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按「五年靈修計劃」的讀經編排次序研讀舊約約拿書。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有關約拿書的獨特性,請參閱今天的「靈修默想小篇」。
(1) 請翻到列王紀下14:25看看經文怎樣論到約拿。那處顯示他活在主前八世紀時代。
(2) 神要他起來(即立刻之意) 往尼尼微城(今天的伊拉克) 去。
a. 他要走的路程有多遠?
b. 他能用希伯來語傳信息給他們嗎?
c. 這強國的人民會聽他嗎?
d. 他要遇什麼風險?
e. 如果你是約拿,你會怎樣回應神的差遣?
(3) 神給他的使命是什麼?這些人既是罪重及天,神為何不直接審判他們?
(4) 約拿真的「起來」,不過卻是逃跑,到地中海岸邊的約帕,要坐船到他施(一般相信是西班牙) 去。
a. 為何他要逃跑?為何甚至要逃到西班牙?
b. 他有否想到逃跑會帶來什麼後果?這些後果會包括什麼?
c. 他關注神可能會嚴辦尼尼微人嗎?
d. 試把他的態度與亞伯拉罕在創世記18:22-33所持的態度相比。他們有何分別?
(5) 船上的水手,看來與今天的遊輪一樣,是從多國而來的,故此有危難時,「各人哀求自己的神」:
a. 他們本應是善於航海的,為何會如此驚怕?
b. 他們當時的表現,可以給我們看到一般人求神拜佛的心態和與他們相信之神的關係嗎?
(6) 在如此厲害的風暴中,為何約拿竟然能「沉睡」?
a. 當你明知故犯背逆神的旨意時,心中能否有平安?
b. 約拿一定感受到如此厲害風暴的搖撼,也心知事出有因;為何他仍能「沉睡」?
c. 這正證明他的決心有多大,和他連神的管教也不怕的心。為何他會如此?(參4:1-3)
(7) 船主為何此刻會留意到約拿?為何要叫醒他?
(8) 我相信他們的掣籤和結果是出於神的。這是否說,每當禍殃臨到國家、家庭或教會時,我們要找出是誰之過呢?這樣的想法是否一定對?(見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3:4所言,和約伯的遭遇。)
(9) 今天對你主要的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生命中?
約拿書確有它獨特之處,全書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寫的。列王紀下14:23-25告訴我們約拿是從迦特希弗,即拿撒勒東北兩哩那裡來的。他說的預言就應驗在耶羅波安身上(主前793-752年) 。
在亞述重新強大對以色列構造威脅時,神吩咐約拿向亞述的京城尼尼微發出責備和警告的預言;但約拿不願意服從。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希望神會直接的毀滅該城和其中的居民。這卷書是在約拿完成這宣教旅程之後,有時間思想其重要性而寫成的。書卷非常生動的描述神願意向凡謙卑、誠懇尋求祂的人施憐憫。尼尼微人的悔改叫這城的毀滅得以延遲了150年(直到主前612年才被毀滅) 。
不少好批評的人認為約拿的故事全屬虛構,只是個神話,認為大魚(吞人)的神蹟是不可能的。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能接受聖經的神那超自然的屬性。對那能叫日停住、分開紅海的神,要控制一條大魚實在是沒有困難的。耶穌是以歷史事實來看約拿書的。他把約拿在魚腹中的經歷與自己在墓中的時間相比(太12:40) 。祂亦證實尼尼微人的悔改是真確的,且用之來叫文士和法利賽人慚愧(太12:41) 。
(摘譯自The Hebrew-Greek Key Study Bible)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眾人所問的問題甚為有趣:
a. 試列出他們七嘴八舌所發問的問題。
b. 為何在此危難之時,他們不單問「你作了何事」?
(2) 為何約拿的回答叫他們大大懼怕?
(3) 在這情況下,約拿可有什麼選擇?為何他選擇叫他們拋他在海中?這是悔過之舉?還是寧死不悔?
(4) 拋約拿下海豈不立刻叫災難過去嗎?為何他們不願這樣作?誰更為義?
(5) 水手們從這經歷學到什麼?
a. 在風浪未平時,他們向誰哀求?
b. 風浪平靜後,他們敬拜的是誰?
(6) 約拿從這經歷應學到什麼功課?你認為他真的領會嗎?
(7) 事實上,神已在他身上完成了第一個(宣教)使命,你同意嗎?
a. 尼尼微城是否約拿惟一的工場?
b. 這次的經歷應怎樣準備他面對尼尼微的使命?
(8) 在路加福音11:29-30,耶穌怎樣把自己與約拿相比?
(9) 今天對你主要的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生命中?
先知約拿既被神用作先知,他所發的預言也成真(王下14:23-25) ,我們就以為他一定擁有「神人」的靈命。但從書卷中我們看見約拿確是一位熟讀聖經的先知(他在第二章的禱告是明證) ,但在神的旨意與他的心意相違時,他竟然是一個硬著頸項叛逆神的人。
當然,他對亞述人的敵意或仇恨是叫人驚訝的(4:1-3);但他不顧一切的拒絕順服神,更是不可思議。這樣的硬著頸項可以從他在極厲害的風暴中仍能「特別沉睡」可見(T.D. Alexander, TOTC, Jonah, 103)。
我相信我們總有不願順服神的時刻。至於那些愛神的人,這是一段極難受的時刻:心中失去那寶貴的平安,且往往叫我們寢食不安,難以入睡。這心中的不平安其實是變相的祝福,因為會因此被聖靈驅迫我們跪下悔改和認罪。
但約拿卻不是這樣。他定意要背逆神,甚至向相反的方向逃奔,以為這就可以躲避耶和華。他當然知道是走不出神同在的(詩139:7-8) 。他是以此舉叫神知道他的意已決,是不會更改的。
故此,當風暴驟起,他深知是神的作為,但他以沉睡再一次向神表示他是不計後果的,決意不回頭。他情願就是死在海中,也不去向尼尼微人發警告的預言。這樣的頑梗,真叫人驚訝。可惜的是,我遇過類似的基督徒,頑梗如約拿。其中一位更對我說:「我知這條是死路,但我不理!」
人又那有能力去幫助一個良心像已被烙慣的人呢!
幸好繼續讀約拿書,我們就看到「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可10:27)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作為先知,約拿應是熟讀聖經的。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話語多是出自詩篇。這不是說約拿安坐魚腹中抄襲詩句,乃是在危難中自然地用合用的詩篇來道出心聲:
(1) 約拿是在什麼地方發出禱告的?
(2) 他的禱告像一般的詩篇可以作以下的分段:
a. 第2-3節: 神的拯救
b. 第4-6(上) 節:訴苦況
c. 第6(下)-7節: 神的拯救
d. 第8節: 信心之言
e. 第9節: 許願與讚美
(3) 約拿既在魚腹得暫時的蔭庇:
a. 他會想到什麼?
b. 他有悔意嗎?他應否有悔意?
c. 你會怎樣形容他的內心境況?
(4) 第2-3節:神的拯救
a. 約拿在被拋下海後,身體下沉時作的是什麼?
b. 他既膽敢叫人拋他下海,他是否真的視死如歸?
(5) 第4-6(上) 節:訴苦況
a. 他認定所遭遇的是出於誰?
b. 他在海裡的情景有多險?
c. 他有否在此說出認罪的話?
d. 仰望祢的「聖殿」是什麼意思?
(6) 第6(下)-7節:神的拯救
a. 在此他怎樣稱呼神?
b. 我們可以怎樣學效約拿?
(7) 第8節:信心之言
a. 為何他在此時提到外邦人?
b. 他是在憐憫他們,還是定他們的罪?
(8) 第9節:許願與讚美
a. 「但」是什麼意思?
b. 他許了什麼願?原因是什麼?
(9) 數數看,這禱告一共有幾多個「我」字?
a. 你認為他現在已準備好聽命順從神的宣召嗎?
b. 這經歷究竟帶來了什麼改變?
c. 你認為他現在了解神愛「信奉虛無之神的人」的心嗎?
(10) 今天對你主要的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生命中?
當細讀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時,我們看到這禱告的奇特:
(1) 他經歷到禱告蒙神立即的應允:
第二節似是他重述在水中下沉時向神呼求的情景。是的,不論人是怎樣口硬,口稱不懼怕死亡,但面臨被波浪洪濤淹滅之際,不懼怕才怪呢!
(2) 他知道神是位憐愛的神:
他雖然心知自己在被神管教,但他更曉得神是位恩慈的神。只要祂的兒女轉向祂呼求祂,祂必定垂聽,因為祂顧念我們。故此,約拿雖然身在海的深處,神卻是只有禱告之遙。他知道禱告已達到神天上的殿。(2:7)
(3) 這禱告特別的地方,乃在乎沒有半句認罪的話,沒有悔改的意味。約拿沒有對神說,我錯了。這禱告只有的是求拯救脫險的。
(4) 這禱告最奇怪之處,是約拿絕對沒有改變他對尼尼微人的態度;他仍視他們為「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2:8) 。他仍自覺比他們好,因他選擇相信那位真神。
(5) 其實,如果你數到這禱告中出現「我」字的次數,就可以看到這禱告是何等的「自我中心」。
你認為神是因為他的禱告而把他從深海中救出來嗎?
這故事的終結固然給我們看到,神果真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災」的 (4:2)。但約拿最大的難處是在乎他看不見自己是極需要神憐憫的那位!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經過了如此奇妙和震撼的經歷後,約拿算是險死還生。被大魚吐上陸地後,他立刻當作的是什麼?
(2) 為何神要第二次向約拿重提宣教的召命?他豈不應在獲救後自動的起來到尼尼微城去嗎?
(3) 我們都知道在事奉上,沒有人是不可缺的。為何神不另揀選一個聽話遵命的先知?
(4) 祂為何給約拿第二個機會?
(5) 聖經只記載約拿「講道」的一句話:
a. 你以為他是否真的只說了一句話?
b. 這是否顯出約拿根本不願意把耶和華和祂的憐愛和赦免告訴這城的人?
c. 你以為他只說了這麼簡短的信息,用意何在?
(6) 他的宣講帶來了什麼後果?你怎解釋這奇特的果效?
(7) 我們從百姓和王帝的反應:
a. 怎知他們的悔改是真確的?
b. 他們的悔改有多徹底?
c. 他們為什麼要悔改?
(8) 神是否定意要毀滅他們?這事情可以叫我們看到神那方面的屬性和祂藉著主耶穌所成就的救恩的什麼原委?
(9) 今天,你從這段經文對神所托,傳福音的使命有什麼提醒?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約拿被大魚吐出、著陸後立刻作的是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沒有立刻的動身前往尼尼微去。神是要再次呼召他,要他「起來」(即立刻的動身) ,他才聽命。
我不曉得大魚把他吐在那裡,相信是地中海的海岸吧。約拿於是動身回家去了。可能是在他回家後,神的召命再次的重新臨到他。
從約拿書的下半部,我們看到約拿基本上沒有改變他對亞述人的敵視和憎恨。這就解釋到為什麼他在魚腹中的禱告裡,沒有半句的悔意,以及為什麼在經歷神如此厚恩後,他仍不自動自覺的跑到尼尼微去。
不過,最令人不明白的是,為何神仍第二次的呼召這樣頑梗的僕人?如果在亞哈王的時代,神還有7,000人向祂忠心,相信在這時,祂一定有別的先知可差遣的。為何偏偏要死抓著約拿不放?為何給他第二次的機會?
我相信神不是給約拿第二次機會去證明自己,或是叫他至終能完成使命。主因乃是要他改變成為一個明白神心意的僕人,似神形像的先知。就像在創世記第22章神試驗亞伯拉罕,為要使他似自己的形像。結果,就如神甘願把獨生兒子賜給世人那樣,亞伯拉罕也願意為神獻上自己的獨生愛子。亞伯拉罕至終被模造成為有神的形像,更了解神的心的人。
故此,神看重的不單是使命的完成,更是祂僕人的模造,成為明白祂心意、學像祂樣式的人。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知道看到全城的人悔改時,天使在天上如何回應?(參路15:7)
(2) 當時約拿立刻的反應又是怎樣?為什麼?
(3) 你可以用什麼來形容像約拿般的「福音使者」呢?
(4) 既是這樣,為何約拿又願意改變初衷去接受這使命呢?
(5) 他與「浪子」比喻裡的長兄有何相似之處?相比之下,誰更可怕?
(6) 如果你是神,你的心會有什麼感受?你會怎樣處理約拿?
(7) 神又是怎樣處理約拿呢?為什麼?
(8) 約拿怎樣回答神在4:4的問題?
(9) 你認為約拿曉得誰安排一棵蓖麻來遮蓋他的嗎?他的「靜默的回答」是什麼?他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代表他是怎樣看事情的?
(10) 你認為約拿曉得誰安排蓖麻的枯萎、炎風和烈日的嗎?他又是怎樣看這事情呢?他領會神藉此給他的信息嗎?
(11) 似乎神用實物教材收不到果效,故此祂就直接向約拿陳明心意:
a. 神告訴約拿,他的問題是出於什麼?
b. 神藉再次給約拿機會是希望他能明白什麼呢?
(12) 請翻到約翰福音3:16。試把「尼尼微人」代入這句話中,看看神希望約拿所領會的是什麼。
(13) 約拿的故事對你主要的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生命中?
神對約拿的忍耐實在叫人驚奇。約拿如此頑梗,且多次求死,好像不迫使神毀滅尼尼微人決不罷休。連看見尼尼微人真心悔改他也不甘心。
雖然,我真不能明白身為先知的約拿為何也會心懷如斯的苦毒;但我卻遇見過這樣的基督徒,對「仇敵」心懷的痛恨,叫他們眼見「仇敵」真正的悔改時,心中卻無法喜樂,反而有「便宜了他們」的感覺。
我不敢論斷他們,但看到約拿和那些與他相似的信徒都忽略了自己原來也是極不好的罪人,是極需要神恩典遮蓋的人。他們忽略了,如果人是要得到當得的報應的話,我們都該死在地獄裡。
約翰紐頓在寫成他著名的「奇異恩典」詩歌後,在一次的講道中告訴會眾,他之所以感受到神的恩典是如此奇妙,不但是因為看到自己是罪大惡極不配得著神的恩典,更是因為臨到他的神的恩典,原是他所「不希罕」的。
是的,不論世人希罕與否,基督耶穌都已為世人死在十字架上,把祂的恩典圍困著我們;就如一位作家所言,如空氣一般的圍繞著我們,要進入我們心中,帶來生命和氣息。接受與否,卻全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事實上,我和你能決志和相信,也是恩典,也是神的恩賜。(弗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