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7:24-3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如果主耶穌在外邦之地(如推羅,西頓)也如在加利利一樣大行神蹟,會帶來什麼後果?你可明白為何祂「不願意(推羅,西頓)人知道」祂的行踪嗎?

(2) 這希臘婦人生長在滿天神佛的迦南地(參太15:22)她對耶穌可有多少的認識?如果耶穌立刻順其所願醫治她,她會怎樣看耶穌?

(3) 表面上耶穌回應她的請求時所說的話是極苛刻的(其實可能是說出門徒和猶太人的心聲),但這番話亦已道出若干有關耶穌的真理,你能看出來嗎?

(4) 這婦人似乎不介意主羞辱之言,除了是愛女心切的原因外,她所表現的「信」,與當時的太人有什麼不同之處?

(5) 門徒藉此事應學到什麼功課?

(6) 婦人因此對主耶穌有什麼不同的認識?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7:31-37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還記得那在第五章被鬼附者得耶穌的醫治後,他被差去那一地區作見證嗎?你以為有果效嗎?

(2) 請逐一寫下耶穌醫治這人的過程。不少解經家認為這過程是有特殊的意義,要叫這人在得醫治之餘,更能認識祂。你同意這說法嗎?為什麼?

(3) 耶穌為什麼「望天歎息」?對群眾而言,這是什麼信息?對你又如何?

(4) 眾人目睹神蹟後,希奇的說:「他所作的事都好」。是什麼意思?請參創世記1:31,細味什麼是「好」的真義。

(5) 同是在低加波利,為何主差遣第五章被治好的人去作見證,在此卻禁止他們傳揚?(與前者請求跟從祂有無關係?)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3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8:1-10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馬可福音清楚的記述耶穌兩次分餅的神蹟(第六和八章),兩次的時間和地點明顯是不同。在本章19-20節也是清楚的分別提到這兩次的事件。

(1) 耶穌兩次分餅的神蹟是否都出於同一個原因?是什麼原因(6:34, 8:2)

(2) 在本章耶穌對這群眾有特別的形容。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

(3) 你可以怎樣學效主耶穌?

(4) 「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那裡能得餅,叫這些人吃飽呢」。古時以色列人在曠野是「從那裡能得吃」?第六章的群眾又「從那裡能得吃」?門徒為何仍不明白(i.e. so dull )

(5) 請回想你過往在極困難或困乏中經歷神拯救的神蹟,和你怎樣焦慮的經過。如果歷史重演,你是否就能絕不焦慮呢?為什麼?

(6) 解經家一般認為兩次的零碎是有其意義的。你以為意義何在?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8:11-21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耶穌其實已行了極多的神蹟奇事,為何法利賽人仍要求看「天上顯的」神蹟?難道對法利賽人而言,所見的不算是「天上顯的」嗎?

(2) 為何耶穌以「深深的歎息」作回應?

(3) 請注意,耶穌的歎息是為那「世代」,不是單單為法利賽人。你以為耶穌會為現今的世代同樣「深深的歎息」嗎?為什麼?

(4) 為什麼門徒因主耶穌提到「酵」,就如此敏感的以為是針對他們忘記帶餅呢?

(5) 雖然如此,為何他們的反應帶來主如此厲害的責備?

(6) 主既責備他們心中「愚頑」,意思是他們早應從兩次分餅的神蹟有所學習。你認為他們應學習到什麼?(6:52)

(7) 「酵」是什麼意思(參路12:1 及林前5:6-7)

(8) 如果法利賽人的酵是假冒為善,希律黨的酵是看政治重於神國,那麼門徒的酵又是什麼?你的酵又是什麼?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8:22-26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耶穌在村外,不在村內行這神蹟?更吩咐那人「不要進村去」(參太11:20 那一段對伯賽大的責備)

(2) 一個繼續抗拒福音的城市會有什麼後果?

(3) 耶穌要兩次按手才叫那人清楚看見,原因可能是什麼?你以為與伯賽大屬靈的光景有無關係?

(4) 請詳細把耶穌怎樣醫治這人的「過程」逐一寫下。這「過程」用於這人是怎樣的恰當?

(5) 這人從被醫治的經歷可以對主和祂的醫治有什麼認識?

(6) 今天對你主要的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8: 27-38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馬太福音16:17 告訴我們彼得之對主的認識與人有別,是「天上父」向他的啟示。除這以外,你認為可還有其他的因素嗎?

(2) 彼得雖然答對了「耶穌是誰」,但他對「基督」(即彌賽亞) 的理念是什麼?他以為作彌賽亞的門徒是什麼一回事?

(3) 耶穌趁機更正「人(對跟隨祂)的意思」,並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a. 跟從祂與「救」和「喪掉」生命何干?

b. 人若「賺得全世界」,是否一定「賠上自己的生命」?

c. 彼得在第32 節的反應與「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有無關係?

(4) 不同聖經的譯本給主耶穌所說的這段話起了不同的主題,你認為那一個較貼切:

a. 作門徒的代價(NIV)?

b. 跟隨主的條件(JB)?

c. 十字架的道路(TNIV)?

d. 或是______?

(5)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馬可福音9:1-8

請慢慢細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請參閱馬太福音17:2,路加福音9:29, 及啟示錄1:12-16。試想像自己是目睹主變像的門徒之一,請形容你當時的感受。

(2) 請翻開以賽亞書53:2 作對比。你可以就此給謙卑(humility) 下一定義嗎?

(3) 從舊約眾多的人物中,摩西(律法藉他而來)和以利亞(先知中可能是最顯赫者)出現與耶穌談論去世(原文是「exodus)的事。這二人此時的出現有何重要性?

(4) 這登山變像是耶穌預早提到(9:1)形容為「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a. 登山變像與神的國臨到有何干?

b. 其能力是怎樣得彰顯?

c. 為何要顯給這三個門徒看?

(5) 在懼怕中,彼得胡言要搭三座棚,原因何在?(請先從欣賞的角度猜想,再指出他的錯誤。)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