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如果你能翻到馬太福音11:20-24那處,你會對迦百農這地方有進一步的了解(也可參下面的備註) 。
(1) 路加福音4:32說:「他們很希奇祂的教訓,因為祂的話裡有權柄」。
a.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b. 權柄與說話的肯定、聲調的激昂或責備的嚴厲是一樣嗎?為什麼?
(2) 耶穌是在那裡遇到這被鬼附的人?這表明當時猶太人當中屬靈的景況是怎樣的?
(3) 耶穌既然是公開傳道不久,絕大部份人不曉得祂是誰,污鬼之言豈不是有力的見證?為何不准牠作聲?
(4) 參使徒行傳16:16-18。保羅同樣要巫鬼住聲。這兩事例與哥林多後書6:14-18的教導有什麼關連?
(5) 馬可描述同樣事件時,指出在旁聽到、看到的眾人驚訝的稱之為「新道理」 (1:27) :
a. 為何說是「道理」?
b. 為何說是「新」道理?
c. 對今日的世代,是否亦屬於新的呢?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迦百農、伯賽大和哥拉汎是加利利海西面和西北面的三個城市,以前者為最大,是耶穌行大部份神蹟的地帶。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試把這退熱的神蹟與先前趕鬼的神蹟相比,那個是更大的神蹟?為什麼?
(2) 從這報導,我們知道至少彼得是已婚的。但馬可福音1:18告訴我們,他在較早時「立刻」的撇下網來跟從主。其實彼得還撇下什麼來跟從主?他的家人會怎樣看他的決定?
(3) 彼得的岳母的熱病似乎很厲害,這小小的神蹟對她和家人有什麼重大意義?病熱一退,她立刻作的是什麼?
(4) 路加在這裡很生動的把這小鎮的居民日出而作的生活描繪出來。日落後,眾人相信是手拿著燈聚集在彼得的家門。請翻到以賽亞書9:1-2,感受一下這豫言怎樣應驗在當天的晚上。
(5) 4:42給我們看到主的禱告生活。你可在這短短一節中怎樣學習主禱告的榜樣?
(6) 當眾人都在找耶穌,祂卻要往別處去。為什麼?從這決定,我們可以看到主的優先次序是什麼呢?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耶穌不是初次認識這幾個青年人的。請參閱約翰福音1:35-42,看看耶穌這次呼召之前所發生的事情。
(2) 在眾人擁擠祂之時,耶穌揀選使用彼得的魚船是否偶然的?何以見得?
(3) 雖然先前已回應了主的呼召,讀到這裡的記錄,彼得現時的身份仍是什麼?你能想像這一次遇見耶穌帶給彼得什麼挑戰?
(4) 既然已看見主行了不少神蹟,也聽過主的道,為何彼得竟對主在5:4的吩咐有意見?
(5) 這不大願意的順從帶來什麼結果?
(6) 我們到此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7) 一看到魚獲,彼得何以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8) 為什麼他不立刻決意跟蹤主,反而叫祂離開自己?
(9) 耶穌有否就此離去?為什麼?
(10) 彼得對「得人」的領會是什麼?
(11) 「得人魚夫」是否對作主門徒極合切的比喻?為什麼?
(12) 這四人為要跟從主所要放下的可包括什麼?你以為最難放下的會是什麼?
(13) 你又如何?
(1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那長大痲瘋的人怎樣求耶穌醫治呢?這表明什麼?
(2) 我們可以怎樣形容他的景況?
a. 肉身方面:健康、財富、工作
b. 情緒方面:家庭、朋友、尊嚴、夢想
c. 靈性方面:對神的感受、與神的關係
(3) 那長大痲瘋的說:「你若肯」,是表明他有信心嗎?信神的信心應包括什麼?
(4) 你可以想到多少個方式是耶穌可以用來醫治他的?為什麼特要用「摸」這方法?
(5) 耶穌吩咐他不要告訴人,卻吩咐他遵從摩西律法潔淨的要求去獻祭,
a. 這豈不是告訴人的方法之一嗎?
b. 這與口傳有什麼分別?
c. 這「證據」的意義是什麼?
(6) 試比較4:37與5:15。路加在此想刻劃什麼?
(7) 此情此境,5:16對你有什麼重要提醒?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法利賽人和教法師老遠從猶太、加利利並耶路撒冷來坐著聽耶穌的教訓?
(2) 這癱子和他的朋友是怎樣使主耶穌「見他們的信心」?
(3) 除信心外,這幾位朋友更顯出什麼?
(4) 神會隨意赦罪嗎?(參約壹1:9)
(5) 醫治癱子和赦罪:
a. 那一樣容易說出來?
b. 那一樣實際上較難行出來?
(6) 文士和法利賽人說:「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
a. 他們說對了什麼?
b. 說得不對的又是什麼?
(7) 為何醫好癱子能證明耶穌有赦罪的權柄?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從這段經文的描寫,請你試把當時作稅吏的人的生活形容出來。
(2) 放在今天的社會裡,你有認識誰的生活與這些稅吏相似的?這些人是否容易信主呢?為什麼?
(3) 你以為利未在此一聽到主的呼召就跟從,原因何在?
(4) 利未跟從主後,是否就遠離舊日的朋友?為什麼?(從四福音的記載,自義的猶太人一般稱妓女為「罪人」。)
(5) 請誠實的自問:若然你是法利賽人,你會否與利未和他的酒肉朋友為伍?看見耶穌好像毫不介意的與他們飲宴,你會有什麼感想?
(6) 作為信主的人,你最不願意與什麼人交往呢?為什麼?
(7) 細想主在第31-32節的回答。對你在上一題的答案有何提示?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附類福音都同樣把新舊難合的比喻放在利未的筵席和所引起爭議的事件之後。故此,二者的關連是明顯的。
(1) 你會否從新衣服上撕下一塊來縫補舊衣服呢?為什麼?
(2) 至終主耶穌在第36節舉出了那兩個原因?
(3) 在正常的情形下,當舊衣服已破爛不堪時,你會怎樣做?
(4) 換句話說,購置新衣服的主要原因通常是什麼?
(5) 至於酒的處理,為何不能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
(6) 主耶穌在第38節作出什麼總論?
(7) 既是這樣,舊衣服和舊酒是指什麼?
(8) 新衣服和新酒是指什麼?
(9) 這樣,舊酒皮袋(用來裝舊酒的),和新酒皮袋(用來裝新酒的) 又代表什麼?
(10) 基於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出席利未的筵席的爭議,你對主耶穌這兩句(慨嘆) 的話,有什麼領會?
a. 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
b. 他總說陳的好?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