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舊約耶利米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連串的責備,重心轉回到猶大和耶路撒冷身上(以色列已滅亡) :
4:3-4—呼籲悔改
(1) 神用耕種的比喻來勸導猶大:
a. 開墾荒地:意指猶大老是在舊土上撒種,而總沒有收成(指悔改的果子) :
i. 為何他們不願開墾荒地以能有收成?
ii. 開墾荒地的困難是什麼(不論在實際的耕種上或靈意上) ?
b. 不要撒種在荊棘中:
i. 撒種在荊棘中是徒勞無功的。何故仍要如此?
ii. 這比喻顯出猶大什麼屬靈光景?
(2) 呼籲為心行割禮(“除掉”原文之意)
a. 「割禮」本身對他們重要嗎?(參創17:9-14)
b. 為心行割禮的意思是什麼?(見申10:16, 30:6;羅2:29)
(3) 不這樣行的後果會怎樣?
4:5-10 — 預言審判 —不願除掉心中的污穢就換來神的藉著北面的獅子(即巴比倫) 的審判:
(4) 要在那裡吹角?
(5) 為何要跑到錫安?
(6) 這吹角的警告有多危急?
(7) 神用什麼比喻北方的大軍?(4:7)
(8) 這災難有多嚴重?(4:7-8)
(9) 他們逃到錫安的堅固城有用嗎?(4:9)
(10) 這百姓會聽警告嗎?(4:10)
a. 這預言相信是在約西亞年間發出的:他們不理會警告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b. 真是耶和華欺哄他們嗎?為什麼?
4:11-17—重申審判的警告
(11) 這次以什麼代替獅子為比喻?(4:11)
(12) 這熱風的比喻的重點是什麼?(4:11-13)
(13) 兩個比喻中,那一個更叫人懼怕?為什麼?
(14) 這審判臨到的原因是什麼?(4:14-15, 17)
(15) 由但來報禍的原因何在?(4:15,參王上12:28-30)
(16) 既是如此,耶路撒冷尚有希望嗎?(4:14)
(1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和華對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如此說:要開墾你們的荒地,不要撒種在荊棘中。」(耶4:3)
在年青時我已常聽到「開墾荒地」的信息,特別是在夏令會中。當現在再讀到耶利米書第四章時,我就回想到當年怎樣和一群弟兄姊妹饑渴愛慕神的話。每年的夏令會都是得到靈性奮興的時刻。我得承認,這些奮興都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話雖如此,多年在夏令會所聽到的信息,加起上來,對我們靈裡的成長和對誓不回頭、把神放在生命首位的決心有極大的幫助,使我們經得起學業、職場和家庭的考驗,直到今日。
我尚記得這「開墾荒地」的信息提醒我:
- 要勇敢的正視自己的生命,看看是否滿於現狀,而不願嚴謹的對付自己的罪;
- 也要醒察自己生命的方向,看看所追尋的是何等的徒然,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也成為愛神的攔阻—就如不斷撒種在荊棘中一樣;
- 更願意被神的犁所開墾,破碎硬心、忍受引至悔改必須有的創傷;並成為好土來接受神的話語,以能結出聖靈的果子。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4:18-31—叫肺腑疼痛的審判
(1) 流淚的先知(4:18-26)
a. 這審判的異象如何觸動先知?(4:18)
b. 他怎樣被這異象觸動?
i. 他看見什麼?
ii. 他聽到什麼?
iii. 叫他疼痛的是審判的厲害(4:23-26) ,還是百姓犯罪的厲害(4:22)?
(2) 不悔改的百姓(4:27-31)
a. 天與地的比喻道出了這審判的那方面?(4:27)
b. 為何神卻仍不毀滅淨盡?(4:27)
c. 神用什麼比喻來形容這百姓的回應?(4:30)
d. 為何百姓竟會這樣回應這嚴重的警告?
e. 今日的世人在那方面與這些百姓相似?
f. 他們的不悔改,使他們由盛裝尋歡喜的女子變成什麼?(4:31)
g. 這對比要帶出什麼信息?
(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你的行動,你的作為,招惹這事;這是你罪惡的結果,實在是苦,是害及你心了!」(耶4:18)
一般解經者都認為,耶利米所預言從北方來作神審判工具的大軍,是指巴比倫。這些預言也在主前586年耶路撒冷的失陷時準確的應驗了。
但耶路撒冷失陷的預言,卻因神的子民繼續犯罪離開神,延續到主耶穌的時代。主耶穌就因這持續的叛逆而為耶路撒冷哀哭說:“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裡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路19:43-44) 。歷史也證明主耶穌這個預言又準確的在主後70年藉著羅馬提多將軍應驗了。
在神的恩典下,我們知道以色列也準確的按預言在1948年復了國 (耶32:37;結 37: 1-14) 。但至今,他們仍然拒絕主耶穌為他們的彌賽亞和救主。因此,恐怕他們還需要面對再一次的審判,就是主耶穌預言在祂再來之前要發生的(路21:20ff)。
當讀到耶利米在4:18-31的預言時,我們都已感受到這將在巴比倫手中所受的審判是何等的可怕,以至先知在異象中看到時,已使他肺腑、心都疼痛(4:19) 。猶太歷史家約翰夫更用極可怖的言詞來形容耶路撒冷在羅馬手中所受的慘況(The Wars of
the Jews or History of the Destruction of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對耶路撒冷和猶大宣告的信息(續)
(1) 「街上」指作買賣的市場:
a. 那時一般作買賣的人的心態是怎樣?
b. 第2節特別指出什麼罪?
c. 為何先知原先以為這單是貧者之罪?(5:2)
d. 其實是誰之過?(5:5)
e. 神是否視而不理?(5:3)
f. 為何神的責打無效?(5:3)
(2) 為何神以「報復」來形容祂的審判?(5:7-9)
a. 這裡所列舉的惡行,那一項你認為最可憎?
b. 如果你是神,你會饒恕他們嗎?為什麼?
(3) 他們所犯的罪既是如此嚴重(5:10-14)
a. 怎樣影響他們與神的關係?(5:10-11)
b. 神要使耶利米口中的話如火是什麼意思?原因何在?(5:12-14)
(4) 以巴比倫作審判(5:15-17)
a. 神如何論到這犯境之民的背景?(5:15)
b. 他們是如何的威猛?(5:16)
c. 他們的毀滅會是如何徹底?(5:17)
(5) 你有否留意到,在這審判的預言中,神多次加摻了什麼特別的信息?(見4:27, 5:10, 18) 用意何在?
(6) 神特別提到這用來作審判工具的民是說「外邦語」的,而結果他們要在外邦事奉外邦人(5:15, 19)
a. 為何這樣的審判對他們是合宜不過的?
b. 這樣的審判帶出什麼意味?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其中的人雖然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所起的誓實在是假的。」(耶5:2)
當讀到神對猶大人作買賣時的責備,我感到有點意外,因為神是這樣說的:“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5:1) 。
當時猶大該是經歷到約西亞徹底的宗教改革,差不多每一個猶大人已轉回敬拜耶和華。故此商場的買賣,都應被敬拜耶和華的人所充斥的。因此,他們該是有道德、能信任的商人。誰知不然:他們竟都是奸商,連一個誠實的也沒有。
不信的商人如此奸詐或可理解,但信神的也是如此,就不可思議了;而且他們在奸詐之餘,更利用耶和華的名起誓!
這叫我想起多年前教會中的一個人。他表面上熱心愛主,並隨時隨地的與人分享福音。誰知,稍後我曉得他在職場中是不擇手段的,他的奸詐已弄到他所屬的專業團體取消了他執業的牌照。有一次,正當他要組新公司來開擴市場時,他竟因對我管理的才幹甚欣賞,試圖游說我放下傳道的事奉來幫助他,說:這樣我可以有更多的金錢奉獻給神!
明顯地,金錢已成了他的神!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連串對耶路撒冷和猶大的責備到此加插了一些質問的話,似是神挑戰他們與祂辯論:
5:22, 24a— “怎麼不懼怕我?”
(1) 為何神在此特稱他們為「雅各家」?(5:20)
(2) 神以愚昧無知來責備這與祂立約的子民(5:21)
a. 他們其實該看到什麼?
b. 該聽到什麼?
c. 如果真的看見、聽到,他們早會怎樣?(5:20a)
(3) 神以什麼來說明祂是該被懼怕的?(5:22b)
(4) 在祂所有的創造中,神為何特選用海浪的界限為例?
(5) 為何神稱他們的罪在乎他們「背叛忤逆的心」?(5:23)
(6) 這責備是否對今日世人對創造主的態度同樣適用?為什麼?
5:24b-29— “我豈不因這些事討罪呢?”
(7) 神除論到祂當被懼怕的大能,也論到祂什麼作為?(5:24b)
(8) 他們該如何回應神信實的供應?
(9) 他們卻以罪孽與惡行作回報(5:25-28) 。你可以歸納神所列舉他們的惡行為什麼的罪:
a. 5:26?
b. 5:27a?
c. 5:27b 及28a?
d. 5: 28b?
(10) 神在5:29所提出的質問,他們可怎樣回答?
5:30-31— “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what will you do?”
(11) 上述的惡行本已是可憎的,但尚有更可憎的罪:
a. 是什麼罪?
b. 為何是更可憎、更可驚駭的?
(12) 這段最後的質問,他們可以怎樣回答?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耶和華說:你們怎麼不懼怕我呢?你們在我面前還不戰兢麼?」(耶5:22a)
神藉耶利米不但責備猶大的罪,宣告將藉著北面的巴比倫人來審判他們,祂更挑戰他們與祂辯論,希望能使這些愚昧的百姓得智慧,從無知中轉回(5:21)。於是,祂就向他們發出連串的質問,首先是問他們:“你們怎麼不懼怕我呢……在我面前還不戰兢麼?”(5:22)
神就以海浪的可畏來提醒他們:“我以永遠的定例,用沙為海的界限,水不得越過……波浪雖然翻騰,卻不能逾越;雖然匉訇,卻不能過去”(5:22) 。這例是舉得貼切不過的。
- 中國諺語有云:“欺山莫欺水” 。澎湃的海浪是不可欺的。不論古今,多少船隻,不論大少,已葬身海洋。深洋的底下,至今對人類仍是個謎。失蹤在印度洋的馬航,多時仍未能尋到,就是這原因;
- 對猶大而言,巴比倫軍就如兇猛的海浪,連強大的亞述,在約西亞的時代,已漸感不支。
神以海洋為例,是要提醒猶大祂是那創天造地的神。祂既能把澎湃的海浪阻止,祂也能歇止巴比倫大軍的入侵,只要他們願意悔改歸向祂。可惜的是,這些「愚昧無知」的百姓,藏著「背叛忤逆的心」,堅決要叛神而去(5:20, 23) 。結果,神就繼續的質問說:“我豈不因這些事討罪呢?豈不報復這樣的國民呢?”(5:29) 。最後,神只能歎息的,問道:“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呢?”(5:31) 那答案是明顯的:“什麼也無用了。太遲了。”
這也正是今日世人的寫照。他們目睹神創造的大能(羅1:19-20) ,卻因他們的愚拙而不相信祂(羅1:21-23)。當我們像耶利米一樣的向他們發出審判的信息時,他們還以為我們是宗教狂熱者。但正如耶利米對當代所發的預言得以準確的應驗,他對將來的世代,也即我們這處末世的世代所發的預言,也要準確的應驗。 “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彼得後書1:21)
可悲的是:到那結局時,世人能做什麼呢?答案也與上文一樣:“什麼也無用了。太遲了。”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第一段在約西亞年代所發出的信息,一般是以第六章為總結:
6:1-8—呼籲耶路撒冷的鄰居逃跑
(1) 便雅憫、提哥亞和伯哈基琳都是耶路撒冷附近的地方:
a. 神怎樣形容錫安?為什麼?(6:2)
b. 這裡對鄰近地方的呼籲是什麼意思?
(2) 這入侵之民將帶給錫安什麼改變?(6:3)
(3) 6:4-5如何刻畫入侵者的心態?
(4) 錫安真正的敵人是誰?祂怎樣自稱?(6:6)
(5) 這審判的原由是什麼?(6:7)
(6) 所宣告的審判是否無可避免?(6:8) 為什麼?
6:9-15— 先知的獨白
(7) 已宣告的審判有多可怕?(6:9)
a. 先知對他們的反應作出什麼歎息?(6:10a)
b. 他們不聽話的原因是什麼?(6:10b)
(8) 為何先知的歎息要轉為忿怒?(6:11a)
(9) 先知在忿怒中所宣告的審判是如何嚴厲?
a. 對百姓的家庭本身?(6:11b)
b. 對他們所擁有的?(6:12)
(10) 先知指出這嚴厲的審判是他們當得的,原因包括:
a. 6:13的罪是什麼?為何是如此嚴重?
b. 6:14的罪是什麼?為何是如此嚴重?
i. 輕忽醫治是什麼意思?
ii. 先知們說平安的原因或動機是什麼?
c. 6:15的罪是什麼?為何是如此嚴重?
i. 不覺羞恥的原因是什麼?
ii. 今天的世人與昔日猶大的惡行與心態有什麼相似之處?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從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虛謊。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6:13a-14)
我有機會到世界各地不少較偏僻的城鎮作短宣,多數是按當地的宣教士或牧者的邀請,希望能給予一點點的支持或鼓勵。不過,當我陪同他們作福音性探訪時,往往是由我開口分享福音的。這固然是他們的的禮讓,讓我作短宣的能一嘗當地人的滋味。但間中我也發現,雖然那牧者已訪問過那家庭或朋友多次,卻從未與他們分享過福音。在我好奇的詢問個中原因時,有牧者就坦率的說:“我不想冒犯他們,由外地來的你分享福音,是比較方便的。”
他這樣說,我是明白的;這麼多年來與人分享福音,確有遇到叫人感到冒犯的經歷。但神用以西結來提醒我,因這先知似乎也在傳信息時有躊躇的感覺。神對他說:
“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戒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惡人,他仍不轉離罪惡,也不離開惡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 (結3:18-19)
記得有一次一對男女要求我給他們證婚。他們同居了很久,現在希望正式成婚。這當然是件好事。他們既然開始來聚會,也願意按聖經的教導成婚,我就不想「輕忽的醫治」他們,要他們先承認同居是犯罪的,現在就分開居住,到婚禮完成為止。誰知,他們一聽之下大怒,並不再來聚會了。
當然,我的心甚希望他們繼續來聚會的,但我絕不能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6:14) ;因為真正赦罪的平安是由認罪、悔改而來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第一整段的信息以可悲的收場作為結束:
(1) 要訪問古道(6:16)
a. 「古道」是指什麼?
b. 若他們願意訪問並行在其中,將會怎樣?
c. 他們的選擇是什麼?為什麼?
(2) 神設立先知們作守望(6:17)
a. 為何神稱他們作「守望者」?
b. 他們怎樣回應守望者的角聲?
(3) 他們的不聽,使神要呼喚作證者(6:18-19)
a. 那些是神傳召的證人?
b. 他們要作什麼見證?
(4) 6:20暗示他們不聽警告的其中一個理由是什麼?
(5) 6:21以「所以」作連接詞:他們虛假的敬虔怎樣成為他們的「絆腳石」?絆腳帶來什麼後果?
(6) 在這整段的信息結束時,神再給他們藉北方的軍旅入侵的警告(6:22-25):
a. 這次的警告重點是什麼?(6:22-23)
b. 如何刻畫出他們的突如奇來和可怕?(6:24-26)
(7) 神對先知訓話(6:27-30):
a. 神指出在這首六章,耶利米和他的信息的功用是什麼?(6:27)
b. 這百姓在這試驗的過程中,如何回應?(6:28-29)
c. 這試驗的結果是怎樣?(6:30)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他們卻說:我們不行在其間。」(耶6:16)
一位猶太裔電視明星最近對人說:“在好萊塢,信教(相信是指猶太教和基督教)永遠不會是時髦的” 。她這句話不但是反映了好萊塢的心態,也是世人的心態,包括耶利米時代的猶大人在內。
約西亞的宗教改革雖然徹底,但始終是從上壓下來的,百姓和眾領袖是在沒有選擇的餘地下遵從的;也不用說,能討王帝的喜悅是多有益處的。故此,約西亞的改革雖然壯觀,但仍是較為表面化。在百姓的心中,這「古道」太古舊了,他們追求的是較適合列邦和一般世人的文化,較時尚的宗教。故此,約西亞一死掉,他們就急不及待的追隨約雅敬,甚麼外邦神都拜。
這種時尚的心態,可惜也走進了今日基督教的圈子裡。我們不是要明顯了放棄或不走「古道」,但我們卻努力的要把之重新的包裝,要把之化為「時髦的宗教」,令未信者較容易接受。但是,這「古道」是堅持耶穌基督是惟一的「道路、真理、生命」;天下再沒有賜下別名,我們可以靠著信心和悔改而得救的。這「古道」是絕對與世人時髦的文化所相違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看到一些福音派的教會,在努力重新包裝這「古道」時,不斷的向世界妥協;為著不希望被世界看為太狹窄、不容納異己,現在連同性婚姻也接納了,甘願違反聖經在這方面清楚的教導(羅1:26-27;利18:22)。這種的錯誤是始於希望我們所信的被看為時髦的心態,忘記了這古舊的福音真理是不能更改的,因為神和祂的真理是不會改變的。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7:1-8:3是緊接著首六章的信息而發出的。按其內容,相信是在約西亞死後,約雅敬在位時傳讀的;那時約雅敬重新把各樣偶像的敬拜帶回猶大(參代下36:5-8) 。
7:1-15—聖殿成為絆腳石
(1) 神吩咐先知要在那處傳揚這信息?聽眾將會是誰?(7:2)
(2) 耶利米既有祭司的身份,這情景會帶來什麼挑戰?
(3) 信息的主題可說是「改正行動」:
a. 他們當時怎樣彼此相待?(7:5)
b. 他們怎樣顯出沒有憐憫心?(7:6)
c. 流無辜人的血是什麼一回事?(7:6)
d. 他們重新拜什麼偶像?(7:9)
e. 他們更公然的干犯那幾條十誡?(7:9;20:2-17)
(4) 既如此行惡,他們為何仍毫無羞恥的到聖殿敬拜?(7:4, 10)
(5) 他們不斷的說:“耶和華的殿” 是什麼意思?為何殿給他們錯誤的安全感?
(6) 神以什麼為第一個例子,要除掉這錯誤的安全感?(7:12-14)
a. 示羅曾佔什麼重要地位?(參撒上1:3, 3:21)
b. 什麼事情發生在示羅的約櫃身上?(撒上 4:4, 17, 22)
c. 耶利米指出其原因是什麼?(7:12)
d. 他們該從這事例得到什麼教訓?(7:14)
(7) 神引用的第二個事例是什麼?(7:15)
7:6-20—公然的拜偶像
(8) 請先翻到列王紀下23:19-20, 24-25。約西亞的改革有多徹底?
(9) 他們現在的背叛又有多徹底?(7:17-18;亦參下註)
(10) 神如何表達祂的震怒?(7:16, 19)
(11) 為何神說他們是「自己惹禍」的呢?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天后」的敬拜是“指敬拜亞述/巴比倫的Astarte(亞斯他)……這亞斯他的敬拜與米所波大米其他偶像的敬拜,在瑪拿西的時代在猶大是非常普遍的(王下21, 23:4-14)。在米所波大米,這女神正被稱為「天后」……或/天上的女主人(Mistress) 。” (NICOT, Jeremiah, 284)
「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耶7:4)
在耶利米的時代,百姓仍是在所羅門所建極輝煌的聖殿中敬拜的。雖然在瑪拿西等行惡的王的時代已失修,而聖殿外牆的金也被刮下給外邦王的貢物(王下18:16) ;約西亞的修葺,相信已重拾聖殿昔日的輝煌。更重要的是,約西亞完全恢復了聖殿的敬拜,一切都是照足摩西律法的吩咐,也重整詩班滿有氣氛的敬拜,加上聖殿是有足夠的祭司和利未人各守其職。這樣的敬拜,就像今天的巨型教會,是敬拜者極其享受的。
可惜約西亞一死掉,暗中的偶像敬拜,不但死灰復燃,更是公開的進行。耶利米所列出他們種種的罪行是叫人震驚的(7:5-9) 。他們所行的惡,豈止是偶像的敬拜,更是奸詐的買賣、毫無憐憫,更公然的干犯十誡中眾多的條例(如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等) 。但是他們卻是絕對不感到羞恥,沒有罪疚感,原因是他們的聖殿還在,不像北國在但和伯特利的祭壇—早已不存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還在,豈不是神同在、甚至喜悅的明證嗎?他們以為只要繼續的到聖殿去敬拜,一切自然會妥當了。這是何等的自欺!
但這豈也不是不少信徒今日的自欺嗎?我們以為只要每主日去參加崇拜,加上奉獻金錢,就是繼續的犯罪,也不要緊。但這種錯誤因看不到神立時的管教,就越加猖獗了。其實,如果神選擇立時的管教,是祂的恩典;沒有立刻的管教才是咒詛!這正是當時猶大的境況。因神遲遲不動手管教,他們就絕不理會先知的警告,直到太遲了。猶大國與聖殿,終於在約西亞死後24年主前586年終告滅亡,完全的被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