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我們會繼續研讀約翰福音。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主耶穌叫拉撒路復活這事蹟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其中之一是因而引至不少人相信祂,但卻因而加強了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要殺害祂的決心。
(1) 我們都知道神愛世上每一個人(3:16) ;但為何約翰在此特別的藉著拉撒路的兩位姊姊的口說:“主啊,祢所愛的人病了” 呢?(亦參11:5)
(2) 主耶穌指出拉撒路的病是要“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是否每一個信徒的病患都是為要叫神得榮耀呢?為什麼?
(3) 主耶穌刻意的多留兩天才動身往伯大尼:這樣的遲延怎樣教導我們面對未蒙應允的禱告呢?
(4) 門徒知道拉撒路病了,為何卻反對耶穌往猶太(伯大尼的所在地) 去?
(5) 在較早時,我們讀到主耶穌醫治那瞎子是祂在地上作工的一部份,因為祂說:“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9:5) :
a. 這樣主耶穌怎樣回答門徒的異議?(11:9-10)
b. 這回答與叫拉撒路復活有什麼關係?
(6) 按主耶穌在11:11, 14所言,門徒以為主耶穌將會怎樣處理拉撒路呢?
(7) 在他們動身往猶太時,多馬說了什麼話?他是對拉撒路的死,還是對11:8的話作出回應?為何他要這樣說?
(8)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雖然主耶穌至終會叫拉撒路復活,但祂的遲延是刻意的:
a. 你可以想像到馬大和馬利亞在祂遲延的這四天中經歷了什麼?
b. 除了心中的哀傷,她們會對主耶穌產生了什麼問題?
c. 主耶穌是否不曉得她們這四天的經歷?祂是否很殘忍?
(2) 馬大一看見主耶穌,就發出了近乎埋怨的話(11:21) ,但她跟著再說的,是屬於什麼的話呢?(11:22)
(3) 馬利亞一看見主時所說的話,與馬大所說的有分別嗎?為什麼?
(4) 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11:25) ;原文直譯是:“我是復活和生命”。你認為「和合本」譯出了這話的真諦嗎?為什麼?
(5) 主耶穌跟著說:“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原文直譯是“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活” 。從上文下理,你認為譯「復活」合宜嗎?為什麼?
(6) “永遠不死” 是什麼意思?(參3:16)
a. 與叫拉撒路復活有何關係?
b. 拉撒路至終有沒有再在肉身中死亡?
(7)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這小段中有多少次提到主耶穌“心裡悲歎/moved”?
(2) 試看每次是什麼引至祂「悲歎」呢?
(3) 為何祂更哭起來?
(4) 以上的情形,叫我們對主耶穌的心懷有什麼領會?
(5) 與祂同來的猶太人對祂這樣感情的表現又有什麼領會?
(6) 為何這裡更說主耶穌「又甚憂愁/troubled」?(11:33)
(7) 與祂同來的猶太人見這情景,產生了什麼疑惑?(11:37)
(8) 由馬大對主耶穌要挪開石頭的反應,你曉得馬大對主耶穌先前的話是怎樣領會的呢?
(9) 主耶穌的回答(11:40) ,相信是指11:4祂藉著報訊帶回給馬大的話:
a. 祂這樣的責備,對這哀傷中的姊姊是否過份苛刻?
b. 我們從耶穌這責備當學到什麼功課?
(10) 主耶穌在叫睚魯的女兒復活時,是沒有先大聲禱告父神的(見路8:54-55) ;祂在此卻為什麼要這樣作?
(11) 主耶穌是怎樣使拉撒路復活的?
(12) 祂採用這方式可有什麼意思?
(13) 今天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這些猶太人看到耶穌叫拉撒路復活的過程,是因什麼而信祂呢?
(2) 為何法利賽人要立刻召集一個「緊急」會議呢?(參下註)
(3) 既然法利賽人是如此看重敬拜的自由,為何卻這樣對主耶穌?
(4) 這對我們有什麼信息?
(5) 該亞法對這事情提出什麼意見?
(6) 約翰怎樣解釋大祭司的「預言」?
(7) 從約翰的話,我們對神救恩計劃有什麼了解?
(8) 該亞法的話帶來了什麼結果?
(9) 為何聖經把該亞法說預言,與他作大祭司的話聯上關係?
(10) 我們現在讀到主耶穌在世最後的一個星期,和祂最後守的一個逾越節:試形容當時耶路撒冷的氣氛—包括到來守節的群眾、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門徒和耶穌的心境。
(11)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註:法利賽人是當地帶政治權勢的人,致力於討好羅馬政府,為要確保猶太人的平安和宗教自由。一般解經者認為「我們的土地」(11:48) 其實是指「聖殿」。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主耶穌現在再回到離耶路撒冷不遠的伯大尼,亦是祂叫拉撒路復活的地方。請參考馬太福音26:6-13 及馬可福音14:3-9,這會加深你對經文的領會。香膏是「極貴」的,是無可置疑的,因它的價錢相等於一年的工資。一般婦女一定極其珍惜它,並好好的儲存。其他福音書更吩咐我們「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褔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
(1) 馬利亞膏耶穌的動機是什麼?
(2) 為何選擇此時、此地?(她不是應早已有這香膏嗎?)
(3) 既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為何現在就用?現在和等到耶穌安葬才用,分別何在?
(4) 其他福音書告訴我們,不單只是猶大有覺得浪費的想法。若是你,面對價值過萬元的香膏如此用法,會否覺得浪費?為什麼?
(5)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似是價值輕重的比較。我們肯定耶穌並非輕看窮人,但祂如此說是要指出什麼?我們可以如何應用在今天:
a. 我們與主耶穌的關係上?
b. 我們對事工的態度上?
(6)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猶太人為何要來看拉撒路?
(2) 祭司長為何想連拉撒路也要殺掉?
(3) 難道他們不曉得耶穌是有能力叫他復活的嗎?
(4) 門徒應是熟悉舊約聖經的。為何在當時卻不曉得主騎驢駒進城是要應驗撒迦利亞書9:9 之預言呢?
(5) 雖然門徒確是遲鈍,但按常理,當你看見人騎驢駒,卻自稱是王,會有何感想?
(6) 請參閱詩篇118:25-26,並思想當時群眾之熱忱,手拿棕樹枝(正如歷史所記,在主前168 年起義成功的馬加比,就是如此被群眾擁戴進城的) ,喊著主為王的口號。如果你是門徒之一,你會意味著什麼?
(7) 法利賽人也意味著什麼呢?
(8) 四福音書中,唯有約翰記載這些希臘人要見主的插曲,為什麼?用意何在?
(9)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
請慢慢細心讀每天指定的經文至少兩遍,然後反復思考問題。
(1) 主耶穌以麥子的死亡來比喻什麼?
(2) 這麥子的死要帶來什麼結果?
(3) 為何希臘人(代表外邦人)要求見祂,卻觸發耶穌談論到「祂的時候/His hour」?(可參徒1:8的大使命)
(4) 主耶穌更將祂的死應用在跟從祂的人身上:
a. 為何愛惜生命的,就失喪生命?
b. 為何恨惡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5) 這些話與跟從祂有什麼相干?
(6) 為何此時主耶穌憂愁起來?
(7) 為何父神選擇在此刻,公開的回答主耶穌?
(8) 為何主說:“這聲音是為你們” ?為何不是為祂?
(9) 主耶穌跟著指著祂的死來說話:
a. 祂的死對撒但有什麼關係?
b. 為何說祂的死是這世界受審判的時刻?
c. 祂在十字架上的死要帶來什麼果效?
(10) 今日你得到的主要提醒是什麼?你會怎樣應用在你的生命中?