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16:1-21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舊約耶利米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先前神吩咐先知用腰帶和酒罎作實物教材,現在更要他用自己作為教材:

16:1-9耶和米成為警告的工具

(1) 神吩咐先知作為警告的第一個行動是什麼?(16:2)

a. 藉此要指出將臨到猶大家庭的什麼災害?(16:3-4)

b. 你會在這樣的時刻嫁娶、生兒養女嗎?

c. 百姓會怎樣看他這決定?

(2) 神吩咐先知作為警告的第二個行動是什麼? (16:5)

a. 將臨的死亡牽連有多廣?(16:6)

b. 死而無解慰酒是什麼意思?

c. 有這樣的災殃的原因是什麼?(16:5b)

d. 先知不赴喪家會引起人什麼反應?

(3) 神吩咐先知作為警告的第三個行動是什麼?(16:8)

先知不赴婚筵會引起人什麼反應?

16:10-18民的反應與神的責備

(4) 百姓反問什麼?為何要問?(16:10)

(5) 他們如何行惡比列祖更甚?(16:12)

(6) 雖然如此,神至終如何恩待他們,像對列祖一樣?(16:14-15)

(7) 但目前神用什麼來作喻、表明對他們罪的追討?(16:16-18)

16:19-21頌讚之歌

(8) 先知的頌讚(16:19-20)

a. 在一連串的埋怨後,為何先知會發出頌讚之聲?

b. 他從何處得到力量?

(9) 神的應許(16:21)

a. 「這一次」是什麼意思?

b. 列國何以能知道祂的名是「耶和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耶和華啊,你是我的力量,是我的保障;在苦難之日是我的避難所。列國人必從地極來到你這裡。(16:19)

做先知真是不容易。看看耶利米就知道了。為了順服神,說不結婚就不結婚;不赴婚筵、也不去問喪!

相信當時的耶利米已到、甚至過了結婚的年紀。他說不結婚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因為父母一定不高興。不但如此,問他為何不要娶妻,他竟要趁機預告猶大和耶路撒冷甚可怖的災難,甚至國中的兒女、父母不但都要因刀劍或飢荒死去,甚至屍個橫遍地,不得埋藏,且為鳥獸所吃(16:2-4) 。聞者必心驚膽震。

不過,結婚與否還是他個人的事,不赴婚筵卻是不合體統的事;不去問喪就更是不近人情,更叫他家鄉亞拿突的人對他產生誤會,甚至憎厭。

雖然如此,耶利米在這些壓力底下,竟仍能向神寫出讚美的詩歌說:耶和華阿,祢是我的力量,是我的保障,在苦難之日,是我的避難所” (16:19) ;原因是他看到列國人必從地極來到祢這裡 ,並要承認說:我們列祖所承受,不過是虛假,是虛無之物……”(16:20)

對,他能發出讚美,是因他看到神至終的勝利,不但領以色列歸向祂,甚至列國也歸順祂。換句話說,當他從狹窄的自我觀念,改而換上天國的觀念時,他就能超越自己目前的苦難,從神那裡得到力量。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17:1-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發出短短的讚美之後,耶利米的內心繼續因受逼迫而產生的掙扎所纏繞。這一段先以神責備子民的話為始:

17:1-8猶大之罪不泯

(1) 神如何論到猶大之罪的根深蒂固?(17:1)

(2) 這是否你的罪的寫照?

(3) 刻在「壇角上」是什麼意思?

(4) 神給猶大的審判已被宣告多次,這裡(17:3-4) 的重點包括什麼?

(5) 倚靠神和倚靠人的對比(17:5-8)

a. 倚靠人或自己是否就是離棄神?(17:5) 為什麼?

b. 神以什麼來比喻倚靠人的徒然?

c. 神以什麼來比喻倚靠祂的好處?

d. 神在此希望藉這信息得到什麼果效?

i. 對猶大而言?

ii. 對你而言?

17:9-11人的心

(6) 你同意第9節所言嗎?為什麼?

(7) 你可以怎樣應用在自己身上?

(8) 神以什麼作比喻來勸告猶大不要隨心所欲?(17:11)

17:12-18耶利米內心繼續的掙扎

(9) 按上文(17:1-4) 所指出的罪孽:

a. 猶大其實離棄的是什麼?(17:12-13)

b. 他們的罪當得什麼審判?(17:13)

(10) 先知一面讚美神、一面仍要面對什麼挑戰?(17:15)

(11) 先知自言是怎樣面對這挑戰?(17:16)

(12) 他為自己向神求什麼?(17:14, 17)

(13) 他為逼迫他的人向神求什麼?(17:18)

(14) 神有否立刻作出回答?為什麼?

(15)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還歸向誰呢!

我們的聖所是榮耀的寶座,從太初安置在高處。耶和華─以色列的盼望啊,凡離棄你的必致蒙羞。耶和華說:離開我的,他們的名字必寫在土裡,因為他們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17:12-13)

當神向耶利米顯示 猶大根深蒂固的罪,就如用鐵筆、用金鋼鑽所刻在心中一樣時,他以讚美,而不是哀傷來作出回應(17:12-13) 。在這回應中,他也歎息猶大離棄神是何等愚昧的事,因為他們所棄掉的是

- 神榮耀的寶座:就是二基路伯翅膀所遮蓋的施恩座,是神揀選住在他們中間的標誌。這是何等的權利、何等的恩典;

- 神的聖所:如此聖潔的神,他們竟然能到祂面前就近祂;

- 以色列的盼望:這正顯出他們倚靠「人血肉的膀臂」的愚昧(17:5-6) ,因為世世代代已顯出祂的可靠,更是他們惟一的盼望;

- 活水的泉源:這活水的泉源不是單供今生的使用,乃直湧到永生(4:14)

如果以色列應當珍惜這無比的恩典與權利,我們這些有神的靈居住在心內的、能與神因祂兒子的血而直接交通的,更有永生盼望的,豈不更應堅定不移的緊抓住祂嗎?就如彼得對主說:主阿,祢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6:68)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17:19–18:1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7:19-27勸民當守安息日

(1) 守安息日的誡命有多重要?(出20:8-11; 31:12-17

(2) 定安息日的主旨是什麼?

(3) 這裡論到百姓如何干犯安息日?(17:21-22)

(4) 如果百姓擔擔子入城而非作買賣又如何?(可參尼13:19-22的事例)

(5) 雖然他們犯罪到了這地步,但如果他們重新以安息日為聖日,神仍給他們什麼應許?(17:24-26) 為什麼?

(6) 在他們所犯眾多的罪中,為何神如此看重干犯安息日的罪?

(7) 如果他們真以安息日為聖,這象徵什麼?

18:1-12神是陶匠、我們是泥

(8) 神以陶匠如何再次把泥按「怎樣好、就怎樣作」給先知作實例來教訓百姓

a. 神是陶匠、以色列是祂手中的泥,這對以色列有什麼重要意義?

b. 神同樣是列邦的陶匠,祂表明對以色列和列邦有什麼同一對待的原則?(18:7-8)

c. 這是否說神是個會後悔的神呢?(亦參撒上15:29)

(9) 既有這原則,以色列當如何回應神的刑罰?(18:11)

(10) 百姓對這忠告的反應是什麼?說「這是徒然」是什麼意思?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永不改變的神

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18:7-8)

在讀聖經時,我們偶然會讀到一些的事例,似乎看見神對祂所作的事感到後悔。最明顯的例子,是創世記第六章所載,神決定用洪水毀滅當時的世界一事。聖經說: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6:5-6)

當我們讀到撒母耳責備掃羅王犯罪時這樣說;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說謊,也不至後悔;因為祂逈非人,決不後悔”( 撒上15:29) 。讀到這兩處的經文,不禁叫我們感到困惑:究竟神是否會後悔的?祂會不會改變主意的呢?

這個困惑就因藉耶利米用陶匠與泥的比喻,很清楚的得到澄清了。當耶利米看到陶匠把壞的器皿重造,就道出神之所謂「後悔」的原則,以至我們明白神的「後悔」與人的後悔絕然不同。這原則就是:

- 祂所宣告的審判,只要人願意悔改,是可以收回的;

- 同樣地,祂所應許的祝福,也要因人行惡而收回。

這是祂不變的原則,是我們可以信賴的。這不但不是說神是會改變的神,乃證明祂是永不改變的神祂的慈愛、祂的憐憫也永不更改!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18:13-2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8:13-17神對「徒然」的反應 :神的哀嘆

(1) 神稱以色列民為「處女」(按原文):為什麼?(18:13)

(2) 以利巴嫩的雪和水來作比喻的重點是什麼?(18:14)

(3) 百姓是怎樣忘記神?(18:15)

(4) 他們拜假神,道路就享通嗎?(18:15b)

(5) 他們反得的審判是什麼?(18:16-17)

(6) 神會在他們遭難之日幫助他們嗎?為什麼?(18:17b)

18:18百姓的回應 (以上的信息是耶利米在各城門口進出處大聲傳講的)

(7) 耶利米是否當時的惟一祭司或先知?

(8) 為何百姓以為沒有耶利米於他們無損?

(9) 他們密謀怎樣對待耶利米?

18:19-23耶利米向神祈求

(10) 先知既屢次為民代求,你以為他這一次會怎樣向神祈求?

(11) 誰知正因他曾屢次為民代求,現在

a. 他求的是什麼審判?(18:21-22)

b. 除飢荒、刀劍等審判外,他更求什麼?(18:23)

c. 你認為他應否如此求?為什麼?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主必看顧

求你記念我怎樣站在你面前為他們代求,要使你的忿怒向他們轉消。(18:20)

雖然神曾對耶利米說:雖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顧惜這百姓”(15:1),他卻沒有放棄繼續為百姓代求。不過,現在得悉他們再次要謀害他(18:18),他似乎再受不了,竟然求神「不要赦免」、「不要塗抹」他們的罪這與摩西的代求恰恰相反(32:32) 。當然我們絕無資格批評耶利米,何況當時以色列人沒有謀害摩西。

不過,不論是摩西、耶利米或每一個屬神的,沒有神的容許,沒有人能加害於我們的。這叫我想起一首詩歌,是早期我們在香港,凡歡送弟兄姊妹到海外求學時,在碼頭愛唱的「天父必看顧」。這詩歌幫助了無數的基督徒,在困境或孤寂時,得到安慰與鼓勵:

1. 任遭何事不要驚怕,天父必看顧你;

必將你藏祂恩翅下,天父必看顧你。

2. 有時勞苦,心中失望,天父必看顧你;

危險臨到,無處躲藏,天父必看顧你。

3. 凡你所需祂必供應,天父必看顧你;

凡你所求祂必垂聽,天父必看顧你。

4. 無論你遇何種試煉,天父必看顧你;

軟弱疲倦靠祂胸前,天父必看顧你。

副歌:天父必看顧你,時時看顧,處處看顧,

   祂必要看顧你,天父必看顧你。

(Civilla Martin, 1869-1948)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19:1-15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神吩咐耶利米到欣嫩子谷,打破瓦瓶以示審判的嚴厲:

(1) 雖然百姓、長老和祭司都痛恨耶利米,為何這些領袖願意跟從他到欣嫩子谷,繼續聽他責備、審判的信息?(19:1-2)

(2) 站在欣嫩子谷來傳這信息的意義何在?

a. 猶大諸王在欣嫩子谷行了什麼的惡?(可參代下28:3; 33:6)

b. 約西亞王在他改革運動中曾怎樣處理這地方?(王下23:10)

c. 現在他們在這谷重新作什麼可憎的惡?(19:5)

(3) 把這谷改名的意義何在?(註:陀斐特的意思不詳)

(4) 這裡所形容被圍困的慘情,與撒瑪利亞有什麼相似之處?(19:9;參列下6:26ff)

(5) 他們作了什麼以至招來如此可怕的審判?(19:4-5)

(6) 長老和祭司已多次聽到類似的信息,現在卻是腳站在欣嫩子谷,眼看瓶的破碎,應該有什麼不同反應?

(7) 約西亞已把這谷「污穢」了即把死屍埋在那裡;現在神要怎樣更厲害的「污穢」這地?(19:11-3)

(8) 為何神還要耶利米回到殿院中,重申這信息?(19:14-15)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配受尊敬

你去買窯匠的瓦瓶,又帶百姓中的長老和祭司中的長老,出去到欣嫩子谷、哈珥西的門口那裡,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19:1-2)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受人歡迎、被人喜愛的。耶利米先知也不例外。當讀到他向神再而三的埋怨時,我們就可以想像到他受著百姓,特別是他在亞拿突的同僚祭司的批評、逼迫時,他的內心受到何等的創傷這些是他真心疼愛的百姓,愛到一個地步,他為他們在神面前代禱,求神的忿怒向他們轉消(18:20)

這些百姓和領袖確是不喜歡他的。每次他開口傳講時,他們都知道不會是平安的信息。雖然如此,他們確知他是神的先知,因此對他是有尊敬的。因此,百姓的長老和祭司中的長老,就願意聽他的話,跑到欣嫩子谷,來被他大罵一頓呢!(19:1-2)

所以我們作屬靈領導的要知道,雖然內心總希望人的愛戴,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得我們服事的人的尊重。這就與我們生命的見證和對他們關心的真愛有關,而非單單是我們口中所傳講和教導的。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20:1-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0:1-6耶利米與巴施戶珥

(1) 上文提到神吩咐耶利米在那裡重複欣嫩子谷的信息?(19:14)

(2) 這次在聖殿院中的傳講,帶來什麼立時的後果?(20:2)

(3) 巴施戶珥是誰?為何他要這樣對待耶利米?(20:6)

(4) 巴施戶珥有權這樣對待耶利米嗎?

(5) 為何次日就釋放他?

(6) 你認為巴施戶珥收到預期的後果嗎?

(7) 耶利米給巴施戶珥的信息(20:3b-6)

a. 他的名被改為什麼?(參下註)

b. 他的結局會怎樣?(20:4-6)

c. 原因是什麼?(20:6b)

20:7-18耶利米的埋怨:這段是以詩的體材寫出。其中的感受顯出靈裡的掙扎,可能是一個過程,是先知必須經歷的”(K&D, 198)

(8) 他忍受的苦難(20:7-10)

a. 為何他說是神勝過和勸導(原文是游說或欺騙) 他的(20:7)

b. 他如此描述因順服而傳講神的話之結果?(20:7-8)

c. 他有否想過不傳講神給你說的話?(20:9)

d. 但結果如何呢?

e. 是誰在說讒謗話?(20:10)

f. 內容是什麼?(20:10)

(9) 唱出反複之歌(20:11-18)

a. 耶利米想到什麼使他對神重拾信心?(20:11-12)

b. 因著信,他作出什麼的定意,也向神求什麼?(20:12)

c. 這信心也使他向神發出讚美(20:13),而又很快就落入憂鬱中,自咒生辰(20:14-18)

i.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否沒有可能?

ii. 為什麼?

iii. 這給我們領悟到看似是「無止境」的苦難會帶給信徒什麼挑戰?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料,證明耶利米給巴施戶珥改的新名是舊名的反面;這新名主要是用來指出他要面對的至終結局。”(K&D, 194)

靈修默想小篇
發出心底的冤屈

我為何出胎見勞碌愁苦,使我的年日因羞愧消滅呢?(20:18)

一些解經者不能接納耶利米在受苦掙扎時,情緒能如此的反覆一時滿有信心,一時低沈到要咒詛自己的生辰(20:11-18) 。有些解經者更想把耶利米這首詩的次序重新安排,來避免顯出他過份反覆的情緒。

解經家Keil and Delitzsch就指出:抄寫(聖經) 的不是持著隨意修改和刻意使其不圓滑的心態來工作的”(K&D, 198) 。其實,真相是因耶利米也是人;他雖然是極忠心和堅毅的先知,在受苦之時,特別在遭受接二連三,無止境的攻擊時,剛剛藉著禱告得來的信心,可以在轉瞬之間被負面的思想所奪去。能藉禱告從神得到信心,往往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有起、有落的。但至終,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林前10:13)

我們不曉得,神在他這次的掙札中,怎樣為他開一條出路;但我們知道,他是堅持、忠心到底的。或許,他這樣反覆的掙扎,把心中的冤屈完全舒發出來,是神所容許使他重獲平靜的途徑。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21:1-1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由第21-33章這新的一大段信息與前不同之處,是信息每每都把日期和背景清楚的交代。這大段大概可分成兩組:第21-29章論到藉著尼布甲尼撒的審判;第30-33章論到以色列和猶大的復興。

21:1-2耶路撒冷在西底家時被困

(1) 請先翻到列王紀下25:1-2 和歷代志下36:11-12 ,看看這事情的歷史背景。

(2) 西底家和百姓應否被尼布甲尼撒圍困而感到意外?為什麼?(可參對比國將被入侵的預言,如1:13-15; 4:6; 6:1, 22; 10:22; 13:20; 15:12)

(3) 既已有眾多的預言,西底家還用求問神嗎?

a. 他以為神會怎樣回答他?(21:2)

b. 你以為神會怎樣回答他?

21:3-7神的回答()

(4) 他們的護城兵會怎樣?(21:4)

(5) 為什麼?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21:5)

(6) 城中的人與牲畜會怎樣?(21:6)

(7) 生還者卻要遭到什麼命運?(21:7)

(8) 這預言終於怎樣被應驗?(見王下25:3-7

21:8-14神的回答()

(9) 以上是絕望的回答,但神似給他們一線的希望:

a. 是什麼的出路?

b. 西底家應否選擇這出路嗎?為什麼?

(10) 你認為到此耶路撒冷的滅亡是定局嗎?為什麼?

(11) 如果他們真的遵照21:12的吩咐行會怎樣?

a. 為何神特別在此提到他們不施公平的罪?

b. 如果就此悔改是否惟時已晚?為什麼?

(12) 為何他們仍具勝利的希望?(21:13)

(13) 他們的終局是什麼?(21:14)

(14)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憤怒的神

請你為我們求問耶和華;因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攻擊我們,或者耶和華照他一切奇妙的作為待我們,使巴比倫王離開我們上去。(21:2)

在首二十章經文中,我們不斷的讀到神針對他們的罪,向猶大發出審判的預言,特別是預言北方的外敵將臨,把猶大和耶路撒冷全然的毀滅(可參 1:13-15; 4:6; 6:1, 22; 10:22; 13:20; 15:12) 。現在,兵臨城下,巴比倫王與他的軍隊聚集在城外,把城圍困了(21:4) 。這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西底家王(代下36:12) 應該心知肚明,猶大已到了終局。奇怪的是,他竟然派人藉耶利米來求問神。他還想神怎樣回答他呢?

雖然聖經沒有明明解釋他的心態,但從他對耶利米所說的,我們可以猜到;因為他說:或者耶和華照祂一切奇妙的作為待我們,使巴比倫王離開我們上去”(21:2)

他這樣說,沒有否認巴比倫的攻城不是應驗先知一直所說的預言,他沒有否認是與他們的罪有關;但他卻仍以為不用澈底的悔改;或許藉求問神稍微顯出謙卑,神會轉意顧念他。這種心態,也正是今天不少人的心態,只看重神的愛,而輕看了祂的義怒。一些傳道者也是如此,只講神的愛,而絕對不提神的憤怒。

神在這裡清楚的告訴西底家,祂的憤怒是不會止息的,必按你們做事的結果刑罰你們……使火在耶路撒冷的林中著起,將他四圍所有的盡行燒滅。”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