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馬太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耶路撒冷在節期時,人數通常由五萬人激增至二十五萬人。” (參NICOTNT, Mark, 490)
(1)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有這麼多的猶太人湧進耶路撒冷?
(2) 這節期對他們有什麼重要性?
(3) 祭司長和文士在這節期中有什麼重要事務?但現在他們的心思意念全放在什麼事上?
(4) 從馬可福音14:1-10 和約翰福音12:1-8 的記載,我們曉得膏耶穌的是伯大尼的馬利亞,就是耶穌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拉撒路的姐姐。因著目睹主如何救活弟弟,你可以想像馬利亞對主的認識和與主的關係嗎?
(5) 你認為馬利亞用極貴的香膏(價值是通常人的一年工資,且一倒出即迅速因揮發而消失) 來膏耶穌的主因是什麼?是出於感恩?是出於愛?是出於要主知道她的愛?還是出於相信主所言,祂快要在宗教領袖們手下遭害,而趁機先為主的安葬而作?
(6) 其實當時離主受難祇有三天,門徒為何不像馬利亞那樣領會及相信主受難之預言呢?如果他們能領會和相信,你以為他們會如此責備馬利亞嗎?
(7) 耶穌叫門徒不要為難馬利亞,並把自己與窮人作對比。耶穌是否認為窮人不重要?這豈不是與上一章末的教訓相違嗎?為何他如此喜悅馬利亞的所為,過於窮人的需要呢?我們可以就此學個什麼功課?
(8) 耶穌要我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記念。」為什麼呢?她所作的與「福音」有何干?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為要避免出亂子,捉拿耶穌需要「內鬼」是可以理解的。
(1) 請試想像你是猶大:
a. 你以為他在大概三年前是因什麼理由跟從主的呢?
b. 在這三年中,他目睹、耳聞的包括了什麼?
c. 既然三年與主一起生活,他一定看到耶穌完全無罪的生命。你以為他認為耶穌是誰呢?
d. 既是貪財,又常偷取使徒團隊的金錢(約12:6),現在知道這些有權有勢的領袖欲殺耶穌。他雖有機可乘,但在作這賣主決定時,他衡量的利與害可包括什麼?為何他要選這下策?
(2) 耶穌安排在一處連門徒也不熟悉、也不知曉的地方來守逾越節,用意是明顯的。這是叫猶大不能預早通知祭司長,讓祂能安然地與門徒吃祂在地上最後的逾越節晚餐。試想像耶穌吃這逾越節晚餐時的心情。
(3) 耶穌明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亦示意那人是「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祂更加一句說:「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這是祂對猶大生命的評語。你以為主今日對你的評語會是什麼?
(4) 主的話叫門徒憂愁起來,一個一個的問祂說:「是我麼?」。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問?難道是不自知嗎?
(5) 最後,連猶大也問同樣的話(見26:25) 。你以為他是怎樣看主這一番話呢?
(6) 其實,耶穌為何要告訴他們有人要出賣祂呢?是為門徒們的緣故?還是為猶大?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穌既說:「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4:23),敬拜神不在乎那一處,也不在乎遵守什麼禮儀。為何祂卻設立聖餐呢?
(2) 飲杯、吃餅、是逾越節晚餐的程序。這一次耶穌突然拿起餅來,說:「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說:「這是我立約的血」;兩次祂都先祝謝。祂這次的祝謝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是為什麼獻上而感謝呢?
(3) 今日在守聖餐吃那餅、喝那杯時,我可怎樣學效主獻上感謝呢?
(4) 你有否想過,為何主不拿起羊肉來,說:「這是我的身體」呢?這不是更貼切嗎?
(5) 聖餐是在乎記念主(參閱林前11:24-25),並非「重演」主釘十架。每次讓餅和葡萄汁進到我們身體內,這對「記念」有何更深的意義?
(6) 耶穌說:「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這「新的」是什麼意思?與「舊的或現在的」有何不同?
(7) 新約教會服從主的吩咐,在「愛筵」中,而非個人獨自的「記念」主。其要義何在?
(8) 相信到此,門徒沒法不接受主將受難的現實。你會否像彼得與眾門徒一樣的回應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為什麼?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耶穌為何要在面對被捉拿時,先去禱告?
(2) 為何單單帶著彼得、雅各、約翰,離開其他門徒才去禱告?祂對這三人有什麼期望?
(3) 祂的期望達到嗎?
(4) 耶穌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有否類似的經歷?你為何會如此?為何耶穌會如此?
(5) 耶穌禱告了三次,內容都是一樣。請仔細思量祂禱告的內容,從中你可以認識到什麼?
a. 耶穌與父神的關係?
b. 「道成肉身」的真義?
c. 禱告是什麼?
d. 我們可怎樣學效主禱告?
(6) 請翻閱希伯來書5:7-10,看看它怎樣加深你對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了解。
(7) 主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原文是用單數,沒有「你們」二字,意即這句話不單是指向門徒,也包括了主自己。主耶穌在此給我們看見禱告(特別在面對極厲害的試煉時) 的重要性何在?
(8) 如果門徒沒有睡著,也加入禱告,後果會怎樣?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在眾多出賣別人的事件中,你以為那一種最卑劣、最傷人心的呢?
(2) 希伯來書2:17 怎樣幫助我們明白為何主耶穌要如此被親祂嘴的人所賣?
(3) 約翰告訴我們,拿刀的是彼得(約18:10)。為何他要拿刀?當他拔刀護主時,他以為主會怎樣做?耶穌卻怎樣做?(參閱第56 節)
(4) 主耶穌說:「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這句話成了信徒主張不用軍力的根據。你同意這主張嗎?為什麼?
(5) 為何主說:「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26:53);祂曾對彼拉多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約18:36)。從主在此的所言所行,你對祂的使命(mission)和方法(way)有何領會?
(6) 「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在數小時前他們不是發誓願意與祂同死嗎?為何卻會如此?
(7) 若然他們與主一同儆醒禱告,現在或會怎樣?
(8) 他們有否與主同儆醒呢?為什麼?
(9) 這裡對我們的提醒是什麼?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請細讀這一段可悲的歷史:被造物欺凌創造主。你會怎樣形容當時的氣氛?
(2) 你會怎樣形容這群宗教領袖?
(3) 這群偽善無恥的人竟還希望按照律法程序,提供至少二、三個證人來定主的罪。他們想找的是那方面的(假)罪證?
(4) 為何耶穌一直不回答?為何問及祂是誰時,卻立即清楚回答?
(5) 為何大祭司說祂僭妄?大祭司和這群眾最終的錯誤是什麼?
(6) 耶穌不但承認自己是誰,更加上別的話(26:64),用意何在?
(7) 彼得為何不一走了之,竟選擇與差役同坐?你同情他還是可憐他呢?為什麼?
(8) 他是遠遠的觀看著這一切發生在主身上的事的。你以為他有什麼感受?
(9) 在這整段的記載中,你最能認同的人物是誰?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你可以怎樣形容當晚大祭司院中的氣氛呢?
(2) 彼得冒這麼大的險也要親自目睹耶穌的審訊,目的何在?
(3) 他有否想到會被認出來?有否想到該怎樣回應?
(4) 這事件似乎刻畫著幾方面「漸進」或加劇的情景。你以為所刻畫的是什麼呢?
a. 他三次被認出:那使女的不罷休,和旁人的加入
b. 彼得三次加劇的否認
(5) 耶穌為何預早警告彼得?
(6) 這次的失敗對彼得有何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7) 你曾有類似彼得的經歷嗎?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