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馬太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聖靈感動之下,每個寫福音書的作者在記述同一事件時,往往有不同的著重點。馬太在此,不記述癱子的朋友如何把他由屋頂縋下,祇放重點在文士們的惡念,並稱迦百農為耶穌的城(祂現以此為基地) 。
(1) 為何主叫癱子「放心」。他的心放不下的是什麼?
(2) 為何耶穌指文士們心中有「惡念」?
(3) 醫治癱子和赦罪兩樣事情:
a. 那一樣是容易說出來的?
b. 那一樣是實際上較難行出來的?(神是否可隨意赦罪?參約壹1:9)
(4) 為何醫好癱子能證明耶穌有赦罪的權柄?
(5) 馬太藉著記述這神蹟要我們認識什麼?
(6) 馬太現在親述蒙恩的經歷。你對當時作稅吏的人有多少認識?你能聯想到有像稅吏般生活的親友嗎?這親友悔改信主的機會大嗎?為什麼?
(7) 為何馬太會如此就跟隨了耶穌?
(8) 馬太一作了耶穌的門徒,跟著就作了什麼事?為何他不立刻遠離舊日的損友?(解經家告訴我們,「罪人」多指娼妓。)
(9) 如果你是法利賽人,你會與稅吏和娼妓來往飲宴嗎?你會同樣的不大讚同耶穌與他們飲宴嗎?
(10) 作為基督徒,與那一類人飯宴是會叫你感到不太平安的呢?
(11) 細思主耶穌在第12-13節的話;你應怎樣回應?
(12)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細思第16-17節有關新舊難合的話。舊衣與舊皮袋是指什麼?新布與新皮袋又是指什麼?
(2) 如果耶穌是代表新的,這「新」是什麼意思?
(3) 如果摩西的律法是代表舊的,這「舊」是什麼意思?
(4) 應用在第14-15節所談的禁食上,為何與主同在而禁食,是如新布補舊衣,或新酒倒在舊皮袋中?
(5) 耶穌確已離世升天,但有聖靈內住在信的人心中;是否禁食也變成新了,還是仍屬舊的呢?約翰的門徒與法利賽人禁食的原因是什麼?
(6) 我們已讀了馬太的記述超過八章,我們知道這些宗教領袖對耶穌抱著什麼態度嗎?既是這樣,這管會堂的為何會向祂跪拜?
(7) 為何主耶穌祇在孩子的父母和數門徒面前救活這女孩?為何祂將其他人攆出去?
(8) 至於那患血漏十二年之久的女人,你可以想像到她身、心、靈(對神的態度)的境況嗎?(可參利15:19-24)
(9) 耶穌在此,同樣的叫這女子「放心」;這是什麼意思?
(10) 今天你可有放不下的東西嗎?你聽到主同樣的告訴你「放心」嗎?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主耶穌要進了房子後才醫治這兩個瞎子呢?與馬太在第26及31節所言有關嗎?這與主耶穌的優先次序有關嗎?
(2) 主為何先問他們信祂能作這事嗎?「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是什麼意思?
(3) 馬太提到主「走遍(加利利的)各城各鄉」有什麼意思?
(4) 馬太在第35節講述耶穌所作的。這樣給予我們什麼榜樣?你以為馬太所列的是有先後、輕重的意味嗎?
(5) 馬太繼而把主耶穌的心境道出:
a. 耶穌所看到的是什麼人群?
b. 為何如羊無牧人會叫他們困苦流離呢?
c. 這形容適用於現今世代的人嗎?
d. 為何以「莊稼」來形容他們?
(6) 耶穌在第37節提出的情況到現今有改變嗎?這情況是否變得更差呢?為什麼?
(7) 在耶穌提出時的情況底下,你以為耶穌會怎樣吩咐門徒?
(8) 為何耶穌卻敦促門徒當祈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收莊稼呢?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細讀這段經文。你以為耶穌是單指這一次的差遣而說這些話嗎?為什麼?
(2) 如果你是門徒之一,目睹耶穌所行的,如今竟然被給予同一權柄,你會有什麼感受?但也要傳道:他們知道的有多少?如何去傳?
(3) 為何主吩咐他們祇到以色列家?你以為這次的吩咐對日後領受大使命時(見徒1:8)有何影響?
(4) 耶穌為何叫他們什麼也不用攜帶?對我們有什麼提醒?
(5) 為何吩咐他們祇住在一家人中,直到離開為止?原因何在?
(6) 把腳上塵土跺下是否太絕?所要表明的是什麼信息?
(7) 十二人中有包括猶大嗎?他也能行神蹟嗎?
(8) 為何耶穌形容他們是如羊進狼群?他們為何要靈巧?在靈巧中,如何又能保持馴良呢?
(9) 「到那時候,必賜……當說的話」,是指那時候?我們是否就不用熟讀、通曉聖經就可以為主作見證?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耶穌在此所吩咐門徒的顯然是超越目前的「短宣」差遣,而是指門徒繼續因祂的原故要受的逼迫:
(1) 第21-23節:逼迫的厲害
a. 耶穌所預言的逼迫有多厲害?在歷史上有那些時刻或地區曾經(或仍) 出現過?
b. 為何人要如此痛恨福音?
c. 為什麼一方面要我們忍耐;另一方面叫我們逃跑?與第23節的末了有關嗎?
d. 按解經家R.T. France說:「人子到」這句話是回應但以理書7:13之人子在神面前得權柄的時刻 (TNTC, Matthew, 184) 。不論所指是那時刻,這句話如何成為我們在逼迫中的鼓勵呢?
(2) 第24-25節:跟隨主的必然
你有否認真的思想和接受這段有關跟隨主必然的事實?
(3) 第26-31節:「不要(懼) 怕」是這小段重複的要點
a. 原因一:沒有能被掩蓋(禁止)的—意味著,如果我們不傳,福音總會被傳過
b. 原因二:無人(包括撒但)能滅靈魂,除神以外
c. 原因三:甚至身體也是神所寶貴的,比飛鳥還貴重。
這三個原因的總意是什麼?那一個對你在逼迫中最能給你鼓勵?
(4) 第32-39節:必作的選擇
a. 32-33: 認主與否?
b. 34-38: 愛主勝過一切?
c. 39: 那個生命?
從第一世紀至今,在逼迫中的信徒都要作這些選擇。是什麼叫他們認主到底?
至於我們今天大部份不用受太厲害逼迫的信徒,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的選擇?
(5) 第40-42節:賞賜
a. 為何主耶穌稱門徒為「小子」?
b. 從「一杯涼水」,我們可以明白「接待」是什麼意思嗎?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約翰是為在主前面豫備道路而生的(11:10) 。他親眼目睹聖父與聖靈在耶穌受洗時所作的見證,他更公開為主作見證,稱祂為神的羔羊(約1:29-34) 。為何現在竟會對祂產生懷疑?其中起了什麼改變呢?
(2) 耶穌基本上用以賽亞的預言作回答(61:1-3; 35: 5-6) ,但略去一些不提。試看看祂略去什麼是對約翰的處境有關的,以至可能叫他有所懷疑?
(3) 耶穌似乎把天國的拓展分三個時刻:(i) 由先知到約翰,(ii) 由約翰到耶穌,(iii) 由耶穌開始:
a. 這三個時刻或人物的角色有何不同?
b. 約翰扮演什麼角色以使他成為「凡婦人所生的」最大呢?
c. 耶穌在第7-9節怎樣形容約翰:是柔弱或是堅強的人?
d. 耶穌與約翰在形象上有何分別?
e. 耶穌形容約翰為大,是以「凡婦人所生的」而言;屬天國的是要從什麼生的呢?(約3:6)
(4) 耶穌慨嘆這世代的不信,針對他們對自己和約翰判斷的錯誤。這番話是否定還是肯定約翰和他的工作呢?
(5) 耶穌為何以智慧作這段的判語?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翻開聖經的地圖,看看哥拉汛、伯賽大和迦百農的所在。
(2) 按耶穌及以賽亞書9:1-2所言,這些地區享受了什麼優惠叫他們沒有不悔改的藉口?
(3) 為何他們沒有悔改?
(4) 請翻開聖經的地圖,看看所多瑪、推羅、西頓的所在。它們有什麼共通之處(按種族、宗教和命運而言) ?
(5) 為何耶穌說它們會有與猶太人不同的反應?
(6) 25-30節:第25節以「那時」為連接詞,是指因對這些不信的猶太人而發的感慨所引至的說話:
a. 這些不悔改的猶太人的問題是出於什麼呢?
b. 相比之下,嬰孩是指什麼人?(參10:42)
c. 主耶穌用「藏起來」和「顯出來」是要表明知道(即認識) 神的鑰匙是什麼?
(7) 耶穌在此向我們發出「來」的邀請。這邀請的回應者似乎需要:(i) 承認自己是在勞苦、擔重擔的、(ii) 與主交換軛與擔、和(iii) 學祂的樣式:
a. 我們在擔什麼重擔?勞苦、擔重擔的原因何在?
b. 為何要得安息不是放下擔子與軛,而是與耶穌交換呢?
c. 為何也要學主的樣式才得安息?
d. 在主裡得享安息是什麼意思?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