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馬太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宗教領袖們一早已定意要除滅耶穌,這是猶大深深知道的。現在已成事,所欠的是由羅馬官府動手。為何他突然生悔意?他受賄時,難道不曉得這些是「血錢」嗎?
(2) 他怎樣處置這些「血錢」?從他現在所作和所說,你對他有什麼評價?他是否悔改得太遲呢?
(3) 為何聽到在猶大悔意所出的話,宗教領袖們卻無動於衷?
(4) 猶大至終終怎樣面對自己的罪?這是否代表他「悔改」了?
(5) 其實猶大是有其他可行的選擇的:
a. 面對自己的罪:找耶穌和門徒,向他們認錯
b. 挺身為主辯護
c. 你以為他還可作什麼?
d. 他為何選擇自盡?
(6) 由猶大的事件,試為真正「悔改」下一定義?什麼不是真的悔改?
(7) 由祭司長處理「血錢」所言、所行,你可以為「假冒為善」者(hypocrite)下一定義嗎?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彼拉多的口,重複的以什麼稱呼耶穌,你有否留意到?
(2) 彼拉多是否相信耶穌是「猶太人的王」或「基督」嗎?你怎樣知道?
(3) 耶穌看似是「猶太人的王」嗎?為什麼?
(4) 聖經說:彼拉多「原知道他們是因為嫉妒才把祂解了來」,祭司長和長老究竟嫉妒耶穌什麼?我們由此可以看到「嫉妒」是何等可怕的罪,你同意嗎?
(5) 馬太說彼拉多對耶穌覺得希奇(27:14),並試圖釋放他。但聖經仍以他對耶穌的死要負責任(參閱徒4:27) 。彼拉多究竟所犯何罪?
(6) 呼叫「把他釘十字架」的群眾又犯了什麼罪?
(7) 無罪的主的死亡,換來一個罪大惡極的重犯得釋放,這是什麼的徵記?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在人類的歷史中,最令人憤怒的罪行莫過於恃勢欺人。主耶穌甘願在羅馬官兵手下受欺凌,是「道成肉身」要與弱小受辱的人相同:
(1) 這一段詳述了主在羅馬兵丁手下受欺凌的情景:
a. 這些兵丁是戲弄、譏笑耶穌什麼呢?
b. 為何要先脫衣,才加袍?
c. 為何費時編製荊棘冠冕?
d. 若是你在場,最羞辱的是什麼舉動?
e. 為何他們要如此對待耶穌?
f. 作為官兵,他們的職責是什麼?他們怎樣越軌而行?
(2) 翻開詩篇22篇有關主受苦的預言。你認為那一節最貼切的形容這段的情景。為什麼?
(3) 你對釘十架有什麼認識?試詳述其過程。
(4) 四福音書都選擇不詳述主被釘的步驟。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5) 你認為古利奈人西門真是剛巧的在場嗎?這小段的插曲,對
a. 主耶穌
b. 西門和
c. 今天的我們,有何意義?
(6) 混了苦膽的酒該是什麼味道的呢?這嘗苦膽的意義何在?
(7) 兵丁為何要分囚犯的衣服?發生在耶穌身上有何特別意義?
(8) 彼拉多安立這宣告罪狀的牌可能是要故意戲弄猶太人的,但卻道出什麼真理?這其實是誰的「罪牌」?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我們知道兩個同釘的強盜對主有相當不同的反應(參閱路23:39-43)。你以為有不同的反應的原因是什麼?那臨死也不悔改的強盜代表什麼的人?
(2) 馬太形容一些譏誚主的人為「經過的人」
a. 既是路過,為何要譏誚將死的人?
b. 為何他們是「搖著頭說」的?
c. 他們所言、所行給予耶穌什麼挑戰?
d. 為何把他們形容為過路人,他們代表了世人的什麼罪?
(3) 祭司長和文士不是已達到了目的嗎?為何還要戲弄主?他們怎樣成為耶穌的挑戰?他們代表了世人的什麼罪?
(4) 四福音書雖然都選擇不詳述主被釘的步驟,但卻記載了祂臨終的「七言」。馬太記錄了祂的「第四言」,也隱記了最後的「第七言」(參閱路23:46)。請細思此兩言,更深的領會主為我們忍受的痛苦。
(5) 從這星期所接觸的人物和他們所犯的罪,你最能認同的是那類?為什麼?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聖殿裡的幔子裂開有何重要意義?(可參閱來10:19-20)
(2) 如果你是祭司之一,這事件應對你有什麼提醒?
(3) 請細閱27:52-53這甚奇特的事情。你認為是否必須要發生的呢?為什麼?
(4) 為何百夫長和守衛們都不禁的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
(5) 發生眾多奇特的事對祭司長和文士有作用嗎?為什麼?
(6) 馬太提到由加利利跟隨耶穌到十架底下的婦女。試從她們的角度去看這星期所發生的事。你可以怎樣形容她們與主的關係呢?
(7) 試把約瑟和尼哥底母給主的安葬與馬利亞在26:6-13所作的相比;他們所作的最令你欣賞的是什麼?又有何重要不同之處?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試述這些婦女這幾天的心情。
(2) 她們為何大清早就來到墳前?要作何事?能作何事?是否有點愚昧?你說是嗎?
(3) 似乎地震是當她們剛到墳前時發生的:
a. 為何要輥開石頭?
b. 是誰看到天使?
(4) 天使對婦女的信息包括:
a. 不要害怕:她們這幾天的害怕包括什麼?
b. 祂已復活:是什麼意思?她們能相信嗎?
c. 來看安放主的地方:這有何重大的意義?
d. 快去告訴門徒到加利利去見主:為何不直接告訴門徒?
e. 婦女如何回應?
(5) 天使既然已報訊,為何主卻選擇親自向她們顯現?
(6) 婦女這次的回應有何分別?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守衛的見證豈不應喚醒祭司長嗎?他們還需要什麼證據呢?
(2)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提醒?
(3) 從客觀的立場,你可以怎樣拆毀祭司長的謊言?
(4) 從約翰福音20:19-28節的記載,我們知道門徒沒有立刻動身往加利利去。你認為原因何在?
(5) 為何主要在加利利與他們會面?
(6) 他們見到復活的主時,立刻作什麼?你可以怎樣形容他們現在與主的關係呢?
(7) 既然已目睹復活的主,為何會「還有人疑惑」?他們疑惑什麼?
(8) 看看耶穌怎樣回應他們的疑惑:
a. 祂怎樣為「大使命」作開場白?
b. 祂怎樣為「大使命」作結語?
(9) 第19節的「所以」有什麼重要性?
(10) 「大使命」原文的主詞是「使作門徒」,其他是分詞,包括(i)要去、(ii)施洗和(iii)教訓:
a. 既是如此,什麼是「大使命」?
b. 如果我們要忠心的實行,該如何去作?
c. 這對個人和教會「傳福音」的實踐有什麼影響?
(11) 在吩咐我們要為門徒(已信主的人)施洗時,所奉的父、子、聖靈的名,在原文是單數的。這有什麼重要的神學教導?
(12) 馬太就以這段結束了「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的福音書。這有何特殊的意義?
(1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