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主耶穌用這少年長官的決定(就是選擇財富,而不選擇永生) 來指出財主進天國是「近乎」沒有可能的:
(1) 為什麼「財富」是富有人進天國這麼大的攔阻?
(2) 但是缺乏財富的,是否就一定容易進天國呢?
(3) 按門徒的反應,他們的意見又是什麼呢?
(4) 其實,攔阻人進天國的因素尚有那些?
(5) 主耶穌在第27節所言,叫我們知道應怎樣面對這些攔阻?
(6) 彼得對耶穌所說的這些話,作出很特別的回應。是什麼觸發他說出這句話?這句話其實是否是一個問題?他想得到主的什麼回應?
(7) 主耶穌實質上所給的回答是什麼?
(8) 主耶穌所說的,在你生命中是否屬實?為什麼?
(9)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當他們靠近耶路撒冷時,主耶穌再一次把祂將受苦的事預先告訴門徒,不過這一次是更詳盡的:
a. 請翻閱但以理書7:13;那裡給門徒對「人子」(即彌賽亞的特稱) 來臨的情景會產生什麼觀念?
b. 主耶穌這裡的說話所刻劃的與但以理書的預言是否有衝突?
(2) 路加說,門徒對主耶穌這番話「一樣也不懂得」;如果你是門徒之一,你會明白嗎?但主耶穌這番話,至少給門徒什麼思想?
(3) 耶利哥是一個繁盛的城市(看下面的註釋) :作為一個討飯的,在這眾人擁擠的情景中,你會想到是個什麼良機?
(4) 但這討飯的所想到的是什麼呢?按他所言,你曉得他的焦點是什麼嗎?
(5) 為什麼人要禁止他作聲?對這些人而言,他是誰?
(6) 為何他們看這瞎子這時所作的是不合宜的呢?主耶穌豈不曾經多次醫治瞎眼的麼?
(7) 這瞎子有否因此住聲?為什麼?
(8) 主耶穌「吩咐」把這人領過來;這舉動顯示著什麼呢?這群眾會怎樣領會祂的權柄?
(9) 主耶穌怎樣問這瞎子?這豈不是多此一問?為何要問?
(10) 按聖經的記載,神是否因無知而問人(如創3:11) ?祂發問一般的原因是什麼?這裡的原因又是什麼?
(11) 請細思這人的回答和主耶穌在第42節的話;請特別留意:「主阿」、「你的信」和「救了你」。這幾個詞句有什麼關連的地方?
(12) 這瞎子是怎樣表達出他的信心呢?這信心所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1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耶利哥是一個重要地方,為皇家收進了大量的稅。因它是由約但河到耶路撒冷的通道,就成為由加利利到耶路撒冷朝聖的歇息處」(Pictorial Bible Dictionary, 414) 。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路加告訴我們,主耶穌向著耶路撒冷走,路經耶利哥城;祂在耶利哥除了醫治瞎子外,也拯救了撒該。我們在走人生「路過」的旅途時,該存著什麼態度呢?
(2) 稅吏是猶太人所憎厭的,也被視為「罪人」(參路15:1-2) 。撒該既為稅吏長,眾人會怎樣對待他呢?(見群眾在第7節的反應)
(3) 試把你自己代入撒該:
a. 你享有著怎樣的生活?
b. 你與鄰舍和城民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c. 你是否過著身心愉快滿足的生活?為什麼?
(4) 這時大批的人在擁擠或跟隨著耶穌:
a. 為要一睹耶穌的風釆,撒該作了什麼?
b. 鑒於他的身材(矮小) 、地位(有財有勢) 和與城民(惡劣) 的關係:為何他要如此渴望要見耶穌?真的要一睹耶穌的風釆而已嗎?
(5) 請細思第5節:主耶穌的舉動有何特別之處:
a. 抬頭一看這位衣著奢華、攀登樹上的成年人?
b. 竟然叫出他的名字?
c. 叫他下來,並要住在他的家中?
(6) 為何眾人以祂到這稅吏、罪人家中居住為不妥?他們錯在什麼地方?
(7) 撒該對主的回應誠然是真心悔改之舉:
a. 你認為是什麼驅使他悔改呢?
b. 他這悔改的舉動有什麼特別之處?
c. 怎樣與你的悔改相比?
(8) 在宣告撒該得救時,為何主耶穌說:
a. 救恩是臨到「這家」?
b. 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c. 祂來尋找的是失喪的人?
(9) 試把撒該與少年長官(18:18-23)作比較:
a. 誰在人的眼中是個好人?
b. 他們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c. 他們有什麼不相似的地方?
d. 主耶穌在18:27所說的話怎樣應驗在撒該身上?
e. 為何主耶穌卻沒有要求撒該變賣一切和跟從祂?
(10)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有關怎樣處理訛詐、欺騙的律法,可參利未記6:4-5和民數記5:7;至於偷盜,參出埃及記22:1。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耶穌作了什麼事使群眾以為神的國快要(立刻)顯現出來呢?
(2) 在這比喻中,那些僕人是在什麼景況下作僕人的呢?(特別是按第14節所顯示)
(3) 與今天我們事奉主的景況有什麼相似之處?(參約15:18-19)
(4) 首兩個僕人各被交付了多少錢?為何主人稱之為「最小的事」?對我們今天的信息是什麼?
(5) 不論是獲得十座或五座城,這賞賜與交付的成正比嗎?(一錠銀子是當時三天的工資) 對我們今天的信息是什麼?
(6) 讓我們看看這第三位僕人:
a. 他受委托的錢有多少?
b. 你認為他喜歡他的主人嗎?
c. 你認為他真的喜歡和看重他的差事嗎?為什麼?
d. 正當其他僕人用心處理所受托的,這惡僕怎樣使用他的時間呢?
e. 你認為他對主人的形容屬實嗎?
f. 如果屬實,他更該怎樣處理那一錠銀子?
g. 這僕人的「惡」(19:22) 是在乎什麼呢?
(7)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是什麼意思?
(8) 這比喻並不以處理眾僕為終結,而是提到王的敵人之終局;這對以為神的國快要顯現的群眾,可有什麼信息?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主耶穌坐驢駒進耶路撒冷是要應驗撒迦利亞書9:9的預言。請翻到該處,看看主應驗這預言的重要性何在?
(2) 這預言應驗固然確定主耶穌的身份,群眾也認定耶穌進城是神的國快要顯現的關頭(見19:11),但始終,何來會有君王坐驢駒進城這樣的笑話呢!為何這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要這樣的進耶路撒冷?
(3) 至於那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其重要性何在?
(4) 這經歷對那兩位門徒又有何重要性?
(5) 按路加所載,眾門徒用詩篇118:26來肯定主耶穌為彌賽亞的原因是什麼?
(6) 為何法利賽人卻要主耶穌責備門徒呢?他們豈不是也目睹同樣的異能,讀到同樣的預言嗎?
(7) 請細思主耶穌在第40節所說的話;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回應這希奇的救恩?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1) 細讀第41-44節,思想主耶穌為何感觸到哀哭:
a. 祂來是要賜平安或是施審判?
b. 耶路撒冷將要遭受怎樣厲害的後果?
c. 為何會如此?
d. 「不知眷顧你的時候」是什麼意思?(「眷顧」原文是到訪的意思)
(2) 你以為今天主耶穌仍為耶路撒冷哀哭嗎?
(3) 你以為今天主耶穌在為世界哀哭嗎?
(4) 你生命中有令主哀哭的地方嗎?
(5) 為要“提供服務” 給到聖殿來敬拜的人,祭司們容許人販賣鴿子作祭牲,又讓兌換銀錢的人來“方便”獻祭。然而耶穌責備他們是“賊”,並驅逐他們出聖殿(外院的範圍)。祭司們可用什麼理由來支持他們作這些事呢?耶穌的責備又能怎樣潔淨他們的動機?
(6) 耶穌不是動粗的人,為何卻在這事件中作這不尋常之舉?
(7) 耶穌引用“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來表達他對聖殿的期望。
a. 教會當該如何成為名乎其實的禱告的殿?
b. 你該作什麼來使教會成為禱告的殿呢?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細細慢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複思考問題。
20:1-8
(1) 祭司長當然是批准在殿中作買賣的主要人物,他們對耶穌這樣嚴厲的責備和趕走作買賣的人之舉,你認為會有什麼反應?
(2) 現在聯同文士,他們質問耶穌的權柄:
a. 「作這些事」是指什麼?是指趕出作買賣的?還是指異能?
b. 或是兩者?
c. 趕出神殿作買賣的,真需要特權嗎?
(3) 主耶穌藉稱神為父早已澄清祂權柄的所在。到底他們對耶穌的認識出了什麼問題?
(4) 為何主耶穌不直接回答,卻轉移到約翰的施洗呢?他們對施洗約翰的認識也出了什麼問題?
(5) 他們真正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6) 主耶穌一向是直接回應反對者的挑戰,為何在此時卻不是這樣?
(7) 有時候我們會抱怨神不回答我們,這裡可給我們什麼提醒?
20:9-19
(8) 文士和祭司長當然明白這比喻的意思(20:19) ,知道葡萄園是指以色列。這比喻是怎樣形容以色列與神的關係呢?
(9) 這樣所指的僕人們是誰?不斷的差派又是要刻劃出什麼?
(10) 你可想到舊約中至少一位被迫害的先知嗎?
(11) 最後差派自己的兒子的原委是什麼?這原委合情理嗎?為什麼?
(12) 園主所行的審判是什麼?合理嗎?為什麼?
(13) 引用詩篇118:22-23與這比喻有什麼關係?請特別思想:匠人、房角石、跌碎和砸得稀爛這幾個字。
(14)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