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開始研讀舊約何西阿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引言
何西阿書在希伯來聖經中被列為十二本小先知書之一。「小」是指這十二本書較短的篇幅,與重要性無關。何西阿是北國以色列的先知,相信他是由耶羅波安死後不久開始得著預言的信息(參王下14:23ff) 。這正是北國興盛時期結束的開始,而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轉拜偶像已有一段時間。何西阿的信息主要是審判,是不斷重申摩西律法早已清楚預告的咒詛。雖然其中也包括帶希望的預言,但這些預言是「末後」的,是當以色列受滿了審判後才發生的。何西阿這名是拯救之意。這書最突出之處是在乎神(兩次) 吩咐何西阿去娶淫婦為妻。不過,去揣測他的妻子是婚前或婚後犯姦淫是沒有必要的,免得我們忽略了這書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神那不死的愛,始終要贖回那行淫、離棄祂的百姓。不過,在這贖回的過程中,他們卻是要受滿預定的審判。
(1) 何西阿作先知的時間是相當長的,約有60-65年。聖經詳列了他作先知期間各猶大王的名字,卻只記他事奉開始時的北國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的名字。你認為原因是什麼呢?
a. 是否因為在神的眼中,只有猶大王才是祂認許的?
b. 是否因為沒有一個北國的以色列王行祂眼中看為正的?
c. 或是另有原因?
(2) 為何神要先知娶淫婦?
a. 此舉怎樣表明神與以色列的關係?
b. 為何單單以口傳的信息責備以色列不足夠呢?
c. 這對先知明白所傳的信息有什麼重要性?
d. 你認為這樣的現身說法對以色列百姓和君王有作用嗎?
(3) 神的信息是要藉著歌篾所生的三個兒女的名字來表達出來:
a. 「耶斯列」:第一個信息似與這名的意義(即神栽種) 無關,乃與耶戶屠殺亞哈全家有關(見王下9:21-26; 9:30-10:17和下註)
i. 神曾就此事稱讚耶戶(王下10:30) ,為何在此卻要討他的罪?
ii. 耶戶是個怎樣的王?(參王下10:29, 31)
iii. 你認為他屠殺亞哈全家是因聽命還是另有原因?何以見得?
iv. 為何神如此看重流人血的罪?
b. 「羅路哈瑪/Lo-Ruhamah」:是不蒙憐愛的意思
i. 這給以色列什麼信息?
ii. 神是與以色列人有約的關係,這「不再憐憫」和「不赦免」的信息是要表明什麼?
iii. 為何在此把猶大(南國) 與北國(以色列) 作比較?
iv. 這對猶大又有什麼間接的信息?
c. 「羅阿米/Lo-Ammi」:是非我民的意思
i. 這給以色列什麼信息?
ii. 對這約的關係有什麼影響?
d. 按第2-9節所載,以上的信息發出的時期,至少有多久?
e. 在這期間,神希望這些信息會帶來什麼回應?
f. 你以為百姓與王有回應嗎?
(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北國以色列的首都撒瑪利亞終為亞述所攻陷,北國因此滅亡。但其決定性戰役的所在,聖經卻沒有記載。主後四世紀著名早期的教父Jerome(耶柔米) 就說這決定性戰役是在耶斯列谷發生的(K&D, 30) 。
「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何西阿。」(何1: 1)
何西阿向北國以色列作先知長達60-65年之久。如果要明白神藉著何西亞向以色列發出的信息,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認識是很有幫助的。
何西阿是在耶羅波安(主前793-753)在位的末期開始他的工作,也正是頂盛的以色列國開始衰落的時候。耶羅波安由撒迦利亞繼位,後者被刺殺而死。及後三十多年直到以色列亡國為止,共有六個君王相繼執政。隨著國運的衰退, “早期安逸的心態……在本土和國外的事情上變成了焦慮” (Word, Hosea-Jonah, 9) 。
照列王紀下對何西阿時代各君王的評論,耶和華的敬拜是名存實亡;百姓對摩西律法書的教訓之認識實屬膚淺。偶像的敬拜和在偶像廟宇中與外邦人同吃、同用娼妓已是普遍的事。所以會認真聆聽何西阿的預言和訓誨的恐怕是絕無僅有。故此,何西阿所面對的,不但是漠不關心,更會是敵視和譏諷。
“以色列不是何西阿能找到認同的聽眾之地。耶羅波安時代的頂盛軍力和經濟繁榮(王下14:25-28) ,並因地利而與外邦多有接觸,叫以色列比那較隔離的猶大更早陷入自由放縱的屬靈光景。一神的信仰已被泛神主義所取代了。”
(Word, Hosea-Jonah, 10)
這就是耶和華藉著何西亞發出嚴厲警告的社會背景,其實與我們今天的社會沒有多大的分別。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緊接第一段審判的信息後,神立刻以「然而」來帶出祂是「守信」的神的信息:
(1) 神在此重申祂向亞伯拉罕立約的那個應許?(參創22:17)
(2) 在此,神也指出這應許有什麼的特性?
(3) 這特性怎樣表明神給亞伯拉罕這新名字的真正意義?(見創17:4-5; 22:18)
(4) 這應許是怎樣得應驗呢?(見羅9:24-26; 彼前2:10)
(5) 何西阿預言「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必一同聚集/united」:
a. 你認為這預言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復國時已應驗了嗎?為什麼?
b. 請再讀1:11,看看這預言包括些什麼。(請參下註)
(6) 連同「耶斯列的日子」,2:1的預言怎樣把先前三個兒女名字的咒詛倒轉過來?
(7) 神是希望這信息對叛逆的百姓和君王會帶來什麼影響?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多年來解經者對「耶斯列的日子」的意思有極多不同的意見。不過,既然1:4之「耶斯列」是指北國因耶戶流人血被神討罪而戰敗於那地,相信「耶斯列的日子」是指末後導致猶大和以色列悔改的決定性戰役。
「耶和華初次與何西阿說話,對他說:你去娶淫婦為妻,也收那從淫亂所生的兒女;因為這地大行淫亂,離棄耶和華。」(何1:2)
我得承認,每每提起何西亞書時,第一個意念就想到神吩咐何西亞娶淫婦這件事。我總是不明白為何神會吩咐祂的僕人作這不合情理的事!也因如此,我往往忽略了這書裡極重要的信息,就是神除了對叛逆的以色列發出嚴厲審判的預言外,更是要藉著吩咐何西亞娶淫婦這事上顯明神內心要「娶回」對祂不忠的以色列之掙扎。
不過,去揣測歌篾是否在被娶前或被娶後是淫婦,是絕對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去明白神這「不合理」的吩咐所表明的信息,包括:
(1) 神其實內心是有極大的掙扎:收納這不忠、不貞的以色列不是等閒的舉動。作為全能、全聖的創造者,其實絕沒有必要再理會我們這些叛逆的被造者。但希奇中之希奇,祂竟然藉著與以色列的先祖亞伯拉罕立約,要使用他們為萬國的祝福;藉著他們叫萬民悔改、歸向祂。但祂的情懷換來的,卻是以色列的漠不關心、抗拒、甚至譏諷。這並非普通的情懷,乃是如丈夫對妻子的情懷,更是不死的愛。藉著吩咐何西阿娶淫婦為妻,神是向以色列,也是向我們敞開祂的心靈,為要我們回轉,歸向祂。我們的神是何等希奇的神!
(2) 作為神的僕人、傳神信息的先知,何西亞卻不是一個器皿、工具而已。神是希望祂所使用的人能明白、了解祂的情懷,以至他們真的是與祂同工。所以,要何西亞明白、感受到祂對以色列這不忠、不貞之民的情懷,最佳的方法莫過於叫他娶一個不貞潔的妻子了!
作為神的用人,我們常常因遇到各樣不合理的事情而埋怨,卻鮮有想到,這些是使我們能了解神的心必須有的經歷,以至我們不單是神的工具,乃是明白、體貼祂心腸的「同工」。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因為這信息是用歌篾作喻,也有直接的責備,我們要緊記,全段都是「耶和華說的」。就讓我們藉著不同的以「我必」為開始的審判的話作反思:
2:3-5—(我必/NIV) 剝她的衣服」:這警告是在叫作兒女的與母親大大爭辯後發出的:
(1) 為何這比喻要把母親(即以色列) 與兒女(即百姓) 分開呢?
(2) 第2節形容的淫亂罪是到什麼地步?
(3) 第3節的警告是屬於散文的平衡句語:第二句怎樣補充或解釋第一句的喻意?
(4) 母親的罪現在怎樣連累到兒女呢?是怎樣應用在以色列和百姓身上?
(5) 第5節指出淫亂的那方面的罪?
2:6-7—「我必堵塞」
(6) 這比喻是要向以色列發出什麼警告?
(7) 神希望這審判會帶來什麼果效?
2:8-9—「我必收回」
(8) 神警告要收回些什麼?
(9) 原因何在?
(10) 這裡所指出的是什麼罪?
2:10—「我必顯露」
(11) 這比喻是要向以色列發出什麼警告?
2:11—「我必止息」
(12) 這不再是比喻,乃是直接的警告:為何連安息日也要給他們止息?原因何在?
2:12—「我必毀壞」
(13) 是誰給他們葡萄園和無花果樹的?
(14) 這裡所指出的是什麼罪?
(15) 神將會怎樣毀壞這些?
2:13—「我必追討」
(16) 這裡所指出的是什麼罪?
(17) 試列出以上種種的罪。
(18) 神要施行的審判是否公平?為什麼?
(19) 以上那一樣的罪叫你驚訝?為什麼?
(2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你們要與你們的母親大大爭辯;因為她不是我的妻子,我也不是她的丈夫。」(何2:2)
如果我們看2:2-13為何西阿這被妻子的不貞所傷透心懷的丈夫之哀歌,已經叫我們深表同情;但事實上,這是神自己說出的哀歌,這豈不叫人驚奇嗎!在這哀歌中,神以他們的淫行來道出他們極醜惡之處,都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1) 絕無羞恥的行徑 (2:2) :這裡所描繪的是一個絕無羞恥的婦人,以她的臉貌和胸懷叫人知道她的淫性。這正是以色列人所陷入的屬靈光景。就如Charles Swindoll所言,他們已陷入「良心麻木」的地步,喪盡良知!
(2) 不安現狀(2:5) :這淫婦不以自己所有的為滿足,多有埋怨,要尋求更大的滿足,特別是物質上的滿足—餅、水、麻、油與酒。她不是以忠貞、承諾來看婚姻,乃是以快樂/good life為要。這也正是以色列的寫照—與神的關係不是本於愛和順服,單是以“what’s in it for me/我有什麼利益” 為要。
(3) 忘恩負義(2:8) :這淫婦是不懂得感恩的,竟然忘記,甚至不承認是誰供養她的!其實不在乎不知,乃在乎不甘受綁。神所給予以色列的,何止是五穀這些基本的需要,更是新酒與油、更是金與銀!但他們要的是自由、像別國一樣,要拜誰、就拜誰!
(4) 自我欺哄(2:11):雖然他們要拜巴力,卻仍繼續耶和華的敬拜,包括守安息日。這樣表面的敬拜,是他們自欺的方法,以為自己仍是向神忠貞的。
(5) 轉換了所愛的(2:12-13) :最後,神就指出他們是早已忘記了祂。巴力已成為他們的神、他們的新歡了。
當我們這樣思想以色列以上的淫行,特別是他們根本忘記了神,轉換了愛的對象時,恐怕我們自然會說:這絕不是我的寫照。但是我們要明白,以色列的變心不是偶然的,乃是一個漸漸的過程;如使徒約翰所指出,其根源是來自「(貪)愛世界」(約壹2:15) 。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其實,上一段可以說是一首哀歌,是神的哀歌。但由第14節起就轉為希望之歌。神用同等的篇幅來論到祂會重建所應許的關係的:
2:14-15—重新收納變節的以色列:
(1) 神會用什麼方法來叫以色列真正回轉?(2:14)
(2) 為何這過程需要經過曠野和「亞割谷」(參書7:24-26). ?
(3) 但其結果會怎樣?(2:15) 為何要與出埃及相比?
2:16-17—重建約的關係:
(4) 所重建的是什麼關係?
(5) 這裡沒有提到為何這關係能得重建:請翻到以西結書11:19; 36:26看看能重建的關鍵在乎什麼。
2:18—恩及萬事
(6) 與神和好的關係會怎樣影響動物世界?
(7) 也怎樣影響全世界?
2:19-20—聘禮禮物(參下註)
(8) 這裡論到的聘禮是否以色列人本身已擁有的?
(9) 這些聘禮是以色列怎樣承受得來的?
(10) 這重新和好的關係還會帶來什麼後果?
2:21-23—應允的神
(11) 這多層的應允描繪了什麼景像?
(12) 「耶斯列」是神栽種之意:
a. 神在2:2-13所栽種的是什麼?
b. 現在要收成的是什麼?(2:23)
c. 這收成是否單指以色列?為什麼?(再參羅9:23-26; 彼前2:10)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2:19-20是一整句……是耶和華對良人直接說的話;是以婚聘為比喻……耶和華說祂是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為聘禮。” (Word, Hosea-Jonah, 59)
「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何2:2)
第二章上半段嚴厲的信息,是為下半段眷顧的信息所均衡的。更希奇的是,這眷顧的信息所帶出復和關係是完全的:這不忠的妻子以色列,必重新稱祂為「我的丈夫」(2:16) ,而這復和的關係是「永遠」的(2:19) ;更是以「仁義、公平、慈愛和憐憫」為徵記的(2:19) 。神更在此顯露,這全新的關係是包括「本非我民」在內的(參彼前2:10的解釋) 。
不過,當想到全人類,包括以色列人叛逆的本性時,我們不禁懷疑,這怎可能發生呢?我們不忠的本性,怎樣維持「永遠」的貞潔呢?更談不上「仁義、公平、慈愛和憐憫」。這些都是我們罪惡的本能所不能活出來的!
這正是為什麼神要用以色列人聘妻為喻,來道出祂這應許。在猶太人的娶妻禮儀中,這準丈夫要付出聘禮:神就用「仁義、公平、慈愛和憐憫」為聘禮。換句話說,這些都不是我們故有的。故此,不論是以色列得與神和好,或是我們外邦信徒被接枝在其中,這永遠的關係是全在乎神的憐憫。
這使我想起John Bradford所說的名句:「若非是神的憐憫」!
John Bradford (1510-1555) 是英國著名改革宗的信徒和殉道者。他為信仰的原故被瑪麗女皇囚禁於倫敦塔內,最後在1555年7月1日被火燒死。根據A Treatise on Prayer (1822) :「這敬虔的殉道者Bradford,(有一次)當看到一個因犯罪而被引到行刑處的囚犯時,他不禁的說:“若非是神的憐憫,John Bradford也會如此” 。他知道自己內心同樣像這罪犯一樣,有這些犯罪的本能。」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似乎歌篾已離開了何西亞,但神卻吩咐他再把她贖回來(參下註) :
a. 此舉對何西亞來說,是否容易?
b. 如果是你,會否重新收回不忠的配偶?為什麼?
c. 是否神就例外,不用掙扎就把以色列(包括我們) 收回?
(2) 神給何西亞的吩咐,不但是要贖回,乃是要去「愛」這淫婦,像神愛以色列一樣(3:1) :
a. 神是怎樣愛以色列的呢?
b. 神又是怎樣愛你的呢?
(3) 何西亞給歌篾的贖價,只是奴婢贖價的一半(出21:32) ,再加少許不太值錢的大麥:
a. 這怎樣顯示淫婦歌篾離開何西亞後的光景?
b. 這也怎樣表明:
i. 以色列離開神之後的光景?
ii. 至於離開神的人的光景又如何?
(4) 何西亞在贖回歌篾後,給她什麼吩咐?
(5) 這吩咐對以色列的信息是什麼?
(6) 如果第3節末是按註二來譯出:
a. 這是怎樣把第4節的預言表明出來?
b. 這預言在聖殿在主後70年被毀至今是怎樣得到應驗?
c. 這預言表明了神什麼的心意?
(7) 我們知道「他們的王大衛」是指末後的彌賽亞、耶穌基督:
a. 在末後的日子,以色列會有什麼改變?
b. 是什麼導致他們的改變呢?(見5:15)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一:按原文,我們不能肯定神是吩咐何西亞贖回歌篾,或是娶另一淫婦。但這舉動既是預表神重新收納以色列,何西亞去娶另一淫婦似乎不合理;故此,這婦人該是歌篾。
註二:不少解經者把第3節末「我向你也必這樣」譯為:「我也不與你同房」。
「我便用銀子十五舍客勒,大麥一賀梅珥半,買她歸我。」(何3:2)
似乎歌篾終於離開了何西亞,歸屬另外一個男人;這正恰當的作為以色列人離開神,歸屬偶像的喻表。但神卻始終愛以色列,沒有放棄他們。故此,祂吩咐何西亞要把妻子贖回。我們不難想像何西亞內心的掙扎,但同時我們也稍為領會到神心中的掙扎—表明把以色列贖回,對神而言,也並非不用掙扎的事。何等希奇的愛!
不過,這裡告訴我們,何西亞只用了銀子十五舍客勒,大麥一賀梅珥半,就能把歌篾買回來。這只是一般買奴婢價錢的一半(出21:31) 。換句話說,這離開丈夫的淫婦,其生活沉淪到過著連奴婢也不如的生命。
歌篾以為自己配得一個比何西亞更好的男人(2:2) ,她也不以所擁有的為滿足(2:5) ,而要找「更清綠的草原」;誰知得到的是奴婢也不如的看待。這正是離開了神的以色列之寫照,也是每一個離開神的人之寫照。
我們總以為神是那樣的嚴謹,把我們的自由和自由的意志奪去;故此我們要擺脫祂的綑鎖,去追求世上的自由和滿足。誰知,像那浪子一樣,我們離開神去找的一切都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反而是更深的空虛;所找到的所謂自由,竟成為奴役我們的痛苦;所尋到世人所追尋的珍寶,卻叫我們盡失尊嚴和人格。我們像歌篾一樣,過著連奴婢也不如的人生!
但是,像天天等候浪子回家的父親,也像堅愛不移的丈夫,神要擁抱我們、要贖回我們。但與何西亞不同的是,神非以僅僅十五舍客勒銀子和不大值錢的大麥來買贖我們,乃是以祂獨生愛子的生命和寶血來買贖我們。真的,有何神像我們的神!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4:1-4—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指控:
(1) 學者Douglas Stuart指出這裡所用的是法庭上控訴的言詞:為何神在此用法庭的形式來控告以色列?
(2) 神首先控訴他們缺乏什麼?
(3) 一個社會會變成怎樣,如果是刻劃著:
a. 無誠實?
b. 無良善?
c. 無人認識神?
(4) 為何這些東西的缺乏能構成控罪?
(5) 一個被以下的景況刻劃著的社會又會是怎樣的?
a. 假誓、不踐諾
b. 殺害、偷盜
c. 淫行、強暴
d. 殺人流血是接連不斷的(何西亞時代北國的王都是一個一個的被刺殺而死的!)
(6) 這些現像與無誠實、無良善和無人認識神可有關係嗎?為什麼?
(7) 你能找到這個曾一度屬神的國家會弄到這個地步的原因嗎?
(8) 他們的罪,按第3節所言,也帶來了什麼後果?
(9) 為何神叫他們不用互相指摘呢?(4:4)
4:5-9—民如何、祭司如何
(10) 神在這裡是向誰說:「不再給我作祭司」?
(11) 這句話怎樣顯示神對整個以色列的心意?(見出埃及記19:6)
(12) 以色列作祭司國度是什麼意思?
(13) 他們棄掉的是什麼知識,以至不能作神的祭司?
(14) 他們的祭司所犯的罪包括什麼?(4:6-8)
(15) 為什麼連祭司也會落到這個地步?
(1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將來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我必因他們所行的懲罰他們,照他們所做的報應他們。」(何4:9)
雖然神控告以色列人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神(4:1) ,祂卻警告他們不要自義,反指控別人,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罪;也不要歸咎於祭司。原因不但因為惟有神有資格控告他們,更因為問題是出於「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4:9) 。
我們總以為應該是:「祭司如何、民也必如何」才對。
作為祭司,他們有責任以神的律法教導百姓;故此,神的民的無知識、棄掉知識(4:6) ,該是祭司要負的責任。祭司人數的增加,百姓認識神律法的機會也應增加。誰知是剛剛相反。耶和華就責備祭司「吃民的罪」、「滿心願意」民犯罪(4:8) 。換句話說,他們不但沒有引導百姓離罪,反而縱容和跟隨百姓去犯罪。也就是說:「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約12:43)
神的百姓所面對的壓力是要效法這個世界;而神的僕人往往要面對的挑戰,卻是要隨百姓(會眾) 的喜好而行!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指控民與他們祭司之後,耶和華就列出他們的罪行和後果:
4:10-14—行淫之罪
(1) 這段多次論到他們的淫行:
a. 這裡所指的淫行,其實有那兩類?
b. 這兩類的淫行有什麼關連?(特別留意4:13)
(2) 第10節指出:他們行淫的原因是什麼?所得的(目前的) 審判是什麼?
(3) 姦淫與醉酒有什麼共通之處?(4:11)
(4) 為何神說祂不會懲罰他們女兒和新婦的淫行?
(5) 這描繪的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6) 他們的罪至終會帶來什麼審判?(4:14)
4:15-19—對猶大的忠告: 藉著指出對以色列最後的審判(4:19) ,神在此呼籲猶大不要跟隨他們的腳踪。
(7) 我們對吉甲用作祭祀之地的背景不詳,但伯亞文(即伯特利—見摩4:4; 5:5)則是拜金牛犢的所在(王上12:29) 。既拜金牛犢,同時又指著耶和華起誓,這是什麼罪?
(8) 除此之外,在第16節提到猶大要避免什麼罪?
a. 母牛所代表的是什麼罪?
b. 相反地,神是盼望怎樣對待他們呢?
(9) 以法蓮是北國十個支派中最強大的,在此被特別的責備:
a. 為何形容他們是親近偶像的(或譯與之結連) ?
b. 神「任憑他」,是福?還是禍?為什麼?
(10) 第17-18節總結了他們的罪行:
a. 這裡怎樣反映出他們犯罪的嚴重和無藥可救?
b. 所犯的罪是怎樣的普遍呢?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姦淫和酒,並新酒,奪去人的心。」(何4:11)
我們都知道酒能使人亂性,叫人失去判斷力和理智。有一段箴言很生動的描繪這個事實:
“就是那流連飲酒、常去尋找調和酒的人。酒發紅,在杯中閃爍,你不可觀看,雖然下咽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或譯:淫婦);你心必發出乖謬的話。你必像躺在海中,或像臥在桅杆上。你必說:人打我,我卻未受傷;人鞭打我,我竟不覺得。我幾時清醒,我仍去尋酒。”
(箴23:30-35)
箴言常把醉酒與姦淫相提並論,就如以上的一段話,也是緊接對淫亂的勸戒而編寫的。何西亞同樣在此提醒我們,姦淫與醉酒都會帶來同樣的結果,就是奪去人的心,意思是奪去人的判斷力和理智。
在勸導那些不幸落入情慾網羅中的人的經歷上,我明顯的看到他們也漸漸失卻了判斷力和理智—不但是在家庭、婚姻的抉擇上,在工作和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若沒有澈底的悔改,最後的結果往往就如何西亞所言:「必致傾倒/come to ruin」(何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