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完成研讀舊約以西結書,並開始研讀哈該書。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神繼續為這千禧年聖殿的敬拜作出定規:
46:1-8—安息日與月朔
(1) 六日要關閉殿門(46:1-2):
a. 這是指朝東的外院門還是內院門?(參44:1)
b. 何時才能敞開?(46:1)
c. 誰主持這時的敬拜?
d. 誰把祭物獻上?
(2) 所獻的祭物(46:3-8) —百姓在門口敬拜(即在外院)
a. 安息日獻的祭牲包括什麼?(46:4)
b. 同獻的素祭包括什麼?(46:5; 一伊法約22公升;一欣約4公升)
c. 摩西律法原本規定獻上的要包括什麼?(民28:9)
d. 月朔獻的祭牲包括什麼?(46:6)
e. 同獻的素祭包括什麼?(46:7)
f. 摩西律法原本規定獻上的要包括什麼?(民28:11-14)
g. 在安息日和月朔,王必須用那門進出?(46:8)
h. 以上一切的規條的重點是什麼?
(3) 外院門的使用條例(46:9-10)
a. 百姓進出外院的條例是什麼?(46:9)
b. 為何在千禧年要定立這樣的條例?
c. 王又如何?(46:10; 參下註)
d. 這條例的原委是什麼?
46:11-12—其他節日與聖會
(4) 為這(千禧年)定立每年的節期只有那些?(見45:18-25)
(5) 這裡重複什麼規條?(46:11)
(6) 這些既是在安息日和月朔以外的節期:
a. 要為王打開(內院)那道門?(46:12)
b. 王離去後又如何?
c. 這樣的定規有什麼重要意義?
46:13-15—每日的獻祭
(7) 每日的獻祭所獻的祭牲包括什麼?(46:13)
(8) 同獻的素祭包括什麼?(46:14)
(9) 為何特稱之為「常獻的燔祭」(不能停止之意)?(46:15)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有關王與百姓到聖殿的敬拜的條例的分別,是王必須從外院朝東的門進殿,直到內院門檻的地方,在那裡敬拜神;而百姓只能從外院朝北或南的門進出,直到內院的門口……王也要與百姓一同進出的條例只適用於安息日與月朔。” (K&D, 430-1)
「這素祭要常獻於耶和華為永遠的定例。」(結46:14)
從上一章的記載,我們曉得在「千禧年」期,只定了兩個每年要守的節期;至於每月(即月朔)、每周(即安息日)和每日要守的,以西結從神所得的定規是與摩西律法的規條有所不同的。
除了所規定要獻上的祭牲和素祭的數量甚為不同外(見民28:9, 11-14, 3-4 ),以西結書沒有提到在月朔和每日獻的祭中要獻上奠祭(見結46:4-5, 6-7, 13-14);而且每日的獻祭沒有提到晚祭。
這樣明顯與摩西律法的分別,清楚表示一個全新的歷史要臨到以色列,也顯示他們與這些聖節和神有全新的關係。解經家Daniel Block就在這千禧年全新的關係作出以下的觀察:
“一方面,這(仍)顯示耶和華與世俗人有別,甚至屬祂的百姓。祂在榮光中坐在聖殿的寶座上,只有祂特別允許的才能進去。百姓與王都不能直接仰視,也不能進到內院。聖所的至聖,從被四面的圍牆反映出來。但那榮耀的事實仍在:在祂的恩典中,耶和華不但邀請人來敬拜祂,更藉著把聖殿內的禮儀和所指派施禮的人,表示對他們的接納。昔日的隔絕已成過去。以西結異象中的每日、每周、每月的獻祭顯出這位神在祂不斷的恩典中,是與祂的子民和好了。” (NICOT, Ezekiel, 677)
若Block的觀察是對的話(我同意他的見解),這是說以西結異象顯示,那將臨的「新耶路撒冷」在千禧年時尚未臨到。這也給我們顯示,在新天新地來臨之前,確有「千禧年」的時期。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46:16-18—王與產業:
(1) 王賜兒子產業的條例是什麼?(46:16; 參第286日的圖表)
(2) 王賜臣僕產業的條例有什麼不同?(46:17)
(3) 這樣亦為王的產業定下什麼禁例?(46:18)
(4) 這禁例(與利25之禧年條例的精神相同)如何防止永久的貧瘠?
(5) 這些條例對以西結時被擄的聽眾有什麼信息?
46:19-24 —聖殿內煑食的規條—使者繼續引領先知到聖殿之遊最後的地方
(6) 這聖屋是在什麼地方?(46:19; 見第278日聖殿圖表之F)
(7) 為何要規定祭司(為自己)煑祭肉?(46:20;參下註)
(8) 使者繼續帶先知到那裡?(46:21-23; 見聖殿圖表之K)
(9) 這些房子是作什麼用的?(46:24)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免使民為聖是為民的好處,因為不知不覺地因接觸聖物而成聖時,卻仍行俗(不潔)的事,會招至死亡的。這規條亦同時表明神要這新殿完全保持全然成聖的必需。
「王不可奪取民的產業,以致驅逐他們離開所承受的。他要從自己的地業中,將產業賜給他兒子,免得我的民分散,各人離開所承受的。」(結46:18)
容許我與你們分享解經家Daniel Block對「千禧年」的王的見解:
“不論以西結異象中的王是彌賽亞與否,這裡對「他」的真確形述是很特別的。「他」是聖殿中的敬拜的主持,並享有特權;但同時是仍在祭司的影子之下,不能進到內院,也有其他明顯的限制。而且,像以色列以前的王一樣,(似乎)是可以被引誘陷入自我尊貴,甚至落入弄權欺壓百姓的危險。在加以管制王的權力時,這裡的規條提醒那些在信仰群體中作領袖的,他們的位份是服侍的呼召,不是有特權的專業。有責任感的領袖要在神所定的界限中施行權責,拒絕利用地位肥己的試探,要尊重權下的人的權益。至終,作領袖是神的恩賜,是為祂百姓的益處而立的。同時,這些規條為其他有尊位的人定下清楚的權限……因為他們能因王的絕對公充和重新分配地的權力而得利。在以西結的系統中,以色列人都享有自由、有同一擁有和居住田地的權利。” (NICOT, Ezekiel, 681)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西結看完新殿的各房間和設計,並從神領受了在這新殿敬拜各樣的吩咐後,現在被天使帶回到殿門,看到極壯觀的一幕異象—有活水從殿流出:
47:1-7—異象本身
(1) 第1節所形容的方位是較難明的(解經家對「右邊」各有不同見解),但讓我們知道:
a. 先知是在殿外那處見水流出殿外的?(47:2a)
b. 水是從那處流出殿外?(47:2b)
(2) 相信殿是位於山上的,故水是往下流(47:3-5):
a. 第一次量度:水有多長、多深?(47:3)
b. 第二次量度:水有多長、多深?(47:4a)
c. 第三次量度:水有多長、多深?(47:4b)
d. 第四次量度:水有多長、多深?(47:5)
(3) 目睹這情景,使者怎樣問先知?為什麼?(47:6;有解經家譯為“你看見了嗎!”)
(4) 回到河邊時,先知看見什麼?(47:7)
47:8-12—使者的解釋
(5) 這水最後流到那裡?(47:8; “鹽海” 即“死海”)
(6) 死海的更新(47:8b-11)
a. 自古以來以極高鹽度見稱的死海水,現在變成怎樣?(47:8b)
b. 不能使生物生長的死水現在變為甜水後,帶來海中什麼改變?(47:9-10)
c. 尚有鹽地在其中嗎?(47:11)
(7) 兩岸的樹(47:12)
a. 兩岸生長著什麼樹?
b. 其果子有什麼用處?
c. 其葉子有什麼用處?
d. 按使者所言,這水之能夠產生這樣作用,原因何在?
(8) 這水的異象怎樣應驗在基督耶穌身上?(約7:37-39)
(9) 請翻到啟示錄22:1-2,看看使徒約翰在異象中所見新聖城耶路撒冷的河:
a. 那河被稱為什麼?
b. 水源出自那裡?
c. 兩岸有什麼樹?
d. 這些生命樹多久才結果?
e. 既稱為生命樹,這些果子該有什麼用處?
f. 其葉子有什麼用處?
(10) 以西結所見河水的異象與約翰所見的有什麼主要分別?
(11) 既是如此,以西結所見的異象有什麼信息?
(12)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其果可做食物,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結47:12)
以西結所見從聖殿流出河水的異象甚是希奇。這水初時是小量的由聖殿流出,卻迅速的變成一條不可趟過的河。不但如此,河水所到之處,能使死水變為活水,使死海變成生物生長之處,充滿極多的魚;兩岸更長滿每月結新果的樹、其葉子更能治病。無怪,在目睹這希奇的異象時,連這天上的使者都不禁對以西結說: “人子阿,你看見了嗎!”(47:6/NIV)
不論這異象是該按字面的意思來解釋與否,這裡所顯示的屬靈真理確是重要的,而且在基督耶穌身上已應驗了。因此,祂在住棚節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子,大聲的宣告:
“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約7:37-39)
不但如此,這流出的活水確能醫治曾被咒詛的地土。近年菲濟群島是最佳的見證:
“自從已故的總統Josefa Lloilo 下令把復興的火炬帶到群島的每個地區,以千計的人得救;以前屬「食人族」者悔改……以前經火(的巫師)悔改不再與邪靈有關、拜偶像的公開焚燒偶像。土地的神蹟在各地出現:樹是不停的結果。有毒的江河立時得潔淨。礁石重現色彩和生命……還有更多的神蹟奇事!” (George Otis, Jr.的報導—可參Sentinel Group有關菲濟群島的錄影帶)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繼這「活水」的異象後,神就吩咐以西結把地分給以色列十二支派::
(1) 在發出這分地的吩咐時:
a. 以色列已遭遇到什麼命運?
b. 以色列人對國難有什麼回應?(見37:11)
c. 既是這樣,這「活水」的異象對他們該產生什麼影響?
d. 現在這分地的吩咐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2) 為何約瑟要得兩分?(見創48:5;代上5:1;書16:4)
(3) 按摩西以前分地的情形(民34:13)
a. 分地的方法是怎樣的?
b. 現在這裡分地的方法是怎樣的?(47:14a)
c. 這表明了什麼?
(4) 在這千禧年的時候,再次分地給以色列人有什麼重要性?(47:14b)
(5) 以色列的地界(47:15-20;請參閱第286日的圖表)
a. 北界(47:15-17;見下註)
i. 值得留意的是,“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其北界包括了哈馬:一次是在大衛的時代(王上8:65)、另一次是約阿施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王下14:25)” (NICOT):既是如此,現在把哈馬列入地界是顯明什麼呢?
b. 東界(47:18; 民34:10-12的記載更詳盡)。值得留意的包括:
i. 東界自然順沿北界的東西而下—即浩蘭和大馬色之間開始;
ii. 東界的南端是他瑪,即死海西城20哩外的城市;
iii. 以前兩支派半所在的約但河東之地(稱為泛約但)並沒有包括在地界之內—表示從未被神看為應許地的一部份—即非「聖地」也!
c. 南界(47:19)民數記34:3-5有較詳細的記載;
d. 西界(47:20)與摩西在民數記34:6所記載相同。
(6) 寄居的外人得地(47:21-23)—與摩西分地絕然不同之處是在乎在民中寄居的外人竟也得地的分配:
a. 這改變表明什麼重要真理?
b. 這改變怎樣使以賽亞書56: 3-8的預言得應驗?
c. 這改變如何在基督裡得應驗?(參加3:26-29)
(7) 今天你得到的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我們需要知道“這裡所提到的地名都是不能確定、鑒定的” (NICOT, 712),但一般而言與民數記34:7-9摩西所言的相同。
「要拈鬮分這地為業,歸於自己和你們中間寄居的外人,就是在你們中間生養兒女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們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樣,他們在以色列支派中要與你們同得地業。」(結47:22)
以西結在神的默示中得到分地的吩咐,內容甚具突破性,因為這是預言在基督裡猶太人和外邦人成為一體的真理。首先,在分配地給十二支派時,雖然雅各正室的後裔支派似得靠近聖所的地,但每一支派與前所得的不同,現在是「彼此均分」的。更希奇的是,現在連他們中間寄居的外邦人也得分地—他們被看為如同「土生」的以色列人而「同得地業」。
是的,“摩西的律法已敦促以色列人要善待外邦的寄居者;在利未記19:34吩咐要看他們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們如己,但卻沒有給予他們所有的公民權,以致他們沒有買賣地的權利。地是以色列人獨有的權利。外邦人能被接納成為以色列的會眾是有限制的(見申23:29)—也是要藉著接受割禮的。但將來地的分配就不同了:他們要像土生的以色列人一樣,同得地為基業,因而那些肉身為亞伯拉罕後裔的,與外邦人所生的,都是神的子民,再無分別了。”(K&D, 444)
這給予外邦人平等的看待,不可置疑,是預指基督耶穌死而復活要成就的。就如使徒保羅就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成為一體所見證的: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 因為我們兩下藉著祂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弗2:14-18)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以色列的地界被確定後,以西結就要為各支派分地:
(1) 七個支派位於「聖供地」之北(48:1-7),另五支派位於「聖供地」之南(48:23-29)
a. 試把這分地的地理與以色列歷史上各支派的所在(可參一般聖經的后頁)作比較:你可看出主要的分別嗎?試列出三個主要的分別,可包括各支派的所在、地的大小和與「聖供地」的距離。
b. 這新地圖有什麼重要的屬靈意味?
(2) 「聖供地」(48:8-20)—這裡除複述45: 1-6的吩咐外,對以下的供地有較多的談論:
a. 利未人的供地(48:14)
i. 就地的使用,對利未人有什麼吩咐?
ii. 這吩咐的原委是什麼?
iii. 我們今天可以怎樣應用這吩咐?
b. 俗用的城地(48:15-20;參下註)
i. 這地一共有多大?(48:15a)
ii. 市中心有多大和有什麼用處?(48:15b-16)
iii. 這城四邊被什麼圍繞著?(48: 17)
iv. 餘下是兩邊(即東、西面)各有10,000肘(48:18-20)
1. 這餘下之地是用來作什麼?
2. 為何要把這「俗地」連在「聖供地」一起?
(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這城地的用途在此沒有詳細交代。看來,市中心是為朝聖者作(臨時)居所的;郊野地似作供應朝聖者所需的農地。東西兩面較大的地是供給在城中工作(照顧朝聖者)工人種植自給所用。
「這地不可賣,不可換,初熟之物也不可歸於別人,因為是歸耶和華為聖的。」(結48:14)
雖然一般的利未人不能供祭司的職份,在神面前、在聖殿的內院供職,為百姓和自己,像祭司那樣的獻祭給神;但是像祭司一樣,「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申10:9)。
在千禧年的異象中,他們仍不能像以色列其他支派一樣,有地的「平均」分配,但卻從「聖供地」得到分配(48:14),而且這些地被稱為“初熟之物(即果子)”,因而是歸耶和華為聖,不可賣,不可換。
相信在基督作王的千禧年中,我們不用掛慮利未人會否干犯這些條例,但這些規條對當時被擄的群眾和對今天的讀者有重要屬靈的提醒。
雖然摩西清楚告訴利未人要單以耶和華為他們的產業,故此不要擁有地業,就單靠神,藉著神子民所獻上的為生。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這樣一直的遵守摩西的吩咐。在使徒時代的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讀到那身為利未人的巴拿巴是擁有自己的田地的(徒4:36)。
故比,以西結書48:14的一番話是對利未人的指控,因為他們沒有視自己和在神面前的事奉為聖。至於對今天我們這些超越利未人而作新約神靈宮的祭司的信徒(彼前2:5),同樣需要被提醒:我們需要看自己和在神面前的事奉為聖—像「聖供地」一樣,單單分別為聖給神,不能與世俗混淆。
請細心慢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我們現在來到這異象的結束,也是全本書的結束:
48:21-22—歸王之地—45:7已略提到王之地,現在就再詳細的談論到:
(1) 王的地的東西邊界是什麼?(48:21;參第286日的圖表和下註)
(2) 被王地所圍繞的中心是什麼?(48:21)
(3) 歸王之地的位置有什麼重要性?
48:30-35—城門—試翻到啟示錄21:12-14,與這段一起細讀:
(4) 這兩段有什麼相同之處?
(5) 其主要分別包括什麼?
(6) 啟示錄是在形容天上的新耶路撒冷:
a. 兩處同樣把城門按各支派命名:何解?
b. 啟示錄那城的十二根基就加上「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這是什麼意思?
c. 以西結異象的城固然非新耶路撒冷,這城門的異象有什麼意義?
d. 這城從此以後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the Lord is There」,有什麼重要意義?
(7) 在讀完這書的時候,讓我們稍為停下來思想:
a. 試列出這書三個突出之處。
b. 亦列出這書三個主要信息。
(8) 你可以怎樣應用這些提醒在你的生命中?
註:歸王之地似乎不大。按解經家Keil的計算,這段迦南地的闊度只不過約11哩,10哩已屬「聖供地」,故只餘在東西兩面各半哩歸為王地;其寬度(即南至北)也像各支派一樣只有3又 1/3哩!(K&D, 450)
「從此以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結48:35)
雖然我們相信在千禧年的殿中的獻祭,只屬記念性,而不是功效性的(Alexander, 154),這仍叫我們不敢肯定以西結異象中的聖殿和其中的獻祭,是喻意或是實物。
在舊約的預言中,我們實在找不到對啟示錄20:4-6所論到的那“一千年”,與那“新耶路撒冷”(啟21:10ff)降臨的時候清楚的劃分(賽65是最好的例證)。故此,我認為我們該謙卑下來,承認我們對以西結異象中所顯示的聖殿和這段千禧年中的事件,是有很多不能解釋或明白的地方。
使徒保羅對聖經中這些的預言曾說:“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林前13:9, 10-12)
舊約聖經對主耶穌的第一和第二次的來臨,也是沒有清楚的劃分出來。一日主耶穌尚未在肉身顯現,舊約時代至敬虔的拉比是無法知道祂是怎樣降臨的。主耶穌在世首30年的生活是隱藏性的;公開的事奉只有三年就受難死亡;卻三日後復活,升天後2,000多年尚未再回來。但當主耶穌第一次降世後,舊約所論到祂第一次降臨的預言,就容易明白得多了。
照樣,我相信有關將來基督在地作王一千年、以西結異象中的聖殿和其中叫我們摸不著頭腦的條例也是如此。但是我們卻可以肯定的知道,主耶穌定必再來,那時“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住,作他們的神”(啟21:3)。這就完全應驗了以西結書48:35b要表明的真諦:“耶和華的所在/The Lord i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