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s

第1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3:18-30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段是記載兩個天國倍增的比喻, 讓我們試從兩者相同之處來了解耶穌希望我們學習的是什麼:

13:18-21

(1) 為什麼耶穌揀選芥菜種和麵酵來比喻天國?兩者有什麼共通之處?

(2) 兩者的「細小」和「隱藏」怎樣恰當的比喻天國?

(3) 「樹」與「全團」又怎樣恰當的比喻天國?

(4) 請找出這兩個比喻中有關時間的用語。它們提醒我們有關天國的那一方面?

(5) 我們思想過這兩個比喻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又是什麼?

13:22-30 -主耶穌在回答問題時提到亞伯拉罕等人似是刻意針對這些猶太背景的群眾:

(6) 主耶穌在13:26清楚的用「你們」二字,本意指出他們以為自己已是屬神的國。為何他們會這樣肯定?

(7) 為何主耶穌稱他們為「作惡的人」?

(8) 那些不能進神國的人的終局是什麼?

(9) 為何那發問的人以為「得救的人少」呢?他以為誰會得救?(見主耶穌在13:29-30的回答)

(10) 既稱進天國的門為「窄門」,自然表明進門不易;既是這樣,怎樣「努力」才能得進?(14:26-27為例)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2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3:31-35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主耶穌並沒有說這法利賽人在說謊。似乎希律這樣告訴法利賽人是要恐嚇耶穌,希望祂離開他管治的領土(即加利利地,不包括耶路撒冷) 。主耶穌公開的羞辱他,稱他為狐狸。藉著叫法利賽人回覆希律,祂是叫他們知道,祂看穿了他們與希律的結連(3:6)

(1) 主耶穌離開加利利到耶路撒冷,固然不是因懼怕希律。按13:33所說,祂的原因是什麼呢?

(2) 為何祂要指出祂仍會繼續趕鬼治病呢?

(3) 一般的解經家認為主耶穌提到今天、明天、後天(或第三天) 是指祂在地上的時間無多;祂至終要「成全」什麼事呢?

(4) 從主耶穌所言,你能感受到祂什麼的心情呢?我們可以怎樣學效祂事奉和處理時間的榜樣呢?

(5) 主耶穌為何為耶路撒冷悲歎?耶路撒冷是什麼的代表?

(6) 先知的使命和責任是什麼?(參結3:16-21)

(7) 既然先知常被殺害,為何神仍不斷的差遣他們到他們當中?

(8) 「耶路撒冷」至今有改變嗎?

(9) 今日,神的心有改變嗎?

a. 向耶路撒冷?

b. 向這世界?

c. 向你居住的城市?

(10) 今天神仍像母雞般的「聚集」人到祂面前嗎?

(11) 你在這「聚集」中的責任是什麼?與歷代先知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12) 13:35的預言在主後70年是怎樣的應驗?(可上網參閱羅馬提多將軍的事蹟)

(13) 這預言是否已全然的應驗呢?(參撒迦利亞書14:1-2)

(14) 耶路撒冷(即猶太人) 會否至終「再見」祂?(見亞12:10ff)

(15)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3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4:1-14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為何法利賽人的首領會請主耶穌到他家中吃飯?他們豈不是憎恨祂的嗎?

(2) 主耶穌又為何接受他的邀請?

(3) 為何主耶穌這一次是先問而後醫治?

(4) 主耶穌怎樣回答自己的問題?

(5) 為什麼法利賽人不能對答?

(6) 主耶穌跟著說的比喻是很有趣的:如果我們是出於避免羞慚,或為要得光彩而選末位,這是否真正的謙卑呢?

(7) 請朋友、親屬吃飯是否不對?這裡主耶穌要指出的是:

a. 不望回報?

b. 關心貧苦者?

c. 還是……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4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4:15-24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這同席的人在13:15說的是什麼?他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他是否以為自己正是有福的人?

(2) 主耶穌回應這人的話時,以「有一人擺設大筵席」作開始,卻以「我的筵席」作這比喻的結束,其用意何在?

(3) 在這比喻中,僕人被先派到已獲邀者請他們來赴宴:

a. 他們每一個的拒辭(的藉口) 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請試逐一的分析所代表的是什麼。

b. 如果我說,第一個是「投資」、第二個是「事業」、第三個是「家庭」的藉口,你同意嗎?

c. 這不同的藉口如何反映今天人對福音的反應?

d. 這些被召的是指猶太人。對嗎?何以見得?

(4) 為何說後來補上的是「大街小巷」的人?他們代表誰?(參弗2:12)

(5) 跟著是「被勉強」的人,他們又代表什麼人?

(6) 這樣,主耶穌給這同席人的回答是什麼?

(7)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5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4:25-35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路加福音12:1已告訴我們有好幾萬人聚集在耶穌面前。這裡路加形容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相信也是成千上萬的。當耶穌「轉過來」時,同行的人自然要停住了。這「轉過來」代表什麼的體語(body language) 呢?

(2) 14:26-27所言(原文的「不愛我勝過愛」是單一個「恨」字) 似甚絕對,難道主耶穌不想人跟從祂嗎?

(3) 主耶穌(或整本聖經)有否教我們恨別人呢?(尤見太5:44)

(4) 既是這樣,「恨」至親的人(包括自己的性命) 是什麼意思?與跟從祂有什麼關係?

(5) 為什麼主耶穌不說:「不要作」,而是說:「不能作」祂的門徒?二者有什麼分別?

(6) 除了要求我們「恨」自己最親的人,主耶穌更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祂:

a. 「十字架」代表什麼?

b. 「自己的」十字架又是什麼意思?

c. 背十字架與跟從祂有什麼關係呢?

(7) 33節的總結怎樣給我們解釋第26-27的要求?

(8) 主耶穌用兩個例子來解釋這「不能作我的門徒」的原因:

a. 試先思想二例相同之處:

i. 為何先要坐下?

ii. 在這兩個例子中,要計算或酌量的分別是什麼?

iii. 如果花費過高或自知不敵,以二例所言,應該怎樣做?

b. 試思想二例不同之處:

i. 為何主耶穌要以蓋樓(非普通住宅,乃巨型的建築物) 作比喻?

ii. 出兵作戰的例與作主門徒又有什麼重要相似的地方?

iii. 每個人固然不是都有資源建大樓,但是否每一個人都應有足夠的資源跟從耶穌呢?所需的資源是多少?(14:33)

iv. 在第二個例子中,那王有多少兵?敵人又有多少?這給我們看見跟從主的什麼事實?

v. 既是這樣,我們怎能匹敵?(參書5:13-15)

(9) 若然沒有好好計算或酌量就跟從主(即未能愛祂勝過一切、亦不願背十字架從主) ,按14:34-45所言,後果將會是怎樣?

(10) 請再細思14:34:看看你的耳朵聽到什麼?有否聽到主的歎息呢?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6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5:1-10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這一章所記的三個比喻,是主耶穌對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私下議論的回答:

15:3-7失羊的比喻這是當時的猶太群眾、雖然不一定是牧羊的,卻仍能立刻領會的比喻:

(1) 法利賽人和文士既看稅吏等為「罪人」,

a. 他們看自己是誰呢?

b. 這裡怎樣形容這些「罪人」對主的反應?法利賽人和文士豈不應非常的高興嗎?

c. 為何竟批評主與他們吃飯呢?

d. 你認為這些「罪人」(在猶太人眼中稅吏是與羅馬政府勾結的賣國賊,加上是與妓女為伍) 為何會挨近主耶穌?他們對主所行的神蹟和所傳的道之反應跟法利賽人和文士有什麼不同?

(2) 用一百隻羊中的一隻做例,用意是什麼?

(3) 牧人撇下99隻羊來尋覓1隻,所要表明的又是什麼?

(4) 用失羊來喻罪人,其恰當之處包括什麼?

a. 誰作走迷的決定?

b. 失羊與罪人會遇到什麼相似的危險?

c. 失羊與罪人的無助的境況又有何相似?

d. 可還有什麼其他相似之處呢?

(5) 牧者請朋友和鄰舍來慶祝又是要表達什麼意思?

(6) 這個比喻怎樣顯出:

a. 主看罪人是可貴的?

b. 主尋找罪人的決心?

c. 天上對罪人悔改的反應?

15:8-10 失錢的比喻

(7) 試把這比喻與失羊比喻共通之處列出。

(8) 試把這比喻與失羊比喻不同之處列出。

(9) 你認為法利賽人和文士應對這比喻更能認同,對嗎?

(10) 這裡的歡樂與法利賽人和文士在15:2的態度有何分別?

(11) 誰才是那失去的羊/錢?

(12) 這兩個比喻,可以怎樣幫助你:

a. 為未信的人禱告?

b. 為別人悔改信主而歡樂?

c. (若你尚未信耶穌) 悔改信主?

(13)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第7日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15:11-31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藉著頭兩個比喻,主耶穌給我們看到神對每一個罪人的愛惜;現在藉著第三個比喻,除再次表明神對罪人的愛外,祂更要指出,並更正法利賽人和文士自義的罪:

(1) 這比喻中的浪子住在一個怎樣的家庭?

(2) 若然是你,你會否滿足於這個家?為何浪子卻不滿足呢?

(3) 你以為浪子知道遠方的生活嗎?他曾親身到過嗎?

(4) 浪子的景況與抉擇怎樣恰當地形容人類向造物主的反叛?

(5) 遠方的景況真如浪子所想像的嗎?

(6) 這浪子回頭的決定性轉捩點(turning point)是什麼?

(7) 這轉捩點有多重要?

(8) 在你個人生命中,你信主的轉捩點又是什麼?與浪子有什麼相似之處?

(9) 這比喻怎樣恰當地藉著這等待的父親來形容天父對我們的心??

(10) 21節怎樣為真正的悔改下定義?

(11) 22-23節怎樣為神的赦罪下定義?(這赦罪包括什麼?)

(12) 你可以想像到僕人對大兒子

a. 回答時的語調是怎樣嗎?

b. 他以為大兒子聽到這好消息後會有什麼反應?

(13) 從大兒子的反應和說話,你可以領會他是怎樣看自己的兒子地位,和他與父親的關係?

(14) 浪子固然曾失喪,大兒子也是怎樣的失喪呢?

(15) 這大兒子怎樣代表了法利賽人和文士?

(1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