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6:16-24

本週我們繼續研讀馬太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在施捨、禱告和禁食這三樣「義的表現」中,愛主的基督徒通常用那一項來衡量自己的靈性呢?為什麼?

(2) 主耶穌對我們的禁食也要提出警告,原因何在?祂提醒我們禁食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3) 異教徒也多有禁食的;基督徒的禁食與他們的禁食應有何分別?

(4) 不要積財在地上是聖經清楚的教訓:

a. 「積」是什麼意思?為何不對?

b. 你有否積財在地上呢?

c.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是什麼意思?

d. 按你所給的定義,你的心在那裡呢?

(5) 按耶穌所言,是什麼引至「何等大」的黑暗呢?(註:主並不是說:你裡頭的光若變成黑暗。原文是:你裡頭的光若黑暗。「光」是「黑暗」是什麼意思?)

(6) 請給「主」下一個定義?當一樣東西(或人) 成為我們的「主」,會有什麼徵兆?

(7) 按你所言的徵兆,究竟你今日的主是什麼?是神還是瑪門?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6:25-3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主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對你而言什麼是「生命」?

(2) 主耶穌這樣說,是指肉身、精神或是靈的生命呢?

(3) 請給「憂慮」下一定義?

(4) 飛鳥的比喻的重點是什麼?是否我們就不用勞苦,不用計劃呢?為什麼?

(5) 是否我們穿得暖、吃得飽,就沒有憂慮呢?為什麼?

(6) 百合花的比喻的重點是什麼?與飛鳥的比喻的共通點是什麼?

(7) 神造我們與飛鳥和百合花之別是什麼?

(8) 外邦人有什麼特點?

(9) 我們應與他們有何分別:

a. 「求/seek」是什麼意思?

b. 求神的國是什麼意思?

c. 求祂的義又是什麼意思?

d. 為什麼要「先求」這些?「後」可以求什麼呢?

e. 我們怎樣曉得自己在「求/seek」一些東西呢?

f. 你真的相信在「神國」與「義」之外,其他的都會「加給」你嗎?那樣,為何你還常在憂慮呢?

(10)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是什麼意思?這是說我們可以為今天憂慮嗎?

(11) 今天你應如何面對你的難處:包括家庭、關係、工作、學業所帶來的緊張、不安、煩惱、血壓、和失眠?

第3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7:1-1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5

(1) 什麼是「論斷」?與「判斷」有分別否?

(2) 在此,主耶穌明顯地是用「誇張法」來表明真理。用意何在?

(3) 請給「假冒為善」下一定義?

(4) 似乎主耶穌沒有制止我們作判斷,乃是叫我們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我們真能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這對我們的「論斷」會有什麼影響?

6

(5) 狗與豬是指誰?(可參箴言26:1111:22) 耶穌的用意是什麼?

(6) 在耶穌的身上,祂至終是給誰所咬?聖物給什麼人所踐踏?

7-12

(7) 請把主耶穌在第12節所言與以下的名言相比,看看其主要分別何在?

a.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

b. 己所憎惡,勿施於人(著名拉比Hillel)

c. 你所憎惡的,勿作在任何人身(次經Tobit 4:16)

(8) 12節是與上文(7-11) 有關的,故此以「所以」作承接詞。這與禱告有何關連?它怎樣「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呢

[若時間許可,可多作以下反思:

- 如果我們真勵行第12節的教訓,我們的生命會產生什麼改變?

- 如何能做得到?

- 參馬可福音12:29-31及路加福音10:27。這樣怎樣給律法作出總結?是正面還是反面的?

- 這樣律法和先知的總意,不是在乎規條,乃在乎關係。你說對嗎?]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7:13-29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要結束登山寶訓時,馬太記錄了一連串對比式的教訓:

- 兩條相反的門路

- 兩種相反的果樹

- 兩等相反的根基

(1) 這些對比所喻的是那兩類的人?

(2) 兩條相反的門路:

a. 為何主耶穌用門和路作兩類人的生命寫照?

b. 用大小與寬窄的用意何在?

c. 這教訓對你有什麼提醒?

(3) 兩種相反的果樹:

a. 按第22節所言,我們可以知道什麼不是主耶穌在15-21節所指的果子呢?

b. 既是這樣,什麼是我們可鑒別的果子呢?

(4) 兩等相反的根基:這比喻恰恰作了登山寶訓的總結

a. 請列出所有(意思或直接)重複和相反的詞句。把這些總結起來,看看我們對人生有何領會。

b. 「凡聽見我的話」:請把他們在登山寶訓所聽的試作總結:

i. 八福的生命與光和鹽

ii. 律法表面的遵守與神真正的心意

iii. 「義行」的錯誤

iv. 憂慮顯示我們以誰為主,在追求什麼

v. 律法與先知的總意:

1. 與人的關係:不可論斷

2. 與神的關係:天父心

vi. 兩種相反的生命

可否用一句話來總結耶穌登山寶訓的教導?

我們如何能「行出」祂的話?

(5)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8:1-13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醫治長大痳瘋者

(1) 這患病者是怎樣來見耶穌的?

(2) 他要求什麼?

(3) 我們可以怎樣形容他的境況?

a. 肉身方面:健康、財富、工作?

b. 情緒方面:家庭、朋友、尊嚴、夢想?

c. 靈性:對神的感受、與神的關係?

(4) 耶穌怎樣醫治他?可用其他的方法嗎?為何獨用此法?

(5) 耶穌吩咐此人遵摩西律法而行的用意何在?

醫治百夫長的僕人

(6) 這兩者的醫治的分別何在?

a. 誰是那請求者?

b. 請求的動機是出於什麼?

c. 你在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百夫長信心之大?

d. 耶穌趁機表明什麼真理?

e. 這信息對當時的大群(猶太)人有何重要性?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

第6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8:14-22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彼得為要跟從耶穌放棄了什麼?(19:27)

(2) 你可以想像到這決定對他的家人,包括岳母,有何影響?

(3) 他的岳母在得醫治後起來作什麼?這次的醫治對彼得家人,特別是他的岳母有何意義?

(4) 馬太趁機再次指出耶穌如何應驗舊約的預言。這次馬太引用了以賽亞書53:4。你對這預言的應驗有何領會?

(5) 為何耶穌在第18節看見許多的人,反而離去?

(6) 若果你是群眾之一,親耳聽見耶穌的信息(包括祂稱神為父、稱自己就是「義」,更叫人聽祂的話--與律法相等) ,也親眼看見祂所行的(醫病、趕鬼) ,而想跟從祂,原因何在?你會對跟從祂有何領會?

(7) 既然有人願意跟從,為何主耶穌不是甚為高興,反而有所戒心?

a. 祂把自己與狐狸和飛鳥相比:用意何在?

b. 把安葬的家人比作死人,是否有點過份?祂要想跟隨祂的人明白什麼?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8:23-34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掌管大自然

(1) 在此之前,門徒目睹什麼神蹟?他們對主耶穌有何認識?

(2) 為何現在見此神蹟而感驚訝?這神蹟與前所見的有何分別?(試從類別和個人感受兩方面思想)

(3) 若你處身在船中,眼見耶穌熟睡了,風波又大,你會有不同的反應嗎?真的?

(4) 這些經歷可以叫門徒明白到跟隨主包括了什麼?

勝過污鬼:我們已分析過加利利地是與外邦人混雜之地,故此有養豬的作業:

(5) 按馬太的描寫,我們可以領會到那被鬼附的人生是怎樣的?污鬼怎樣稱呼耶穌?牠們豈不是為耶穌作見證嗎?牠們明白自己的終局嗎?

(6) 這些本地人不是目睹或耳聞耶穌的大能嗎?為何卻要求祂離去?

(7) 他們這舉動與今日世人對福音的態度有何相似的地方?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