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繼續研讀約翰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主耶穌在這裡論到祂與父神的關係。在研讀時,我們要記得,雖然主耶穌是以「兩個位格」來論到父神和祂自己,但祂與父神不但是同等,更是不能分隔(1:18) ,原是一體的(10:30) 。
(1) 論到祂與父的關係時,主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5:17) :
a. 這句怎樣顯出祂與父神的關係呢?
b. 父神如今作的是什麼事?
c. 「子」也在作什麼事?
d. 為何「子」在安息日作工是沒有觸犯安息之例?(參太12:8)
(2) 按5:19所言,耶穌與父是怎樣「原為一的」?
(3) 5:21-22指出那兩樣「更大的事」是要給他們看的?
(4) 耶穌基督既然已降世,永生與定罪從此是怎樣定斷的?(5:23-24)
(5) 既是這樣,我們應怎樣解釋5:29的話?
(6) 為何父神“因祂是人子,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 ?(5:27)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猶太人因耶穌稱神為父而憎恨與反對祂;耶穌繼續與他們分辯:
(1) 耶穌指出猶太人不能不信祂,因為祂不是「自己作見證」,乃是有「四重見證」的。你能認出這四方面嗎?
a. 5:33-35: 誰已為主耶穌作見證?猶太人怎樣回應這人的見證?
b. 5:36:第二個見證是什麼?為何比第一個更大?
c. 5:37-38:第三個見證人是誰?祂怎樣為耶穌作見證?
d. 5:39-40:第四個見證有份量嗎?(亦參5:45-47)
(2) 這「四重的見證」對你的信心有幫助嗎?為什麼?
(3) 為何猶太人既「查考」聖經,卻不相信主耶穌?
(4) 這樣,我們對「查考」聖經當有什麼態度?
(5) 耶穌又指出猶太人的錯誤是出於「互相受榮耀」(5:44) :這是什麼罪?你是否也有此傾向?
(6)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加利利人和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在對待耶穌的態度上有什麼分別?
(2) 在餵飽五千人的事件上,請參閱馬可福音6:32-44較詳細的報導,看看個中的原因。
(3) 約翰告訴我們,主耶穌之所以問腓力,「是要試驗」他:耶穌希望他怎樣作答呢?
(4) 腓力的回答是什麼?這回答顯出他心底的思念是什麼?
(5) 安得烈的回應與腓力的回答,基本上有什麼分別?
(6) 安得烈的回應帶來了什麼結果?從他的回應,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7) 從符類福音的記載,我們知道在這奇蹟性的食物分派事上,門徒是有份參與的:
a. 這神蹟該使門徒有什麼體會與領受?
b. 竟能有餘剩,這有什麼重要性?
c. 零碎裝滿十二個籃子又可有什麼重要性?
(8) 這些加利利人對這神蹟的反應顯然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對耶穌所行的有所不同,是什麼?
(9) 但在那些方面,他們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並沒有分別呢?
(10) 他們既相信耶穌,為何祂卻逃避、退到山上?
(11)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請參閱馬可福音6:45-52較詳細的記載:
(1) 我們讀到加利利人對五餅二魚神蹟的反應,至於門徒,他們應對耶穌是誰和祂的大能有什麼體會?
(2) 此事之後,你認為耶穌不跟門徒一起渡海的原因是什麼?(見6:22-24)
(3) 耶穌是否早知門徒會遇大風浪?
(4) 為何耶穌不在彼岸出現等待他們,而選擇在海上行到他們那裡?
(5) 門徒從這次的神蹟,領會到什麼是與五餅二魚神蹟不同的呢?
(6) 門徒本該怎樣對這次的風浪和耶穌履海作出回應?
(7) 這次的神蹟使你對耶穌有什麼認識?
(8)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2) 群眾為何千辛萬苦來找耶穌?(6:15, 26)
(3) 我們知道這群眾一般是較貧窮的,為何主耶穌這樣苛責他們?
(4) 今天世人在追求吃的以外,還在追尋什麼沒有永恆價值、會過去的東西?
(5) 為何他們似乎對「存到永生的食物」不感興趣?
(6) 6:27這句話,對我們在傳福音時當有什麼提醒?對我們自己生命的焦點又應有什麼提醒?
(7) 是主耶穌先提到「勞力」的:
a. 為何祂把「神的工」與「信」相提並論?
b. 這信息的總意是什麼?
(8) 群眾既已目睹、親嘗餅與魚的神蹟:
a. 為何還要看神蹟?
b. 他們提到曠野的嗎哪,表明他們要再看到什麼,才算是「天上來的神蹟」?
(9) 耶穌指出什麼才是「天上來的糧」(6:35) ?與瑪哪有什麼分別?
(10) 從群眾在6:34的回應,他們明顯尚不明日耶穌的話:
a. 始終惟有那些人才會相信祂?(6:37)
b. 6:39的話怎樣保證我們相信的人得救恩?
c. 信的人要得的是什麼救恩?(6:40)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為何群眾不相信耶穌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6:41-42)
(2) 他們的不信,在理性上有何根據?
(3) 他們的不信忽略了什麼?(參5:33-47)
(4) 主耶穌叫他們不再議論的原委是什麼?
(5) 主耶穌在6:45指出他們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6) 在6:46-51這段話中,主耶穌除再重申祂是生命的糧外,更要求他們作什麼?
(7) 如果你是群眾之一,你會明白耶穌這番話嗎?
(8) 耶穌在6:51所說的,其真義是什麼?
(9) 6:52顯示他們中間是有不相信的(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相信的:你認為為何會有相信祂的呢?
(10) 耶穌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5) 。雖然這話當時確是難明,但若他們是真心的尋求,當有什麼態度?當問什麼問題?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連主耶穌的門徒也在議論(grumbled):
a. 既是門徒,他們對主耶穌的態度不是該與群眾有別嗎?
b. 雖是難明,為何說是「難聽」呢?
(2) 就是難聽,為何會生「厭棄」?他們出了什麼問題?
(3) 主耶穌在6:62暗示他們在什麼地方上出了問題?
(4) 既然「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6:63):這原則當怎樣應用在:「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5) 這句話上?
(5) 一個人信主與否,至終是在乎什麼?(6:65)
(6) 6:66-67是聖經中最令人感到傷感的話之一:
a. 耶穌可作什麼來扭轉這情況?
b. 為何祂卻只問而不動?
(7) 你對6:67的回答是什麼?
(8) 你的答案的原委是什麼?
(9) 與彼得的原委相同嗎?為什麼?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