世人罪惡所破壞了的世界、日日被如羊走迷、偏行己路的世人所圍繞著,這創造世界的神,心中豈不痛苦、豈不感到憂患!
當然,他被審判時默然不語,如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53:7) ,更叫原本要擁立這彌賽亞為王的人失望。但是人對祂的藐視與厭棄也不是始於十字架的。歷代不少名畫家把主耶穌繪成英俊貌美;就是不算貌美,也是有叫人敬佩羨慕的儀容。但以賽亞卻說祂“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 (53:2)
如果要你繪畫主耶穌的面貌,你會怎樣描繪祂呢?
我一直在內心為這問題掙扎。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走過一個人的身邊。因他是背著我站著的,故此我原本看不到他的樣貌。但當我走近他時,他突然的轉過身來。我得坦白承認,我從未見過這樣醜陋的面孔,真的像被毀容似的。我情不自禁的把臉轉過來,不敢正視。就在此時,以賽亞這句話呈現在我腦海中:「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
當天,在我回到家的時候,我再不能控制自己了:我跪下,抱頭痛哭:“主阿!祢為我的罪,竟然……”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第54章:繼續以比喻來作安慰的信息
54:1-10 —不生育的婦人
(1) 為何神以不生育的婦人來比喻以色列?(參撒上1:11; 路1:24-25)
(2) 54:2-3給予什麼安慰?
(3) 除了以不生育的婦人作比喻外,神還用什麼來作比喻?(54:6) 為什麼?
(4) 神在此怎樣自稱?(54:5)
(5) 神為何竟稱自己是以色列的“丈夫” ?
(6) 為何神卻要召回以色列?(54:7-8)
(7) 神用什麼事例來保證祂的應許?(45:9)
(8) 祂更以什麼來比喻祂的愛?(45:10)
54:11-17—受困苦的城
(9) 這裡論到受困苦的城會得重建:54:11-12對這新城的形容,可使你聯想到什麼?(見啟21:15-21)
(10) 在這新城中,他們所得的產業(54:17)包括什麼的福?(54:13-14)
(11) 神會如何為他們伸張公義?(54:15, 17)
(12) 神對他們的態度有什麼重要改變?(54:16)
第55章—乾渴者來!
(13) 以色列用什麼來止他們的乾渴?為何得不著滿足?
(14) 神現在的邀請:
a. 若然以色列肯來就近神得水飲,你認為應有什麼先決的條件?
b. 為何不用付任何代價?
c. 主基督耶穌怎樣應驗這預言?(見約6:35)
(15) 這就近來喝水的實質行動包括什麼?(55:6-7)
(16) 神要求他們離棄自己的道路和意念時,祂把人與祂的道路與意念相比:
a. 神的道路與意念與人的有什麼主要不同?
b. 神的道路與意念高過我們的,是什麼意思?
(17) 他們怎知神一定廣行赦免?(55:7, 10-11)
(18) 神在此以什麼作證據?(55:12-13) 請試與保羅在羅馬書8:21-22所言作對比。
(19)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
我很愛讀以賽亞書第54和55章,因為內中對神的愛的描寫真是好得無比。
祂竟然對這悖逆的以色列說:「造你的是你的丈夫」(54:5) 。這創造主、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全地之神竟稱自己為以色列的丈夫!這正充份的顯出神不變的愛,祂守著與以色列所立的約,如夫妻之間的婚約。無怪祂更說:「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54:10) 。這是何等動人的誓詞!
55:1-2呼籲所有乾渴的人來就近祂,來飲祂永生的泉源、永生的糧—就是基督:“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約6:35) 。
但是以色列,因著自己走的是不義的路、所有的都是邪惡的意念(55:7) ,似乎不敢相信神的赦免、神無條件的慈愛和呼籲;故此神就以這些話告訴他們:「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55:8-9) 。
當然,我們的不義與邪惡道路與意念怎能與神的道路和意念相比。只要我們回轉,祂「必廣行赦免」(55:7) —這是神的道路。祂向我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1) 。
這使我想到我的侄女,才28歲便染了絕症。她當然為到神容許她這樣年輕就要回天家而感到困擾。在她回天家前的一個星期,當我到醫院探望她時,她指著傳道人剛送來的卡,叫我讀其中所寫的經文,就是以賽亞書55:8-9。她說:「十叔,我很喜愛這節金句」。是的,我深信,當她這樣的順服、信靠神這句話,神“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祂)所喜悅的”(55:11) 。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第56章—普世的救恩:這救恩不是單屬以色列的,乃是為全人類而設的:
56:1-2—救恩的預備
(1) 因救恩臨近,神提醒以色列當如何行?(56:1-2)
(2) 這與救恩臨近有什麼關係?
(3) 有人以為這是「靠行為得救」,你認為對嗎?
a. 這樣的呼籲與施洗約翰悔改的呼籲有什麼相似之處?(參太3:2; 路3:10-14)
b. 施洗約翰的呼籲與基督的教恩有什麼關連?(路3:4-6)
56:3-8—普世的救恩
(4) 為何太監與外邦人不可進入神的會?(申23:1-8)
(5) 將來,能進入神的殿的共通條件是什麼?
a. 對太監的要求是什麼?(56:4)
b. 對外邦人的要求是什麼?(56:6)
c. 這些要求與對以色列的有分別嗎?(56:1-2)
(6) 順從的太監要蒙什麼福?(56:5)
(7) 順從的外邦人要蒙什麼福?(56:7)
(8) 神對祂的殿的心意是什麼?(56:7和太21:13)
(9) 既是這樣(特別是56:8) ,為何使徒時代的猶太基督徒仍對外邦人信主有保留?(見徒11:1ff,特別是11:18那句話)
56:9-12—帶領者的愚昧
(10) 他們的領袖(特別是祭司與先知) 該是作屬靈的守望和牧者:
a. 神把他們稱為啞吧狗,是要刻劃他們當時怎樣的屬靈景況?
b. 這些領袖是怎樣的牧者?
c. 他們要得什麼審判?(56:9)
第57章—這一章是由第40章開始的“安慰信息” 的結束:
57:1-13—責備對偶像瘋狂的敬拜
(11) 57:1-2怎樣以極諷刺的話來刻劃當時屬靈的黑暗?
(12) 57:3-10形容他們對偶像敬拜的瘋狂程度:
a. 神怎樣用什麼不同的名字稱呼他們?(57:3-5)
b. 這裡所形容的種種拜偶像的方式中,你認為那一種最令神憎惡?為什麼?
(13) 為何他們會如此熱衷的拜偶像而不敬畏神?(57:10, 11)
(14) 神會怎樣處置他們和他們的偶像?(57:12-13)
(15) 如果他們悔改的話,是否為時已晚?(57:13)
(16) 今日對你主要的提醒又是什麼?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
「主耶和華,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趕散的,說:在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還要招聚別人歸併他們。」(賽56:8)
從以賽亞書第40章開始,我們就不斷讀到神對這些將從巴比倫手中接受罪的審判的以色列人,安慰的信息。當然,這些信息不單是為以賽亞時代的猶太人說的、也是為那些被擄到巴比倫的、也是為那些被擄歸回的和他們的後裔說的—包括使徒時代信主的猶太基督徒在內。不但如此,也是為及後歷世歷代的信徒,包括你和我而說的。不過,這些信息確是不斷的表明以色列是與神有約的關係,是與外邦有別的。故此,當以色列人讀起來時,很容易以為這裡所宣告末後的救恩是他們的專利。其實在這眾多安慰的信息中,已不斷的顯示外邦也蒙受這救恩之福;但從沒有像第56章這樣明顯的宣告出來。
第56章清楚的說明,每一個人在神面前是平等的。保羅當然也清楚的宣告這真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加3:28-29) 。但是在以賽亞書第56章,神特別以太監和外邦人為例。
為何特別以他們為例呢?原因是明顯的:因為這兩類人是當時被禁進入耶和華的會中的。
摩西的律法就這樣論到如太監這類的人:“凡外腎受傷的,或被閹割的,不可入耶和華的會”( 申23:1) 。
至於外邦人,律法除禁止亞捫人和摩押人,並沒有正式禁止其他外邦人進入耶和華的會,雖然對以東人和埃及人給予帶有條件的准許(申23:3-8) 。結果是,所有想敬拜耶和華的外邦人,似乎只容許在「外邦人的院」中敬拜。換句話說,他們不算是耶和華的會的一份子,也當然不是神與他們所立的約的一部份。
但以賽亞書第56章完全粉碎了所有的障礙。神兩次的肯定他們是祂的約的一部份(56:4,6) 。
因著是被閹之故,太監不但不能進入神的會,他們更歎息自己是枯樹(56:3) ,意思是未能有後人延續家譜。但是神現在宣告,他們不但能進入神屬靈的殿(就是神自己的同在) ,他們更有比有兒女更美的名號,而且是永遠的名—即永生(56:5) 。
至於外邦人,他們雖然只能進「外邦人的院」,未能進到聖殿的裡面,現在神宣告,他們能進到聖山的心臟,就是神禱告的殿,因為神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67:7)
這是福音的大能,將神與人之間的阻隔完全粉碎,因而人與人之間的阻隔也被消滅。世上每一個人都同樣可以藉著主耶穌基督進到神的面前。這是何等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