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1:1-22

本週我們會研讀舊約耶利米哀歌。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是這哀歌的作者是毫無疑問的,古時的傳統……一致肯定是先知耶利米寫的 (NCBC, 6) 。至於其寫作的背景,聖經七十士(希臘文) 譯本就在耶利米哀歌1:1前加上這些註釋:當時在以色列人被擄、耶路撒冷成為荒涼後,耶利米坐下哭泣,作此哀歌,哀悼耶路撒冷說……”

這書的原著用很特別的詩歌體材:

第一、二章:是按字母編排(與詩篇第119篇相似) ,每節以一個希伯來字母作開始,共22節;

第三章: 66節,每三節以一個字母作開始;

第四章: 像第一、二章一樣是按22個希伯來字母安排,第二和四章是把第16和第17個字母的次序倒轉過來,把“’peh放在 “’ayin” 之前(NCBC, 4)

第五章: 不是字母詩,但也是22節所組成,每節的第二行比第一行為短,因而收(音樂) 漸弱之效 (Scofield)

1:1-6為錫安和猶大哀歎

(1) 我們剛讀過耶利米書第52章,對耶路撒冷的失陷,記憶猶新。按七十士譯本的前言,耶利米坐著望城哭泣,眼所見的會是什麼景象呢?

(2) 在這哀歌的開始,耶利米就想到耶路撒冷和猶大昔日的光景:

a. 他一開始(1:1) 用甚麼來作今昔的比較?

b. 什麼叫這災殃顯得更可悲?(1:2)

(3) 耶利米書52:6-8怎樣幫助我們領會1:3的痛苦?

(4) 他跟著論到祭司、處女、孩童和首領(1:4-6) ,顯出這災殃是無一幸免的:

a. 他指出原因是什麼?

b. 4節上半節的哀歎特別是指著什麼?

1:7-11耶路撒冷的艱苦 其重點是這京城是美物與聖殿的所在:

(5) 形容耶路撒冷在敵人面前蒙羞:

a. 他用什麼作比喻?(1:8-9)

b. 這比喻怎樣貼切的論到他們所犯的罪?

(6) 他們的蒙羞更禍及什麼?(1:10)

11:12-20耶利米的哀傷轉為個人化

(7) 為何在為耶路撒冷哀悼時,突把這哀傷個人化?

(8) 耶和華阿,求祢觀看,因我甚是卑賤”(1:11-14)

a. 為何耶利米叫一切過路的來看?(1:12)

b. 他以幾個意像來形容神的忿怒:

i. 「火」是要刻畫著什麼?(1:13)

ii. 「網羅」是要刻畫著什麼(1:13)

iii. 「軛」又如何?(1:14)

(9) 無人安慰(1:15-21)

a. 在形容猶大的遭難時(1:15)

i. 為何(原文) 稱猶大為「處女(單數)猶大」?

ii. 踹酒醡是要刻畫出什麼?

b. 是什麼特別使先知眼淚汪汪?(1:16-17)

c. 那些看到先知的痛苦、聽到他說話的人,該從耶路撒冷的遭遇學到什麼功課?(1:18-19)

d. 犯罪的既是耶路撒冷和百姓,何以先知有如此深切個人的痛苦(1:20)

1:21-22報冤的呼求

(10) 先知以什麼為理由求神報冤?

(11) 神其實早已怎樣論到他們敵人的結局?(參耶25:12ff)

(12)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罪的重壓

我罪過的軛是他手所綁的,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他使我的力量衰敗。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1:14)

雖然現代的學者試圖否定耶利米是耶利米哀歌的作者,甚至要把寫作的日期推後數百年,但主前二世紀譯成的舊約希臘文聖經,也是主耶穌時代猶太人所通用的,就在耶利米哀歌的開始加上這個註釋:當時在以色列人被擄、耶路撒冷成為荒涼後,耶利米坐下哭泣,作此哀歌,哀悼耶路撒冷說……”

我們可以想象到耶利米當時坐在那裡,面對毀壞了的耶路撒冷、被燒毀可能仍冒著煙的聖殿、看見神藉他的口所說的預言應驗在眼前,他的心是何等的破碎。雖然這些情景叫他痛苦如「火進入骨頭」(1:13) ,他清清楚楚的知道是因百姓犯罪得罪神之故;就如他把自己代入百姓的光景中說:

我罪過的軛是他手所綁的,猶如軛繩縛在我頸項上;他使我的力量衰敗。主將我交在我所不能敵擋的人手中。”(1:14)

這句話使我想起自己生命中曾經歷的一段日子,我確是感到神使我的力量衰敗,皆因我沒有好好的、清楚的對付自己的一些罪。每一天當我遲遲不對付那罪,我罪過的軛就如繩縛在我頸項上;我不但感到其重壓,甚至連頭也抬不起來。

感謝神,在祂的恩典與憐憫下,我終於誠實的向神、也向人認錯。立時我的罪軛脫落,如釋重負,並重新得力。雖然這已成過去的事仍間中重現我腦海中,但我不介意,因為藉此我更堅決的要倚靠神,不用重蹈覆轍。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2:1-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1-10神的震怒特別要留意的是這裡是以希伯來詩的體材,每節分成三行,來加重形容神的忿怒:

(1) 在形容神的震怒時(2:1-3)

a. 先知如何論到以色列昔日的光景?(2:1)

b. 為何以黑雲喻神的忿怒?

c. 要留意看看這三節所用的「動詞」:它們合起來,怎樣顯出神的怒氣?

(2) 神作他們的敵人(2:4-7)

a. 2:4-5論到神「如仇敵」:是要指出什麼?

b. 為何神會叫自己的聖所也遭殃?(2:6-7)

(3) 耶和華的定意(2:8-10)

a. 2:8怎樣顯出神的定意?

b. 神立意的審判是針對那些人?(2: 9-10)

c. 先知如何刻畫各類人的遭遇?

(4) 為耶路撒冷哀哭(2:11-17)

a. 先知怎樣形容他的哀哭?(2:11)

b. 你認為是那情景叫他最感悲痛?(2: 11-12)

c. 為要安慰錫安,先知欲從歷史中找例子作比較。他找到沒有?為什麼?(2:13)

d. 「使你被擄的歸回」,NIV譯為「使你可以避免被擄」(2:14) :他們這命運是否可以避免呢?為什麼?

e. 結果,世人現在是怎樣看他們?(2:15-16)

f. 這裡稱耶路撒冷曾為「全美的」和「全地所喜悅的」,是否過份誇張的形容?為什麼?

(5) 勸喻向神呼求(2:18-22)

a. 先知勸喻他們(包括餘剩和被擄的) 怎樣向神呼求?(2:18-19)

b. 你認為是否已「太遲」?為什麼?

c. 先知也自己向神呼求(2:20-22)

i. 他提出三個的問題,用意何在?(2:20)

ii. 先知為何這樣個人的感受到神的震怒?(2:22)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耶路撒冷的被毀

少年人和老年人都在街上躺臥;我的處女和壯丁都倒在刀下;你發怒的日子殺死他們。你殺了,並不顧惜。(2:21)

當耶利米坐著為耶路撒冷哀哭時,他更詳細的描述耶路撒冷被尼布甲尼撒怎樣的踐踏、毀壞(2:20-12)。所描述的情景固然可怖,可惜這並非是惟一的一次。及後的歷史給我們知道,耶路撒冷因沒有真正的悔改,繼續遭受同樣殘酷的經歷。容許我在此重複第三年第90天的靈修小篇,內中引述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描述主後70年羅馬提多將軍攻陷耶路撒冷的情景,真與耶利米所記述的相似:

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圍困,是第一場猶太人和羅馬軍的決定性戰役。雖然猶太人努力的抵抗多年(自主後66年開始) ,終於在該撒的提多將軍領導之下,羅馬軍圍困並攻陷了耶路撒冷。這城被徹底擄掠,也使著名的第二聖殿被毀。至今,猶太人在每年的Tisha BAv節,為第一和第二聖殿哀悼。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當羅馬軍慢慢的把外圍的防禦抵抗瓦解,猶太逃兵就湧進耶路撒冷作決定勝的戰爭。在城內,不同的派別卻在內哄爭權。到了主後70年的春天,當羅馬軍入侵耶路撒冷時,猶太人死傷無數,情況急劇變壞。提多的軍隊在五月時佔領了外牆,並攻下具戰略性的安東尼堡。雖然危在旦夕,不少猶太領袖似乎仍堅信神至終會保護他們和聖殿的。到八月,羅馬大軍終於成功的攻入聖殿,放火燒它的門,勝過了防守的猶太人。聖殿一失陷,猶太人盡失所望,終局已定。

史家約瑟夫原是作調停人,但調解失敗後,他親眼目睹這次的慘情。這是他的報導:

「當聖殿被焚燒時,凡可以移動的,都被擄掠;被擒拿的以萬數被殺不論年齡、不論處境;不論兒童、年老的、是卑賤、是祭司也好都照樣被殺。故此,無人得以幸免,全被毀滅;求情的和抵抗的也是一樣!火焰燒到遠處,與垂死的呻吟混成迴響。因城在高處,聖所宏立,遠望以為整個城市成了火海。所發出的聲音,是可怕到不能想像有羅馬兵的吶喊和步操的聲音、有垂死者的呼喚、四面楚歌。餘下的仍死力抵抗,但換來的仍是絕望的呻吟。城內和山上的群眾呼求聲四起,混成一片。除此之外,不少是因饑餓,張口待斃;但當看到聖殿的火焰,仍不禁作出最後的喊叫……但所流出的血比火還多;被殺的遠比殺人的還多,甚至蓋滿了地面,兵士在追趕時,要跳過這些屍體……」

(摘譯自Josephus, Wars, 6.5.1)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3:1-18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這一章是耶利米個人的哀歌。

(1) 耶利米說:我是因耶和華忿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 (3:1) 。你認為他是指自己,還是耶路撒冷的困苦?(可參今天的靈修小篇)

現在,他詳述耶和華忿怒的杖,不斷用「祂(使)/He has」來形容神的杖責:

(2) 他如何論到在神杖責下心靈的苦況?(3:2-3)

(3) 他的身軀又如何?(3:4)

(4) 他論到被囚般的苦況(可參耶37:15; 38:13再次被囚的經歷)

a. 他是單論到上述被囚的苦況而已嗎?為什麼?

b. 他是被神圍困還是被人圍困?分別何在?

c. 屬神的人在被圍困中,會有出路嗎?

d. 耶利米卻如何?(3:8)

(5) 被神追擊(3:10-13)

a. 被神圍困痛苦,還是被神追擊更痛苦?

b. 以熊和獅子為喻(3:10-11)

這喻意要刻畫出什麼?

c. 以弓箭手為喻(3:12-13)

這喻意要刻畫出什麼?

(6) 完全的倒下(3:14-18) 在這小段的哀歌,他以被辱(3:14) ,苦澀(3:15) 和踐踏(3:16) 作結束:

a. 他以什麼來總結他的狀況?(3:17)

b. 「好處/prosperity」是指自己的,還是耶路撒冷的?

c. 「指望」:這麼多年的事奉,他對耶路撒冷和自己的指望是什麼?

d. 為何他感到「毫無指望」呢?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哀歌變成真摯的禱告

我是因耶和華忿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3:1)

在上兩章我們讀到耶利米為耶路撒冷和猶大的毀滅而哀哭,特別為自己百姓的死亡而哀悼(2:20-22) 。現在,他特別為自己所遭遇的苦難寫出哀歌。我們或許會問,這是他為自己還是仍為耶路撒冷而寫的呢?上代解經家Ewald有這樣的見解和領會:

他確是為自己個人的經歷(而發出埋怨) 雖然是以更深的絕望來開始這埋怨(3:1-18) ,但藉著深深的為自己思想,想到神與人那永遠的關係;就驅使他很快的(看到)承認自己的罪,認識悔改的必需和要帶信心來祈求。究竟是誰在埋怨、在深思、在這樣的祈求,而不其然、正確的由「我」轉到「我們」呢?是的,這正是你()的寫照!我們每一個人當像耶利米這樣思想、說話和行事。因此,藉這樣的說話,由哀傷為始,不其然的就變成真摯的禱告了。” (K&D, 509)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3:19-3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3:19-39神的憐憫

(1) 記得昨日思想的最後一節(3:18) 怎樣形容耶利米的心境?

(2) 現在他想起了一件事,突然叫他產生指望(3:22-24)

a. 是什麼使他肯定神的慈愛,並認定神的憐憫不會斷絕?(3:22)

b. 是什麼使他明白神的誠() 實極其廣大?(3:23)

c. 在如此困苦中,是什麼叫他繼續等候神?(3:24)

(3) 一切是好的(3:25-36)

a. 耶利米在詩中(3:25-27) ,三次的說是「好的」 (註:必施恩給他 原文是對他好”)

i. 每次所論到的是什麼?

ii. 為何是好的?

b. 論到要負神所加的軛(或重壓) ,他指出那三個當作的(或當有的態度) (3:28-30)

c. 他也舉了那三個原因來支持他的話?(3:31-33)

(4) 他似乎意味到我們的反對,就藉著三個問題道出什麼原因來提醒我們?(3:37-39)

(5) 同意耶利米所說的嗎?為什麼?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絕望中的希望

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3:22-23)

當耶利米坐著為耶路撒冷哀哭時,他不但是為耶路撒冷和他的百姓的悲慘的遭遇而哀鳴,他更想到自己多年作先知所帶來的苦難、羞辱和痛苦。他這樣的思索,竟叫他陷入了絕望當中,以為他忠心的事奉和對神的信靠都是徒然的。就在這苦澀的回憶中,他作出這樣的哀鳴:我就說:我的力量衰敗;我在耶和華那裡毫無指望!”(3:18)

正當落在自憐的深處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他全然的轉過來,重拾對神的信心,甚至使他重新產生希望。究竟他想起什麼呢?他這甚值得我們學習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 (3:21-24)

耶利米在這裡告訴我們他的秘訣:

(1) 我們不致消滅 :是的,猶大國已滅亡、耶路撒冷毀壞了、聖殿也成過去;但神豈不是為自己存留「餘剩的人」嗎?對,在經歷非常的苦難時,我們可以選擇自憐,單看自己的損失和痛苦;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單看神在這苦難中怎樣仍然保守我們,不至失去一切。對耶利米而言,這是祂的憐憫不致斷絕 的明證(加爾文)

(2)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能看到神每日不斷的更新祂的憐憫,以至把祂的光照亮我們的黑暗,是需要我們留心察看的。不是用肉眼,乃是用我們的「信眼」來查察祂的誠實(原文是真實、真理的意思就是指祂的話語[加爾文])

(3) 耶和華是我的分 :我們知道因著悔改和相信基督耶穌,我們便得了作神兒女的權柄(1:12) ;故此,我們是永屬祂、祂也永屬我們的。這關係永不改變!

想到這裡,弟兄姊妹,你的力量還衰退嗎?你還毫無指望嗎?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3:40-66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3:40-47回轉的呼籲 上文論到神的主權和他們的罪,現在他就呼喚他們悔改:

(1) 耶利米在3:40呼喚他們要作出悔改的那三部曲?

a. 什麼是「考/test」?

b. 什麼是「察/examine」?

c. 當如何表達「悔改」?(3:41-42)

(2) 在呼喚他們深切的悔改時,耶利米要他們面對罪所帶來的後果(3:43-47)

a. 神以什麼遮蔽自己?帶來的後果是什麼?(3:43-44)

b. 他們現在成為了什麼?(3:45-47)

c. 這樣的面對現況,對真誠的悔改有什麼作用?(3:40)

3:48-66個人的哀歌耶利米在此再為自己哀哭、呻吟、流淚,好驅使自己和別人(轉向神)禱告”( 加爾文)

(3) 當想到耶路撒冷的遭殃,先知不其然的哭泣(3:48-51)

a. 他是看到什麼使他哭泣?(3:51)

b. 為何他要一直的流淚?(3:50)

(4) 想到自己的苦況,特別是在獄中的困苦(3: 52-58)

a. 他如何論到被囚的經歷?(3:52-54; 參耶37:20)

b. 他怎樣向神求救?(3:55-56)

c. 神怎樣回答了他的懇求?(3:57-58;耶38:11-13)

(5) 求神伸冤(3:59-66) 神過往的拯救成為他今日信心的基礎:

a. 神既曾為他伸冤、救贖了他,你認為3:59-63的話是指著他自己,還是耶路撒冷說的?

b. 他先前的敵人現在在那裡?(52:10)

c. 他求神怎樣對待他的仇敵?(3:64-66)

d. 這樣為自己或耶路撒冷求,對嗎?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悔改的步驟

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3:40)

昨天我們思想到先知能從絕望中找到希望,就是因為他把目光從神的審判和悲慘的現況,轉向神,認定神並沒有全然滅絕他們的事實;因此他更能看到其實神的憐憫正每日的更新臨到他們;也因此叫他重新緊抓著與神永不搖動的關係。同時,他明白神這廣大的信實和憐憫是要驅使他們真誠的悔改。故此,在這詩歌的第三段,我們讀到先知提醒百姓要踏出悔改的腳步,就是: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 (3:40)

這句話刻畫出真正悔改的三步曲,按原文的次序是:

(1) 「察/examination」:能透徹的省察自己的內心和行為是需要撥出時間、安靜在神面前的;否則我們只會繼續的犯罪而不自知。更糟的是,我們因稍有到主前自省,看到點點的過犯,就以為自己已看到和承認了所有的過犯。這是更糟的,因為我們正在自欺、也在欺神!我們需要明白,惟有聖靈才能照出我們的本相,所以我們需要養成常到主前禱告、等候的習慣,讓聖靈通透的照出我們的過錯,才起來走當日的路;

(2) 「考/test」:是的,有些過錯不是單在神面前省察就立刻看到的,乃是需要在遭受「試煉」時,我們才知道的。這「考」字在原文是用於在法庭上,按證據來作考問求證,故此,在自我考問時,我們不是以人的尺度,而是以神在聖經中啟示的尺度,來作誠實的考證;

(3) 「歸向/return」:單單在禱告中認罪,甚至承諾要改過是不足夠的,真正的悔改是需要付諸行動的。這「歸向」一詞,按學者Holladay指出,是耶利米愛用的詞語,往往是指在與神的「約」中所當作的(TWOT, 909) 意思是指我們的歸向,踏出回轉的腳步,不是主要為自己的利益,乃是出於對神的愛與憐憫的回應,因著祂是那救贖我們的救主。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4:1-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這第四首哀歌中,耶利米為錫安自取、當得的審判哀傷:

4:1-11比所多瑪更甚的罪

(1) 為何以精金和聖石來喻錫安的眾子?(4:1-2)

(2) 現在成為瓦瓶是什麼意思?

(3) 3節特別指出的罪是怎樣的可怕?

(4) 他們是怎樣連野狗都不如?(4:4)

(5) 似乎那些富裕的是尤其犯這罪:他們得到什麼審判?(4:5)

(6) 錫安的審判與所多瑪相比(4:6-11)

a. 所多瑪的審判有什麼特別之處?(4:6; 見創19:24-25)

b. 耶利米怎樣把貴冑(princes) 的今昔作比較?(4:7-8)

c. 為何說餓死的不如被刀殺的?(4:9-10)

d. 錫安的罪和審判是怎樣的比所多瑪更甚?

(7) 祭司和先知的罪(4:12-16)

a. 祭司和先知本該有什麼位份?

b. 他們竟犯什麼罪?(3:13)

c. 耶利米以什麼為喻來論到他們所得的審判?(4:14-15)

d. 他們的罪帶來什麼後果?(4:12-13)

e. 為何特把城的失陷歸咎於他們?

(8) 徒然信靠人(4:17-20)

a. 他們曾把盼望放在那一國身上?

b. 為何這國不能救助他們?(參耶44:30; 46:1-2)

c. 他們又把盼望放在那一人身上?(4:20)

d. 這人怎樣自身難保?(4:20; 見耶52:9-11)

(9) 錫安的安慰(4:21-22)

a. 在眾多的列國中,為何耶利米單提到以東的審判?(參耶49:7-22和本年309日的靈修小篇)

b. 以東的審判同時帶給錫安什麼希望?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僕人的罪

這都因祂先知的罪惡和祭司的罪孽;他們在城中流了義人的血。(4:13)

讀過耶利米書和耶利米哀歌的內容,我們都曉得臨到以色列的審判是因為他們整個群體的罪,包括王、領袖、長老、祭司、先知和百姓的罪。奇怪的是,在這第四個哀歌之中,在耶利米切切的向神懇求之際,他把耶路撒冷,那堅固能抵擋尼布甲尼撒大軍有兩年之久的城牆的倒塌的原因(52:4-5) 全歸咎於先知和祭司的身上說:這都因祂先知的罪惡和祭司的罪孽”(4:13)

這些先知與祭司本當把神的律例、典章教導百姓,更當以身作則的在屬靈和德行方面活出榜樣,也應勇敢的反對和拆除偶像。可惜他們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欲把真正的神僕如耶利米置於死地。故此,神把他們的罪視為導致全國的背道和遭審判的主因。

這正是今天作神僕的牧者和神學家的提醒。我們都是承擔舊約先知和祭司的責任:如果我們沒有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傳純正的福音;沒有活出屬靈和德行的榜樣;沒有向敵神的文化發出先知的責備;那樣,我們也要承擔教會和社會背道的責任。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耶利米哀歌5:1-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耶利米以「我們」的禱告,寫最後的哀歌:

5:1-16求神觀看凌辱 神固然知道一切,故此這樣的哀求是在乎搖動神憐憫的心:

(1) 所受的凌辱(5:2-10)

a. 他們失去產業與房屋有什麼特別的意味?(5:2; 見申6:23)

b. 都成孤兒、寡婦是什麼的圖片?(5:3)

c. 4, 6, 9-10節所刻畫的是什麼?

d. 8節指出什麼凌辱?

e. 他們現在到了什麼景況?(5:5)

f. 他們能否把這些凌辱歸咎列祖犯罪?(5:7) 為什麼?(見耶16:12)

(2) 何祇被凌辱(5:11-18)

a. 5:11-14所要刻畫的是什麼?

b. 耶利米在5:15-18怎樣總括了他們身、心、靈的現況?

(3) 為以色列最後的祈求(15:19-22)

a. 祈求以先,何以先承認神的主權?

b. 5:20向神提發的兩個問題有什麼用意?

c. 他最後為民所求的是什麼?(5:21-22)

i. 求神「使」他們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是什麼意思?

ii. 祢「竟」全然棄絕 可譯為「雖然」:無論怎樣,你認為神已全然棄絕了他們嗎?

iii. 神如何回答耶利米的懇求?(見羅11:1, 25-27)

(4) 今日我們讀完了耶利米哀歌,你從書得到那三個主要的提醒?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神應允耶利米的懇求

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向祢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祢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祢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5:21-22)

耶利米結束他為以色列所發出的哀歌時,他向神發出了極動人的呼求(5:19-22)

首先,他承認神的主權是永遠的:耶和華啊,祢存到永遠;你的寶座存到萬代。 這表示他對神的作為和旨意是絕對的順服。同時,他是非常了解神的心腸的。故此當他向神發問:你為何永遠忘記我們?為何許久離棄我們? 其實這兩個問題是帶預言性的,代表了及後二千多年以色列人所發的問題:神真的永遠忘記了他們嗎?這樣長久的離棄了他們嗎?

同時,他為以色列人的懇求更具預言性:求祢使我們向祢回轉,我們便得回轉 。這句話充份的表明,先知曉得,單是以色列人回轉是沒有用的,必需神作主動的先使他們回轉。是的,以色列的回轉,一向是藉著獻上牛羊作贖罪祭,但這永不能除罪的(10:4) ;惟有神把祂的羔羊耶穌基督,一次的獻上才能止息神的忿怒,因為我們的罪所當得的審判全被這神的羔羊所承擔了。

是的,神沒有忘記以色列,也沒有棄絕他們。就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1, 26-27所言,因著神兒子的救贖大工,神回答了耶利米的懇求,應驗了眾先知的話:我且說,神棄絕了他的百姓麼?斷乎沒有……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又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 59:20-21;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