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

第1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3:1-20

本週我們會繼續研讀舊約以西結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現在,我們來到以西結書的下半部份。頭23章的默示主要是審判悖逆的以色列的信息,也論到那些狂傲、苦待以色列的列國要得的審判。在這些審判的信息中已撒下以色列至終得復興的種子。這復興的信息,在這下半部份有詳細的預告:

- 34-39 以色列蒙赦免、得復興的應許;

- 40-48 神國度的降臨

第二部份的引言:審判的預言 重新以西結為守望者的呼召

(1) 當你讀到這段的信息,相信會想到3:16-21近似的說話:

a. 一般相信這裡的默示是32:17ff的延續。若是如此,這裡的信息與3:16ff的默示相差有多久?(1:2)

b. 你認為神在此為何要重複這呼召?

(2) 在戰爭時,守望者有何職責?(33:2-6)

(3) 守望者失職的原因可能包括什麼?

(4) 應用在以西結身上(33:7-9

a. 作為以色列屬靈的守望者,他的職責是什麼?

b. 聽者的回應該否影響他職責的施行?

c. 如果以西結選擇不對惡人發出警告,可能的原因會包括什麼?

d. 這對你身為神的僕人有什麼提醒?

(5) 面對耶路撒冷的失陷和現今被擄的景況,以色列家有什麼感受?(33:10)

(6) 神對他們這番話作什麼回答?(33:11)

(7) 33:12-16這番話如何能勉勵他們悔改?(可參下註)

(8) 他們既然似乎知罪,為何卻說神的道不公平呢?(33:17-19)

(9) 神如何回答他們的批評(33:20)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18章其實已詳盡的談到同一的信息。容許我簡單的重複解經家Alexander的評語:“在這段信息耶和華不是論到靈魂的生死,因為全段是以摩西律法的約作為背景的。這約不斷重複的指出:那遵守的就得肉身存活(並享用應許地);不聽從的就要肉身死亡(參利26;申28:58-66; 30:15-20)。要明白這章的信息必需知道這背景。在舊約時代,永生是因信將臨的彌賽亞而得的(見創15:6)。” Alexander, 60

靈修默想小篇
悔改不是單單認罪

我們的過犯罪惡在我們身上,我們必因此消滅,怎能存活呢?(33:10)

在表面上,這群被擄的在見到耶路撒冷遭受到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犯與罪惡。在這認罪的話中,我們不難嗅到不但是絕望的意味,更是有不滿的意識。他們一方面承認自己犯罪得罪了神(33:10) ;另一方面卻認為所得的刑罰過重,甚至以為不能存活。

神對他們這番話的答覆是甚希奇的。祂並沒有斥責他們,反而把祂的心懷敞開,告訴他們,祂斷不以審判他們為樂,何況是見他們不能存活呢!這回答充份顯示祂仍甚愛他們;若然他們回轉,就不會死亡(33:11)。

但這些剩餘的以色列人的認罪,並沒有引致他們的悔改。雖然神是如此回答,他們還是以主的道不公平(33:17 。換句話說,他們雖知道自己犯罪得罪了神,,也知所遭受 的國難是罪的後果,他們卻無意對付罪,也沒有悔改的念頭。這樣的知罪,像賣主的猶大一樣,是毫無功用的。猶大若因知罪而悔過,他必立刻走到主前認錯求恕, 也應出庭見證主的無辜。但他卻選擇自盡的路。這只是內疚的表現,不是真正的悔改。

第2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3:21-33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具歷史性重要的時刻,因為被擄的人正式確定耶路撒冷已失陷的消息,同時也是以西結過去幾年的預言信息得證實的時刻:

(1) 以西結何時收到這信息的?他是何時告訴百姓的?(33:21-22)

(2) 撒冷既已失陷,地也已變成荒涼(33:23-24; 見王下25:12

a. 那些生還者卻還說些什麼話?

b. 這是否對神的應許信心的表現?為什麼?

(3) 神責備他們的自信(33:25-26

a. 神指出他們繼續行什麼惡?

b. 為何在此時此景,他們還任意行惡還以為可繼續存活在那地?

(4) 餘剩者的命運(33:27-29

a. 按這些審判的話背後所顯示的,他們的實況是怎樣?

b. 他們將遭到什麼審判?

(5) 在以西結那裡的被擄者,他們一直為耶路撒冷被圍困而心焦:

a. 他們為何要(常)到以西結那裡?(33:30-31)

b. 雖是如此,他們卻是絕對無心聽從神的話:

i. 他們怎樣對待以西結和他的話?(33:32)

ii. 既是如此,為何要來聆聽?

(6) 這一段的信息是「逃來的人未到前一日晚上」傳講的:這有什麼重要性?(33:22)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乘人之危

亞伯拉罕獨自一人能得這地為業,我們人數眾多,這地更是給我們為業的。(33:24)

以上的一番話,表面看來是對神話語的應許信心的表現,因為說這話的時候,耶路撒冷已被毀,他們是在「荒廢之地」;照估計,當時他們剩餘的人數不會超過二萬(NICOT, 259)。在這情況下,他們竟然仍相信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但原來,他們這樣說,完全與信心無關,因為神藉以西結說穿了他們的真相:

(1) 原來他們的信心不是基於神的應許,乃是信靠自己的能力:神就指出,他們是倚仗自己的刀劍”(33:26) 。這是非常滑稽的事,因為在尼布甲尼撒王手中,猶大軍其實已全軍盡默,他們竟然以為仍可對抗他。歷史證明他們真的試圖背叛巴比倫,把巴比倫人所立在耶路撒冷的省長殺掉,但至終全體要逃亡到埃及去(王下25:25);

(2) 他們竟敢繼續行惡:他們遭受神的責罰是先知耶利米多次早已預言的。現在身受神的審判而繼續行惡,實在不可思議。他們:

a. 吃帶血的物,不但明明的干犯摩西的律法,更是貪食和隨從外邦風俗的表現;

b. 還仰望偶像,不倚靠神。故此,他們雖然提到亞伯拉罕的名字,卻與相信神無關;反而是在輕看亞伯拉罕,以為自己是勝過亞伯拉罕的;

c. 更污辱鄰舍的妻:行這樣可憎的事,足證他們毫不懼怕神和祂的審判。

從神的責備,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在耶路撒冷餘剩的人,不 加理會國難是神的審判,反而看準時機,欲奪被殺、逃走和被擄的人遺留下的產業;也趁機希望在這荒廢之地得到權勢。故此,他們的嘴唇雖然提到亞伯拉罕,他們 的生命卻表現得完全與亞伯拉罕的神無關。他們專注的是自己的利益。說真的,他們的神不是他們繼續敬拜的偶像,乃是他們自己而已!

第3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4:1-16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一章是「盼望的應許」這主題的開始,是以神消除惡牧,自己要作他們的牧者為始: 
34:1-10對以色列牧人的責備這裡當然是指以色列的領袖而言 
(1) 為何神稱他們為牧人? 
(2) 從這些責備的說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牧人的責任是什麼?(34:2-4) 
(3) 以色列的牧人如何失職?(34:2-4) 
(4) 他們如何濫用他們的職權?(34:2-4 
(5) 他們的失職引至什麼後果?(34:5-6; 7-8) 
(6) 神要怎樣處理這些惡牧?(34:10) 
(7) 從歷史的事實: 
a. 以色列當時的景況是怎樣的? 
b. 神已如何處理這些以色列的的君王與領袖? 
34:11-16神的應許 
(8) 其實,以色列人的罪是全國(也是全民)性的,不只限於領袖們。何以神要作他們的牧人? 
(9) 祂要拯他們(34:12-13) 
a. 祂要怎樣拯救他們? 
b. 為何稱他們被分散的日子為密雲黑暗的日子  
(10) 在把他們帶回以色列地後,祂要怎樣牧養他們?(34:14-15) 
這兩節所描繪的是什麼圖畫? 
(11) 祂要怎樣對待那些失喪、受傷和有病的?(34:16) 
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5:3-7所設的比喻怎樣加深你對這應許的了解? 
(12) 祂要怎樣對待那些肥壯的?(34:16) 
a. 誰是這些肥壯的? 
b. 為何神要除滅他們? 
(1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你是怎樣的牧人?

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麼?(34:2) 

每次讀到以西結書這段責備以色列的牧人的信息時,我不禁自問:我是怎樣的一位牧者呢?是的,這段信息是針對以色列的領袖而言,不是單指先知和祭司,也包括君王和領袖。但正如主耶穌吩咐使徒彼得說:你牧養我的羊 (約21:15-17),這段信息在今天就更是適合神家裡的牧者作反思。

我個人的反思包括:

- 我是否專顧自己?(34:2)

- 作為牧者,我是否專心的照顧神的羊群?

- 我是否以利用群羊來肥己?只顧自己的安舒?(34:3)

- 我有否扶助軟弱的、醫治心靈有病的、纏裹受創傷的?(34:4)

- 我有留意到誰是軟弱、有病和受了創傷的?

- 我有常領回失喪的、尋找亡羊嗎?(34:4b)

- 這是否我個人的使命,還是只吩咐別人去做?

- 我是否看自己為有權勢的轄制群羊,而非謙卑的作群羊的榜樣?(34:4; 彼前5:3

 或許你不是教會的牧者或領袖,但你可能是主日學老師、團契導師或參與一些事奉,以上反思的問題,相信同樣適合你作反思之用。 
 
 

第4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4:17-31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牧養的應許現在藉著彌賽亞的應許發揮到高潮:

34:17-24在群羊間作判斷

(1) 這段的開始說:我的羊群,論到你們”(34:17) :這是與什麼作比對?

(2) 似乎除有惡牧以外,群羊中(包括公綿羊與公山羊)本身也有不公、不義的事情:

a. 群中肥壯的作了什麼惡事?(34:18-19)

b. 這是比喻以色列人中有財有勢的人作了什麼惡事?

(3) 神要立誰來拯救群羊和在他們中間作判斷?(34:22-23)

(4) 這位被稱為「我的僕人大衛」的是誰?(34:23; 亦參耶23:5; 30:9; 33:153:5 和撒下 27:12-13)

(5) 在這牧者的牧養之下,以色列要得到怎樣復興?(34:24)

34:25-31平安的約

(6) 這平安的約是誰作主動的?是與誰立的?(34:25)

(7) 這平安的約包括:

a. 平安/safety (34:25, 27-28) :這裡所應許的平安是指那些方面?與他們的過去和現今(21世紀)的景況有什麼不同?

b. 豐盛(34:26-27, 29) :神要怎樣供應他們?與他們的過去和現今(21世紀)的景況有什麼不同?

(8) 最寶貴的應許 (34:30-31)

a. 這應許包括什麼?

b. 你同意這是最寶貴的應許嗎?為什麼?

乃是以色列人 這句話,原文是你們是人 :這是什麼意思?

(9) 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以色列復興的應許

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神,我的僕人大衛必在他們中間作王。這是耶和華說的。(34:24)

34章是以西結書第二部份盼望的信息的開始,同時也是以引言方式,把這復興和救恩應許的大綱列出來。解經家Keil把這大綱總結如下:

如果我們把這裡的預言總結起來,可以列出這對拯救以色列的應許共有三方面:

(1) 神要把他們從惡牧手中拯救出來;祂自己要親自牧養他們;

(2) 祂要把已分散的羊從各處領回以色列地;祂要扶助有需要的、審判那些肥壯欺壓弱小的羊;

(3) 祂要立祂的僕人大衛來作他們的牧人;在他的牧養之下,神會豐盛的降下恩約所應許的福氣。

不過,在此並沒有詳細和按歷史的細節來列出神拯救祂百姓的應許……也非按歷史的次序逐一的記述,乃是按其特性、設計和主要的重點來分類組合。我們若追尋應許的應驗,就知道神立了大衛作以色列的牧者就是藉著差遣祂兒子耶穌基督降世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18:11)。耶穌稱自己為那好牧人,明顯是引用了這裡和其他類似的預言(約10:11ff)。但在差遣基督降世之前,神已把被擄的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召出來,表明祂已承擔牧養他們。雖然只是少數的以色列人接受耶穌彌賽亞作他 們的牧人,也因這原故,審判再臨到這不信的世代,以至他們再被分散在列國中;但將來他們會再從列國中被召回來。這裡沒有將這兩次審判之分散分開列出,乃是 一起的講論。故此,這預言的應許雖然已藉著從巴比倫的回歸,也藉著基督這好牧人的降世得應驗,這只有限的實現在少數願意被基督耶穌召聚餵養的以色列人身 上。這應許的全然實現,則有待像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25ff所預言的以色列全家的得救這些預言至終的應驗,我們在以後的篇幅會讀到。 (K&D, 294-5)

第5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5:1-15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一般解經家看35:1-1536: 1-15是連接的信息(參下註二);以對西珥山的審判作為第一部份。

(1) 請翻閱25:12-14這段較短對以東審判的信息:那裡已對以東發出什麼責備和審判的話?

(2) 這裡對西珥山作出什麼審判的總論?(35:1-4)

(3) 與第25章審判的重點有什麼不同?

(4) 35:5-9詳述以東的審判:

a. 5節論到他們的罪的那兩方面?(參下註三)

b. 所宣告的審判包括什麼?

(5) 再論其罪與審判(35:10-15

a. 以東如何看二國、二邦(即以色列和猶大)的滅亡?(35:10, 12)

b. 這態度有何不對?(35:10b)

c. 這看法的背後是出自什麼?(35:11)

d. 神要怎樣對待以東?(35:12)

e. 為何神說以東所言是向祂說的?(35:13)

f. 當全地歡樂時,以東卻要怎樣?(35:14-15; 這歡樂的日子相信是指彌賽亞國度 得建立之時[Alexander, 111]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Daniel Block引用不少依據來證明這兩段是相連的。除了希伯來原文的用語的相關不提外,36:5仍以「以東」為主題;35:3(看哪)我與你(西珥山)為敵,正是36:9看哪,我是幫助你(以色列的山)作對比的。這些都表明這兩段是相連的,為要帶出神要復興以色列地的信息 (NICOT, Ezekiel, 309-310).

註二:(西珥山)在舊約出現過38次,其中30次是指那些原被何利人居住(創14:6),後被以掃的後裔佔領的山脈( 33:14, 16; 36:8-9; 42:4) 。按申2:1-7,西珥山是神賜以掃為業的在此,西珥山是以東的代名。 (NICOT, Ezekiel, 315-6)

註三:永懷仇恨/ancient hostility” 是以雅各和以掃在利百加腹中為始(創25:22-23),在二人成年後惡化的(創27:41-45; 32:4-22; 33:1-16) 。舊約其他針對以東的預言包括摩1:11-12 34; cf. 63:1-6 3:19 1-14 12:54:21

靈修默想小篇
地是永遠屬神的

「因為你曾說:這二國這二邦必歸於我,我必得為業(其實耶和華仍在那裡)(35:10)

耶路撒冷的失陷和聖殿的被毀,該是神離棄祂的子民、離開聖地的明證。但是,當以色列的鄰國,特別是以東,欲趁機搶奪這荒地時,神卻說,其實祂仍在那裡。 35:10

考古學的發掘的確證實以東曾在耶路撒冷失陷的時期,佔領過猶大的地土,這包括離別是巴東南12哩外所發掘到的以東人的印章、在Tel Arad以南的以東神廟的廢墟和Arad東南面所出土的文物上有6行以東人的祝福語。這些都是耶路撒冷失陷時期的文物(NICOT, Ezekiel, 319).

我們不禁的問,這已成廢墟,只有至貧窮的人留下居住之地(見王下25:12),為何去佔據是干犯了耶和華神呢?神對此的回答是很簡單的:其實耶和華仍在那裡35:10)。意思是:

- 不但因為神早已藉著先知應許過,以色列有一天要歸回那地;

- 更重要的是,耶和華其實從沒有離開過那地。故此如果沒有神的容許,沒有別國能佔領那地。

換句話說,以東完全沒有理會到是神因以色列人的罪而使他們亡國和失地不是人的軟弱,乃是神的大能叫那地荒涼;他們也漠視了使徒保羅所指出的真理,就是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徒17:26)。在列邦中,以東是應該知道這地確是神應許給以色列人的疆界,因以東是以色列的「兄弟」(摩1:11)。其實,以東看到猶大地的荒涼,不該起貪念,反該為自己恐懼顫驚!

第6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6:1-15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信息的第二部份是向以色列的山宣講的:

36:1-7神對列國的忿怒

(1) 以色列的山 誠然是西珥山 的對比:

a. 為何神不直接向以色列人說話?

b. 為何在這默示中把 (後來也用)與以色列 分開來講論?

(2) 36:2仇敵 是指誰?(參35:10

(3) 以色列的山在鄰邦手中受到什麼對待?(36:3-4)

(4) 神對列國的所為(包括以東在內)有什麼感受?(36:5a)

(5) 神起誓要怎樣對待列國?(36:7)

36:8-15重新賜福與以色列山

(6) 在這默示的時間,以色列地已變成怎樣?(可參36:4

(7) 神應許的復興包括什麼:

a. 在種植、農產方面?(36:8a, 9)

b. 被分散的?(36:8b, 10a)

c. 廢墟、城邑?(36:10b

d. 人口與牲畜?(36:11)

e. 這復興的景像與前(如所羅門的時代)有什麼分別?(36:11a)

f. 這豐盛會持續嗎?(36:12)

g. 你認為今天的以色列是這應許的實現嗎?為什麼?(註:36:11b是這些應許最終的目的)

(8) 當然 是喻意:

a. 為何神把地說為吞吃人 的?(36:13)

b. 以前以色列的探子如何論到這地?(民13:32

(9) 這復興帶給以色列國什麼聲譽?(35:14-15)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不能搖動的神的應許

以色列山哪,你必發枝條,為我的民以色列結果子,因為他們快要來到。(36:8)

這裡論到以色列的山和地固然是比喻的文體,但這樣作比喻卻帶出了神應許的穩固和不能動搖的真理。

聖經是清楚的指出以色列人亡國的原因的。列王紀下17:7-18首先詳細交代了北國以色列亡國的原因;歷代志下36:11-16總結了南國猶大因罪而滅亡的原因。這樣看來,神對亞伯拉罕賜地的應許到此不就化為烏有嗎?不是的。神給亞伯拉罕多次重複的應許是與「地」不能分開的(見創15:7; 17:6-8)。當我們看見以色列人本身,一代過去、一代又來,都是走悖逆神的道路;而我們若看地的本身,它仍在那裡。就是在它最荒涼之時,神說:耶和華仍在那裡 35:10)。

故此,在那時以色列國雖然成為過去,以色列人也散住列國,這裡用「山」作為比喻是要指出神絕不能搖動的應許是比山更穩固、更長存!

第7日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36:16-38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超越山與地的復興

36:16-20 地被玷污以色列人的行為已玷污這地

(1) 神用什麼來比喻他們玷污這地的行為?(36:17)

(2) 他們玷污地的惡行包括什麼?(36:18)

(3) 他們被分散到列國如何叫神的名被褻瀆?(36:20)

36:21-24神的名要顯為聖

(4) 神要怎樣作來使祂的名在列國中顯為聖?(36:24

(5) 祂的名被顯為聖 是什麼意思?(36:23)

(6) 為何以色列人的歸回本地能使神的名顯為聖?

(7) 神是為什麼的原因要這樣做?(36:21, 22)

(8) 這原因在36:32再被重複:為何神要這樣的重複?

36:25-38—立新約

(9) 以他們的罪如此可怕,你認為以色列人能重返他們玷污的故土是可能的嗎?(36:25)

(10) 這怎是可能的的呢?他們以前不能遵守神的誡命,將來又如何能呢?(36:26-27)

(11) 神與亞伯拉罕和摩西的約會怎樣成就在他們身上?(36:28; 見創17:6-86:7)

(12) 地得潔淨帶來什麼後果?(36:29-30

(13) )這新約固然全是恩典,神亦對他們有什麼要求?(36:31-32)

(14) 這復興如何影響列國?(36:35-36)

(15) 這復興怎樣改變他們與神的關係?(36:37-38)

(1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靈修默想小篇
舊約時代的聖靈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36:26)

今天我引述Daniel Block對舊約時代的聖靈的分析,雖是較冗長,卻是非常值得我們思想的:

不少人相信耶和華的靈在舊約信徒中的工作基本上與聖靈在新約直到今日的工作是不同的。最普遍的看法是認為聖靈在古時的以色列,是為某個事工而降臨到一些人的身上;而祂在新約的教會中是居住在信徒的裡面。不過這樣的解釋在各方面是有問題的。

首先,這見解沒有辨別聖靈降臨與內住。在舊約和新約中,聖靈(都)臨到一些人身上,給他們權柄與能力作神的事情;有時,像士師的時代,是與那人的屬靈光景無關的。

第二,這見解忽略了兩約之間屬神群體的延續性。他們以為古時的以色列人之被接納進入這信仰的群體,是藉著律法的遵守。這忽略了由始至終,以色列人的信仰是「心靈的信仰」。耶利米呼籲要行心靈的割禮不是新鮮的,乃是引用申命記10:16,特別是30:6的吩咐;這也是這裡經文所引用的。創世記2:7是以西結明白耶和華的靈的能力的基礎……神的氣是帶著賜生命的大能,以致一團泥土能變成有靈的活人。一如在新約一樣,舊約的重生不是靠義行,乃是藉耶和華的靈的內住。以西結這裡論到神把祂的靈放在信徒裡面,帶來內裡生命的改變,是基於這古時的基礎。

第三,這見解誤解了或忽略了詩篇51:10-11的見證。除以賽亞書63:10-11以外,它是舊約惟一使用ruah qodeska, 這字來論到「祢的聖靈」的。在這詩篇中,詩人站在神的面前,恐怕神要離棄他,以致失去救恩而死亡。能站在神的面前,能有神住在他裡面是他惟一的希望。

第四,這見解忽略了新約裡面的證據。當尼哥底母要求耶穌澄清祂的工作時,那段對話成為聖靈在那能進入神國的人生命中的工作的教導(約3:5-8)。耶穌對聖靈賜生命的解釋可以被看為(更)新時代的特色。但祂卻責備尼哥底母,說他既作為素有訓練的神學家,竟然不曉得這事情。(其實),耶穌不是在介紹一個新意,乃是引用以西結書36:25-29這段任何拉比都當熟悉的經文為根據的。

NICOT, Ezekiel, 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